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教案设计(精彩3篇)
《出师表》教案设计 篇一
教案设计目标:通过学习《出师表》,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一、教学内容
1. 教材:《出师表》
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出师表》的作者、背景、内容以及意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教学重点:《出师表》的作者、背景、内容以及意义。
4.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出师表》的深层含义和历史背景。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介绍《出师表》的背景和作者,引起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兴趣。
2. 学习:分段解读《出师表》,让学生理解每一段的意义和作者的用意。
3. 分析:让学生分析《出师表》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总结:让学生总结《出师表》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5. 拓展:让学生探讨《出师表》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与历史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出师表》的作者、背景、内容以及意义。
2. 朗读法:让学生分段朗读《出师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3. 讨论法:通过讨论《出师表》的内容和意义,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估
1.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对《出师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作业布置:布置阅读《出师表》的作业,让学生写读后感或者心得体会。
3. 测验考核:通过测验考核学生对《出师表》的掌握程度。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相信学生在学习《出师表》的过程中能够收获知识和乐趣,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出师表》教案设计 篇二
教案设计目标:通过学习《出师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与历史的关系。
一、教学内容
1. 教材:《出师表》
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出师表》的背景和作者,分析文章的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教学重点:《出师表》的背景、作者、内容和意义。
4.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出师表》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出师表》的背景和作者对文章的影响。
2. 学习:分段解读《出师表》,让学生理解每一段的意义和作者的用意。
3. 分析:让学生分析《出师表》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辩论: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讨论《出师表》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总结:让学生总结《出师表》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出师表》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和思考。
2. 辩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出师表》的内容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出师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作业评定:评定学生写的读后感或者心得体会,检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辩论成绩:通过辩论的成绩,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相信学生在学习《出师表》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启发和提高,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出师表》教案设计 篇三
《出师表》教案设计
教学设想
本文以议论为主,教学时应着重分析本文的议论内容和表达上的条理性。文中诸葛亮兼叙了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流露出他忠于蜀国、忠于刘备父子的感情,教学时应就说明这些记叙、议论和抒情所起的作用。
前面已学过《隆中对》,学生对三国形势和诸葛亮的为人,以及他和刘备的关系已经有所了解,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旧知识。把《隆中对》和《出师表》联系起来读,既可以从旧
课文中得到启发,便于阅读新课文,又可以用新课文中的内容来加深对已经读过的旧课文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对联导入新课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
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二、简要复述《隆中对》一文的内容,注意以下要点
1.三国形成前的概况。
2.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3.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
三、解题,简介时代背景
1.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
《出师表》的时代背景: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乏。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帷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
3.关于刘备托孤:《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章武(刘备即帝位后的年号)三年(即公元223年)春。先主于永安宫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即阿斗)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勒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4.关于刘禅:刘备子,小名阿斗。刘备死后他继任蜀汉皇帝,昏庸无能,由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北伐军中,他逐渐信任宦官,朝政腐政。公元263年魏军攻成都,他出降,第二年举家迁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由于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庸碌无张的皇帝,所以后世就把“阿斗”当做昏庸无能的人的代称。
本文是上表陈说意见,提出政治主张,所以全文以议论为主。又因诸葛亮对刘备有知遇之恩,要报恩于刘禅,他真诚地辅佐刘禅,希望刘禅能够支持自己,共同完成刘备生前没有完成的事业。所以文中又兼叙了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在议论和叙述中,流露着忠于蜀国、忠于刘备父子的真情实感。
四、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画记出疑难字词,注意停顿、重音。
1.正音:
疲弊(bì)陛下(bì)恢弘(hóng)驽钝(núdùn)
裨补阙(bìquē)行阵和睦(háng)夙夜忧叹(sù)崩殂(cú)
妄自菲薄(
fěi)陟罚臧否(zhìpǐ)以彰其咎(jiù)2.古今异义词:
(1)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
(2)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
(3)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4)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
(5)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
单音词古今异义的更多:先、崩、弊、诚、义、否(pǐ)、遗(wèi)、愚、阙、雅等。应当注意加以分辨。
五、学生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惟贤的具体建议。
第二部分(6—9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出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六、师生共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第1段通过对当时形势的分析,提出具体建议。
(1)指出当时形势的危急。
文章起始并不先说出师的事,也不急于提出建议,而是先从分析天下大势人笔,指出:“天下三分”,而蜀汉最为弱小,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关头。对形势的这一清醒的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家必然败亡。
(2)指出其有利条件。
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这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用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以竟先帝之业。
(3)提出具体建议。
①“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②“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4)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
明确:意在激发刘禅竟父之志和启示他效先帝用人之明。
2.第2段从法度方面建议,执法必须严明公允,“宫中”“府中”不应异法。
(1)指出要赏罚公正,内外一体。
(2)指出要法纪严明。
3.第3、4段从任人方面建议,主要为推荐贤人。
(1)第3段,宫中(内):
人物:郭攸之、费讳、董允等。
特点: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作用: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预计效果:必然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2)第4段,府中(外):
人物:将军向宠。
特点: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作用: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预计效果: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4.第5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劝谏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所
在。
(1)先汉兴隆的原因(正面):亲贤臣,远小人。
(2)后汉倾颓的原因(反面):亲小人,远贤臣。
(3)刘备对此有所警惕: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4)推荐贤臣,并希望信任他们,以兴复汉室。
(5)小结:这一段把“亲贤臣,远小人”提高到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上来总结,也是对前面两段“宫中”“府中”分说后的归纳。并再荐贤臣,希望刘禅能亲贤臣,远小人,以求汉室兴隆。
以上第1—5段从形势分析到具体建议,是出师前的周密安排,目的在于出师后无后顾之忧。
七、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