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万重山漫想教案(精简3篇)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篇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坚强。然而,在山区地区,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等问题,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近年来,一些教育工作者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万重山区,希望能够为这里的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他们积极筹备教学计划,调动各方资源,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山区孩子们的命运。这些教育工作者不畏艰难,不惧挑战,他们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愿意为了山区孩子们的未来努力奋斗。
在万重山区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案的编写显得尤为重要。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南,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编写一份优质的教案至关重要。在过万重山漫想教案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求。
此外,教师们还需要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在山区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教师们可以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同时,教师们还应该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总的来说,过万重山漫想教案不仅仅是教师们的一种工作,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教师们应该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灵活的方法,更加丰富的资源,努力打造一份优质的教案,为山区孩子们的未来搭建起更加坚实的教育基石。愿教育者们能够在过万重山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为山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篇二
在万重山区,教育资源的不足一直是困扰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的一个难题。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山区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都比较欠缺,这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通过优质的教案来改善山区学生的教育状况,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过万重山漫想教案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们需要充分考虑到山区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他们可以通过调研、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况。在教案的编写过程中,教师们还应该注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们还应该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山区教育资源的匮乏一直是制约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难题,而教师们可以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同时,教师们还应该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总的来说,过万重山漫想教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们应该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灵活的方法,更加丰富的资源,努力打造一份优质的教案,为山区学生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在教育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下,过万重山漫想教案能够更好地为山区学生的未来搭建起更加坚实的教育基石。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篇三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过万重山漫想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要求:
(一)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所体现的作者的思路,即思路“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怎样“达到这条路的终点”。
(二)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理解中心意思。作者讴歌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扬首创精神,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三)联系思路理解语句的含义和作用,为揣摩语言、概括要点、筛选信息、分析文意和质疑解难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
理清思路,从作者的思路中领悟怎样使思维条理化。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把握文章思路的方法。
四、课型:自读课
五、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讨论法
六、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七、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启发学生体会标题的含义。“过万重山漫想”是偏正结构的短语,中心词是“漫想”。请学生谈对标题含义的理解。
明确:“过万重山”是指1980年乘船穿行三峡时的经历。“漫想”的“漫”有“不受拘束”之意,作者驰骋想象,思路开阔。我们从标题可以悟出本文的内容主要是“漫想”而不是见和闻。这个理解可作为阅读本文,把握作者思路的钥匙。
(二)学生阅读全文,找出可以表示作者思路的语句,说出全文总体可分几个部分。
明确:第一部分(1、2段)实写过万重山。
第二部分(3~9段)“漫想”的起点——由三峡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
第三部分(10~12段)“漫想”之二——由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想到远古,想到人类历史。
第四部分(13~16段)“漫想”之三——由历史回到现实,又想到未来。
第五部分(17.18段)“漫想”的终点——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三)分析第一部分两小段的思路。
1.学生读第1段,画出重点语句,说说本段内容。
明确:“小时候”和“直到今年”对应,“一向”“神往”和“直到今年”“才有机会第一次”对应。本段突出了“穿过三峡”向往已久,可贵。
2.学生读第2节,说说分几层意思。
明确:八句话,扣住题目“过万重山”。分三层。1、2句是总写。3、4句是具体写。5~8句用设问句由观景过渡到“漫想”。仔细揣摩3、4句,“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耸峙云霄”的和“横枕江面”的是远景;“迎面扑来”的和“转瞬即逝”的是近景。写山之近景也是侧面写江流的狂暴、湍急。“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入伸出发光的手臂”是写具有神奇色彩的阳光,也是写高山耸峙。抓住了景物特色,引人遐想。
(四)分析第二部分(3~9段)。
1.学生读第3段,找出直接说明作者思路的句子。这些语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面对这奇景”“头脑里一无所有”只是作者欲擒故纵,意在暗示,下面的内容并不着急写景。“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转向写思绪,是作者“漫想”思路的起点。由“第一个”人串连以下几段。
2.学生读第4段。各句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前两句一正一反,强调确有“第一个”。“后来的无数个”既强调了“第一个”开拓精神之伟大,也是下文的伏笔(见第11段)。“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延展开去。”紧承上节。是“漫想”思路的延展。
3.学生读第5段,想一想在意思的衔接上有什么特点?作者使用资料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一段是写第一个人“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
在衔接上,先写大禹的传说,又写《禹贡》的文献资料,再写秦设置巴郡蜀郡的史实。按历史年代先后来写,衔接紧密。
作者使用古代文献资料,信而有据,推导出问题的答案。这显示了作者渊博的学识。
“似乎”“大约”等词表现了严谨的态度,避免了主观武断。
4.学生读第6段,这一段使用什么资料?这一段内容与前一段有什么关系?
明确:这一段是写第一个人“他穿过三峡是使用什么交通工具。”
作者用较多文字来写南宋画家夏圭的《巴船下峡图》,是“木船”,“大得很”,“篱工舵师有十几个”,“巨浪狂扑”尚且“船舷鼓侧,生死在毫发间”,让人“感到惊心动魄”。而由此上溯到周秦时代,交通工具“也许只有原始的独木船了。”两相对照,用“简直难以想象”和“就是毫不含糊地这么做的。”讴歌第一个穿过三峡的'古人超凡的勇气。这绘画史上的资料不仅使本段文采鲜明,而且也显示了作者多方面的学识。
这一段与上一段联系紧密,由“什么时候”推断到那时简陋的交通工具。
5.学生读第7段,找出说明作者思路的语句,说说这一节同前文有什么联系。
明确:“再想下去”。表明了作者的思路。想到“第一个”之前的许多个人,有“折回的”、有“遇险的”。由此引出了一些人的议论甚至阻挠。“然而”“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微微一笑,还是登上了独木船。”栩栩如生,展现了他的从容、坚毅,讴歌了他的自信和决心。
前几段是写“第一个”所面临的物质条件的困难,这一段写舆论的阻力是精神方面的障碍,面对这两方面的困难,他“微微一笑……”更突出了他至刚至勇的精神。
6.学生读8、9两段,回答问题。
①第8段的作用是什么?
