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蜡烛公开课教案 篇一

蜡烛公开课是一种独特的课堂教学形式,通过点燃蜡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参与课堂活动。下面我们将给大家介绍一份蜡烛公开课教案,希望能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启发。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蜡烛

2. 点火工具

3. 黑板或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1. 点燃蜡烛,让学生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引导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2. 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3. 学生展示他们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实验。

4. 结合学生的实验结果,总结出延长蜡烛燃烧时间的方法。

5. 总结课堂内容,让学生分享收获和感悟。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蜡烛公开课,学生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观察、思考、实验和讨论,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种教学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蜡烛公开课 篇二

在蜡烛公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蜡烛的燃烧过程,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份蜡烛公开课教案,希望能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启示。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蜡烛

2. 点火工具

3. 实验器材

4. 实验记录表

三、教学过程

1. 点燃蜡烛,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让学生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

2. 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如何影响蜡烛的燃烧速度。

3. 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4. 学生展示实验成果,让其他小组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5. 总结课堂内容,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和感悟。

四、教学反思

蜡烛公开课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蜡烛的燃烧原理,培养科学精神和实验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蜡烛公开课教案 篇三

蜡烛公开课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蜡烛公开课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的: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体会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活动。

  3、感悟本文真挚感人的人性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浏览下这篇课文,并给每段段落标上序号。)

  二、介绍时代背景:(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

  三、介绍作者及本文体裁:

  四、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2、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五、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学生齐读相关片断。

  2.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要求学生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3.要求学生谈谈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老妇人思想感情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

  六、分析文中的描写:

  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1.文章不断对炮火(11)、老妇人的黑色围巾(4)、老妇人的动作“跪”、“爬”(各3)、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㈠.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㈡.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㈢.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三次写“爬”

  三次写“跪”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①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②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③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④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七、探究思考: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八、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夫人的哀悼之情。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4.“即使是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重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描写了老妇人的动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此时她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有对烈士牺牲的哀痛,也有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这些为了南斯拉夫人民幸福而奉献了自己全部生命的战士,她深怀敬意,所以她对红军战士庄严地“深深一鞠躬”。

  5.“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为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烛的非常来历,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6.师生共同品味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的含义。

  这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九、课堂小结: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相关文章

五年级语文我的长生果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我的长生果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
教案大全2015-03-02
五年级语文我的长生果教案

买水果小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买水果的游戏,巩固4以内的数数,并尝试4以内的点物对应。 2、在摸摸、看看、说说的过程中,继续了解常见水果的特征,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水果若干,布置成超市样子,手...
教案大全2011-05-03
买水果小班数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评估(优秀3篇)

一、填空1.每千克香蕉a元,每千克苹果的价钱是香蕉的2倍少0.5元,每千克苹果的价格是______元.2.李明家离学校650米,他没分钟走a米,五分钟后,离学校______米.3.620×=62×10...
教案大全2013-05-07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评估(优秀3篇)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经典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 篇1...
教案大全2013-04-04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经典6篇】

飞鸽传书教案

古代人们通过飞鸽传书进行信息反...
教案大全2012-09-05
飞鸽传书教案

《八声甘州》教案【优选3篇】

一、教学要求 1. 引导学生疏通这首词的文意,体会词中所蕴涵的词人的思想感情。 2. 引导学生掌握这首词的艺术特色,进而了解柳永作词的风格和特点。 3. 诵读、体味、欣赏这首词。 二、学...
教案大全2017-02-03
《八声甘州》教案【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