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岭的早晨》教案(实用6篇)

《苗岭的早晨》教案 篇一

苗岭是一个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山脉,其清晨的景色被誉为最美的风景之一。在这里,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树木葱茏,清泉潺潺,一切都充满了神秘和生机。教师们可以利用这样的自然景观,设计一节别开生面的英语课,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学习语言知识。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苗岭清晨的图片或视频展示给学生,引导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然后,通过一些互动活动,让学生用英语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景色,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描述山峦的起伏、云雾的缭绕、树木的葱茏等,让他们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的感受。

接着,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苗岭清晨相关的听力练习,让学生通过听力材料,了解更多关于苗岭的信息。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同时,教师也可以邀请一些擅长英语的学生,分享他们对苗岭清晨的感受,让整个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苗岭清晨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写作,深入思考自己对这样美景的理解和感悟。他们可以写一篇关于苗岭清晨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考,也可以写一封信给朋友,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在这样一堂别开生面的英语课上,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苗岭的早晨,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苗岭的早晨》教案 篇二

苗岭的清晨,是一幅美丽而神秘的画卷。在这里,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树木葱茏,清泉潺潺,一切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机勃勃。如何将这样美丽的景色融入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呢?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苗岭清晨相关的口语练习,让学生通过对话的形式,模拟在苗岭欣赏美景的场景。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对话,一方描述景色,一方回应感受,让他们在交流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感受到苗岭清晨的美丽和神秘。

接着,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苗岭清晨相关的阅读练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更多关于苗岭的信息。可以选择一些描写苗岭清晨的文章或诗歌,让学生欣赏其中的语言之美,感受其中的情感之深。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阅读量,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苗岭清晨相关的艺术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苗岭清晨的理解和感悟。可以让学生画一幅描绘苗岭清晨的画作,或者制作一些手工作品,展示自己对这样美景的感情和思考。通过艺术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苗岭清晨的美妙,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这样一堂别开生面的英语课上,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感受到苗岭清晨的美丽和神秘,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让苗岭的清晨成为教学的灵感源泉,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知识和美的窗户。

《苗岭的早晨》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欣赏《苗岭的早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听赏《苗岭的早晨》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区分乐曲段落的能力和音乐的记忆力。

  情感目标:聆听《苗岭的早晨》这首口笛独奏曲,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意识和想象力。欣赏歌曲感受民族音乐,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一、区分乐段。

  二、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笛、画笔、白纸和打击乐器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欣赏教学

  1、导入:播放《爱我中华》。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它流传着几千年的文化,其中民族音乐是我国的瑰宝之一。民族音乐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爱我中华》。

  我们的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它的民族特色,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有关苗族音乐。

  2、揭开课题《苗岭的早晨》。

  3、初听乐曲《苗岭的早晨》感受乐曲带来的意境。

  提问:乐曲中有什么乐器演奏?(口笛)

  4、出示口笛乐器,简单介绍口笛的构造、音色和表现力。

  (这首乐曲是笛子演奏家于孙发创作的一首口笛独奏曲,以苗族“飞歌“的音调为素材,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口笛是一种小巧玲珑、含在口中吹奏的笛子,能吹奏出悠扬起伏、自由舒展的旋律,富有苗族音乐特点。)

  5、(出示民间笛子)请一名学生用口笛试吹。

  试吹后提问:它能模仿出什么声音?

  6、复听乐曲,乐曲可分为几个乐段?(三个乐段)

  聆听乐曲感受速度的变化。请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势随着音乐速度的变化进行。

  7、分段欣赏

  (仔细听听第一乐段的速度、力度、节奏、气氛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和画面。)

  第一乐段:从缓慢自由的速度中感受乐曲舒展轻柔的情绪,从中想象到苗岭早晨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的气氛。

  (用“口笛”把我们引入晨曦初露、薄雾缭绕、群山叠翠、美丽恬静的苗岭晨景春色之中。布谷鸟在欢鸣,百鸟在呼应,宁静的气氛中充满了勃勃生气。)

  第二乐段:乐曲的主体部分节奏活泼、旋律欢快,描绘了苗族人民欢歌曼舞、愉快劳动的热烈场面。不断出现的鸟声是音乐气氛更为活跃。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再次把我们引入晨曦初露、薄雾缭绕、美丽恬静的苗岭晨景春色之中。

