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案【精简6篇】

端午的鸭蛋教案 篇一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而在端午节当天,吃粽子和蛋是人们的习俗之一。其中,鸭蛋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那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如何做出美味可口的鸭蛋呢?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端午的鸭蛋教案。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新鲜的鸭蛋。选购鸭蛋时,要选择外壳完整,表面干净的鸭蛋,这样才能保证蛋的质量。另外,鸭蛋的大小也会影响口感,一般来说,中等大小的鸭蛋更受人们的喜爱。

接着,我们需要对鸭蛋进行处理。将鸭蛋放入清水中浸泡,然后用刷子轻轻刷洗鸭蛋表面的污垢。处理完毕后,将鸭蛋晾干备用。

在准备炒鸭蛋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添加适量的调料。比如,可以加入葱姜蒜等调味料,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胡椒粉、盐等提升口感。炒鸭蛋时,要先将炒锅加热,放入适量的油,等油热后再将鸭蛋打入锅中,用筷子迅速搅拌,使鸭蛋均匀受热,待熟透后即可出锅。

除了炒鸭蛋外,我们还可以用鸭蛋来制作其他美食。比如,可以用鸭蛋来腌制咸蛋,或者用鸭蛋来煮鸭蛋汤等。无论是炒、煮、煎,都可以发挥鸭蛋的独特鲜美味道。

端午的鸭蛋教案 篇二

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而鸭蛋作为端午节的食品之一,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那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食用鸭蛋呢?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端午的鸭蛋教案。

首先,鸭蛋是一种高蛋白、高营养的食品,但也是一种高热量的食品,因此在食用时要适量。特别是一些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群,不宜过量食用鸭蛋,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其次,鸭蛋的烹饪方式也很重要。炒、煮、蒸等不同的烹饪方法会影响鸭蛋的营养价值和口感。一般来说,煮鸭蛋的方式比较健康,因为煮鸭蛋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鸭蛋中的营养成分,同时也不会增加额外的油脂摄入。

此外,鸭蛋虽然味道鲜美,但也有一定的食用禁忌。比如,鸭蛋性寒凉,容易伤脾胃,因此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宜食用过多鸭蛋。另外,鸭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有高血脂的人群也应该适量食用。

总的来说,端午的鸭蛋教案不仅包括了如何制作美味可口的鸭蛋菜肴,还包括了科学合理地食用鸭蛋的方法。希望大家在端午节这一天,能够享受到美味的鸭蛋,同时也能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端午的鸭蛋教案 篇三

  教学目的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加强朗读,感受文章的情趣。

  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门楣(mei2)苋菜(xian4)籍贯(ji2)硝药(xiao1)腌腊(yan1)络子(lao4)大襟(jin1)车胤(yin4)2.解释下列词语。门楣:门框上的横木。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二、导入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谁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描述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学生复述端午节的风俗。明确: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教案《第17课.《端午的鸭蛋 》教案》。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文章第2、3自然段。提问: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因此作者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第二自然段开头,作者采用连环承接的方式,说明家乡盛产咸鸭蛋。接着用“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短语,说明家乡咸鸭蛋的出名。高邮鸭蛋多出双黄鸭蛋,作者在这里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家乡双黄鸭蛋“多”。“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这里用多重转折方法说明家乡双黄蛋的“奇”。第二自然段最后作者采用多层转折、层层铺垫的手法,说明家乡鸭蛋的“好”。第三自然段具体点明高邮咸蛋的口味特点,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

  五、小结文章介绍高邮鸭蛋,写得有声有色,跌宕起伏,对家乡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六、布置作业1.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学生互评。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三段。提问: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这部分作者介绍了“挂鸭蛋络子”的习俗,具体写了做鸭蛋络子的鸭蛋的挑选到孩子们的吃法,吃完后的用途等等。作者将现在的成人立场和在故乡时的少年人的视角交织在一起,以童趣写出了对家乡的依恋和热爱。课文结尾,作者写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正体现了汪曾祺闲适自由的风格。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联系,不求统一答案。

  三、朗读课文.感受作品情趣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本文的语言魅力主要靠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得出。有些语段还应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语调、读出韵味。通过朗读,感受本文的情趣。提问:朗读文章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点。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师生可以一同谈谈自己对某一语句的感受、体会。要使学生认识到。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文章语言生动、口语化,又从容舒缓,富有韵味,写尽了作者对穷家乡、名鸭蛋的感情,也使他笔下的故乡往事更有魅力。

