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微课教案【通用6篇】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篇一
标题:《古诗词赏析:《静夜思》》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静夜思》的背景故事,掌握诗词的基本意思和韵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
1. 了解《静夜思》的作者、写作背景和故事;
2. 学习《静夜思》的文字和意思;
3. 学习《静夜思》的韵律和格律特点;
4. 赏析《静夜思》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营造夜晚的氛围,引导学生思考夜晚的特点和感受;
2. 学习诗歌:通过朗读、解释诗句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静夜思》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3. 学习技巧:教授诗歌的韵律和格律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朗诵;
4. 赏析诗歌: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5. 拓展延伸:通过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拓展学生对《静夜思》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微课形式,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呈现了《静夜思》这首古诗词的内容和风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同时,通过赏析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和综合素质。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古诗词,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和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篇二
标题:《成语故事学习:《亡羊补牢》》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成语“亡羊补牢”的含义和用法,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 介绍成语“亡羊补牢”的来源和含义;
2. 学习成语“亡羊补牢”的故事和意义;
3. 分析成语“亡羊补牢”的用法和引申意义;
4. 拓展成语“亡羊补牢”的相关知识和应用场景。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情境等方式引入成语“亡羊补牢”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学习成语:通过讲解、解释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成语“亡羊补牢”的含义和来源;
3. 分析故事:带领学生分析“亡羊补牢”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引导学生思考;
4. 演练运用:设计情境,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成语“亡羊补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 拓展延伸:通过游戏、练习等形式,拓展学生对成语“亡羊补牢”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微课形式,生动有趣地呈现了成语“亡羊补牢”的故事和含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分析故事和演练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成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修养。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篇三
主题:成语教学——"独具匠心"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独具匠心”的含义。
2. 能够正确运用“独具匠心”这个成语。
3. 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类似成语。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独具匠心”成语的意义。
2. 能够正确运用成语。
3. 拓展类似成语。
三、教学准备
1. 课件:包含“独具匠心”成语的解释及例句。
2. 素材准备:与成语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出“独具匠心”这个成语。
2. 介绍成语:讲解“独具匠心”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3. 例句练习:给出几个例句,让学生理解成语的运用场景。
4. 拓展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造句,练习使用成语。
5. 类似成语:介绍一些类似的成语,让学生拓展思维,举一反三。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独具匠心”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更能够将其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升语文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篇四
学校: 湖南第一师范 教师:kuzaijack
授课班级:三年级 科目:语文
时间:2011年6月12日 地点:理C604
一、课题名称:《掌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①正确理解“小儿麻痹症、忧郁、文静、”3个词语。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英子的内心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起学生学习本篇课文的兴趣,感受语文的魅力和朗读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①知道“小儿麻痹症、忧郁、文静、”等词语的意思②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英子的内心情感;
教学难点:整体把握课文情感走向,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PPT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听课,林老师真是好紧张啊!同学们能不能用掌声鼓励鼓励我呀!同学们热情的掌声,使老师充满了自信,那你得到别人给你的掌声,心情怎么样,会怎么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掌声》。
1、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注意“声”字上横长,下横短。
2、齐读课题。
3、说说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教学新课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① 师:哦,对呀,是谁在鼓掌?为谁而鼓掌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一看课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阅读课文之前用PPT展示出读课文的要求)
师:我们文中的主人公是谁?谁愿意来说一说英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引出“文静、小儿麻痹症,用“造句”强化学生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
② 学习词语后,再请一位学生回答这个问题,进而引出“英子是个忧郁、自卑的女孩”。(板书 忧郁、自卑)
4、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师:通过朗读大家知道了这是一个忧郁的小姑娘,那忧郁是什么意思呢?(引出忧郁,并用“造句”强化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前面我们知道了英子是一个忧郁的小姑娘,那请思考这一段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文字)
师:谁愿意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师:谁来说说这一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课堂小结
师:是什么令她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篇五
微课教学设计
学科
语 文
微课名称
没有工具书,如何正确理解词语。
视频长度
6分11秒
知识点来源
版本: 各种教材版本均可 学科: 语 文 年级: 三、四年级
知识点描述
在没有工具书的情况下,教给学生几种正确理解词语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预备知识
听本微课之前,尝试不用工具书,做几道理解词语的题目。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问答型 练习型
适用对象
小学中段学生(三年级 四年级)
设计思路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管是平时的阅读,还是在语文考试中,学会理解词语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要读懂一篇文章,有时不理解的词语会成为学生阅读的障碍。可是在考试或作业中,工具书不能随时带在身边,因此,教师必须交给学生一些简单有效地理解词语的方法。小学中段年级是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关键学段。我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通过学生常见的几个例句质疑导入微课堂,在微课中通过多个例句,教会学生在没有工具书的情况下,如何正确理解词语;最后通过练习,来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过程
环 节
内 容
时 间
1、导入
(30秒以内)
同学们,在考试或作业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苦恼?
(出示词语理解的典型例题)此时,手中没有工具书,该如何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呢?别着急,这节课我们一起走入微课堂,学习几种有效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约30秒
2、正文讲解
(5分钟左右)
第一部分内容:
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及例句。
方法一:拆字理解:解释出每个字的意思,再连起来理解词语。
例句1、田老师娓娓动听地讲着故事,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
例句2、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宋庆龄故居前的樟树下合影留念。
方法二:联系语境(上下文)理解词语。
例句1、李老师从来没有训斥过学生,说话总是和颜悦色,让人感到亲切。
例句2、当老师宣布明天春游时,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
水壶里的水终于沸腾了。
方法三: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例句1、一到节假日,景区的游客便络绎不绝。
例句2、同学们同心协力,把教室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篇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