  提问:

  A、此乐曲最欢快的乐段是哪一段?(第二乐段)

  B、第三乐段是哪一段乐段的再现?(第一乐段)

  8、列表

  9、(出示课件)

  A、请学生聆听音乐用不同色彩表现这三段乐段。

  提示:气氛热烈可以采用鲜艳的颜色。气氛宁静可考虑黯淡的色彩。

  B、加入模仿鸟声的笛子、用报纸模仿自然声源、并加上打击乐器创作出另一个苗族音乐。

  10、播放多媒体课件,介绍苗族的风土人情、服饰。

  苗族人民主要居住于我国西南地区,其中以贵州省最多。这个民族历史悠久、忠厚朴实、勤劳勇敢、能歌善舞。每逢节日、聚会,都以歌唱来表达祝贺、友情、和对下一代的传统教育。

  11、选择喜欢的乐段进行绘画。请三位同学找同伴上台合作苗岭的图画。各组进行评价。谁画的好?为什么?其余的同学一起作画,并选择代表性图画进行展示。

  三、扩展

  欣赏乐曲《瑶族舞曲》。悠扬起伏的乐曲《苗岭的早晨》是民族乐曲。我国还有许多很好听的民族音乐,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悦耳的民族音乐《瑶族舞曲》。

  四、小结

  回顾乐曲带来的美丽晨景。想想我们聆听了三首风格各异的民族音乐,我们的民族团结友好,手拉手一心向着党,向着美好的明天前进!

《苗岭的早晨》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体验和描绘出作品所刻画的形象,充分理解音乐的内涵。

  2、指导学生为乐曲区分段落,领会速度、节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充分体验苗岭早晨美丽的景色,同时享受苗族音乐独特的美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为乐曲区分段落,并理解每段旋律的意境和情绪,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我将引导学生在听辨旋律速度和节奏变化中进行分段。并采用分段欣赏和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体验和理解作品意境的基础上,感悟速度、节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从而突破难点。

  【教材分析】

  《苗岭的早晨》是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七册第六课的音乐欣赏课程,是由笛子演奏家俞逊发创作的一首口笛独奏曲。

  乐曲可分为三段。它以苗族山歌体裁中的“飞歌”曲调为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把人们带入晨曦初露、薄雾缭绕、群山叠翠、美丽恬静的苗岭春色晨景中。感受到苗家山寨的美丽与宁静的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脑绘制图片、音乐磁带、录音机、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设计思路】

  运用综合教学形式,把音乐与地理、美术、表演、舞蹈等学科相结合,借助电教手段,采用“情境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启发想象、提问、组织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享受音乐的美感。

  引导学生用听、说、看、体验、想象、绘画、表演等多种方式学习。即听音乐,说对比变化,看意境画面,体验作品的内容和情绪,通过想象,用绘画和表演的形式表达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播放课件:介绍苗族的地理风光、音乐特色以及勤劳的苗族人生活和劳动都离不开音乐歌舞的特性,为指导学生理解苗族音乐作品埋下伏笔。

  2、引出课题:《苗岭的早晨》。(板书)

  二、欣赏作品初步感知

  1、完整的欣赏音乐。(提示学生注意音乐的速度和节奏变化,使学生初步了解作品。)

  设问:你认为乐曲可分几段?

  2、介绍乐曲的作者和演奏乐器(课件出示口笛图片)。

  3、分析作品

  (1)乐曲旋律的速度和节奏有什么变化?

  (2)根据这些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如意境、乐曲的风格特点)

  三、赏析作品情感体验

  师:细听音乐各段落,比较它们之间的变化、对比关系。进一步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

  1、欣赏第一段。引导学生说出这段旋律的速度和节奏。

  设问:这段缓慢而又舒展的旋律使你联想到苗岭早晨什么样的画面?

  意图:启发想象,让学生用简笔画的形式描绘出苗岭早晨美丽的景色。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感受到什么气氛?加深情感体验。(板书)

  2、欣赏第二段。指导学生对比第一段,在速度、节奏和气氛上比较两者有什么不同?

