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备课-教案反思与研究
反思备课-教案反思与研究
思考题:教学反思能结合教案进行吗?教案反思有什么作用和价值?特别地,教案反思会不会加重教师的负担以至于影响教师的发展? 一、教案的基本含义 1、教案含义 也称课时教学计划或课题教学计划,是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综合考虑学生状况、教学条件、环境和自身因素,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计划。 又称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因它通常指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在通晓教学内容全局的基础上,考虑要设计怎样的问题情境,选择什么样的突破口,如何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步骤,布置哪些课堂练习,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2、教案的现代特征 (1)反思性:能体现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2)针对性:在学习目标的制定上体现出层次性,在问题的设计上有梯度性,在练习的设计上有选择性,在学习策略的制定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 (3)创新性: (4)深刻性:集中表现出为教师在教案设计中能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预见教学的进程。 (5)发展性:教案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实现教学目标和教育目标的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6)动态性:它不是一个已经定稿的剧本,而更象是一部永远不能画上句号的手稿。它一直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它是课前构思与实际教学间的反复对话,是一次次教学实践之后的对比、反思和提升,既需要精心预调设,更需要课堂动态生成对其加以充实。 (7)开放性:从备课内容的角度讲,新教案应从科学世界(书本世界)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开放,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从教学过程的角度讲,新教案应从单向的教师教、学生学向师生交往、互动开放,让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讲,新教案从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向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开放。 3、教案的地位与作用 (1)指导性:教案是教师为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而精心设计的施教蓝图,教师有关下一步教学活动中的一切设想,如要达到的目标,要完成的任务,要采取的各种教学措施等,均已反映在教案中。 (2)操作性:良好的教案设计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时间的分配等都作了具体明确规定和安排,这一系列安排都带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成为教师组织教学的可行依据。 (3)预演性:教师备课、写教案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在教师头脑中的预演过程。 (4)突显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突出一种或几种教学要素,以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 (5)代表性:教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授课者对课程实施的具体认识,教案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授课者的教学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 (6)实效性: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果,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虽当前大力倡导课堂生成,但是,精彩的生成源于精心预设,源于授课者丰富的教案设计经验和课堂把握的实际艺术水平,没有教案设计、课堂操作把握的长期经验和体验,就不可能有课堂上的信手拈来、精彩生成。因而教案设计的功夫能够很好地在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中体现出来。 二、教案反思的基本意义与基本作用 1、教案反思的含义 教案反思又称教案反思与研究,更准确地说是教案的反思与再研究,是指教师围绕教案的设计、实施而展开的一系列反思性活动的总称。它包括教师对教案的自我回顾、评价及进一步调整,旨在积累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完善,提高教案设计水平,进而增强教学能力。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校本研究中“反思”、“互动”、“引领”三大核心要素的基础,又是连接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实践”两大知识支点的桥梁,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教案反思的几个阶段 (1)教学反思的基本环节 第一阶段:具体经验阶段(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的情境) 第二阶段:观察分析阶段(教师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经验,特别是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从而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 第三阶段:重新概括阶段(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重新审视已有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面临的新问题,从而获得更有效的概念和策略方法) 第四阶段:积极的验证阶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出以上阶段形成的概念和策略方法是否能更适应教学活动的要求,更充分地体现教学中的主体和主导关系,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检验过程中还会遇到新的经验、产生新的问题,从而又进入具体的第一阶段,开始新的循环。) (2)教案反思的三个阶段 教案反思符合教学反思的一般规律,但也有其特殊规律 课前的教案反思,旨在两再次明确目标,确定教学起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教案编写,或编写中的教案,或即将上课的教案,反思以往的同类教案及其经验教训;二是反思学生已经知道的内容,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不仅要对自己的这个教学设计方案再次进行查缺补漏、吸收、内化,重新审视这个新教案的'利弊得失,预测可能的效果与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要关注学生的需要,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教案的设计更加符合学生实际。 