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优秀教案设计(通用3篇)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优秀教案设计 篇一
教案设计:
主题:探索植物世界-我是一棵树
年级:小学三年级
课时:1课时
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树木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让学生一起做树木的手势动作,唱歌谣《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2. 导入:观看一段介绍树木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树木的作用和重要性;
3. 活动一: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挥,分享自己对树木的认识和想法;
4. 活动二: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周围的公园,观察不同种类的树木,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5. 活动三:让学生回到教室,用画笔和颜料绘制自己心目中的一棵树,同时写下对树木的感想;
6. 总结: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他们对树木的理解和感悟。
评价:
通过这堂课,学生不仅了解了树木的作用和重要性,还培养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通过观察和绘画,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优秀教案设计 篇二
教案设计:
主题: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年级:初中八年级
课时:2课时
目标:
1. 让学生深入了解树木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播放一段关于环境保护的视频,让学生思考树木在其中的作用;
2. 活动一:分组讨论,让学生讨论树木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3. 活动二:进行小组合作,设计一份环保宣传海报,重点突出树木的作用和重要性;
4. 总结:学生展示自己的海报,分享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看法。
第二课时:
1. 导入:让学生观察校园或周围环境中的树木,写下对树木的感想和认识;
2. 活动一: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主题的写作比赛,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活动二:让学生互相交流作文,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感受;
4. 总结: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
评价:
通过这两节课的设计,学生深入了解了树木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通过讨论和写作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激发了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热情和行动力。希望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从我做起,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优秀教案设计 篇三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学习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理解“树”的艺术形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运用朗读,讨论交流,。进行有效地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歌中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为人民服务,为人类献身的强烈愿望和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树的艺术形象,体味诗歌的内涵。
2、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
3、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树,无处不在,是那么平凡,可有人却愿意做一棵树并为之而骄傲,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著名当代诗人李瑛的一首诗歌:《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二、作者简介
李瑛(1926——)。现代诗人。河北丰润人。少年时代家贫。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在刊物上发表诗作。先后担任解放军文艺社社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作协理事,中国笔会中心理事,《诗刊》编委等职务。李瑛善于从小处落笔,从具体的局部生活现象入手,努力揭示其中蕴涵的时代特特色和时代内容。对生活现象的特征,尤其是带自然景色有敏锐细腻的感受力,他善于一鲜丽的形象寄托雄阔的情思,以柔婉的抒情突现刚健的思想力量。他的代表作有长诗《一月的哀思》、《在燃烧的战场》。《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他在1980年出版的一本诗集中的代表作。
三、解题
从文章的题目来看,诗歌的感情体现在哪两个字上?
四、朗读诗歌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选出自己喜欢的诗节反复诵读。
2、为同学朗读自己喜欢的诗节。要求(读出诗中“骄傲”的情愫)。
五、深入理解并赏析
1、诗人通过想象把“一棵树”塑造成怎样的一种形象?它生长在哪里。
2、它有哪些特点?属于谁?
从前到后有大概的顺序和层次:
第一部分:自我介绍。
生长地,经历,成长过程,属于谁。
第1节交待身份,第2节集中大自然的精华,第3节总结拓展。
概括:个体的我—自然蕴化的我—我是自然的一部分。
以上三小节,三个层次,层层上升。
第二部分,写我的.愿望和崇高精神。
第4小节是一个总纲,我的生活态度,对生活的热爱。
第5、6节,关心、爱护各种各样的人。
第7、8节,从树的特点出发,写竭尽所能为人民服务。
第9、10节,借助幻想来表现社会的和谐之美。
第11、12节,写我的理想和人民的血肉关系。
3、“我”——“一棵树”具有哪些愿望和精神。
由学生总结出“我”的愿望是:全心全意(心诚)、全面(无所挑选)、全方位(用一切手段服务于人民,建设美好的新世界)。
第三部分:全诗总结,进一步表现我为人民献身的崇高精神。
第13节,用假设的方式对一生进行总结;
第14节,表现了为人类作彻底的奉献。
分析:“死”化为“煤”是树的历程,“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情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后”字改为“未”来表述,第三部分又是全诗的前面的再一次升华。
4、总结:“一棵树”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是谁?(由学生总结)
讨论时注意意象的象征性组合,所揭示的意蕴,如:
黄河岸边,长城脚下——身上流动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肩负民族使命(炎黄子孙既有文化的承传,又因袭了陈旧、落后)。
山,海,光,露,阳,风雪——既汲取胜了大地的涵泳,又在抵御了自然侵害中磨练了斗志。
讨论时理清的第二个问题:自由联想,想像,创造时,又是紧扣住树的本身的特点的。
用柔嫩的枝条拥抱,展开两臂覆盖。
心将枯萎,像飘零的叶子,变化煤炭。
“我”的性格特点(学生自己总结)。
5、分析结束,集体朗读全诗,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6、总结语言特色:
①长句运用;
②语言凝炼;
③韵律,节奏;
④修辞手法的使用(找出例句)。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试借鉴本诗的写法,采用象征的手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片云、一只蜂、一头牛……)为题写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