  设问:说说乐曲开头采用这种速度和节奏起什么作用?它让你感受到什么样的气氛呢?这美好的早晨里,苗族人们在做些什么呢?(板书)

  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第二段音乐。引导学生描绘出苗族人民载歌载舞、愉快劳动的热烈场面。并出示图片,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之后,说说如果它也采用第一段的节奏和速度,你还能感受到这样欢快的气氛吗?为什么?

  3、欣赏第三段。与前二段对比,找出乐曲的特点。

  (1)启发学生说出乐曲的结尾再现了哪一段旋律?组织学生讨论:如果没有这段尾声,音乐表现又会有什么不同呢?

  (2)指导小组分角色,用形体表演的形式描绘出苗家山寨秀丽的景色。

  四、扩展延伸体验升华

  引导学生对比上一课欣赏曲《牧童短笛》,说说二者的结构有何相似之处?课后找找还有哪些乐曲是再现三段式的结构。

  结束:随着音乐一起边跳舞边走出教室。整堂课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结束。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设计为导课、分段、总结、扩展延伸五个环节。我以学生为主体,将音乐审美体验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相信学生一定能得到美的享受。结合多媒体画面,让学生再次完整的欣赏苗族乐曲《苗岭的早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优美的旋律中,配上老师有感情地解说,让学生在苗族乐曲美妙的意境中,享受美感,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苗岭的早晨》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苗岭的早晨》,了解苗族的风土人情,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3、通过小提琴和口笛两件乐器音色的对比,直观感受口笛的音色。

  4、通过表演,进一步感受

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苗岭的早晨》,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根据音乐情绪分段。

  教材分析

  《苗岭的早晨》是陈钢于1975年根据同名口笛曲改编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乐曲以苗家飞歌的特性音调为基础,描绘出一幅苗岭晨曦的秀丽景色,表现了苗族人民欢乐幸福的生活情景。

  全曲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实际上是一个较长的描绘性的引子,由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节奏自由、富有苗族音乐特色的飞歌旋律,把人们引入晨曦初露、山峦起伏、松柏苍翠的苗岭晨景之中;接着,乐曲转为快速,小提琴吸收二胡滑音和笛子的花舌音等演奏手法,模拟百鸟在晨曦中的鸣叫,钢琴配合鸟鸣的回声,回荡相随,宛如山林晨曦中的百鸟在在尽情欢唱。第二部分是乐曲的主体,由几个取材于引子的音调加以发展,互成对比又互有联系的方整乐段组成。首先是在钢琴伴奏下,由小提琴奏出欢快热烈的第一旋律,随后第二旋律在中音区奏出,情绪活泼,富有弹性;在钢琴伴奏之后,第三旋律在小提琴低音区奏出,粗犷有力,带有劳动的节奏特点。

  随后,这个旋律由慢渐快,并在高音区以更快的速度重复,此起彼伏,互相呼应,犹如芒筒低吟,芦笙高歌,生动地描绘了人们欢歌曼舞、愉快劳动的生活情景。随着音乐在不断加快的速度中达到高潮,戛然而止。接着,音乐又转入自由的散板,再现了乐曲的第一部分。由于这个再现有很大压缩,因而起尾声作用,与第一部分前后呼应,再次重现了苗家山寨的秀丽景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图片(口笛、小提琴),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听辩音色。

  2、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共性?

  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师:它们的音色很相似。

  3、教师简要介绍:口笛的创始人俞逊发创编了一首表现苗族人民生活,赞美家乡的音乐──《苗岭的早晨》。1975年,小提琴演奏家陈钢根据他的创作编成了小提琴独奏曲。他发挥了小提琴音色的特点,使得这首充满浓郁民族风格的音乐大放异彩。

  二、简要介绍苗族风土人情

  教师介绍苗族的居住环境(文本)及、服饰(文本)、乐器(图片)并出示相关图片。

  三、初步欣赏

  1、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由小提琴演奏的表现苗族人民生活的乐曲《苗岭的早晨》。

  2、师:你们听到音乐中出现过几种情绪?