  四、拓展训练提问:说说你的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谈自己的体会。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可以先让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接着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学生交流之后,可以就“端午节”这一话题,自选角度,完成一篇作文。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沈从文《端午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鼓励学生关心、参与有益的民俗活动。

  五、小结《端午的鸭蛋》一文,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成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先生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闲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也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之中也体现了构思的严谨与和谐。

  六、布置作业

  1.介绍自己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有关过节的一件事或一件物品。

端午的鸭蛋教案 篇四

  学习目标:

  1、识记并积累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

  4、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学习重、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一、课前延伸

  资料助学:

  1. 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nào)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2.关于端午节。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人认为它源于纪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军破楚。屈原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写下绝笔《怀沙》,抱石投汨罗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哀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3.请你搜集家乡有关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传说资料、诗词等;想一想自己童年时代过节时最难忘的经历或物件。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

  门méi( ) jí( )贯 xiāo( )药 大jīn( )

  车yìn ( ) yān( )渍 城huáng( )庙 手 wàn( )

  náng( )萤映雪 门kǎn( ) jiáo( )石灰 系( )百索子

  用酒和( ) 掉色( ) 苋( )菜 络( )子

  二、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思考:

  1.根据文章内容,将文章分成三部分,并给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2.作者的家乡端午有哪些风俗习惯?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二)合作探究 体味情趣

  1.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鸭蛋久久不能忘记?(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请你概括鸭蛋的特点)

  请以“这是------的鸭蛋,因为--------(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为句式进行阐述。(在教材上做好标记)

  2.在二三两段文字中,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的咸蛋什么感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3. 四、五两段你认为最有趣有是什么?

  4.汪曾祺的散文除了在结构上闲适自由之外,语言也有特色,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

  A、平淡而有味。

  B、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C、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段,画出相应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5. 组内交流预习中的疑惑,并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精讲点拨 领悟端午。

  (四)拓展阅读 体悟端午。

端午的鸭蛋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2、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3、品味语言,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4、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提倡保护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合作探究,深入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导入——阅读——品评——拓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诗激趣、导入

  下面我给大家一首诗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

  醉讽离骚不解愁。

  ---边贡

  1.请你们猜猜这首诗写的是哪一节日?来历如何?

  明:端午节,屈子即屈原,遗俗指的是端午节

  2.问: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吗?在你的记忆当中,端午有什么让你回味无穷的东西吗?(挂艾草,插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吃蛋……),出示端午习俗图片。

  3.很好,我们今天来学习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也是关于端午的。这篇文章是汪曾祺先生写自己过端午的一片回忆性的散文。

  二、走近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文风闲适自由,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nào记事》散文集《蒲桥集》等。

  三、字词积累

  四、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2、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3、品味语言,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4、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提倡保护传统文化。

  五、整体感知

  你觉得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分别用小标题概括。

  六、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介绍了端午节的哪些习俗?作用是什么?

  2. 家乡的鸭蛋到底好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以“这是 的鸭蛋,因为 (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

  示例:

  这是与众不同的鸭蛋,因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名声远播 居然让苏南,浙江的人因此对你肃然起敬。

  与众不同 居然可以成批成批输出双黄鸭蛋

  令人惊喜 切开之后,圆圆的两个黄,竟然如此让人惊喜不已。”

  历史悠久(“老品牌”、“老字号” ) 连200多年前的《随园食单小菜单》就有了记载

  质细而油多 居然让人如此让人垂涎欲滴。

  吃法多样 除了“可以带壳切开吃”“可以用筷子挖着吃”“竟然可以和豆腐炒着吃

  色彩鲜艳 蛋壳是淡青色的,蛋白是白色的,蛋黄是红色的。

  小结:家乡的鸭蛋是与众不同的,声名远播的,历史悠久的,吃法多样的,美味可口的,色彩鲜艳的……一提起家乡的鸭蛋,作者就用那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诉说内心的赞美和自豪。这种赞美,这种自豪都缘于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缘于那深深的故乡情结吧。

  拟写广告词

  示例:“天上月亮太阳,高邮鸭蛋双黄”,请你也为高邮鸭蛋拟写一则广告。

  3、写端午节的鸭蛋时写了哪些日常生活小事?