教学中的教案反思,旨在调控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教师边教学边反思把反思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及时调整教学。有助于教师教学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 课后的教案反思,旨在提升经验,凝炼智慧,形成共性规律,是指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对自身教学行为、学生反应、教学问题进行及时分析、研究、总结、提炼。能使教学经验得以理论化,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理念水平。 (3)教学反思的一个模式--- ALACT反思模式 ALACT反思模式:行动(Action)——教师的实践活动,如进行一堂课教学; 回顾行动(Looking back on the action)——即在行动结束后,对行动进行回顾和分析,找出尤其令人困惑或出乎意料的部分; 意识到主要问题所在(Awareness of essential aspects)即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回顾和分析,找出影响实践效果的最为主要的问题; 创造别种行动方案(Creating alternative methods of action)在上一步分析问题基础上,提出其他的行动方案; 尝试(Trial)重新尝试,这实际上又是一次新的行动的开始,如此周而复始,就构成了一个不断上升的连环套。 3、教案反思的基本作用 (1)课堂上的教案反思可以及时调控课堂教学进程,确保预期教学目标和理想教学效果的实现。 (2)课后对教案进行反思,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对于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凝炼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十分有效。 围绕教案及其相关活动的反思,一是反思教师个体参与教研室或年级组诸如集体备课等活动的态度,比照身边的专家型教师、名师们的相应经验,对自己的经验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优点,及时修正自己的不足,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有关知识和经验。 二是反思自己进入课堂前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准备,诸如是否进行了有效的课程研究,是否带着饱满的情感走进课堂,必要的课程预设是否成形,这些内容实际上构成了隐性教案的主要内容。 三是反思自己对学校教学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情况,自己是否有效利用了学校软硬件资源(包括场所、设备、学习材料等)和其他物力和财力,使其服务于课堂,以及自己在获取这些资源过程中实施的策略。 四是反思是否有效地利用了非教学时间,强调在有限的非教学时间里如何有效地放松自己、释放心情,以及如何有效地工作、学习和生活。 (3)对教案的反思,能够补充、完善教案,积累教学经验,促进教学不断改进和发展。 (4)教案反思可以为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5)教案反思有利于克服教学的单向性,加强师生交流,密切师生关系。 在已形成的教案,即将上课之前,教师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预设的弹性的空间是否合适,预设的教学内容能否根据学生学习需求随机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了教学过程,学生的情绪状态如何,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参与、行为参与是否同步…… 教学结束后不妨反思一下,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有没有进步和发展,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如何……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既要走近学生(缩短空间的距离),更要走进学生(拉近心灵的距离),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互动。 三、教案反思、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规律 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教案、案例知识与策略知识 1、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其内部的特定规律 教师成长呈现阶段性,其中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激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在成长过程中,教案是伴随教师左右的重要内容,只有承担课堂教学,就必然与教案打交道。 2、外在理论内化与物化的过程,是教师成长的关键 一般而言,教师成长,就其途径和方式而言包括外在和内在的影响两方面:外在因素主要指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在职培训,源于社会的进步和教育发展对教师角色与形象的要求和期望;内在因素主要指教师的自我完善、源于教师自我角色愿望、需求以及实践和追求。无论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如何,教师最终都要将外在的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教学信念、教学风格,物化为教案设计及课堂教学行为,这种内化和物化的实际效果,决定着教师实际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因而对外在理论、知识、方法等的内化、物化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3、案例知识与策略知识是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 一名合格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包含三种知识: 首先是原理知识。其中既包含作为一门科学的学科知识,也包含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其次是案例知识。即教师对有关学科内容、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进行具体化之后形成的特殊知识,以案例的形式出现的。 最后是教师的策略知识,指的是教师在面临从未见过的新问题、新情况时,创造性加以解决的策略、智慧等内容的复合。 新手教师与经验型教师在学科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