  生:有两种,欢快的和抒情的。

  3、师:根据音乐的情绪我们可以给音乐分段,下面我们再来听,听到欢快的情绪时,你用一种颜色或图形表示,听到抒情的情绪时,你用另一种颜色和图形表示。(学生自带画笔老师发纸。)

  完整播放《苗岭的早晨》。

  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

  学生听后展示结果,并为音乐区分三段。

  (用色彩区分乐段,这种方式很受学生喜欢,适用于低年级,符合他们年龄特点。)

  四、分段欣赏

  1、教师播放《苗岭的早晨》第一乐段。

  2、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表现了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师:音乐的开始,旋律优美、节奏自由是音乐的引子,其中,最具有苗族音调特征的是

  3、请同学们看谱例听老师哼唱一下旋律。

  学生随琴哼唱曲调,感受苗族音调。

  师:这样的音乐使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晨曦初露、山峦起伏、松柏苍翠的苗岭晨景中。

  师:接着音乐有什么变化?

  生:好像还有小鸟叫。

  师:音乐表现了什么?

  生:竹楼、山寨,山林晨曦中的百鸟在尽情地欢唱。

  教师播放《苗岭的早晨》第二乐段。

  师:与第一乐段有什么关联?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

  师:音乐速度快了,情绪欢快、旋律跳跃与前面形成对比。

  师:使你联想到什么?

  生:人们欢歌曼舞、愉快劳动的生活情景。

  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苗族舞蹈视频,并指导学生学几个动作。

  学生随音乐跳舞,表现音乐。

  教师播放《苗岭的早晨》第三乐段。

  师:这段音乐是哪段音乐的再现?

  生:第一段

  师:音乐再次重现了苗家山寨的秀丽景色。

  教师引领学生逐段感受音乐要素(力度、速度、音高等)的变化及在音乐中表现力。

  4、再听乐曲:播放《苗岭的早晨》。

  学生:结合画面完整欣赏作品。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欣赏《苗岭的早晨》,使同学们了解了苗族的风土人情,还通过小提琴和口笛两件乐器音色的对比,直观感受了口笛的音色。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可以了解更多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

《苗岭的早晨》教案 篇六

  教材分析:

  《苗岭的早晨》是作曲家陈钢于1975年根据同名口笛曲改编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乐曲以明朗清新的旋律,描绘出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又以明快、热烈的劳动节奏,表现苗族人民的愉悦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乐曲分三段。

  曲首以富有苗族音乐的“飞歌”旋律,一下子就把人们带进了山峦起伏的苗家山寨。接着,小提琴以二胡的滑音、颤音和笛子的花舌音等演奏手法,表现布谷鸟婉转清脆的歌唱和百鸟呼应的意境。

  第二段,以明快、活泼的节奏,热烈欢快的旋律,巧妙的调性转换,与第一段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由小提琴和钢琴轮流演奏主旋律,不时地插入模拟鸟儿鸣叫的简单音调,表现出一个欢乐热烈的场面。在伴奏一串刮奏之后,小提琴又在低音区奏出粗犷有力的音调,速度由慢渐快,此起彼伏、互相呼应,宛如芒筒低吟,芦笙高歌,恰似青年男女旋舞于清水江畔,劳动号子回荡在山野田间。高涨而富于情趣的音乐,赞美了苗家的勤劳,表现了苗族人民愉快的幸福生活。

  第三段是第一段音乐的紧缩再现。小提琴再次奏出“飞歌”的第一乐句,接着模拟鸟儿鸣叫的声响,乐句越来越短,与第一段遥相互应,再次重现苗寨的秀丽景色。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

  3.了解作曲家俞逊发,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乐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与表达的不同的情绪。

  教学难点:

  体验音乐的第二乐段,感受其音乐中的欢快。

  教学方法:

  1、通过音色对比初步感受小提琴和口笛音色的不同。

  2、通过体验的方法感受音乐的情绪和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打击乐器、填词卡。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谁知道有多少个民族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文化,今天我们就要到其中一个民族去探访。

  2听音乐猜一猜这是哪个民族?

