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 教案【精简3篇】
《长江》 教案 篇一
教案名称:感受长江之美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长江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让学生了解长江的重要性和美丽之处。
2. 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
1. 长江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的省市。
2. 长江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
3. 长江的生态环境和保护现状。
4. 长江流域的名胜景点和风土人情。
教学过程:
1.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感受长江的壮美景色。
2. 介绍长江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的省市,让学生了解长江的重要性。
3. 讲解长江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尊重历史、传承文化。
4. 分组讨论长江的生态环境和保护现状,提出保护长江的意见和建议。
5. 安排实地考察长江流域的名胜景点,让学生亲身感受长江的魅力。
教学评价:
1. 学生对长江的地理、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学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和保护的决心。
3. 学生在考察中发现了长江流域的美丽之处,增强了环保意识。
《长江》 教案 篇二
教案名称:保护长江 生态美丽家园
教学目标:
1. 了解长江的生态环境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长江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内容:
1. 长江的生态环境现状和主要污染源。
2. 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和治理措施。
3. 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4. 开展环保实践活动,保护长江的水清、岸绿、鱼跃。
教学过程:
1. 分析长江的生态环境现状和主要污染源,引导学生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讲解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和治理措施,让学生了解政府和社会在保护长江上所做的工作。
3. 组织学生学习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水资源节约等,提高环保意识。
4. 设计环保实践活动,如清理河道垃圾、种植绿化植物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的乐趣。
5. 总结环保实践成果,鼓励学生继续为保护长江的清洁和美丽而努力。
教学评价:
1. 学生了解了长江的生态环境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2. 学生增强了爱护环境、保护长江的意识和行动。
3. 学生通过环保实践活动,积极参与保护长江的行动,成为环保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长江》 教案 篇三
《长江》 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有关知识。 2、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分析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2、体味本文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抒情效果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入体会作者对长江,对新生活的赞颂之情。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2、分析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体味本文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抒情效果的艺术特色。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听《长江之歌》,导入新课 长江,这条横亘千古的巨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自古以来歌吟长江的文章不绝于耳,今天我们走进郭风笔下的《长江》。 二、讲析课文: 1、速读全文,整体感知。 本文仅仅是在赞美长江吗?从哪可看出来? 2、你认为本文可以划分几部分? 三部分 1——2描写长江美景 3——6“哦,长江”抒发对长江的赞美。 7——8抒情议论,照应文章开头,点明主旨。 3、重点探究: (1)、作者为什么不写长江的中午和傍晚,而要写长江的黎明?这里的黎明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 (2)、作品反复说“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为什么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 4、语言品析: 拟人:长江很早便醒过来。 排比、比喻:它以……它以……它以……它以…… 不止是……不止是……不止是…… 反复:“哦,长江”…… 三、总结: 长江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多少作家,作曲家歌唱赞美它,同学们你想对长江说什么? 四、拓展作业: 搜集有关长江的图片、诗歌、故事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