《混合运算》教案(通用6篇)

《混合运算》教案 篇一

在数学教学中,混合运算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涉及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综合运用。通过混合运算的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3.能够熟练进行混合运算的练习;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2.多步混合运算的解题技巧。

三、教学内容

1.混合运算的定义和意义;

2.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3.多步混合运算的练习。

四、教学方法

1.讲授相结合的方式;

2.示范引导的方式;

3.练习巩固的方式。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

2.讲解:介绍混合运算的定义、基本规则和方法;

3.示范:用几个简单的例题演示混合运算的解题过程;

4.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5.总结:总结混合运算的要点和技巧。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将能够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方法,提高其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混合运算》教案 篇二

混合运算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混合运算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加减乘除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设计混合运算的教案:

1.生活化教学: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2.游戏化教学: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混合运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练习混合运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差异化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点,设计不同难度的混合运算题目,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实践教学:结合实际问题设计混合运算练习,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可以使混合运算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希望广大教师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设计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混合运算》教案 篇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39页例1、例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在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总结。

  4、培养学生认真严格的态度。

  重 点: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难 点:

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设问:我们学过哪些计算?(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2)填空回答。

  ①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 )或者只有( ),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②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 ),又有( ),要先做( )后做( )。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 )。

  二、新授:

  1、出示课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介绍四则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3、教学例1。

  (1)板书例1:3.7-2.5+4.6 3.6×6÷0.9

  然后设问:

  ①这些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②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

  ③如果用“第一级运算”代替“加、减法”,用“第二级运算”代替“乘、除法”,运算顺序怎样叙述。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①的叙述。

  ④再概括一点讲,这句话可以怎样叙述?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①的叙述,出示教材结语。

  (2)学生完成例1的计算。

  4、教学例2。

  (1)板书例2:35.6-5×1.73,6.75+2.52÷1.2,然后设问:

  ①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

  ②运算顺序怎样?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②的叙述,出示教材结语。

  (2)学生把没有做完的继续做完。(一学生板演,其余做在书上。)

  (3)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习题。

  5、小结:混合运算步骤比较多,容易发生错误,我们要养良好的习惯,计算时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划、四算、五查”。在没有括号算式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1、(1)填空。(出示,学生口答)

  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统称为( )。

  ②加法和减法叫做第( )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 )级运算。

  ③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 )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 )级运算,后做第( )级运算;如果有两种括号,要先算( )括号里面的,再算( )括号里面的。

  2、课本练习十第4题

  四、作业。

  练习十第1题。

《混合运算》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9—40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地计算。例题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第一层次,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过程。第二层次,告诉学生要先算出美术组的人数,列综合算式时,就要用到中括号,引导学生列出正确的综合算式,并按顺序完成计算。第三层次,引导概括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上升为数学结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中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观察算式,说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

  小黑板出示:120÷6+4×2120÷(6+4)×2

  指名回答,并说出理由,集体口头解答。

  2、小结计算顺序。(小黑板出示)

  回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提问:比较这两题,你还发现了什么?

  总结:括号能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设计意图:巩固前两课所学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新知的学习做准备]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整理信息。

  谈话:学校艺术节快到了,每个兴趣小组正在进行紧张的练习,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2个小挂图)

  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汇报信息)

  根据回答板书相关信息:航模组:男生8人、女生6人

  美术组:是航模组的2倍

  谈话:请你列综合算式,算出美术组有多少人。

  指名板演,并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2、提出问题,分步解答。

  继续出示挂图:合唱组及问题。

  板书:合唱组:84人

  提问: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

  提问: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你想到了哪个数量关系式?

  板书:合唱组的人数÷美术组的人数=几倍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要先求出什么?(美术组的人数)

  谈话:刚才我们已经算过了,只要再加一步。

  板书:84÷28=3(口答)

  3、尝试列综合算式。

  谈话:刚才,我们分步解答了这个问题,先算出了——(美术组的人数),然后用——(合唱组的人数÷美术组的人数),现在你能不能把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在自备本上试试看,只列式。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指名用不同方法的学生板演)

  4、说明:数学上规定,这个算式中已经有小括号了,再添加括号,就要用到中括号,(出示方法三:84÷[(8+6)×2])。

  谈话:像这样的括号就是中括号。伸出手来,一起跟我写一遍(描)。

  让学生尝试加中括号:请你在你的综合算式里添上中括号。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谈话:这时的算式中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怎样计算呢?同桌互相说说这题的运算顺序。