  (播放《苗家儿童庆丰收》教师跟音乐律动。)

  3介绍苗族

  苗族主要聚集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地。

  而贵州的苗岭,因是苗族集中聚居区所以得名。(出示图片)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会在闲暇时聚在一起,跳舞唱歌,高兴时还会边劳动边唱歌。(出示图片)

  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乐曲就叫《苗岭的早晨》。

  二、欣赏

  1、简介乐器:

  《苗岭的早晨》是作曲家陈钢根据同名口笛曲改编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

  (出示:小提琴图片)师:西洋乐器中的小提琴音色华美,音域宽广,它的表现力极为丰富,所以经常作为独奏乐器来演奏。

  (出示:口笛图片)师:口笛是笛子演奏家俞逊发用短竹管发明制作而成的。

  听辨:哪段音乐是小提琴演奏的,哪段是口笛演奏的?(播放两遍用不同乐器演奏的第二乐段的第一主旋)

  2、完整欣赏:

  (1)让我们来欣赏这首《苗岭的早晨》,边听边想它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音乐中出现了几种情绪?

  小提琴演奏,这首乐曲先是优美抒情的旋律,后旋律转为欢快跃动,最后又回归优美,所以音乐可分为三乐段。

  3、分段欣赏

  (1)第一段

  从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它的节奏是怎样的?(鸟鸣,山林。)

  这一段开头的旋律富有苗族飞歌的特色。

  苗族飞歌是一种山歌体裁,它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有强烈的感染力,是青年男女在隔山隔水的情况下,为互表诚意,邀约游方而放声抒怀的一种情歌。

  让我们跟着音乐也来互相邀请吧。

  用“啊”随音乐演唱开头部分。

  (2)第二段

  听一听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的`关系是怎样的?(重复、对比)

  乐曲所要表现的是什么场面?速度与节奏是怎样的?

  再让我们来听一听这一段的旋律演奏时音区有什么变化?展现了怎样的旋律特点?(师生共同分析)

  多么欢乐的场面,让我们也加入他们吧!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参与音乐?(小组准备并练习)

  唱歌:为学生准备好部分歌词,请学生填写并演唱。

  伴奏: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跳舞:为音乐编一个舞蹈动作。

  劳动:用道具锄头表现苗族人辛勤劳动的场面。

  小组展示

  (3)第三段

  听一听第三段音乐与哪一段相似?

  第三段音乐是第一段音乐的再现。音乐最后又把我们带回那苗家山寨的秀丽景色。

  4、再次完整体验音乐

  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苗岭的风光,体验了苗族人的快乐生活,下面让我们再听一遍《苗岭的早晨》,请你将在这节课的收获、感想或问题,用一句话写在纸上。

  三、拓展:

  苗族人民勤劳善良,聪明勇敢,有很多名人就是苗族人,比如我们知道的著名歌唱家宋祖英、阿幼朵就是苗族人,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由阿幼朵用苗语演唱的《苗岭飞歌》。

相关文章

有趣的图形教案【精选3篇】

活动目标:1、能正确辨认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并能说出图形的名称。2、知道三种图形的特征,并能利用三种图形组合变化出新形象。3、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发展创造力及动作表现力。活动准备:PPT、三种图形的...
教案大全2012-06-02
有趣的图形教案【精选3篇】

加法结合律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
教案大全2011-05-03
加法结合律教案

《小牧民》大班音乐教案(通用3篇)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感知音乐的情绪与节奏,初步学习分析乐句及节奏谱。 2、学会看节奏谱,正确地运用乐器完整地演奏。 3、喜欢进行打击乐活动,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教案大全2016-02-03
《小牧民》大班音乐教案(通用3篇)

陕旅版五年级英语下册教案3(优质3篇)

Lesson 9 The doctor’s advice 美食固然诱人,但有的人贪食,也有的人厌食。怎么样合理饮食,我们来看看医生的建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怎样健康饮食。学习句型:&nbsp...
教案大全2017-02-08
陕旅版五年级英语下册教案3(优质3篇)

Word 教案5

段落的调整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段落调整的方法,掌握查找与替换的方法。 (2)通过议一议、试一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段落的复制、移动、删除及查找与...
教案大全2011-04-06
Word 教案5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敲敲奏奏》【精彩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敲敲奏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案大全2016-04-03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敲敲奏奏》【精彩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