②第9段有几个“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③本段中最重要的语句是哪几句?
④这一段与前几段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第8段是过渡段。由“第一个”人的行动写到他的思想。
“他不知道,也没有想”。值得认真思考。“不知道”是因为“那时候,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还是极有限的”,“不知道”决不是说他对面前的艰险一无所知,而只是在强调他知道那接踵而来的艰险是难以预料的。“也没有想”,更不可片面理解为他只凭意气去瞎闯、蛮干,“没有想”只是意在强调他明知有险阻,却义无反顾,置之度外,决不为困难所吓倒,决不会畏首畏尾,顾虑重重。读第四个“如果遇险”,上面的意思已十分明确。
本段中最重要的话是最末二句:“他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于是,他用竹竿一点,独木船开动了……”“只是想”突出了他的唯一信念,他的执着追求,就是要“走出来”面向新的“生活的世界”去求发展。本文写于1980年12月,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过,国家政治。经济正面临重大的转折。回顾这段历史背景,想想80年代以后国家的的是谁?”转向写思绪,是作者“漫想”思路的起点。由“第一个”人串连以下几段。
本段中最重要的话是最末二句:“他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于是,他用竹竿一点,独木船开动了……”“只是想”突出了他的唯一信念,他的执着追求,就是要“走出来”面向新的“生活的世界”去求发展。本文写于1980年12月,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过,国家政治。经济正面临重大的转折。回顾这段历史背景,想想80年代以后国家的巨变,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家与时代同步的脉搏。
这一段与前几段内在联系合乎逻辑,是由客观条件写到主观精神,珠联壁合,相得益彰。
(五)分析文章第三部分(10~12段)。
学生读10~12段回答问题:找出表明作者思路的语句,说说这三段的内在联系。
明确:“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表明作者的思路,由“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而飞向更加博大的时空。
第10段由“望着茫茫的江水”想到三峡的形成,使用了科学史料。由“无穷无尽”的源头,“无止无休”的流动和“不盈不溢”的去处,想到“洋洋东去”的江水,“逝者如斯”。进而想到了“人类的历史”,“此时忽如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它的翎毛。”清清楚楚尽在眼前。此种浓缩历史于笔端的思路是自然引出的,合情合理,并无突兀之感。
第11段遥想两三百万年以前人类的出现,用了三个“第一个”,回顾了人类的进化和发展,“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于是,历史昂然向前”,这一句应看作文中饱含哲理的一座奇峰。
第12段“行程是艰险的”,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四种情况,自然也就不免有清谈者……六种态度:他们不是历史的脊梁,绊不住历史的脚步。这一段是从反面说,历史向前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可以与第9段中的“他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遥相呼应,蕴含深远之意。
以上三段,由“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想到宏观的人类历史,揭示规律,蕴含哲理,文采生动。
(六)分析文章第四部分(13~16段)。
学生读13~16段,找出表明作者思路的语句,说说这一部分与前面一部分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我的思路被隆隆的爆破声打断”,13段由遥想人类发展史回到眼前的葛洲坝工地,“一派热火朝天”。
14段由葛洲坝联想到更多的“葛洲坝”,更多的新的“三峡”,更有千万未来的“三峡”。想到无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正在向着当今和未来的无数新的“三峡”进军。
15段坚定不移地肯定,我们必胜。
16段畅想千百年后,那时人们会崇敬今人的创业精神。而作者的文章,未来的人会评价“这个人,没有说谎。”风趣、隽永。
这一部分由人类历史又想到当今和未来,文章的思想内容进一步明确和得到深化。
(七)分析文章第五部分(17、18段)。
1.学生读17、18段找出表明作者思路的语句,说说对本部分内容的理解。
明确:17段“江水滔滔,一泻千里,向东流去”“天渐渐开阔,地渐渐平旷”语意双关,(可与14段“抖掸昨日的恶梦,瞩望明日的晨光”相呼应)境界开阔,令人心旷神怡,意气风发。
18段“船已经穿过三峡”与题目“过万重山”呼应。“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作者思路的终点。
2.重读全篇回答问题: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的喜悦是什么?未曾感到的喜悦又是什么?
明确: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的是胜利的喜悦,他为战胜艰难险阻,第一次开拓三峡通道而自豪而喜悦。
他未曾感到的喜悦是,作者今天畅游三峡,观赏三峡奇景的喜悦,目睹当今建设宏图的喜悦和畅想美好灿烂未来的喜悦。
(八)学生归纳本文的中心意思。
明确:作者穿行三峡过万重山的时候,他想到当年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想到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征途,有如三峡一般艰险,时代需要无数开天辟地、开拓前进的“第一个”。“第一个”,就是历史的首创者。作者讴歌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在四化建设中发扬首创精神,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九)布置作业:
1、解释词语:连绵耸峙啃噬摧山坼地无恙
2、围绕“第一个”,写一段富有想象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