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经典6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篇一

主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2.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

1. 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实施方案、总结经验。

2. 通过实例讲解以上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解决问题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详细说明。

3. 操练:让学生分组进行问题解决的练习,引导他们按照步骤进行操作。

4. 总结: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强化他们对基本步骤的理解。

五、教学反馈:

1. 师生互动: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检查学生对解决问题基本步骤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巩固学生所学内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篇二

主题:应用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应用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如何应用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类型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

1.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讲解如何应用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教学:讲解如何应用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 操练: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练习,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4.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提出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经验。

五、教学反馈:

1. 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检查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巩固学生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篇三

  设计说明

  1.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数量关系。

  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为了让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本节课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示意图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让学生结合示意图,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将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与平均分联系起来。通过图形表征和语言表征等多种形式,将具体问题和运算的意义联系起来,使学生有理有据地选择算法。

  2.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让学生获得方法,提高能力。

  解决问题主要是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而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则是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问题的过程。本节课充分利用主题图呈现的用除法解决的两种不同的现实情境,帮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同时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主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要解决的问题与除法意义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圆片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教材23页例3主题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分组交流各自从图中看到的信息)

  2.组织学生汇报。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教学例3,探究解题方法。

  (1)引导学生从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讲给同桌听。

  (2)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预设

  生1: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生2: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3)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个问题。

  ①学生小组合作,先分析问题,然后汇报方法。

  预设

  方法一:用圆片代替蚕宝宝,动手分一分。

  方法二:用笔画一画。

  ②教师强调:我们可以用动手操作的方法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4)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①学生列出算式:15÷3=5(只)。

  ②汇报想的过程: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求每份数,这是平均分,应该用除法计算。

  (5)引导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第二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并说明理由。

  ①学生列出算式:15÷5=3(个)。

  ②汇报解题思路: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求要用几个纸盒,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这也是平均分,应该用除法计算。

  (6)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并与小组里的同学讨论。(学生讨论,然后交流讨论的结果)

  不同点:第一个问题是求每份数,第二个问题是求份数。

  相同点:两个问题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2.学习用乘法检验。

  (1)引导学生质疑:大家解决的这两个问题到底对不对呢?你们能想办法检验一下吗?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检验方法,并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3)引导学生总结检验方法:可以用乘法检验。

  3.总结。

  我们刚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先将学生置身于现实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再在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掌握分析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乘除法应用题作铺垫。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种运算律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3、在复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巩固各种运算律的特点,掌握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和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

  1、复习运算律。

  (1)提问:我们学过的运算律有哪些?用字母怎么表示?

  师归纳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学习这些运算律有什么作用呢?

  ①可以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②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还可以进行加法和乘法的验算。

  2、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出以下问题:

  (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又掌握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它是什么呢?

  (2)我们通过画什么样的图来分析问题?

  (3)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呢?

  二、查漏补缺训练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整理与复习”第10~12题。

  1、第10题。

  这道题是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运算律,加深学生对各种运算律的认识。

  2、第11题。

  这道题是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先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

  其中,“329-186-14”这道题可以先将两个减数相加,再相减,也就是运用减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计算。而“630÷45”可以转化成“630÷9÷5”来进行简便计算。

  3、第12题。

  解决实际问题,目的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394×21”和“102×37”都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综合运用提升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整理与复习”第14~18题。

  1、第14题。

  解决“相遇问题”,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与“相遇问题”两种解题方法之间的联系。

  2、第15、17题。

  这两道题都是复习用画示意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练习过程中,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再组织交流和评价。

  在掌握示意图画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解答。

  3、第16、18题。

  这两题是复习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虽然题目中没有明确要求,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思考。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篇五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页例3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与圆相关的组合图形的特征;掌握计算此类图形面积的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 考、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例题渗透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体验图形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提升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

对组合图形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图形世界是美丽的、奇妙的,世界因为有了五彩的图案而更加美丽。古时候,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以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并且把天空看作是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课件展示)虽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体现在建筑设计上。比如,精美的雕窗、鸟巢和水立方等建筑,这里面也蕴含了很多数学知识。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例3中的雕窗图案。

