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中位线 - 初中数学第三册教案(精彩5篇)

三角形的中位线 - 初中数学第三册教案 篇一

在初中数学第三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三角形的性质和定理。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中位线的定义、性质以及相关定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位线的定义。在一个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对边中点的线段称为该三角形的中位线。换句话说,中位线是连接一个三角形的顶点和对边中点的线段。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位线,分别连接三个顶点和对边的中点。

中位线有一些很有趣的性质。首先,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交于一个点,这个点被称为三角形的重心。重心将三角形分成六个小三角形,这六个小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此外,重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满足一个很重要的比例关系:重心到顶点的距离等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的两倍。这个比例关系对于推导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和定理非常有用。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些与中位线相关的定理。其中一个著名的定理是中位线定理:如果一条线段连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顶点,并且这条线段的中点是对边的中点,那么这条线段就是这个三角形的中位线,且它的长度等于对边的一半。这个定理可以帮助我们证明一些关于三角形的性质,如中位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等。

总的来说,三角形的中位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和定理,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与三角形相关的数学问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深入理解中位线的定义、性质和定理,以便更好地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三角形的中位线 - 初中数学第三册教案 篇二

在初中数学第三册的课程中,三角形的中位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中位线的性质和应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中位线的定义。在一个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对边中点的线段称为中位线。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位线,分别连接三个顶点和对边的中点。中位线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如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交于一个点,这个点被称为三角形的重心。重心有许多有趣的性质,如将三角形分成六个小三角形,这六个小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等。

除了性质之外,中位线还有许多重要的应用。例如,中位线可以帮助我们证明三角形的一些性质,如角平分线的性质、高的性质等。此外,中位线还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通过重心将三角形分成六个小三角形,然后计算这些小三角形的面积,最后将它们相加得到整个三角形的面积。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中位线也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通过应用中位线的性质和定理,我们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解决一些与三角形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证明三角形的性质等。因此,深入理解中位线的定义、性质和应用对于提高数学解题能力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三角形的中位线是一个重要且有趣的数学概念。通过学习中位线的性质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和定理,提升数学解题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中位线的知识,发现其中的乐趣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角形的中位线 - 初中数学第三册教案 篇三

中位线是连接一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对边中点的线段,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位线,它们交于一个点,这个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在初中数学第三册中,学生将学习如何求解三角形的中位线和重心。

在学习中位线和重心的概念后,学生还将学习如何利用中位线的性质解题。例如,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可以证明:三角形的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中位线的2/3倍。这一性质在解决一些三角形几何题目中非常有用。

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实例来加深对中位线和重心的理解。比如,通过计算三角形的中位线和重心,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三角形的中位线和重心,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对三角形性质的理解,还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第三册中,这一知识点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角形的中位线 - 初中数学第三册教案 篇四

三角形的中位线 - 初中数学第三册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掌握它的性质及初步应用.

2.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及进一步变式,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及分解构造基本图形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

难点是证明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时辅助线的添法和性质的录活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联想,提出问题.

1.(投影)复习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两个推论(图4-89).

(1)请同学叙述定理及推论的内容.

(2)用数学表态式叙述图4-89(c)中的结论.

已知在ΔABC中,D为AB中点,DE∥BC,则AE=EC.

2.逆向思维,探索新结论.

引导学生思考:在图4-90中,反过来,若D,E分别为AB,AC中点,DE与BC有什么位置和数量关系呢?

启发学生逆向类比猜想:DE∥BC(逆向联想),DE= BC(因为AD= AB,AE= AC,类比联想ΔADE的第三边DE与ΔABC的第三边也存在相同的倍数关系).

由此引出课题.

二、证明猜想,形成定理

1.定义三角形的中位线,强调它与三角形的中线的区别.

2.证明上述猜想成立,教师重点分析辅助线的作法的思考过程.

教师提示学生:所证结论即有平行又有数量关系,联想已有知识,可添加辅助线构造平行四边形,利用对平行且相等证明结论成立,或者用书上的同一法.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后,还要注意比较,选择最简捷的证明方法.

3.板书一种证明过程.

4.将“猜想改成定理,引导学生用文字叙述出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具体内容.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5.分析定理成立的条件、结论及作用.

条件:连结两边中点得到中位线.

结论有两个,即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根据题目需要选用.

作用:在已知两边中点的条件下,证明线段的平行关系及线段的倍分关系.

三、应用举例、变式练习

(投影)例1(直线给出图4-90的问题)根据图4-91中的条件,回答问题.

(1) 已知:如图4-91(a),D,E分别为AB和AC的中点DE=5.BC;

(2) 如图4-91(b),D,E,F分别为AB,AC,BC中点,AC=8,∠C=70°,求DF和∠EDF;

(3) 如图4-91(c),①它包含几个图4-90这样的基本图形?②哪些三角形全等?③有几个平行四边形?④若ΔDEF周长为10 cm,求ΔABC的周长.⑤若ΔABC的面积等于20cm2,求ΔDEF的面积.⑥AF与DE有何关系?怎样用语言叙述这结论?

分析:

(1) 可利用复合投影片实现三个图的叠加过程,以提高课堂效益并帮助学生建立分解基本图形的思想.

(2) 通过此题总结:三角形三和中位线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等于原三角形周长的一半,面积等于原三角形面积的14.这个过程可以无限进行下去,如图4-92.

(3) 从解题过程可以得到:三角形的一条中位线(DE)与第三边上的中线(AF)互相平分.

