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教案设计(精简3篇)
《阿西莫夫短文》教案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阿西莫夫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 分析阿西莫夫的文学风格和主题。
3. 阅读并理解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讨论和分析。
教学重点:
1. 阿西莫夫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2. 阿西莫夫的文学风格和主题。
3. 阅读和分析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
教学难点:
1. 理解阿西莫夫的科幻作品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和未来世界。
2. 分析阿西莫夫的文学作品中的哲学思考和人性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阿西莫夫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引起学生对阿西莫夫的兴趣。
二、学习阶段(30分钟)
1. 学生阅读一篇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并结合课前老师讲解的阿西莫夫的文学风格和主题进行分析。
2. 学生讨论阿西莫夫的作品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和未来世界,并展开思考和交流。
三、拓展延伸(10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阿西莫夫的其他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与同学分享。
四、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阿西莫夫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幻作家对文学界的贡献,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阅读和探讨阿西莫夫的作品。
五、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阅读一篇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并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阿西莫夫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阿西莫夫短文》教案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阿西莫夫的生平及其作品的背景。
2. 分析阿西莫夫的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幻思想和人文关怀。
3. 阅读并理解一篇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并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
教学重点:
1. 阿西莫夫的生平及其作品的背景。
2. 阿西莫夫的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幻思想和人文关怀。
3. 阅读并分析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
教学难点:
1. 理解阿西莫夫作品中复杂的科幻设定和哲学思考。
2. 分析阿西莫夫的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性探讨和社会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介绍阿西莫夫的生平和作品背景,引起学生对阿西莫夫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学习阶段(30分钟)
1. 学生分组阅读一篇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进行文本分析,探讨其中所体现的科幻思想和人文关怀。
2. 学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阿西莫夫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三、拓展延伸(10分钟)
学生自主选择阿西莫夫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并结合课上所学知识展开深入研究和探讨。
四、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阿西莫夫作为一位科幻大师对文学和科学的影响,并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研究阿西莫夫的作品。
五、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选择一篇阿西莫夫的作品进行阅读,并撰写一篇分析性的读后感,深入探讨阿西莫夫作品中所涉及的科幻思想和人文关怀。
《阿西莫夫短文》教案设计 篇三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设计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恐龙是古爬行动动物,种类繁多,体型各异,小的体长不到一米,大的体长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它们在地球上的陆地或沼泽附近生活,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案。这两篇短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思路分析
《恐龙无处不有》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人们对这一曾经主宰过地球的生灵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然后从地质学发现的证据上论证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三、段落结构
《恐龙无处不在》的段落结构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
: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第2和第3自然段先后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了关于“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这部分分四层。
第一层(第5、6自然段),说明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以后也许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第二层(第7至第10自然段),说明1961年一位苏联科学家发现了“斯石英”,并且介绍了它的性质,为下文佐证“撞击说”奠定了基础。
第三层(第11至第13自然段),说明斯石英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制造,而且它在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的,不过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由此推断撞击是可以产生斯石英的。事实也证明,火山喷发是不会产生斯石英的,从而进一步佐证了“撞击说”。
第四层(第14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亚里桑那大学的约翰F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进一步证明“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从而得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
四、说明顺序
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
五、说明方法
要理解这两篇短文,还要注意作者运用的引人入胜的说明方法。首先是举例子。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恐龙无处不有冲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说法严谨。
其次是作比较。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在《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第三是打比方。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这里不一一分述。
六、严密准确的语言
“在一个科学领域作出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中的“肯定”一词,又如“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中的“最终也许”和“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绝灭’”中的“毫无疑问”等都能体现语言的严密和准确。
七、比较阅读教学建议
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又《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通过这两篇短文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写作文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重在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返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