  1.观察一下,这两种设计图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每个图案中的圆和正方形有什么关系?都是由正方形和圆组成的,但左边是外方内圆,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的直径;右边是外圆内方,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

  2.理解题意。如果两个圆的半径都是1m,求出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抽象成我们学过的数学图形就是:思考:怎样求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先想一想,再同桌交流。左图求的是正方形比圆多的面积,即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圆的面积。右图求的是圆比正方形多的面积,即用圆的面积减去正方形的面积。

  3.分析解答。知道两圆的半径,就可以求出它们的面积,关键是求正方形的面积。观察图可知,左图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的直径,由此可求面积;右图正方形的边长不知道,不能直接用公式求面积,可以将正方形看成两个底是圆的直径,高是圆的半径的三角形。学生自己计算,集体订正。

  4.回顾反思,理解算法。师:如果两个圆的半径是r,结果又是怎样的?结合图形算一算。学生分小组探究、汇报结论。想一想:当r=1时,和前面的结果一致吗?代入看看。小结:不管圆的大小如何改变,外方的正方形与圆之间的面积都是半径平方的0.86,而内方的正方形与圆之间的面积都是半径平方的1.14倍。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70页做一做。

  五、拓展提升

  求下面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3.14×52÷2-5×2×5÷2=14.25(cm2)(2)12×12÷2-3.14×(12÷2)2÷2=15.48(cm2)

  六、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七、作业布置教材练习十五第9、11题。

  观看欣赏美丽的图片。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观察两个图案,找出组成两个图案的基本图形,并找出它们的特点关系。先独立思考再交流、分析后可得:其实就是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计算。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例3左图:

  2×2—3.14×12

  右图:3.14×12-

  ×2×1

  ×2=4-3.14

  =3.14-2=0.86(m2)

  =1.14(m2)

  (2r)2-3.14×r2=0.86r2

  3.14×r2×2r×r×2=1.14r2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设计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分析推理等学习活动,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足之处:对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没有进行回顾和总结。教学建议:教学时在每个环节结束后让学生进行总结或说一说感受,使知识能够得到沉淀。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31页。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我将课本中儿童商店里购物的情景替换成一群学生在公园游玩,以此为主线贯穿全课,并结合学生即将参与的春游活动,紧密联系学生喜爱的游乐活动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参与探究,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使学生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应用学生已掌握的表内乘除的知识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2.在学生会用分步列式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能列出综合算式进行解答,使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3.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

  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吧!(播放视频)

  在这美丽的季节里,你最想做什么?

  师:同学们说的这些活动,我也很喜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播放课件)

  (二)、探究新知

  1、 课件出示:

  师:来听听他们说些什么?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他们要租6条船,10元钱可以租2条船)

  我们来帮他们算算要多少钱,请写在随堂本上。

  在学生写完后,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生:10÷2=5 5×6=30)

  师: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还有不同的列式方法吗?

  (生:10÷2×6=30)

  (如果班上没有列综合算式解答的,教师可引导:“能将6×4=24,24÷3=8合并成一个算式吗?”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用整体的较为简洁的综合算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当然在这里并不要求每一个学生一定要列出综合算式来解。)

  <<<123>>>

  引导学生比较这二种列式:

  师:像这种10÷2×6把两步运算合并到一个算式的`式子,我们叫做综合算式。

  师:这道题我们应该先算什么?象这样乘、除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从左往右依次来计算。

  计算综合算式还有另一种格式,称为脱式计算,请大家注意看,老师是怎样做的。

  边说边板书如下:

  10÷2×6

  =5×6 等号写在第二排算式的前一格,

  这时再计算什么?