  有信心试一试吗?(独立完成计算,最后集体校对)

  5、介绍递等式中一步一步脱式的过程和书写的格式要求(等号位置,小括号算好后脱掉,移下来的是中括号)。

  提问:你觉得第一步应该先算?也就是要算出——(航模组的人数)。

  84÷[(8+6)×2]

  =84÷[14×2]

  =84÷28

  =3

  谈话:口答。有错的同学请你订正一下。

  谈话:回顾头来看一下,这里的两个算式,一个只有小括号,一个又添加了中括号,那这个中括号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总结:对呀,中括号和小括号一样,也能改变题目中的运算顺序。

  谈话: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按什么顺序运算?(学生尝试概括运算顺序)

  6、总结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小黑板出示: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谈话:打开书39页,请你把书上的空白填一下,填好了和黑板对照一下。

  设计意图:把例题分解组合成两问的题目,利于以旧引新,充分发挥旧知在学习新知中的“脚手架”作用,也有利于学生在总体上把握题目数量之间的关系和结构,使教学直指本课的要点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运算顺序,能使学生对中括号的作用以及运算顺序有更深的了解。

  三、巩固练习,不断深化

  1、做“想想做做”第1题。(重点说运算顺序)

  同桌相互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2、做“想想做做”第2题。(比一比,算一算)

  (1)观察每组的三道题,说说他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同桌活动,每人说一组题。指名说:重点讨论同样的数、符号,为什么运算顺序会不一样)

  (2)男、女生各计算一组,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

  总结:看来,虽然每组的三道题目数据一样、运算符号一样,但因为有了小括号和中括号,所以运算顺序就不一样了,结果也不一样了。

  (还可让学生说说体会,仔细看题、细心计算的习惯培养)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观察情境图,理解图意。

  (2)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

  (3)交流时说说是怎么算的。

  设计意图: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比比算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时把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使学生对混合运算的顺序有更全面的认识。

  四、拓展知识,评价总结

  1、谈话:每一个数学知识、任何数学方法的背后,总是凝结着人类漫长的探索过程。一个个括号的产生,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凝聚着人类无穷的勤劳和智慧。阅读“你知道吗?”

  学生阅读,交流: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1)为什么要引入中括号?

  (2)中括号、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3)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2、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1)32×800-400÷25先减再乘最后除。

  (2)32×800-400÷25先除再减最后乘。

  (3)32×800-400÷25先减再除最后乘。

《混合运算》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计算。

  2、知道混合运算两步计算式题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及递等式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文具用品吗?(出示教科书第30页主题图)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逛逛文具店,店里的商品可真不少!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商店里有哪些商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

  师: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也一起到商店买学习用品。他们要买什么呢?

  (出示问题)小军说:“我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

  【设计意图: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感兴趣。呈现学生熟悉的购买学习用品的情境,能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是有意思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二、解决第一个问题

  1、师:大家愿意帮忙吗?在练习本上列式算一算吧。(绝大部分学生会分步列式解答,也可能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的情况)

  2、学生板演 5×3=15(元)15+20=35(元)

  师:大家看这位同学做的对吗?谁来说说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认识综合算式。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在解决小军用去多少钱的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

  生:两步。

  师:也就是用了两个算式。

  师:像同学们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分别列了两个算式,一步一步地去解答,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个算式叫“分步算式”。(板书:分步算式)

  师:同学们,你能把这两道分步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算式吗?在练习纸上试一试。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3+20或20+5×3(手指5×3+20)像这样的算式,它是由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成的一道算式,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板书:综合算式)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分步解决问题,充分感受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把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这样分层推进,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综合算式与相应的分步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探索。】

  4、教学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

  师:在这个综合算式里,5×3的积表示什么?20又表示什么?在计算时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白: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第一步可以这样写: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为便于第二行的算式与第一行的算式对齐,第二行的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写上第一步计算的得数,没有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板书如下:

  5×3+20

  =15+20

  师:接下来算什么?得数是多少?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白:第二步要再写等号,等号与上面的等号对齐,然后在等号后面写出得数。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5×3+20

