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案-功的原理(优选3篇)
物理教案-功的原理 篇一
在物理学中,功是描述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的一个重要概念。了解功的原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学知识,还可以帮助他们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教案将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一、认识功的定义
1. 功的定义:在物理学中,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通常用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来描述。
2. 功的计算公式:功等于力对物体的作用距离乘以力的大小,即W = Fd。
3. 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
二、实例分析
假设有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10N的力作用,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作用距离为5m。求这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是多少?
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 = Fd,代入已知数值可得W = 10N * 5m = 50J。因此,这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50焦耳。
三、练习题
1. 一个力为20N的物体,受到一个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的力作用,力的大小为5N,作用距离为10m。求这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是多少?
2. 一个力为8N的物体,受到一个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的力作用,作用距离为4m。求这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是多少?
通过这些实例和练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为后续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物理教案-功的原理 篇二
在物理学中,功是描述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能量转化的一种形式。了解功的原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能量转化过程。本教案将通过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功的概念和应用。
一、实验设计
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做功的原理。
2. 实验材料:小车、势能轨道、弹簧测力计、尺子。
3. 实验步骤:
(1) 将小车放置在势能轨道的起点,固定弹簧测力计在小车上。
(2) 将小车释放,观察小车运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3)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力对小车做的功。
二、实验分析
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当小车沿势能轨道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增加,说明力对小车做了功。
2. 实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讨论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距离对功的影响,进一步理解功的计算方法和物理意义。
三、讨论问题
1. 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的功为正值?什么情况下为负值?
2.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那么力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
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功的概念和物理原理,培养科学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基础。
物理教案-功的原理 篇三
物理教案-功的原理
《功的原理》教案
一、 知识教学点
1、 知识功的原理
二、 能力教学点
1、 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2、 动手实验能力
3、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德育渗透点
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为科学勤奋学习的'情感
四、 重点及解决办法
功的原理。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创设物理情景,学生讨论等方法突出重点
五、 难点及解决办法
对功的原理的理解,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的理解。解决方法:采取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用启发、讨论、交谈法突破难点
六、 教具准备
投影片 铁制大滑轮一个 塑料小滑轮28个 杠杆一根 钩码28套 定滑轮一只 细线若干 弹簧秤28个
七、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引入
1、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功和功率,今天我们学习一个与机械做功有关的原理------功的原理。(出示学习目标)
片一:
我们的目标:
1、 知道功的原理,能用功的原理分析日常生活中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进一步训练我们观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出示一个重物,问:在生活中,要把这个物体运到高处,你有哪些方法?(讨论)
讨论后得出:
(1) 可以直接用手把物体拉上去(片二)
(2) 可以用杠杆把物体提上去(片三)
(3) 可以用动滑轮,定滑轮或滑轮组把物体提升(片四)
3、请大家思考:
用手把物体拉上去,拉力对物体做功了吗?
用杠杆,动滑轮等简单机械提升物体时,动力对机械要做功吗?如何计算?(W1=FS)机械要对重物做功吗?如何计算?(W2=Gh)机械对工作对象做功,我们就说机械克服阻力做了功。在实际生活中,大家为什么要选择简单机械呢?讨论思考,小结(见投影片五)
片二: 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