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克》教案(精简3篇)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克》教案 篇一
在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将开始接触到更多关于重量的知识。《认识克》这一单元将帮助学生认识克的概念,并学会用克来衡量物体的重量。本文将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
一、导入环节
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不同重量的物体,让他们猜一猜哪个物体更重。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明白重量的概念。
二、学习重点
1. 介绍克的概念: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1克的重量是多少,并让他们比较轻重不同的物体。
2. 认识千克:引入千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1千克等于1000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转换。
3. 进行实际测量:让学生用天平或秤来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三、巩固练习
1.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称量物体,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
2. 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如“找出最重的物体”、“快速称重比赛”等。
四、拓展延伸
1. 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他们在家里用秤或天平来测量一些物体的重量,加深对克和千克的理解。
2. 鼓励学生主动观察周围的物体,了解不同物体的重量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通过以上设计,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认识和运用克这一重要概念,为他们今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克》教案 篇二
在学习《认识克》这一数学单元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重量的概念。本文将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课堂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一、实物展示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准备一些不同重量的物体进行展示,让学生亲自用手拿一拿,感受不同物体的重量,从而引发他们对克的认识。
二、实践操作
1. 制作简易天平:让学生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小型的天平,用来称量不同物体的重量,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2. 实际测量: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测量,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让他们亲自操作,掌握克和千克的概念。
三、小组合作
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合作完成一些任务,如用不同物体填满一个千克的袋子,或者比较各自的书包重量等,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游戏互动
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克的接力赛”、“重量大作战”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克的重量概念,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通过以上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重量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克》教案 篇三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克。
2、了解1克的实际含义。
3、知道1千克=1000克。
4、会进行简单的单位之间换算。
二、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台秤、天平秤、贰分币、重1千克的沙包、一大袋洗衣粉(1000克)、一大袋香米(1千克),苹果、袋盐、铅球若干。
2、学具准备:2分硬币一枚,乒乓球一个。
三、教学过程。
1、设疑引新。
(1)教师用台秤称—个沙包(事先准备的质量为1千克)。
(2)问:若把1千克重的沙包放在天平秤的左盘,要使天平平衡,右盘应放质量是多少的物品?(也是1千克)
(3)如果老师放上了一个乒乓球(显然不到1千克的'),天平会怎样?(不平衡)一个乒乓球不是1千克,究竟有多少重呢?
我们可以用比千克小的单位克来表示。(板书:克)
(4)一个2分硬币的质量是1克(g)。
①教师在天平秤上演示一次,每个同学用手掂一掂。
②教师附带介绍天平秤和天平秤的使用方法。
(5)掂一掂乒乓球,估计一下它有几克重(3克~4克)。在天平秤上试一试:左盘一个乒乓球,右盘三枚2分硬币,正好平衡。
2、获取新知。
(1)1个乒乓球有3克重(3个2分硬币重),那么1千克有多少克呢?
(2)出示标有1000克字样的一大袋洗衣粉、一大袋香米,在台秤上称一称,为1千克,说明:1千克=1000克。
(3)想一
想:几个2分硬币为1000克(1千克)。(4)看书:课本第90页例2以上部分。
(5)尝试练习:
①2千克=( )克。
②3500克=( )千克( )克。
再看课本例2,同桌找找方法,说说想法。方法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不过克与千克之间进率是1000。
(6)试一试:
①1千克200克=( )克。
②8000克=( )千克。
(7)本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还能知道或想到什么?
3、巩固练习。
(1)估计下列物品的质量。
①教师出示实物,学生派代表来掂一掂后作答。
②一只苹果95( ),一袋碘盐500( ),一只铅球2( )。
(2)练——练:课本第91-92页1、2、3、4、5。
(3)思考题:
1只菠萝X2+2=3+3。
1只菠萝=2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