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教案(经典6篇)

八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一

主题: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坚持不懈和勇于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能够正确运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题。

2. 难点:理解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的运用场景,能够准确选择合适的方法解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学习:介绍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通过例题演示两种方法的运用。

3. 实践: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纠正错误。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一些实际应用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互动:

1. 提问: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演练:让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八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二

主题:平行线与角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与角的关系,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几何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掌握平行线的性质,理解平行线和角的关系,能够正确应用相关知识解题。

2. 难点:理解平行线与角的关系的推导过程,能够准确判断和证明相关性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几何问题引出平行线和角的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学习:介绍平行线的性质,讲解平行线与角的关系,通过例题演示相关知识的应用。

3. 实践: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一些几何题目,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纠正错误。

4. 拓展:引导学生探究平行线与三角形的关系,拓展学生的几何学习视野。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一些实际应用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互动:

1. 提问:通过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演练:让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八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三

  一、学习目标

  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算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难点:探索多项式与单项式相除的运算法则的过程。

  三、合作学习

  (一)回顾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二)学生动手,探究新课

  1.计算下列各式:

  (1)(am+bm)÷m;

  (2)(a2+ab)÷a;

  (3)(4x2y+2xy2)÷2xy。

  2.提问:

  ①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②还有什么发现吗?

  (三)总结法则

  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2.本质:

  四、精讲精练

  (1)(12a3—6a2+3a)÷3a;

  (2)(21x4y3—35x3y2+7x2y2)÷(—7x2y);

  (3)[(x+y)2—y(2x+y)—8x]÷2x;

  (4)(—6a3b3+8a2b4+10a2b3+2ab2)÷(—2ab2)。

  随堂练习:教科书练习。

  五、小结

  1、单项式的除法法则

  2、应用单项式除法法则应注意:

  A、系数先相除,把所得的结果作为商的系数,运算过程中注意单项式的系数饱含它前面的符号;

  B、把同底数幂相除,所得结果作为商的因式,由于目前只研究整除的情况,所以被除式中某一字母的指数不小于除式中同一字母的指数;

  C、被除式单独有的字母及其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不要遗漏;

  D、要注意运算顺序,有乘方要先做乘方,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E、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八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四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点:将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学习方法:归纳、概括、总结。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请看乘法公式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2.公式讲解

  如x2—16

  =(x)2—42

  =(x+4)(x—4)。

  9m2—4n2

  =(3m)2—(2n)2

  =(3m+2n)(3m—2n)。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

  (2)9a2—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

  (2)2x3—8x。

  补充例题: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五、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

  六、作业

  1、教科书习题。

  2、分解因式:x4—16x3—4x4x2—(y—z)2。

  3、若x2—y2=30,x—y=—5求x+y。

八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五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重点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

  三、合作学习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

  (1)2001×1999

  (2)998×1002

  导入新课: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

  (1)(x+1)(x—1);

  (2)(m+2)(m—2)

  (3)(2x+1)(2x—1);

  (4)(x+5y)(x—5y)。

  结论: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即:(a+b)(a—b)=a2—b2

  四、精讲精练

  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3x+2)(3x—2);

  (2)(b+2a)(2a—b);

  (3)(—x+2y)(—x—2y)。

  例2:计算:

  (1)102×98;

  (2)(y+2)(y—2)—(y—1)(y+5)。

  随堂练习

  计算:

  (1)(a+b)(—b+a);

  (2)(—a—b)(a—b);

  (3)(3a+2b)(3a—2b);

  (4)(a5—b2)(a5+b2);

  (5)(a+2b+2c)(a+2b—2c);

  (6)(a—b)(a+b)(a2+b2)。

  五、小结

  (a+b)(a—b)=a2—b2

八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六

  一、教材分析:

  《正方形》这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二节的内容。纵观整个初中教材,《正方形》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有关知识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平面几何知识,并且具备有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出现的。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又是对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进行综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节课的重点是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难点是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大纲要求,本节课制定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正方形的概念及性质;

  2、能正确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推理、论证;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

  2、发展学生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2、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相互讨论的团队精神;

  3、通过正方形图形的完美性,培养学生品格的完美性。

  二、学生分析:

  该段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但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稍有欠缺,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特意设计了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培养说理能力,让学生们能逐步提高。

  三、教法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实践--观察--总结归纳--运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采取几种不同的方法构造出正方形,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正方形的概念。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总结出正方形性质定理,最后以课堂练习加以巩固定理,并通过一道拔高题对定义、性质理解、巩固加以升华。

  四、学法分析:

  本节课重点是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为出发点,着重指导学生动手、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在小组讨论中通过互相学习,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相关知识回顾

  以提问的形式复习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定义及性质之后,引导学生发现矩形、菱形的实质是由平行四边形角度、边长的变化得到的。并启发学生考虑,若这两种变化同时发生在平行四边形上,则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让学生们通过手上的学具演示以上两种变化,从而得出结论。

  第二环节:新课讲解通过学生们的发现引出课题“正方形”

  1、正方形的定义: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变化出正方形的过程,并再次利用课件形象演示出由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的变化演变出正方形的过程。请同学们举手发言,归纳总结出正方形定义:一组邻边相等,且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再由此定义启发学生们发现正方形的三个必要条件,并且由这三个条件通过重新组合即一组邻边相等与平行四边形组成菱形再加上一个角是直角可得到正方形的另两个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此内容借助课件演示其变化过程,进一步启发学生发现,正方形既是特殊的菱形,又是特殊的矩形,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性质。

  2、正方形的性质

  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以上是对正方形定义和性质的学习,之后是进行例题讲解。

  3、例题讲解: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此题是文字证明题,由学生们分组相互探讨,共同研究此题的已知、求证部分,然后由小组派代表阐述证明过程,教师板书,在板书的过程中,请其它小组的同学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此题证明过程条理更加清晰,更加符合逻辑,同时强调证明格式的书写。从而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4、课堂练习:第一部分采用三道有关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对角线、边长计算的填空题,目的是对正方形性质的进一步理解,并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

  第二部分是选择题,通过体现生活中实际问题,来提升学生所学的知识,并加以综合练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数学实质是来源于生活并要服务于生活。

  5、课堂小结:此环节我是通过图框的形式小结正方形和前阶段所学特殊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所学几种四边形内在联系体现正方形完美的本质,渲染学生们应追求象正方形一样方正的品质,从而要努力学习以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达到理想中的完美。

  6、作业设计:作业是教材159页,第12、14两小道证明题,通过此作业让同学们进一步巩固有关正方形的知识。

相关文章

《大西瓜》教案设计【精简3篇】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通过教师的引导了解切开后西瓜的形状以及颜色。 材料准备 画有西瓜的草图、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1、妈妈买了一个大西...
教案大全2016-04-04
《大西瓜》教案设计【精简3篇】

优秀公开课中班教案【优选6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
教案大全2018-04-03
优秀公开课中班教案【优选6篇】

《散步》 教案(优质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散步》 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案大全2019-07-09
《散步》 教案(优质6篇)

九年级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优秀教案【精简3篇】

第一轮 课题:我们周围的空气(1) 一、目标解读: 1、知道空气的组成以及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2、知道氧气的性质和氧气与某些物质反应的现象 3、能熟练书写氧气与某些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理解四大基本...
教案大全2013-06-01
九年级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优秀教案【精简3篇】

小学数学教案【优选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
教案大全2011-06-02
小学数学教案【优选6篇】

小学语文《花钟》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怒、暮、燥”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能正确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等1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和背诵自己喜爱...
教案大全2011-08-06
小学语文《花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