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册教案(优秀6篇)

初二物理下册教案 篇一

课题:声的传播

教学目标:

1. 了解声波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声波的传播规律;

3. 能够解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教学内容:

1. 声波的概念和特点;

2. 声波的传播规律;

3.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声波的概念和特点;

2. 声波的传播规律。

教学方法:

1. 示范法:通过示范声波传播的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声波的传播规律,引导他们总结规律。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播放不同声音的录音,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 学习:讲解声波的概念和特点,介绍声波的传播规律;

3. 实验:进行声波传播实验,让学生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声波的传播规律,解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教学反馈:

1. 布置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声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自评互评,评价学习效果。

教学拓展:

1. 组织学生设计更多有关声波传播的实验,拓展他们的实验能力;

2. 引导学生探索声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初二物理下册教案 篇二

课题: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1. 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2. 能够解释光在不同表面上的反射情况;

3. 掌握光的反射实验方法。

教学内容:

1. 光的反射规律;

2. 光在不同表面上的反射情况;

3. 光的反射实验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光的反射规律;

2. 光在不同表面上的反射情况。

教学方法:

1. 示范法:通过示范光的反射实验,让学生观察光在不同表面上的反射情况;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光的反射规律,引导他们总结规律。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镜子反射出的光线,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反射规律;

2. 学习:讲解光的反射规律,介绍光在不同表面上的反射情况;

3. 实验: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让学生观察光在不同表面上的反射情况;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光的反射规律,解释光在不同表面上的反射情况。

教学反馈:

1. 布置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光的反射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自评互评,评价学习效果。

教学拓展:

1. 组织学生设计更多有关光的反射实验,拓展他们的实验能力;

2. 引导学生探索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初二物理下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液体压强规律,学会用压强计测量压强

  2、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在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过程中,练习使用类比法教学设想重点:初步认识液体压强规律

  难点:

  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

  教法:

  教学准备玻璃管,橡皮膜,液体压强计,水,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引入:固体对接触面有压强,那么液体有压强吗?

  例:杯子对桌面有压强,杯子里的水对杯底和杯壁是否有压强?

  演示实验:

  图10-9(a)玻璃管底部橡皮膜鼓起,

  图10-9(b)手指会受到力的作用

  得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思考:液体内部有压强吗?

  例:学生举例:

  (1)人在水里,感觉胸闷

  (2)图10-9(c)

初二物理下册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

  重点:什么是弹力,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难点: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

  三、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法,对比法。

  四、教学仪器:

直尺,橡皮筋,橡皮泥,纸,弹簧测力计

  五、教学过程

  (一)弹力

  1、弹性和塑性

  学生实验,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1)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形变,体验手感,撤去压力,直尺恢复原状;

  (2)取一条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

  (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后的形状。

  (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开,纸不会恢复原来形状。

  让学生交流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上,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分类,说明按什么分类,并要求各类再举些类似的例子。(按物体受力变形后能否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一特性进行分类)

  直尺、橡皮筋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

  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于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并且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实质上都是弹力。

  3、弹性限度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完全复原了。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二)弹簧测力计

  1、测量原理

  它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

  2、让学生自己归纳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测力计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调节指针的位置使其指在零点

  (3)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N,每一小格表示多少N

  (4)把挂钩轻轻拉动几下,看看是否灵活。

  5、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

  (四)课堂小结:1、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塑性?什么是弹力?

  2、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五)巩固练习:

  1、乒乓球掉在地上马上会弹起来,使乒乓球自下而上运动的力是,它是由于乒乓球发生了而产生的。

  2、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它有一个前提条件,该条件是,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作的。

  3、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弹簧、橡皮筋等这类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

  B、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

  C、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的限度,因而弹力不可能无限大

  D、弹力的大小只与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

  4、下列哪个力不属于弹力()

  A、绳子对重物的拉力B、万有引力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D、人对墙的推力

  5、两个同学同时用4·2N的力,向两边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提纽,此时弹簧测力计显示的示数是。

  (六)布置作业:

  六、课后反思:

  1、成功的地方:

  2、不足的地方:

  3、改进措施:

  附:板书设计:

  一、弹力:

  1、弹性和塑性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弹性限度

  二、弹簧测力计:

  1、测量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2、使用方法:(1)认清量程、分度值

  (2)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

初二物理下册教案 篇五

  初二物理下册第八章:电和磁知识点

  课程标准的要求:

  1.能用语言.文字和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

  2.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4.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

  5.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全章内容概述:

  1.磁场 磁场及磁感线的概念.

  2.电生磁 电流周围的磁场及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3.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如何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低电压控制高电压?扬声器是怎样工作的?

  4.电动机 影响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有关因素,电动机的换向器的作用,电动机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5.磁生电 什么情况下磁生电?什么是交流电?

