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总汇二十一【优质3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总汇二十一 篇一
探究奇偶数的规律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2. 能够观察、总结奇偶数的规律。
3. 能够独立完成奇偶数的判断和归类。
二、教学重点
1. 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2. 奇偶数的判断。
三、教学难点
奇偶数的规律总结。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一组数字,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2. 学习奇数和偶数的概念: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3. 探究奇偶数的规律:让学生观察一组数字,找出奇偶数的规律,并总结规律。
4. 练习奇偶数的判断: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奇偶数的判断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训练:设计一些拓展训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奇偶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判断奇偶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奇偶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总汇二十一 篇二
探索数轴上的正数和负数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数轴上的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 能够在数轴上表示和比较正数和负数。
3. 能够独立完成数轴上正数和负数的练习。
二、教学重点
1.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 数轴上正数和负数的表示和比较。
三、教学难点
在数轴上表示和比较正数和负数。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数轴,让学生观察并讨论数轴上的正数和负数。
2. 学习正数和负数的概念: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定义。
3. 探索数轴上的正数和负数: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和比较正数和负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 练习数轴上的正数和负数: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数轴上正数和负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训练:设计一些拓展训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数轴上正数和负数的表示和比较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索了数轴上的正数和负数,掌握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并能够在数轴上表示和比较正数和负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数轴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正数和负数。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总汇二十一 篇三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总汇(二十一)
6、练习八(1) 教学内容:p.87-88练习八1-6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见的面积单位,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 2、通过一些具体事例,灵活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并在这过程中,加强面积与周长的比较,提高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87-88练习八1-6,用铅笔进行自学练习,书上不好填写的做到自己的预习本上。 教学过程: 一、你能估计出课桌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吗? 1、指导学生读懂题目意思:(1)是用估计的方法 (2)要分别得到“周长”和“面积”两个方面的答案。 2、学生自己尝试并与同桌交流。 3、在估计完后,允许用测量的方法再来量一量,算一算,以验证自己的估计的结果是否合理。 全班交流:(1)你是用什么方法估计的?结果是多少? (2)和计算的结果差距大吗?主要原因在哪里? (3)你认为要有比较正确的估计结果,要注意什么?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老师举例:一( ) 吴老师 说:一棵吴老师、一箱吴老师、一条吴老师…… 学生大笑。笑完了问:你们为什么笑? 生:想象一下具体的形象,觉得很好笑。 2、指出:单位名称如果合适的话,是不好笑的。但往往是一些不合适的单位名称给人很好笑的感觉。做这类题一定要想清楚具体的表象,来判断自己做对了没有。 3、(1)课桌长106( )。 用手比画具体的长度,问:其他的长度单位合适吗?也比画一下。 (2)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用手比画邮票一般是多大的? 填出6平方厘米后,问:面积是长乘宽的结果,可能这张邮票是长3厘米、2厘米,画出具体的大小,看它是不是和你印象中的邮票差不多大。 (3)一座塔高36( ) 指出:塔类似于高楼,它们都用米做单位。 (4)一个房间地面的面积是14( ) 指出:房间的面积一般用平方米。 在教室里找出一块大约是14平方米的地方,让大家感受究竟有多大,是不是和家里的房间面积差不多。 三、算出下表每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多媒体出示插图 (1)交流的时候要让学生说清楚用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名称。 (2)并用手分别做一下找周长和面积的动作,体会到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四、一张方桌,桌面的边长是80厘米。要配上一块与桌面同样大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问:要求这块玻璃的大小,其实就是求什么? 五、下图是一块长42米、宽35米的长方形苗圃。 (1)这块苗圃有多大? 问:“多大?”说明要求的是什么? (2)在苗圃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问:“篱笆的长”指的是什么? 分别求一求。 六、下图中每一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能说出每个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吗? 学生先独立数,数完后交流。 如果发现有数错的就提醒学生:不满1格的当成半格的来数,2个半格当成1格。 像最后一题,格数比较多,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为什么? (发现:这些图都是轴对称图形,正确找到一半之后,也可以不继续数,而直接乘2。) 试一试,用线划出它们的一半。 七、课堂总结 八、作业:练习八2、4、5 7、练习八(2) 教学内容:p.88-89练习八7-10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见的面积单位,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 2、通过一些具体事例,灵活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并在这过程中,加强面积与周长的比较,提高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88--89练习八7-10,用铅笔进行自学练习,书上不好填写的做到自己的预习本上。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用一根铁丝正好围成下面这这个长方形(长60厘米、宽40厘米),如果把这根铁丝拉直再围成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读题后问:这根铁丝的.长度和长方形的什么有关? 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 怎么解答? 2、有一个正方形边长是4米,它的周长是多少?面积呢? 能不能说: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相等的?为什么? 3、一块菜地长36米,宽24米。菜地的中间留了宽2米的路,把菜地平均分成了四块。 你能算一算每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吗?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图,从2个角度考虑这个问题。 二、指导练习: 1、多媒体出示练习八7 (1)图中白菜地和萝卜地的面积相等吗?它们的周长呢? (2)同桌之间先讨论一下,再全班交流,说清楚判断的理由。 (3)感受:周长相等,面积是不一定相等的。 2、练习八8:下面两个图形都是用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先猜一猜,再求出它们的周长。 (1)读完题后马上能判断的是:面积相等,都是8平方厘米 而周长要数一数之后才能知道,分别是:12厘米和16厘米 (2)感悟:面积相等,周长不相等。 3、练习八9:同桌合作,用1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并把每次摆的情况填在下表里。多媒体出示 问:通过这几种情况,你有什么发现吗? 4、和你的同学一起完成下面的测量和计算 (1)计算《中国少年报》的面积 (2)计算教室地面的面积 指出:在测量过程中,为了计算的方便等因素,我们可以适当地调整,如教室长7米20厘米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说成是7米,而没有必要说成是72分米或是720厘米。 三、思维训练: 1、思考:(p.89)思考题,讨论完成 2、教学“你知道吗?”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练习八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