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的教案(推荐4篇)
师说的教案 篇一
在教育教学中,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而一个好的教案,不仅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还要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因此,师说的教案,不仅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总结和归纳,更是经过实践验证后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
首先,师说的教案需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教育教学是有着一定规律和要求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进行仔细分析,确保自己的教案能够贯彻落实相关教育政策和教学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系统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师说的教案需要具备科学性。科学性是指教案的设计要符合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原理,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最后,师说的教案需要具备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可操作性是指教案的设计要简明清晰、条理分明,便于教师在课堂上有序展开教学活动;有效性是指教案的设计要能够真正实现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素质。教师在备课时要注重细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确保教学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学生能够全面有效地学习。
综上所述,师说的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得心应手,更是教育教学中的得力助手。只有做好教案设计,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教学中获得真正的收获和成长。师说的教案,不仅是教师的心血结晶,更是学生的知识宝库,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利用。
师说的教案 篇二
教学过程中,教案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准备工作。良好的教案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师说的教案,更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灵感和智慧结晶,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
首先,师说的教案需要具备灵活性。教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只有灵活应变,才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其次,师说的教案需要具备启发性。教育教学的本质是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设计启发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和发现知识。
最后,师说的教案需要具备评价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在备课时要合理设置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设计科学有效的评价工具,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促进学习的深入和提高。
总之,师说的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得力助手,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教师要注重教案设计,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品质,让教学活动更加精彩、学生更加快乐、教师更加满足。师说的教案,是教育教学中的闪亮明珠,闪耀着教师的智慧和学生的希望。
师说的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句读(dòu)谀(yú)经传(zhuàn)
郯(tán)苌(cháng)聃(dān)蟠(pán)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
1.第1段
(1)补充注释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
④吾师道也。
师,从师学习。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说
韩愈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2.对比论证
师说的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及“古文运动”的文学常识。
2、读懂文意,掌握重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用法。
3、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理解文义2、掌握重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用法
3、领会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把握全文的论证结构。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激疑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主要任务是在理解写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础之上把握文意,以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其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反复诵读使学生理解文意,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一、导语
同学们,当今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但是,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二、解题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三、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之为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曾任吏部侍郎,后人又称“韩吏部”。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传颂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
四、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由于他对古文的倡导,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师说》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五、放录音朗读课文学生注意读音、句读、语气
六、学生自由朗读请学生查字典疏通文
字,并根据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义。教师巡回指导。要求能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七、指定四名学生朗读课文(一人一段)其余学生倾听,看看有没有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并进行纠正,然后投影一起朗读
八、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概括内容
第一段:阐述从师的道理
第二段:评述当时不从师的不良风气。
第三段:以圣人为例,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四段:说明写作缘由
九、研读课文,深入理解字词句含义
(1)请学生放声朗读,自由翻译课文,提倡查工具书、讨论。
(2)学生相互讨论,将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并求教于周围同学
(3)最后将小组疑难问题记下准备向老师或全班同学质疑
十、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结合语境,解释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一)道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道理2、吾师道也道理3、道相似也道德学问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5、余嘉其能行古道风尚
(二)无
1、无贵无贱无论2、圣人无常师没有
(三)词类活用
1、吾从而师之以——为师,意动2而耻学于师以——为耻,意动。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动词。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名词。
第二课时
本课重点是归纳积累实词、虚词用法,理解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朗读、作业情况。
二、学生呈现疑难问题。
三、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朗读、讨论、释疑、翻译,并归纳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和特殊句式归纳: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必有师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4)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
例如: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5)特殊句式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宾语前置,“之”为提宾标志
b、不拘于时,学于余。介宾短语后置被动句式
四、研习课文
方法:师生共同讨论探究,分析归纳,边讲边投影
1、分析第1段:
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思考:(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
3、分析第3段:
思考: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
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分析第4段:
思考: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四、根据以上内容层次的分析,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五、作业
1、归纳整理
2、朗读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