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案【精简6篇】

小学科学教案 篇一

主题:探索水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水的来源和作用。

2. 帮助学生理解水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

3. 启发学生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水的来源和作用,水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

难点:启发学生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小学科学》第二册第三单元

2. 教具:实验用水、冰块、水蒸气、水蒸气冷凝器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水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水的来源和作用:讲解水的来源和作用,并进行实例分析。

3. 探究水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进行实验展示水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过程。

4. 启发学生保护水资源: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明白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5.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课堂延伸

1. 观察周围的水资源,了解水的应用场景。

2.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3. 设计小实验,进一步探究水的性质和特点。

小学科学教案 篇二

主题:植物的生长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需要。

2. 帮助学生掌握植物如何获取水分和养分。

3. 启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需要,植物的水分和养分来源

难点:启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小学科学》第一册第四单元

2. 教具:小盆栽、水壶、肥料、放大镜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需要: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需要,并进行实例分析。

3. 探究植物的水分和养分来源:通过实验展示植物如何获取水分和养分的过程。

4. 启发学生保护植物和大自然: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明白保护植物和大自然的重要性。

5.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课堂延伸

1. 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

2. 种植小盆栽,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

3. 参与植树活动,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小学科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

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

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活实例图片:

很多的铁制物品被锈掉了,影响了我们的使用,要控制铁锈就要了解铁锈。

  二、观察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

  1、提出问题,明了探究任务:铁锈是从铁变来的,那么铁锈是铁么?生答。怎样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呢?

  2、取出铁、锈铁、铁锈(刮下来的),仔细观察回答,如何支持我们的看法?

  3、引导思路: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等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寻找证据借鉴课本资料实验探讨填写35页表格。(指出:是对比实验,注意可变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实验注意点)

  4、反馈交流探讨结果,展示填表。如何用你的发现说明你的看法的?

  5、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明铁

  锈不是铁,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那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这是我们控制铁锈的关键。

  三、探索铁锈形成成因

  1、教师提出问题: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也就是铁锈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大胆讨论猜测。

  3、制定研究计划。

  4、交流研究计划,相互质疑补充,(对研究命题作出指导,通过比较“铁为什么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与具体学生单一猜想问题作出比较,指导问题选择的可行性,人员分工等)

  四、总结:

  下周我们再上课的时候,相信同学们对铁锈形成的研究会有不小的收获,我们还可以获取避免生锈的方法。

  阅读43页相关资料——铁为什么会生锈

小学科学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有不同的月相(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

  (2)知道月相有每月经过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再到新月的变化规律。

  (3)了解月相变化的成因。

  2、科学探究

  (1)能持续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内月相,找出月相变化的规律。

  (2)能依据模拟实验的现象推理、分析并得出月相变化的成因。

  3、科学态度

  具有长期坚持观察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有不同的月相,坚持持续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内的月相,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及成因。

  三、教学准备

  课件、月相变化动态gif、乒乓球、手电筒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生活情景:在电影院,影片中的嫌疑犯辩解道,“我昨晚借着月光,看见他从牛棚中偷走了牛”。但警察却说,“那天根本不可能有月光!”看电影的小朋友就有了疑问,“为什么那天没有月光呢?”

  产生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月相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学生一般都知道有几种不同的月相,间接的会认为每天都可以看得见月亮(除了天气原因外)。而且学生不会每天去观察月亮,因此极少会有学生知道新月的存在,自然也就不了解在新月的时候是没有月光的。于是就会产生疑惑,“为什么警察这么肯定没有月光?”

  驱动任务:什么时候月亮没有月光呢?

  活动1:月有圆缺变化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都见过月亮哪些样子啊?

  学生经过交流,他们会发现月亮有多种形状,有的时候像圆盘,有的时候像镰刀……这时,教师提出月相的概念,月相是对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状态的称呼,并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几个典型的月相及其名称:满月、上弦月、下弦月、蛾眉月。

  在认识月相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弯弯的蛾眉月怎么就变成了圆月?”引导学生思考月相是如何变化的。

  活动2:月相变化有规律

  月相是有变化的,经常在农历十五的时候能见到满月,月相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教科书上的表格是妍妍从满月开始,在一个月内每天观测月亮,记录下来的月相,同学们分析妍妍的月线观测记录,你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了吗?

  学生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能发现,月相呈现“满月——下弦月——蛾眉月——看不见月亮——蛾眉月——上弦月——满月”的规律。此时,教师再指出“看不见月亮”的时候的月相称为新月,然后再回应驱动页的问题,学生就能明白是真的有看不见月亮的时候。

  活动3:月相变化成因

  月相有规律的变化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做模拟月相变化成因的实验来探究吧!

