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生命安全教案【通用3篇】
三年级生命安全教案 篇一
在三年级生命安全教育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防火安全、交通安全、溺水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首先是防火安全。孩子们要知道火灾是非常危险的,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逃生,并尽量保持冷静。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要玩火,不要私自使用打火机、火柴等易燃物品。同时,要教育孩子们认识到火源的危险性,不要随意接触电器插座、电源线等。
其次是交通安全。孩子们在上学路上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不要随意横穿马路,要走人行道,等待绿灯过马路。同时,要教育孩子们认识到在车辆行驶中的危险性,不要在车辆附近玩耍,不要随意靠近马路。
再次是溺水安全。夏天是孩子们喜欢游泳的季节,但是要提醒他们千万不要独自前往水域游泳,要有家长或成年人陪同。同时,要教育孩子们认识到水域的危险性,不要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接近水域。
最后是自我保护意识。在面对陌生人或陌生环境时,孩子们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随意与陌生人交谈或跟随陌生人。同时,要教育孩子们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冷静应对,及时报警或求助。
通过以上几点生命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降低发生意外事件的概率,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希望家长和老师们能够重视生命安全教育,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年级生命安全教案 篇二
在三年级生命安全教育中,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首先是组织逃生演练。可以在学校或家庭中模拟火灾逃生情景,让孩子们了解逃生的正确姿势和逃生路线,培养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
其次是进行交通安全游戏。可以在户外或教室内设置交通信号灯、斑马线等道具,让孩子们模拟过马路的情景,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地遵守交通规则,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再次是举办水上安全课程。可以邀请专业的游泳教练来教授孩子们游泳技巧和溺水自救知识,让孩子们在水域中更加安全自信。
最后是开展自我保护技能培训。可以邀请警察叔叔或安全专家来进行自我保护技能的培训,教育孩子们如何正确地应对陌生人的接触和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求助。
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希望家长和老师们能够积极参与生命安全教育,共同为孩子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三年级生命安全教案 篇三
一、指导思想:
小学《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帮助儿童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其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的素养和能力。
二、教材基本特点:
1、凸显综合性
本教材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机融合了生命、安全、健康、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本教材强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其热爱生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通过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使学生获得积极劳动的体验,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初步的技术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体现生活逻辑
本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是按照生活的逻辑、心理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来设计和编写的。教材贴近儿童的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体现生活全景及其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系列主题活动及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教材的基本呈现形式。同时教材具有适度的开放性,促使学生认知和行为、理论和实践、个人和社会的结合和转化。
3、重视儿童的实践体验
从根本上说,本课程不是侧重于知识体系的教育,而是在于引导学生体验,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通过挖掘一些平凡、细微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从平时熟视无睹的现象和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升心灵体验。
4、发展儿童的自助和互助能力
处于发展中的儿童具有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能力。因此,教材始终注意调动儿童自身的教育资源,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儿童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经验在生活中不断生成,儿童所获便会超越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学活动的质量。
5、趣味性呈现,形式活泼
内容的呈现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用了许多精彩的故事、童话、案例,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和阅读习惯,体现了课程内容设计的人文性,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对学生经验与认知发展等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三年级1班的生活命与安全课,这个班大部分同学学习习惯好,个人卫生较好,但由于家庭条件影响,很多学生受到家长的溺爱,个人习惯不好,以我为中心,集体意识不够强,心理素质教差,安全意识还不够强,帮助学生
学会正确调适,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强化安全意识,使之拥有健康、快乐、安全地学习和生活。四、教材体例说明
本教材包括“热爱生命”、“安全与健康”、“呵护心灵”、“美化生活”四个板块。每个板块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精心组织活动内容,关注活动对学生的引导、促进与反思,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问题导入:课文创设了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经验性问题、发展性问题、行为修正与养成性问题及情景,具有真实性、挑战性和趣味性,力求牵动儿童的心灵,引导儿童的心理激荡,引发其思考。通过“小问号”、“小秘密”等,让学生进入情境,从中感受、体验、领悟及思考情境中的人、物、事。
2、认知澄清。通过小博士、心灵氧吧等栏目,为儿童提供正确认识问题的知识,改变儿童的错误认知,拓展儿童的知识及视野;同时设置问题,让儿童在讨论中唤醒已有的缄默知识,使之显性化、系统化,从而在更高水平上建构新知,形成新的知识。
3、实践反思。启发儿童从问题、情境出发,通过探索、思考、参与活动、交流沟通及经验分享,调动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其在共同的经验分享中,实现客观知识和个人经验的建构。
4、行为改变。为关注儿童行为的修正与养成,教材中设计了体验性游戏、活动、调查等,让儿童在积极互动的活动中,实现个体经验的交融、拓展与升华,习得正确的认知和行为,修正错误的认知和行为。
五、教学措施
1、采用活动教学
本课程是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课程。对个体而言,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教师要按照“活动教学”的思想,根据每课创设的情境,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精心设计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境体验、认知澄清、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师生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
2、结合实际,活用教材
本课程是师生双方在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经验性课程。它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工具,也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以利用的资源。教师要把教材看做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不是“圣经”。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的实际,可以补充、修改、拓展等。教师可以用学生身边案例替换,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吻合。
3、采用多元性、发展性的评价
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性,采用多种方式的评价,应该采用“调查”、“试验”、“探索”、“讨论”等丰富多彩的评价形式。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及教师,家长的综合评价等。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行为方式的变化,将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所形成的情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评价的重点。评价要注重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二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质量;三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
六、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 热爱生命 (4——6课时)
1. 37度 2.老鼠爱大米 3.蓝色的地球
第二单元 安全生活 (5——7课时)
4.乘电梯的安全 5.“热闹”中的自我保护
6.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7.公共场所失火怎么办
第三单元 健康生活 (4——6课时)
8.预防近视 9.不偏食 不挑食 10.爱护我们的牙齿
第四单元 呵护心灵 (5——7课时)
11.看看明天学什么 12.你不怕它 它不烦你13.情绪气象图14.我要谢谢你
第五单元 美化生活 (5——7课时)
15.我爱清洁 16.今天我做饭 17.面条做法多 18.我会洗餐具
[三年级生命安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