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优秀3篇)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 篇一
在教学科学计数法时,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数学概念。下面我将分享一个科学计数法的教案,并进行一些反思和总结。
**教学目标:**
1. 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和转换规则。
3. 能够熟练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数学计算。
**教学重点:**
1. 了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特点。
2. 学会将普通数字转换为科学计数法。
3. 学会进行科学计数法的加减乘除运算。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巨大的数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简化表示这个数字。
2. 概念讲解:介绍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原理,以及它在科学领域的应用。
3. 实例演练:让学生尝试将若干个数字转换为科学计数法,并相互比较大小。
4. 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讨论。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科学计数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教学反思与总结:**
通过这个教案的实施,我发现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他们能够更加自信地使用科学计数法进行数学计算,也对这一概念的实际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意识到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让教学工作更加高效和有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 篇二
**教学目标:**
1. 理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优势。
2. 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转换和运算方法。
3. 能够应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和规则。
2. 学会将普通数字转换为科学计数法。
3. 能够进行科学计数法的加减乘除运算。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大型科学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方便地表示这些数字。
2. 概念讲解:介绍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它在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3. 实例演练:让学生尝试将一些数字转换为科学计数法,并进行相互比较和运算。
4. 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解答,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5. 拓展:引导学生探索科学计数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反思与总结:**
通过这个教案的实施,我发现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了显著提高。他们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科学计数法进行数学运算,也能够应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复杂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挑战自己,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全面和深入的提升。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 篇三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
2、能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
一、能力目标:
1、借助身边所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感受生活中的大数,增强数感,积累数学经验。
2、会用简便的方法——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有创意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再与他人交流学习方法,并从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难点:正确掌握10n的特征,探索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自主交流——探索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借助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认识了100万有多大,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书写下面的数据:(用阿拉伯数字)
(1)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00000000人
(2)太阳半径约为696000000米
(3)地球离太阳约为150000000千米
(4)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
师:你想到了什么?
(生:这些数太大了,不好记。比100万都大。这些数据读和写都比较困难?)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书写这些较大数据的科学的方法,(引出课题) 师:现在我们不知道怎样写这些数简便,那我们寻求一下计算器的帮助。计算器就算是容纳的数字再多,也得有个极限是吧?平时我们用的计算器最多能容纳多少位?
生:8位或10位
师:当计算器计算到大于8位或10位的数时,它是怎么显示的?你们试试看,你是怎样操作的?(学生自己操作,汇报结果。老师写出最后形式,讲评后,举出课本上小明用计算器表示大数的方法。最后计算器显示出1×的形式。这一部分用课件展示)
师:1×是小明通过怎样的运算得到的呢?
(生:可能回答是1000经过两次平方得到的。师:实际上就是1000的几次方?生:1000的4次方。那么1×应该表示什么数?生:1000即
1000000000000)
师:计算器显示屏上的“12”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10的指数
师:这里出现了指数的概念,我们曾经在‥哪一部分学到了指数? 生:乘方运算
师:先来回顾一下什么是乘方。
生: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回答不出具体概念可以举例说明,老师再总结)
师: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10的n次幂的规律和意义:课件展示 10=10
100=10×10=10(10的2次幂等于1后面带2个0)
1000=10×10×10=10(10的3次幂等于1后面带3个0
10000=10×10×10×10=10(10的4次幂等于1后面带4个0)
1000?000=。=10(10的n次幂等于1后面带n个0)
师:你能发现什么规律?10的指数和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生:容易发现指数的大小就是0的个数。
规律一:幂指数等于零的个数
师:再观察幂指数与整数的数位有什么关系
生:幂指数比整数的数位小1
规律二:幂的指数比整数的数位少1
师:我们用10的`n次幂的形式表示出了像这样1后面有很多0的形式的大数,那么,我们怎么来表示一般的大数呢?投影一些大数的图片,问刚才投影的图片中的大数能这样表示吗?是怎样表示的?有什么规律?:课件展示
300000000=3×100000000=3×108
150000000=1。5×100000000=1。5×10
696000=6。96×100000=6。96×105
学生可讨论后回答,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可以给与一定的启示。培养学生
归纳叙述的能力。(观察n与位数的关系。还可能出现有学生质疑可不可以表示成300000000=30×10。老师答:可以,但为了统一标准,规定了前面一个因数的范围)
师:像上面那样表示大数的方法,我们叫科学记数法:课件展示:
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10的形式,其中1<;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其中n的值是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的数)
师:下面我们就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表示下列各数:课件展示
例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1000000;(2)574000000;(3)80700000;
(5)30030;(6)127。43。
解:
(1)1000000=106;
(2)574000000=5。74×108;
(3)80700000=8。07×107;
(5)30030=3。003×104;
(6)127。43=1。2743×102。
例题2、3、4
5。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记出的数,原来的数各是什么数?
(1)8。5×106;(2)7。04×105;(3)3。96×104;
课标剖析(教材全解33)
课后调查,课件展示:
课本20的做一做,分小组调查。
读一读:课本20的读一读,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它们。
小结
师:这节课你都掌握了那些本领呢?
(学生自由发言,最后强调a的取值范围,n的值的确定) 21
(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读、写都有困难的较大的数,我们可用科学计数
法表示它们;任何一个在于10的数都可记成的形式,其中,n为自然数。
(2)科学计数法中,n与数位的关系是:
n=整数位数减1,利用这一关系可以将一个较大的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出来,也可以把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的原数写出来。
作业
1、习题6。2
2、收集报刊杂志上较大的数据,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它们。
3、从报刊杂志上收集统计图表
反思:
1、本节课一开始的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10n的意义和规律的复习,使学生明白一些大于10的数也可以这样表示,但究竟该怎么表示,有什么规律?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这一难点,也使学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