  用电筒光模拟太阳光,用涂黑的乒乓球模拟月球,观测者的眼睛模拟地球上的观测点。

  以观测者为中心,乒乓球分别放在八个方向,电筒光一直平行一个方向直射乒乓球,观测者观察并记录不同方向的乒乓球亮面的形状。

  结论:综合模拟实验的现象,发现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内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导致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射到的亮面形状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月相变化。

  五:课堂小结及交流分享

  同学们小结出本节课了解的内容,月亮不同形状的名称,月相变化的规律及其成因。并尝试在生活中坚持长时间地观察月亮,了解其真正的月相变化。

小学科学教案 篇五

  学习目标

  1.通过给小兔子喂食物,观察了解小兔子的食性。

  2.学习照顾、爱护小兔子。

  活动准备

  1.在饲养角饲养几只小兔子。各种食物的卡片,兔子卡片。小兔子喜欢吃什么的墙饰背景。

  活动过程

  形式:集体/小组

  1。创设情境:小兔子饿了,需要小朋友给小兔子准备食物。

  2。猜一猜:小兔子喜欢吃什么?选择相应的实物卡片贴在墙饰上“猜一猜小兔子喜欢吃什么”部分。

  3。带小朋友到食堂为小兔子找食物,喂养兔子,观察小兔子吃吗?并根据观察结果,将相应的食物卡片布置在墙饰上“小兔子喜欢吃”或“小兔子不喜欢吃”部分。

  4。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每天带食物来喂小兔子,观察小兔子的食性,并做记录和相互交流。

  活动评价

  1.在教师的支持引导下,能够持续喂养和观察小兔子。

  2.能够了解兔子的食性,并乐于与教师、小朋友交流自己的活动和发现。

  3活动建议:

  4.请家长注意引导、提醒、鼓励幼儿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5.将礼貌宝宝的图片张贴在图书区中,引导幼儿经常观察和讲述,以丰富幼儿的表达能力,养成礼貌行为。

小学科学教案 篇六

  一、观察引入:

  1、师:同学们,科学课非常重视观察。请你们观察黑板,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打开手电,光斑落在黑板上。)

  2、师:光点哪里来?(手电) 谁来用手指来演示一下手电发出的光是怎样照到黑板上的呢?我们来猜一猜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猜测:”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光是怎样传播的。”

  4、生活中有哪些事实、现象能说明我们的想法?

  预设:

  (1)夜晚,我发现汽车前灯射出来的灯光是直的。

  (2)白天,阳光穿过树叶的光是直的。

  (3)看表演时,我发现舞台上的灯发出来的光是直的。

  ……

  5、观察图片:老师也找了些图片,他们能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二、设计实验方案

  1、师:同学们讲的是头头是道,但是科学是讲证据的,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们的观点,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吗?

  2、学生讨论实验方案。

  3、学生汇报实验方案。

  预设:

  (1)用手电筒照射光盘中间的圆孔,观察白屏上的现象。

  (2)用手电筒照直空心管,再把空心管变弯用手电筒来照,观察白屏上的现象。(可用带弯头的吸管)

  ……

  (3)学生说到书29页的实验方案,请大家看实验单。

  ①仔细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法。

  ②该注意什么?(三个孔必须排在一条直线上,这里可以看幻灯片的演示;距离为5厘米;完成作业:用箭头标出光前进的路线)

  ③这两个小实验有什么不同?

  三、实验研究,深入拓展

  1、学生进行实验。

  2、汇报实验情况和结论,并展示。鼓励其他同学想到的别的实验方法。介绍。

  3、前面我们猜测:光是直线传播的吗?经过这么多方法的反复验证,“板书:反复验证”我们可以下个结论吗?板书“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

  5、请看黑板:你知道科学家平时是怎样进行研究的吗?

  (指名学生看黑板小结)

  6、师:今天我们象科学家那样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祝贺你们!

  7、(展示幻灯片路灯)你能否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

  8、出示知识点: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9、回顾。

  四、课外拓展,挑战自我

  师:刚才我们做实验时用了3张带孔的卡片,课后,你能用上10张,15张,甚至更多的卡片排成一条直线,用手电筒照射能在屏上找到光圈。卡片摆得越多越厉害。你们有信心吗?

  五、板书设计

  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猜测:光是直线传播的吗?

  反复验证

  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

相关文章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精彩5篇】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长妈妈,把握文每件事表达的长妈妈形象; 2、学习通过几件事表现人物品格的写法; 3、结合上...
教案大全2017-08-06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精彩5篇】

《方格子老虎》活动教案【精简3篇】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在观察讲述的过程中,感受大老虎与小老虎之间的暖与爱。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方格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发观察讲述兴趣 师:今...
教案大全2011-04-01
《方格子老虎》活动教案【精简3篇】

四年级上册《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导学案(经典3篇)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国际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教学重难点:1...
教案大全2015-04-08
四年级上册《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导学案(经典3篇)

北大荒的秋天教案【优质3篇】

《北大荒的秋天》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
教案大全2017-06-06
北大荒的秋天教案【优质3篇】

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篇...
教案大全2013-02-09
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弟子规》教案【最新3篇】

《弟子规》教案 第二课 教学目的:让小朋友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
教案大全2019-02-08
《弟子规》教案【最新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