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教案(优质3篇)

九年级数学教案 篇一

在九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一个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教案是每位老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以解方程为例,介绍一个九年级数学教案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够用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热身(5分钟):通过一个小故事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解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出问题(10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代数方法解答,引导学生发现解方程的重要性。

3. 解决问题(2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

4. 练习巩固(15分钟):设计一些简单到适中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延伸(10分钟):设计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6. 总结反思(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解题方法。

四、教学手段

1. 板书:清晰、简洁地呈现解方程的步骤和方法。

2. 多媒体:展示实际问题、解题过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可以使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九年级数学教案 篇二

随着教学科研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如何设计一堂高效的数学课程成为每位数学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以概率统计为例,介绍一个九年级数学教案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热身(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实例或游戏引入概率统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概率概念介绍(10分钟):讲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概率的应用领域。

3. 统计概念介绍(10分钟):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

4. 实例分析(20分钟):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分析、计算,并得出结论。

5. 练习巩固(15分钟):设计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拓展延伸(10分钟):设计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7. 总结反思(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学习方法。

四、教学手段

1. 板书:清晰、简洁地呈现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多媒体:展示实际问题、解题过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概率统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高效和有趣。

九年级数学教案 篇三

九年级数学教案

课 题 1.1、你能证明它们吗(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教学重点 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教学方法 观察法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 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2、你会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吗?并把你画的等腰三角形裁剪下来。 3、试用折纸的办法回忆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二、新课讲解: 在《证明(一)》一章中,我们已经证明了有关平行线的一些结论,运用下面的公理和已经证明的定理,我们还可以证明有关三角形的一些结论。 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回忆上学期学过的公理 w 本套教材选用如下命题作为公理 : w 1.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w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w 3.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 w 4.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 w 5.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SS) w 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由公理5、3、4、6可容易证明下面的推论: 推论 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证明过程: 已知:∠A=∠D,∠B=∠E,BC=EF 求证:△ABC≌△DEF 证明:∵∠A=∠D,∠B=∠E(已知) ∵∠A+∠B+∠C=180°,∠D+∠E+∠F=180°(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C=180°-(∠A+∠B) ∠F=180°-(∠D+∠E) ∠C=∠F(等量代换) BC=EF(已知) △ABC≌△DEF(ASA) 这个推论虽然简单,但也应让学生进行证明,以熟悉的基本要求和步骤,为下面的推理证明做准备。 三、议一议: (1)还记得我们探索过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 (2)你能利用已有的公理和定理证明这些结论吗? 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学生已经探索过,这里先让学生尽可能回忆出来,然后再考虑哪些能够立即证明。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这一定理可以简单叙述为:等边对等角。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 求证:∠B=∠C 证明:取BC的中点D,连接AD。 ∵AB=AC,BD=CD,AD=AD, ∴△ABC△≌△ACD (SSS) ∴∠B=∠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角相等) 四、想一想: 在上图中,线段AD还具有怎样的性质?为什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应让学生回顾前面的证明过程,思考线段AD具有的性质和特征,从而得到结论,这一结合通常简述为“三线合一”。 推论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五、随堂练习: 做教科书第4页第1,2题。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作为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探体会了反证法的含义。 七、课外作业: 教科书第5页第1,2题。 §1.1、你能证明它们吗(一) 公理:SAS ASA SSS 推论:AAS 三线合一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AS) 板书设计:

这个推论虽然简单,但也应让学生进行证明,以熟悉的基本要求和步骤,为下面的推理证明做准备。 学生充分讨论问题1,借助等腰三角形纸片回忆有关性质 让学生尽可能回忆出来,然后再考虑哪些能够立即证明 让同学们通过探索、合作交流找出其他的证明方法 学生回顾前面的证明过程,思考线段AD具有的性质和特征,讨论图中存在的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发现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推论,从而得到结论,这一结合通常简述为“三线合一”。 课 题 1.1、你能证明它们吗(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3、结合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教学难点 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教学方法 教学后记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 1.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从等腰三角形中能找到哪些相等的线段。 2.播放课件,结合刚才的问题讲解例1的命题,并为后面将此性质拓展埋下伏笔。 E D C B A 3.分别演示: 中,∠ABD= ∠ABC, ∠ACE= ∠ACB,k= , 时,BD是否与CE相等。引导学生探究、猜测当k为其他整数时,BD与CE的关系。 4. 引导学生探究,对于上述例题,当AD= AC,AE= AB,k= , 时,通过对例题的引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经历探究—猜测—证明的学习过程。 5.引导学生进一步推广,把上面3、4中的k取一般的自然数后,原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要求学生说明理由或给出证明。 6.对学生探究的结果予以汇总、点评,鼓励学生在自己做题目的时候也要多思多想,并要求学生对猜测的结果给出证明。 7.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从“等角对等边”这个命题的反面思考问题,即思考它的逆命题是否成立。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证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8.归纳学生提出的各种证法,清楚的分析证明的思路,培养学生演绎证明的初步的推理能力。 9.启发学生思考: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这个结论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能否证明。这实际上是“等边对等角”的逆否命题,通过这样的表述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0.总结这一证明方法,叙述并阐释反证法的含义,让学生了解。 11.小结这两个课时的内容。 作业: 1、基础作业:P9页习题1.2 1、2、3。 2、拓展作业:《目标检测》 3、预习作业:P10-12页 做一做 板书设计: §1.1、你能证明它们吗(二) 探索——发现——猜想——证明 1.积极思考,回忆以前所学知识,联想新问题。 2.认真观看例1图形中线段的关系,积极思考,认真听讲。 3.对于课件的演示很感兴趣,凭直观感觉可以猜测,不管k为何值,BD=CE总成立。基于前面例题的启发,想要给出证明。一部分学生可以自己给出证明,一部分学生需要老师的帮助。 4.在已经探究了角的大小的改变对于BD,CE的等长性没有影响,有了一些成就感之后,又面临新的任务:BD=CE吗?因此学生会满怀热情地进行这部分探究活动,而且有了前面的体验,探究也会比较顺利。 5.兴致高涨,凭直觉猜测结论仍然成立。但有些学生给出全部证明可能会有困难。 6.认真听讲,在掌握结论的同时受到老师的鼓励,有很高的`热情进行后续学习。 7.较少接触这样的命题,因此会感到新鲜,有用已知公理和定理对命题的真假性进行判断的欲望。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证明。 8,积极动脑思考,认真听讲,获得对演绎证明的初步体会。 9.可以从直观上得出结论,但是此处要求证明,体会到证明的必要性。遇到认知上的冲突,激起学习欲望。 10.怀有强烈的求知欲听讲,对反证法有了感性认识和一定的理解。 11.体会老师的讲解,并根据小结记忆掌握知识。 (学生小结: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上的中线(高)、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并由特殊结论归纳出一般结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了解反证法的推理方法。) 教学目标 1、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定理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教学重点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教学难点 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教学方法 教学后记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定理: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思考:等腰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时便成为等边三角形?让学生对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家形是等边三角形吗?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渗透分类讨论的思维方法。 3.关注学生得出证明思路的过程,讲 评。讲解定理:有一个角是60°的等 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二、一种特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让学生拼摆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尺,提问:能拼成一个怎样的三角形?能否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2.肯定学生的发现和解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提问: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3.

相关文章

清明主题班会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主题班会教案 篇1...
教案大全2018-05-09
清明主题班会教案(通用6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优秀3篇)

这是出成绩见效果的一学期,也是师生拼搏的苦战的一学期,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在上好新课的基础上,稳定和鼓励学生,依据计划有目的的进行了艰苦的强化训练,分别进行了两次摸底考和三次模拟考,从基础知识、语...
教案大全2016-04-03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优秀3篇)

《啊!朋友》教案设计【精彩3篇】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啊!朋友》,要求学生用弹性的声音和乐观的情绪演唱歌曲。 2.唱准歌曲中切分节奏和延时音的时值,准确地把握歌曲情绪。 3.了解电影《桥》的故事情节,体会歌曲在表达不同的情绪时所渲...
教案大全2018-07-09
《啊!朋友》教案设计【精彩3篇】

最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最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案大全2018-05-06
最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我的母亲》教案设计8【精选3篇】

《我的母亲》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理解文章,概括母亲的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
教案大全2011-03-04
《我的母亲》教案设计8【精选3篇】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音乐中的动物》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听辨音乐,用动作来表现自己感受到的不同的动物形象。 2、通过欣赏,体会音色在乐曲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难点 1、通过即兴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2、通过即兴创编...
教案大全2019-02-04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音乐中的动物》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