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总汇十八【精简3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总汇十八 篇一
在三年级数学下册中,学生将学习更加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技能,为他们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打下基础。本文将介绍下册教案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首先,在三年级数学下册中,学生将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图形,比如房屋、道路等,来引导他们认识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通过实物的展示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
另外,在数学下册中,学生还将学习有关数据统计的知识。通过实际的案例和问题,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等技能。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统计问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此之外,在数学下册中,学生还将学习有关时间和日历的知识。时间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学生需要学会读懂时间、表示时间、计算时间等技能。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和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提高他们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
总的来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中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几何图形、数据统计、时间日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为他们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总汇十八 篇二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中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的方法。
首先,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几何图形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自己观察和总结几何图形性质的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
其次,在数学下册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学生可以从彼此的讨论和交流中学到更多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另外,在数学下册教学中,老师还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法。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比如,在教学数据统计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统计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学会统计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的来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和游戏化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总汇十八 篇三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总汇(十八)
九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能利用已有的对面积、面积单位以及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合理选择不同策略,比较、计算或估计一些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面积。 3、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时间:8课时 1、面积的含义 教学内容:p.74—7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在学习的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准备:一些纸片和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74-77,用铅笔进行自学练习,书上不好填写的做到自己的预习本上。 教学过程: 一、摸,认识物体“面” 1、老师随手摸一些物体,如课桌、书本等的面,让学生也一起摸,一边摸一边感受:我们随时都在摸一些物体的表面,只是有的表面非常的光滑、平整,有的是不怎么规则的。 2、一起规范地摸课本的封面(摸完) 问:现在老师请一个学生来摸一摸黑板的面,要求很快地摸完黑板上的每一块地方,你行吗?为什么? (发现:黑板的面太大了,一下子摸不完;而课本的面相对小很多,很容易摸完。) 指出: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板书:面积 那什么是课本封面的面积? 谁能来完整地把这两个面积比一比、说一说? 3、请你也从身边,选两个物体,一边说一边摸,说出什么是它的面积?比一比,哪个面积比较大? 二、图形的面积: 刚才我们研究的是一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图形也有大有小,也有面积。 1、多媒体出示p.75上的两个图形 观察它们,你能估计哪个面积比较大吗? 操作验证。 交流:(1)可以用重叠的方法。 (2)可以用尺分别去量它们相对应的边的长度。 补充书上的方法:老师取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兰色的长方形纸,以它为标准去量一量。 指出:有的时候对观察的结果没有很大的把握或是为了更肯定自己的猜想,我们需要一些操作来验证。通过操作,我们发现确实是长方形比正方形大一点。 三、试一试: 比较下面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图略) 刚才我们介绍的三种方法,你觉得可以选哪一种?为什么? 用尺去量一量,说说你得到了什么结论。为什么?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 2”:下面是从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图形。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大,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小吗? 简单介绍我们江苏省的一些情况。 2、完成“想想做做3”:下面四个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为什么? 启发学生通过数格子来比较。第四张图的三角形要2个算一格。 3、完成“想想做做4”:用兰色描出各图形的边线,用红色涂出它们的面积。 读题后,让学生说说题目中要注意的地方。指出:面积和周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4、完成“想想做做5”: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全班交流。 5、用方砖铺满下面的空地,哪块空地用的方砖多?两块空地一共要用多少块方砖? 说说你用什么方法知道的?结果是多少? 五、课堂总结 2、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p.78-79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事例,产生统一面积单位的需要。 2、通过画、剪、比等活动,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3、进行一些比较的简单的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练习。 教学准备:尺、纸、剪刀等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78-79,用铅笔进行自学练习,书上不好填写的做到自己的预习本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的课上我们认识了“面积”,板书:面积 谁来说一说关于面积你知道哪些知识?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 二、开始新课: 1、用手摸课桌的面积,它有多大呢?请你用自己的方法来量一量,说一说。 交流:(1)用数学书来量:大约是5本数学书那么大。 (2)用铅笔盒来量:答案很多。 在交流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说出有“几个”,还要让大家看清楚他的铅笔盒究竟有多大? 再此基础上,选择比它小的或是大的铅笔盒继续:先让学生看清楚铅笔盒的大小之后,以刚才的结果为依据,进行简单的估计,再请那学生说说自己的测量结果。 比较:我们两次测量的工具不同,为什么用数学书测量的时候结果都大约是5本那么大,而用铅笔盒的时候大家的答案却是不一样了? 指出:由于测量的标准大小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也不同。 相对而言,你喜欢哪种测量方法?它的优点是什么? 2、还有比用数学书测量更好的方法吗? 先请大家听故事《小马过河》,听完后思考:为什么小马会不知所措? 提个建议:如果它们都用数学知识来考虑,比如牛伯伯告诉小马河水究竟有多深,小马就能自己判断了。看来不统一标准会给大家带来很多的麻烦,我们要用数学知识来统一标准,这样才能更方便。 3、面积单位: 以前我们认识了一些长度单位,有哪些?(板书) 用手分别比画1米、1分米……感受长度其实都是“线”,它有长有短 面积单位它研究的是一个面(做摸的动作),面是有大有小的。 (1)画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把它剪下来。 指出:这样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可用字母:1cm来表示。 看着你手中1cm的正方形,说说你觉得1cm怎么样?cm是一个怎么样的面积单位? 身边有没有什么东西的面积大约是1cm? (2)画一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把它剪下来。 问:你知道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在这个正方形里分别写:1平方分米(1dm) 比一比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你觉得平方分米是怎么样的面积单位? 身边有什么东西的面积用它做单位比较的合适?是多少? (3)老师再请你剪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你行吗?为什么? 那你知道1平方米有多大吗? 找一找,身边有什么东西的大小最接近1平方米?(教室黑板由3块组成,其中的每一小块都是1平方米) (4张课桌拼起来,也大约是1平方米。) 1平方米比较大,我们说房子的大小时就说:*平方米 分别用“摸”的方法,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进一步感受“面积是一个面的大小”,不同于长度。 三、阅读教材消化: 1、学生自己阅读书上的p.78-79 2、学生质疑,互相帮助解答。 四、练习:想想做做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数学书封面的长大约是24( ) 方桌面的面积大约是64( ) 信封的面积大约是200( ) 操场的面积大约是3600( ) 在交流的时候,首先要注意: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不能混淆;再选择合适的,说明白选择的理由。 五、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理解吗? 2、课前预习自学有作用吗?谈谈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