  =15+20

  =35(元)

  5、认识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交流,使学生明白:不论是分步算式,还是综合算式,要解决这个问题,都要先求出3本笔记本的钱数,再加上1个书包的钱数。不同的是分步算式列出了两个独立的一步算式,一个是乘法算式,一个是加法算式;综合算式是把这两个独立的算式综合成一个算式。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运算的算式,通常叫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研究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逐步把计算过程写下来,重视对混合运算书写格式进行指导,既便于学生看清楚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又能促进学生自觉按格式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解决第2个问题

  1、师:小晴也想请你们帮个忙,愿意吗?(出示问题)小晴说:我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谁能帮我计算出“应找回多少元”?

  2、师:怎样求出“应找回多少元”?综合算式怎样列?(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尝试解答)为什么这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18×2

  3、讨论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

  师:这道综合算式应先算哪一步?怎样把计算过程用递等式表示出来?

  引导交流,使学生明白:要先求出2盒水彩笔是多少元,再做减数。因此在计算时,算式前面的“50”要照抄下来,写在被减数的位置上,减号也要照抄下来,把18×2的得数“36”写在减数的位置上。接着再计算减法。边交流边板书如下:

  50-18×2

  =50-36

  =14(元)

  4、归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请同学们观察第(1)(2)两道综合算式,想一想,它们在计算顺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第一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加法,乘法在算式的前面;第二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减法,乘法在算式的后面。不管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当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加、减法时,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由于解答这个问题的综合算式是乘法在后,但要先算乘法,与学生已掌握的从发往右运算的习惯不相同,所以教学的重放在结合题意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最后交流计算结果,并指名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交流时,要说出各题错在哪里。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每一组算式有什么不同,应先算哪一步,然后独立计算。

  再次比较:每组中两题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4、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5题。

  5、谈话:“算24点”游戏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它具有益智、怡情等功能,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用三张牌来玩“算24点;”的游戏怎样?

  第一次游戏:呈现三张扑克牌:2、4、10。

  待学生列出:2×10+4和4+2×10之后,教师追问:两道算式不同,都能算得24吗?为什么?

  小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第二次游戏:再呈现三张扑克牌:4、4、7。

  提问:这道题我们也可以列出两道算式吗?为什么?

  4×7-4的算式中,我们应该先算什么?

  6、拓展(机动):80 ○ 8 ○ 4=

  (1)请在○里填入两种不同的运算符号,使它成为同一级运算。

  交流质疑:(教师指着含有加减运算的两条算式)这两题你能不计算就知道哪一题的结果最大吗?有什么奥秘跟大家分享一下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请在○里填入两种不同的运算符号,使它成为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关混合运算的顺序后,及时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运用知识、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反思所学知识,对混合运算的价值再认识。】

《混合运算》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运算定律和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教学重难点

  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运算定律和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提高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揭题

  二、基本练习

  三、简便算法练习

  四、应用题练习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作业

  这节课主要练习分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通过练习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提高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1、口算

  练习五第6题说说怎样想?

  2、练习五第7题

  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数字与符号的填空(见幻灯可件)

  2、做练习五第8题后三题

  练习五第11、12题

  说明:在混合运算中一般要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但有一些计算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要尽量用简便算法。

  练习五第8、9、10

  说明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课后感受

  出示一些类型不同的简便运算,强调注意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及小括号的去和添影响中间符号的变化。

相关文章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故都的秋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教案大全2018-03-05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猜动作教案【最新3篇】

活动目标 1. 能运用恰当的词句表达动作,提高理解体态语言的能力。 2. 勇敢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表演。 活动准备 画有各种动作的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玩“听话学样”的游戏。 组织幼儿复习“听话学样...
教案大全2019-08-02
猜动作教案【最新3篇】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像山那样思考》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
教案大全2019-02-06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精选6篇】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优选3篇)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2-4单元)(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2-4单元)(2)第二单元变化的天气 1.多姿多彩的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会描述不同天气现...
教案大全2017-06-01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优选3篇)

数学教案-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经典3篇】

教学目的 1.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刻苦钻研、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
教案大全2011-03-06
数学教案-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经典3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精彩3篇)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页得例题和第55页的“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猜测、分析和概括的过程中,培养简单...
教案大全2016-09-01
小学数学四年级《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精彩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