  教材内容分析及建议

  本章内容是电磁的基础,应重视学生的感悟与实验,重视实际利用,重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以学生的动手动脑来体会:学习物理有用。注意指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习探究物理奥秘的方法。

  章首图:它是一幅激光图片。它是地磁场使得来自太阳的高速粒子飞向地球的两极,与空气中分子原子作用形成绚丽的极光。教师可引导学生齐读章首语,通过阅读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研究磁场的问题中来。

  初二物理下册第八章电和磁:第一节 磁场

  本节的重点是磁场及磁感线。教材通过从古代历史入手,即中国人利用手中罗盘在公元843年,开辟了从浙江温州到达日本嘉值岛的航线。导出了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让学生通过阅读指南针的发明,来进一步明白指南针的作用。

  关于磁现象学生是比较熟悉的,虽然对场比较陌生,但对身边有磁场的物体都比较熟悉,尤其对读过小学自然的同学来学习这部分内容,相当于是复习的性质。教师可通过让学生阅读磁现象有关内容及想想议议来学习。让他们自我阅读、看图填空,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

  磁场:教材先给出了磁场定义,接着让学生通过想想做做的实验探究来研究磁体的磁极,感知磁体周围的磁场、磁场的方向。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感知条形磁体的磁场的分布。通过P48 图⒏1-6 ⒏1-7 类比联想找出磁感线分布规律。

  地磁场:学生通过前面的实验不难发现小磁针静止的指向的规律性不易推断出周围有磁场对它的作用,即地磁场教材中明确指出了地理地磁两极并不重合。至于地磁场产生的原因还是一个秘密,还没有满意的结果。教材把希望寄予在同学门身上

  磁化:课标中虽没有明确要求,单磁化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多见,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安排了一

个探究性的实验,来研究磁化问题,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大致了解到使一根钢针磁化的方法,后面又让学生利用自己自制的磁化钢针制作一个指南针,实验容易成功。这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学世界可引导学生阅读。

初二物理下册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2) 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例了解认识二力的平衡

  (2)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能解释物理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教学器材:

  视频光盘、木块、带滑轮的长木版、细线、勾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思考:凡是静止的物体就不受力吗?凡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不受力吗?举例说明。

  (1)静止放在水平面上的粉笔盒

  (2)吊着的吊灯

  (3)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那为什么生活中的这些物体受力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这节课的学习,探究其原因。

  (二)新课教学

  一、 探究:力的平衡

  1、 实验:让学生提着书包不动。

  2、提问:如果将手松开,书包将落到地上,为什么?(因为只受重力的作用)

  3、思考:那为什么现在没有落地,而是静止?请画出受力示意图(1)。

  4、讨论:因为除了受竖直向下的重力,还受竖直向上的拉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没受力一样,所以书包静止。

  同样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在水平方向上牵引力和阻力,二者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没有受力一样,所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实际物体往往同时受多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结论:象这样,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问题: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

  举例: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但要沿斜面向下滑;电梯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问题: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1) 猜想:二力平衡需具备什么条件?

  (可能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2) 让学生根据给出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

  (3) 提示:研究一个因素对二力平衡的影响,要控制其他条件不便,既“控制变量法”。

  (4) 选择合理方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A、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观察现象。(此时小车静止,处于平衡状态)

  B、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不同的勾码,使木块受到的力大小不等,观察现象。(小车象勾码多的一端加速运动)

  C、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将线移到一端,使木块受到两力方向相同。

  D、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转动木块,使木块受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根据实验请同学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

  (5) 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四个条件)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三、二力平衡的应用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

  例题:重力为6N的木块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多大?

  A、 确定研究对象:木块

  B、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重力(G),支持力(N)

  C、 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为平衡状态:静止---平衡状态

  D、 分析物体所受力的关系:二力平衡

  E、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N= G=6N 方向:竖直向上

  练习:

  (1) 看课本图12—6—2,吊在空中静止不动的灯,若电线的拉力为2N,则灯重力是多少N?

  (2) 看课本图12—6—4,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落,若伞和人总重500N,则他们说受的阻力是多少N?

  (3) 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若向前的牵引力是1000N,则阻力是多少N?方向如何?

  此时汽车只受这两个力吗?是“二力平衡”吗?

  2、物体受平衡力——处于平衡状态:

  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第5题。

  判断: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总结: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则保持静止;

  原来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则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有两种情况:可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也可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五、拓展:“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六、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3、4题。

  一课三练:基础练习。

  七、板书设计:

  一、力的平衡:

  1、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2、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四个条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三、二力平衡的应用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

  2、物体受平衡力——处于平衡状态:

相关文章

高中体育教案【优质6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
教案大全2016-05-01
高中体育教案【优质6篇】

艺术教育专业教案模板范文

艺术教育专业教案模板范文 第一篇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来理解“教案”二字。第一层面——定义层面:教案,简言之,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而策划、而营构的一种教学安排。第二层面——技术层面: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
教案大全2013-03-03
艺术教育专业教案模板范文

小班教案彩色的花花布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小班美术的作品少儿美术。大胆的发挥你们的想象,相信你们是最棒的。小班教案彩色的花花布范文,一起来看看。小班教案彩色的花花布篇一:活动目标:1、会用辅助材料进行印章画。2、感受颜色的丰富...
教案大全2013-02-07
小班教案彩色的花花布

数学教案-加减法的关系

加减法的关系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3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编写加、减法应用题及加法的算理分析,理解加、减的意义,能口述意义。...
教案大全2014-01-06
数学教案-加减法的关系

小学课文《趵突泉》教案(精选3篇)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课文《趵突泉》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教案大全2011-07-08
小学课文《趵突泉》教案(精选3篇)

小班音乐教案(推荐5篇)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班音乐教案 篇1设计意图:本次活动依据《...
教案大全2015-05-01
小班音乐教案(推荐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