  挑鸭蛋——装鸭蛋——挂鸭蛋——吃鸭蛋——玩鸭蛋

  4、文章结尾为什么要要引用囊萤映雪的故事,是否离题太远?

  5、你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七、品味语言

  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喜爱的'理由。

  本文的语言特色

  1、口语色彩浓厚

  2、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

  3、善于运用语言“造型”

  4、淡淡的幽默

  八、课文小结

  这篇民俗散文,以闲适自由,平淡有味的语言介绍了家乡高邮的端午风俗,表现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九、拓展延伸

  你知道这些传统节日吗?我们该如何对待它们?

  保护传统节日,珍视传统文化!

端午的鸭蛋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在体味个人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体味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及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2.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1.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2.搜集一些各地(或家乡)有关端午风俗、传说的资料或具体实物;想一想自己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有关过节的一件事或一件物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1.以学生们熟悉的有关本地端午节的风俗、实物引入新课学习,并出示目标。(多媒体课件展示)

  2.阅读指导:

  a.写了什么?

  b.为什么写?

  c.怎样写的?

  检查预习

  腌门 楣苋菜 籍贯 城隍庙 囊萤映雪 肃然起敬

  教师小结:

  作者的语言功力非凡,注意从文中摘录、积累精彩的语句。

  整体感知

  听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思考问题:

  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2.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学生自主思考、明确,教师引导、小结。

  以上题目意在指导学生从结构上、思想上整体把握文章。这是文章的主题内容,作者写得趣味盎然,充满生活情趣。请同学们想一想,议一议:作者津津乐道谈论“咸鸭蛋”,这样做有意义吗?

  ——领会文章主旨:日常生活中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这也正是汪曾祺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散淡,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品读赏析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喜爱的语句。

  2.朗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谈谈你的感受或理由。(仿照范读录音,可以个别朗读、齐读)

  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汪曾祺在本文中的语言艺术风格:

  a.口语色彩浓厚且带有淡淡的幽默。

  表现在好用短句,文中时常穿插朴素的大白话或是淡淡的幽默,信口而出,自然而然,令人备感亲切。

  b.古汉语的点缀。

  朴素的现代口语与典雅的古汉语相映成趣,倍添典雅之美和艺术韵味。

  c.善于运用语言“造型”。

  作者有时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活灵活现,绘声绘色。

  d.适当地运用方言。

  文中个别地方有所体现,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汪曾祺在语言上的追求是: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这几个方面在这篇文章中都有传神的表现。

  体验

  读了本文,联系自身,调动自己的经验积累,介绍自己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有关过节的一件事或一件物品(原因、感受或启发),要求多运用自然恰当的口语。

  师生互动,共同交流。

  总结全文

  布置作业

  1.完成字词练习。

  2.将“体验”的内容写成一篇600字的文章,要求说真话,诉真情。

相关文章

对校园暴力说不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对校园暴力说不教案(通用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教案大全2012-08-06
对校园暴力说不教案

中班语言儿歌教案【经典5篇】

中班语言儿歌教案:学好样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感受诗歌里动物的有趣。2.引导幼儿想象诗歌展示的画面,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3.教育幼儿要有正确的姿势。活动准备:小花猫、螃蟹、小白鹅...
教案大全2017-02-05
中班语言儿歌教案【经典5篇】

大班音乐活动《迎爹爹扎红头绳》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曲调,会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自己对乐曲内容的理解。 2、萌发对喜儿悲惨遭遇的同情,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音乐、熟悉故事内容。 【活动过程】 1、复习《北风吹剪...
教案大全2019-01-01
大班音乐活动《迎爹爹扎红头绳》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一单元测试【精彩3篇】

一、 口算题( 12分 )0.1×208= 7.2÷36= 4.8÷16=1.3×50= 0.5×20= 0.81÷0.09=4.2÷4= 0.98÷7= 0.39÷1.3=2.5×40= 4.7×2...
教案大全2018-03-01
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一单元测试【精彩3篇】

小学生态环境保护教案【实用6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态环境保护教案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学生态环境保护...
教案大全2011-07-07
小学生态环境保护教案【实用6篇】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教案10-11-1

授 课 教 案 课程名称: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院 (系):...
教案大全2018-08-05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教案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