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金色的草地》【推荐5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金色的草地》 篇一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其中蕴含的友谊和感恩之情。
2. 能够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生动地表达课文内容。
3. 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描述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表达友谊之情。
难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友谊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出示一幅描绘金色草地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草地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学习课文
1. 听读课文,学生跟读。
2. 分段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3.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三、课文赏析
1. 引导学生谈论课文中的友情和感恩之情,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 让学生自由发挥,描述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友情。
四、课文表演
学生分组,进行课文表演,展示友谊之情,提升表达能力。
五、课文拓展
1. 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实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写下自己对草地的感受。
2. 组织学生进行友情主题的绘画创作,展示作品。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友情的珍贵,懂得感恩与付出。
七、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后习题。
2. 写一篇关于友情的作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金色的草地》 篇二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其中蕴含的快乐和美好。
2. 能够通过描述自然风光,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3. 能够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生动地表达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难点:用恰当的语言描绘自然风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播放一段描绘自然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看法。
二、学习课文
1. 听读课文,学生跟读。
2. 分段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3. 学生分组创作自然风光的诗歌,并进行朗诵。
三、课文赏析
1. 引导学生谈论课文中的快乐和美好,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2. 组织学生进行自然风光的绘画创作,展示作品。
四、课文表演
学生分组进行课文表演,展示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五、课文拓展
1. 带领学生到校园中或户外感受自然风光,写下对自然的感悟。
2. 制作自然风光展板,展示学生的作品。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自然的美好和魅力,培养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七、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后习题。
2. 写一篇描述自然风光的作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金色的草地》 篇三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课文《金色的草地》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性。通过学习课文,学生将了解到草地的细节之美,培养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体会。
教学目标:
1. 能够观察课文中描述的草地景象,理解其中的细节。
2. 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草地的细节之美。
3. 能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体会。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观察课文中的细节,用生动的语言描述。
2. 难点: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体会。
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教师播放草地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草地的好奇和兴趣。
2. 导入课文: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注意课文中对草地细节的描写。
3. 细节观察:让学生分组观察课文中描述的草地细节,记录下来。
4. 组内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观察到的草地细节,互相学习和补充。
5. 整合呈现: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呈现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6. 诗歌创作: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草地细节,创作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
7. 总结反思: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体会。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课文《金色的草地》让学生观察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细致性。通过小组交流和诗歌创作,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金色的草地》 篇四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金色的草地》 篇五
导读: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精彩教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2 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 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蒲公英的资料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 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 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 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
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5)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2
四、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注释:通过学生自学,既加深了印象,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反复联系,加深印象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面积。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 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 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二、品味课文,体会感情
1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2 从读课文中你体会到了“我”的什么感情?(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3 “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
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再自己说说。
4 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
我们来看后面的课文
5 指导学生读课文第2部分(第3、4自然段)
6 作者有什么新发现?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完成语文天地中“图示蒲公英的变化”)
7“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
引导:喜爱金色的草地→
为什么是金色的→不再随意揪→金色的草地
8 若“我”没有发现蒲公英的变化,后果会怎样?
三、思考交流
1 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2 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喜爱的花草的?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3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填到语文天地中
四、课后延伸
请学生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第三课时
一、 课始三分钟:
1、 小组内说颜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2、 集体交流。
二、 课堂补白,积累运用。
风的颜色
风有颜色/有着变幻多端的颜色,/它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把世界装扮成美丽的画册。/春天的风是绿色的,/染绿嫩草/染绿树叶/染绿山岗和原野。/夏天的风是蓝色的,/浅蓝的林带,/深蓝的湖泽,/蓝风送走太阳的炎热。/秋天的风是金色的,/金风迎来收获的季节,收获遍地的金子。/收获满意喜悦。/冬天的风是白色的,/白风扬起鹅毛大雪,/美丽的白天鹅啊。/多么可爱多么纯洁。/风有颜色,有着变化多端的颜色,/要是没有风,/就没有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三、 小组讨论
1、 风真有那么多颜色吗?
2、 要是没有风的话……
四、 文海冲浪
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仿写一首诗歌。
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新发现: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新发现前:我和弟弟揪它们做游戏
新发现后:我们不再揪它,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