  =30 把乘号和6照写下来,计算5×6,所得的结果在下一行写等号及得数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象这样列综合算式,用这样的格式算一算。

  (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体会,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结果。)

  2、师:我们的同学真聪明,帮助他们解决了租船的问题,看,他们玩得多开心!(播放课件)

  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有6条船,每条船上有4个同学)

  3、划完船后,他们还想去坐碰碰车。(播放课件:一群围在售票处前,门前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碰碰车,每辆坐3人。)

  让每一位学生先观察两幅图,然后在组里说图意。

  知道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在小组说题意的基础上派代表在班上交流。

  在每一位学生对题意有清楚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在学生列式的过程中,老师可做适当地提示,让学生主动尝试用综合式来解答。)

  在巡视的基础上,指名一位学生上台列式。(在这个学生上台板演时,让其它的学生停下来,注意观察这个学生是如何列式解答的,特别是他的书写过程)

  (三)、解决问题

  1、师:精彩的木偶戏开始了!(播放课件:一个学生说:我们需要坐5排,另一个学生说:2排可以坐12个同学)

  你能算出他们一共又来了多少人吗?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让学生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做的?

  互相检查你们的书写格式,如果不对,请你?他指出来。

  1、 师:这次出来,他们还准备了一些好吃的东西(播放课件)

  们带了些什么?(18根火腿,27根香蕉,36个苹果)

  <<<123>>>

  (课件中的小朋友说:我们每人能分几根火腿呢?)

  你能帮他算算吗?

  学生列式,可能会有如下列式出现:

  18÷9

  18÷3×3

  18÷3÷3

  18÷(3×3)

  无论怎样列式,都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对于18÷3×3这样列式的学生,让其明白在先算3×3的情况下,要加上小括号。

  师:看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能列式解答吗?

  1、 师:还有一部分同学,他们来到了快餐店(播放课件)

  师:他们选择了汉堡,如果是你,你想买什么?

  师:如果让你来给小组的同学买另一种食品,需要多少钱?请你算一算。

  (让学生自由选择,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说如何计算。)

  课堂练习:见教学过程中。

  作业安排:结合生活实际,自找作业。

  附录(教学资源及资料):教师教学用书,课本,课件。

  自我问答:

  根据《标准》(第一学段具体目标)要求,本单元教学,应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或用学生身边的实例),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境,使学生获得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机会,应用已掌握的表内乘除的知识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我将课本中儿童商店里购物的情景替换成一群学生在公园游玩,以此为主线贯穿全课,并结合学生即将参与的春游活动,紧密联系学生喜爱的游乐活动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参与探究,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使学生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教案 现代汉语之词的兼类【实用3篇】

词的兼类:一个词兼属两个以上的词类 动– 名 代表—— 两名代表; 代表大家 研究—— 两项研究; 研究语言 动– 形 繁荣—— 市场很繁荣; 繁荣我们的市场 可怜—— 这人很可怜; 大家可...
教案大全2017-06-02
对外汉语教案 现代汉语之词的兼类【实用3篇】

大班美术《有趣的报纸贴画》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大胆的撕贴报纸,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训练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协调性。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以及对美的感受。 活动准备: 1、旧报纸有手一份,固体胶、记号笔人...
教案大全2016-02-01
大班美术《有趣的报纸贴画》教案设计

《可贵的沉默》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可贵的沉默》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可贵的沉...
教案大全2013-01-02
《可贵的沉默》教案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7

教学目标 :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理解本文的抒情线索,学习散文状物抒情的写法。 3、学习共产党所领导下的...
教案大全2016-02-04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7

小班音乐教案数鸭子

小班音乐教案数鸭子 例文1《数鸭子》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歌曲的节奏,了解歌词的内容。2.能演唱歌曲,并根据歌词的内容找到自己的好朋友。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与同伴一起参加音乐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教案大全2018-03-04
小班音乐教案数鸭子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优秀教案(推荐3篇)

知识点: 因式分解定义,提取公因式、应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十字相乘法、求根)、因式分解一般步骤。 教学目标: 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等因式分解方法...
教案大全2017-05-07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优秀教案(推荐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