(板书)例2 (包含图4-90的问题)如图4-93,AD是ΔABC的高,M,N和E分别为AB,AC,BC的中点.求证:(1)四边形MNDE为等腰梯形;(2)∠MEN=∠MDN.

分析:

(1) 由条件分析,图中可分解出“AD是ΔABC的高”,“三角形的中位线是MN,ME,NE”,“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MD,ND” .想一想,这些基本图形都有什么性质?

(2) 从结论出发,要证四边形MEDN是等腰梯形,只需证MN∥DE,且MN≠DE及以下三种情况之一成立:①ME=ND;②MD=EN;③∠EMN=∠DNM.从而证得结论成立.

让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证明过程.

例3 构造图4-90问题.

(1) 求证:顺次连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若已知四边形为特殊四边形呢?

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如图4-94.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

(1)已知四条线段的中点,可设法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找到四边形EFGH的边之间的关系.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可以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所以添加辅助线,连结AC或BD,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基本图形.

(2)让学生画图观察并思考此题的特殊情况,如图4-95,顺次连结各种特殊四边形中点得到什么图形?

投影显示:

四、师生共同小结

1.教师提问引起学生思考:

(1)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具体内容:

(2)用什么思维方法提出猜想的?

(3)应注意哪些概念之间的区别?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投影显示以下与三角形一边中点及线段倍分关系有关的基

本图形(如图4-96).

(1)注意三角形中线与中位线的区别,图4-96(a),(b).

(2)三角线的中位线的判定方法有两种:定义及判定定理,图4-96(b),(。).

(3)证明线段倍分关系的方法常有三种,图4-96(b),(d),().

3.先猜想后证明的研究问题方法;逆向思维,探究逆命题是否成立,由此经常得到一些好

的结论;添辅助线构造基本图形来使用性质的解题方法.

4.三角形的中位线有这样的性质,那么梯形有中位线吗?它有类似的性质吗?(为下节

课作思维上的准备)

五、作业

课本第180页第4题,第184页第5,7,8题,第185页B组第1题.

补充题:(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

1.如图4-97,AD是上ABC的外角平分线,CD上AD于D.E是BC的中点.求证:(1)DE ∥/ AB:(2)DE

= (AB+AC).

(提示:延长CD交BA延长线于F.)

2.如图 4-98,正方形 ABCD对角线交于点O,E是BO中点,连结”并延长交BC于F.求证:BF= CF.(提示:作OG∥EF交于BC于G.)

3.如图4-99,在四边形 ABCD中,AB=CD, E,F分别是AD,BC的中点,延长 BA和CD分别交FE的延长线于 G,H点.求证:∠BGF=∠CHF.(提示:连结 AC,取 AC中声、 M,连结EM,FM.)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教学过程设计需1课时完成.

1.本节课的设计,力求让学生通过逆向思维及类比联想自己实践“分析——猜想——证

明”的过程.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应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知识,获得成功的喜悦.

2.在应用性质定理时,通过一组层次递进的变式题的训练,由直接给出定理的基本图形

到包含基本图形,学生分解图形后使用性质,再到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基本图形来使用性质,

学生逐步学会运用性质来解决问题,他们的解题能力、思考问题的方法得到逐步提高.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掌握它的性质及初步应用.

2.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及进一步变式,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及分解构造基本图形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

难点是证明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时辅助线的添法和性质的录活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联想,提出问题.

1.(投影)复习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两个推论(图4-89).

(1)请同学叙述定理及推论的内容.

(2)用数学表态式叙述图4-89(c)中的结论.

已知在ΔABC中,D为AB中点,DE∥BC,则AE=EC.

2.逆向思维,探索新结论.

引导学生思考:在图4-90中,反过来,若D,E分别为AB,AC中点,DE与BC有什么位置和数量关系呢?

启发学生逆向类比猜想:DE∥BC(逆向联想),DE= BC(因为AD= AB,AE= AC,类比联想ΔADE的第三边DE与ΔABC的第三边也存在相同的倍数关系).

由此引出课题.

二、证明猜想,形成定理

1.定义三角形的中位线,强调它与三角形的中线的区别.

2.证明上述猜想成立,教师重点分析辅助线的作法的思考过程.

教师提示学生:所证结论即有平行又有数量关系,联想已有知识,可添加辅助线构造平行四边形,利用对平行且相等证明结论成立,或者用书上的同一法.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后,还要注意比较,选择最简捷的证明方法.

3.板书一种证明过程.

4

相关文章

《怀念母亲》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怀念母亲》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怀念母亲》教案 篇1【《...
教案大全2016-02-07
《怀念母亲》教案(精选6篇)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 初中数学第三册教案(推荐3篇)

第六章 一次函数 4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了解两个条件确定一个一次函数;一个条件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 2.能由两个条...
教案大全2019-04-07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 初中数学第三册教案(推荐3篇)

中班《感恩节》美术教案【最新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感恩节》美术教案(通用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中班《...
教案大全2011-05-04
中班《感恩节》美术教案【最新6篇】

《孟子》思想结构教案资料1

㈠本章是孟子阐述“性善”基本理论的一章。他认为人性皆具有善端,人生一切善行,国家一切善政,都是此四善端扩而充之的结果。若善端尽失,则无礼无义;无礼无义,其与禽兽何异?人性的完成,道德的完备,在于后天不...
教案大全2018-05-04
《孟子》思想结构教案资料1

节约用水安全教育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节约用水安全教育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节约用水安全教育教案 篇1  教材说明:...
教案大全2014-07-09
节约用水安全教育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政治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政治教...
教案大全2017-07-09
初中政治教案(精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