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传节选》教案设计【优选3篇】
《梵高传节选》教案设计 篇一
教材选用:《梵高传节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梵高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学习梵高的绘画风格和技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二、教学内容:
1.梵高的生平简介;
2.梵高的绘画风格和代表作品欣赏;
3.梵高的绘画技法学习;
4.梵高的艺术影响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视频介绍等方式引入梵高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梵高的生平和艺术成就,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3.学习梵高的绘画风格和技法,通过仿写梵高的作品进行实践;
4.学生表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幅与梵高相关的作品;
5.展示和讨论:学生展示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
1.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讨论,评价学生对梵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通过考试或作业,测试学生对梵高的生平和艺术成就的掌握程度;
3.通过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五、教学反思:
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
3.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梵高传节选》教案设计 篇二
教材选用:《梵高传节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梵高的艺术追求和创作风格,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情趣;
2.学习梵高的绘画技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3.通过梵高的作品,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二、教学内容:
1.梵高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理念;
2.梵高的绘画风格和代表作品赏析;
3.梵高的色彩运用和构图技巧;
4.梵高的艺术影响和时代意义。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通过梵高的名言、名画等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梵高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理念,进行课堂讨论和展示;
3.学习梵高的绘画技法,通过实践绘画练习加深理解;
4.学生思考:让学生对梵高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5.合作学习: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创作一幅以梵高为主题的大型作品。
四、教学评价:
1.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评论,评价学生对梵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通过考试或作业,测试学生对梵高的艺术风格和技法的掌握程度;
3.通过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
1.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梵高作品中的特点和价值,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感悟;
2.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帮助他们提高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3.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
《梵高传节选》教案设计 篇三
《梵高传(节选)》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明确传记文学的特点:史料的真实性和描写的生动性。
2、学习梵高的伟大精神,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3、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明确传记文学的特点:史料的真实性和描写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占有、删选资料,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的运用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节选自欧文.斯通的代表作《渴望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因而在上课之前了解梵高其人其事是非常必要,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方位地去查寻资料,如上网、去图书馆,有的学生甚至买了《渴望生活》一书,全文阅读。学生主动地得到了大量资料,又因为自身的认识水平、生活经历、文化素质的不同,对人物的看法也就不同。基于此,我将教学设计成“语文研究性学习课”,在弄清传记文学特点的同时,又放飞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创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伴着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屏幕上出现一组梵高的画作,有灿烂的向日葵、旋转的星空、奥维尔教堂、塞林莱斯大道、绿色的麦田……最后画面定格在梵高不同时期的四幅自画像,随着画面逐渐淡去,形成背景,出现一段文字:文森特.梵高(1853----1890)荷兰画家,后印象派代表人物之一。曾做过商人、传教士,后自学作画,其画风曾为野兽派所取法,因精神病自杀。
(课堂效果:选用贝多芬的音乐,是因为这两位伟人有着相似的命运,有着一样的精神,借助音乐和图画吸引学生,让他们快速地进入课文的氛围中,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奠定感情基调。)
老师导入课文:这就是梵高,欧洲现代绘画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一个从不向命运屈服,用生命谱写辉煌的英雄。妙手丹青无人赏识,在极其孤独和环境中从事绘画,付出常人所难以想象的艰辛,创造了一
个生命的奇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被誉为“美国传记文学之父”的欧文.斯通的代表作《渴望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屏幕出现一本书,封面有渴望生活,欧文.斯通著几字。随着书本的自然翻动,最后定格在第八节,也就是课文内容。
二、分析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