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通用3篇)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篇一
主题:地球的自然环境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水、陆地等各个方面。
2. 掌握地球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地球的大气:介绍地球的大气成分、大气层结构、气候变化等内容。
2. 地球的水资源:讲解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利用、保护等方面知识。
3. 地球的陆地:探讨陆地的地形特征、植被分布、土壤类型等内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地球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2. 难点:气候变化原因及对人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介绍地球的自然环境相关知识。
2. 讨论互动:引导学生讨论地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的真实情况。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自然环境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 学习:介绍地球大气、水资源、陆地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关系。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地球的自然环境。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更好地维护地球家园。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篇二
主题:地球的人口与城市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地球的人口分布情况及其变化趋势。
2. 掌握城市的定义、特征和类型。
3. 培养学生对人口和城市的关注和研究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人口分布:介绍地球各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及其变化原因。
2. 城市概念:讲解城市的定义、特征、类型和发展趋势。
3. 城市化现象:探讨城市化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人口分布情况及城市的定义、特征。
2. 难点:城市化现象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影响分析。
四、教学方法
1.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地球的人口分布和城市景观。
2. 视频播放:播放相关视频介绍城市化现象。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城市化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城市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 学习:介绍地球的人口分布情况及城市的定义和特征。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城市化现象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影响。
4. 总结:总结城市化现象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和城市的发展。
六、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了解地球的人口分布情况及城市化现象,培养对人口和城市发展的关注和研究意识,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探讨人口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篇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提问:
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2、怎样描述地球的大小?
3、什么是地球仪?
4、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别。
导入新课,教师讲述: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研究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布状况。上节课请大家回家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请大家拿出来,并在小组中交流展示。
学生活动在小组中展示自制的地球仪。
教师活动:选出两到三个制作较好的地球仪并向全班展示,随后进行鼓励性评价,并拿出教具──地球仪。
教师提问:大家看看你们做的地球仪与老师的地球仪除了大小外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相同之处:地轴、南极、北极。不同之处: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的地球仪上面有很多点和线?这些线就是纬线和经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地球仪上的一个重要的图示──纬线和经线。
板书:一、纬线和经线
教师活动:(展示经纬仪)在经纬仪上指示纬线但不说出定义,请同学们概括什么是纬线。
学生概括,教师补充说明: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活动:
1、分别请几位同学上台用准备好的细绳在地球仪上标示出几条纬线;
2、请同学们在自己制作的小地球仪上,用彩色水笔画出两到三条纬线。教师到各小组巡视,辅导同学。
(评价活动结果)
教师提问: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纬线有什么特点?(展示经纬仪并提示:纬线的.形状、长度的变化规律、指示方向等)
学生思考并回答。
板书:1、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
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
③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
请同学们画出最大的纬线──赤道,并观察所画的纬线是否符合以上特点。
过渡:大家按照刚才的方法看看什么是经线,经线有什么特点,经线和纬线有什么不同?
活动:1、分别请同学上来用细绳标示出两条经线;
2、在自制的模型上画出两条经线。学生与教师共同归纳: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教师引导:与纬线相比,经线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
板书:2、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
②每条经线都是半个圆
③经线的长度全部相等
知道了纬线、经线的定义及他们的特点后,请问同学们:在你们自制的地球仪上可以画出多少条经纬线(无数条),为了区别这些经纬线,我们给他们确定了不同的度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纬度和经度。
板书:二、纬度和经度
我们先来了解纬度。
教师引导:首先我们要找到一条0°纬线,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那么0°纬线在哪里,它经常被人们叫做什么名字?
学生观察地球仪或课本第5页,图1、7并回答。
师生共同归纳:0°纬线就是我们早已认识的赤道。
教师活动:展示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郊赤道纪念碑的图片或。
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查找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并在自制地球仪上标示出基多市。
教师提问:纬度是从0°纬线开始的,其度数变化有什么规律?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度?它在什么地方?
学生观察地球仪或课本第5页,图1、7并回答。
教师小结:纬度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的。最大的纬度是90°,它们在北极和南极。
承转: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纬度沿赤道呈两边对称,那么怎样区分两条度数相同的纬线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我们把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字母“N”表示,也就是英文北方“Nrth”的开头字母;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做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就是英文南方“Suth”的开头字母。
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找出30°N、30°S的纬线,同桌之间一方任意指示一条纬线,请另一方读出或写出该纬线的纬度(强调纬度的正确写法)。
教师引导提问:如果我们要选择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纬线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为合适?为什么?
(学生思考
并回答)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和科学家们的想法完全一致。我们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学生活动:教师手拿若干标有纬度的卡片,每组两位同学任意抽取一张。同学们根据卡片上注明的纬度,按规律站成一排(教师可自标明赤道的那张卡片,协助同学一起完成这个活动),站好后,每位排队的同学说出自己所在的半球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