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 教案
写景状物 教案
《写景状物》 建议一:采用活动教学法、讨论法 * 教学过程建议 1.对于作家而言,“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对于学生来说,“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所以,我们的写作教学要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进社会。本课教学内容是写景状物,因此,教师可带领学生到教室外或校外,让学生接触自然,感受自然,实地指导观察并作好观察笔记。教师应选择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景物,师生共同观察,把握景物特征。 2.教师可先介绍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先就所观察的景物展开小组讨论,口头描述,在此基础上再写作文。 3.在进行写作之前,教师可以分项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变换立足点,按照一定顺序观察景物的能力。 其次,可以培养学生调动自己的各项感官去感受景物的能力。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在学生具有直接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分项培养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如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对比描写等。 再次,要求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方面的训练。 * 示例: 一、课前活动 新生入学正值秋季,课前组织学生观察秋天的景物,作好观察笔记,拍摄风景照片若干张,最好是不同角度拍摄的同一景物。 教师先教给学生多角度地观察景物,把握景物特征的方法:一是立足点固定不变,平视,仰视、俯视或环视不同的景物画面,这叫定点换景法;二是立足点不断变化,观察的对象也不断变化,这叫移步换景法。观察景物时,可以从景和物的位置、形状、大小、色彩、气味等进行静态的观察;也可以观察景和物瞬息间在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方面的变化;还可以将此处的景和物与其他的景和物进行比较。 二、课堂导入 观察力弱的人面对生活如同荒漠,观察力强的人在荒漠中也会发现人生。鲁迅先生说:“如果要创作,第一需要观察。”梁启超早就指出:“观察的条件,头一桩是要对所观察的对象有十二分的兴趣,用全部精神注在他上头。”同学们观察秋天,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呢?我们又如何才能把这份感受变成优美的文字呢? 三、知识导引 教师介绍写景状物的知识和写作技巧: 1.写作时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有重点地来写,或从不同的侧面作精雕细刻的描绘,或粗线条地勾勒出轮廓,揭示其特点。 2.安排合理的顺序。根据景物的特点,写景状物时要安排合理的顺序。可以按空间顺序写,如从外到内,从上往下,从远而近。可以按时间顺序写,如按清晨、中午、傍晚的先后,或者按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还可以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写,如先写全景再描述局部,或先描述局部再描写全景。有时也可以将这几种顺序结合起来使用。 3.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以及恰当的修辞手法。为了把景、物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写作时可以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或者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也可以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动物、植物当成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 4.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写作时如果把感情融于所写的景物之中,就会使所写的景物做到情景交融。表达感情的方法很多,可以借物抒情,借景抒情,也可以借联想表达感情,借议论表达感情和直接表达感情等。 四、学生分小组活动 1.展示照片,每个人就自己的观察做口头描述。 (1)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按一定顺序口头表述。 (2)从不同的感官出发进行描述。 (3)就景物展开联想与想象。 2.小组发言人综合小组讨论的情况,完成一段景物描写,在班上交流。 五、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发言交流的基础上自由作文 六、教师评讲、总结 建议二:采用活动教学法、阅读与写作结合法 * 教学过程建议: 1.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对写景状物的兴趣。 2.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通过范文的阅读分析和对学生习作“病例”的修改,让学生领悟写景状物的一般规律。 (1)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景物或事物来写,只有写自己熟悉的景物或事物,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2)要仔细观察。抓住景物或事物的某些特征加以细致描绘。 (3)要根据具体的景物或事物选择恰当的表达顺序。 (4)描写景物或事物时,要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传神。 3.先让学生分项进行口头训练 (1)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材料,如图片、多媒体影像资料,要求学生用感官去进行感受。 (2)训练时应循序渐进,先学习观察景物特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感受景物;然后分别就景物特征进行两三句话的口头描写;再进行综合性的片段描写;最后对自己和同学的描写进行简要的评价。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也锻炼了口头作文能力和评价能力。 (3)作课堂口头训练时,可确定描写对象,便于师生对其进行讨论评价:应着重描绘哪些景物,抓住它们的什么特点,怎样把这些特点反映具体,是否抓住了重点,描写是否有序、形象等。 4.在口头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 (1)学生可将口头作文写下来进行修改,也可另外选材再写。教师也可选择精当的范例让学生模仿写作。 (2)应合理安排写作时间,留下时间给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指导评价。 (3)学生写作时,教师应具体指导。及时巡视,引导学生发现并改正自己作文不足之处。 (4)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评价时可以采用示范评价、互相评价的形式,可以采用留言、写心得的形式,也可以用作品展示、写作经验交流、竞赛法等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5)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写好后,可学生分组互评、修改文稿。学生互评时不仅仅组织学生评价写作的好坏,还要互相指出存在的问题,以便于作者进一步修改。同时也促进了评价者自身水平的提高。最后,由学生在借鉴和评价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 * 示例 一、课前活动——搜一搜 分组收集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物的诗歌、文句。 二、课堂活动(一)——背一背 各小组推选代表参加写景诗文背诵竞赛,评出优胜者。 三、课堂活动(二)——读一读 教师选择2-3段精彩的写景文字,让学生阅读并说说好在哪里。 四、课堂活动(三)——说一说 1.教师选择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景物,或是实景,或是不同角度拍摄的同一景物的照片、影片,师生共同观察。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要求同学们用两三句话写出景物特征,互相交换评改。各自推荐抓得准,写得好的文字,说说为什么。 3.师生互动,一起讨论这些描写哪些好,哪些不好。再结合前面背诵和阅读的精彩写景文字的精彩之处,归纳出写景状物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五、课堂活动(四)——练一练 1.分项进行口头训练 (1)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按一定顺序口头表述。 (2)从不同的感官出发进行描述。 (3)就景物展开联想与想象。 2.在口头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实践。 六、教师评讲总结 相关资料 一、写秋美文欣赏 秋雨 清晨,朦胧中感觉到今天的异样——阳光没有透过窗帘。伸展四肢,舒舒服服地打了个哈欠,起身拉开玻璃门向外望去,细雨正悄无声息地沐浴着这座小城,近一个月堆积下来的尘埃被轻轻地洗刷干净。难怪在烟雨飘渺中,小城显得那么惬意那么安详。 小院中,石榴正沐浴着秋雨,那火红的石榴花上水珠晶莹剔透,使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石榴花显得更加艳丽妩媚,好一幅秋雨中的美景,让人的目光不舍得离开这景观。由此想象,那离家不很远处的橘子园景色一定毫不逊色。在橘树下盛开的野菊花正舒展着枝叶舒舒服服地感受秋雨迷蒙,又像是和秋雨呢喃着要让这弥漫着的秋雨把它的芳香传递到四方。 微风中,秋雨弥漫着,带着花儿的艳丽花的芳香弥漫着。风把秋雨酿成清醇的酒,忧伤的人喝了在梦与清醒之间,思绪像千丝万缕的藤蔓;幸福的人喝了沉浸在花的海洋,无需荒芜的约誓,喜悦的泪水和着雨水在心湖乏起一圈圈美丽的涟漪。 一阵不易察觉的微风携带着细雨飘洒在脸上,清凉的感觉把思绪牵回到这烟雨笼罩的小城,路上川流不息,车水马龙。有的人形色匆匆,有的人却如闲庭信步。有人说,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暴风雨中的搏斗,原也带着悲烈的色彩,唯其如此,人生才显得壮丽。那么人生能不能也是一次在微风吹拂下的绵绵秋雨中的漫步?在忙忙碌碌中,不乏恬静淡雅;在无声无息的时空下,又显得风风火火,风风雨雨不能洗刷胸中的自信。人生如四季,有春有夏,有秋有冬;有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柔风;有狂风暴雨,也可能有惊涛骇浪……无论是哪种,都不必诧异也无须惊喜,更不要当成包袱,因为这些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生命的礼物。 看看眼前这喧嚣的城市,看看在尘世中依然飘飘洒洒的秋雨。思绪已随这烟雨般的秋雨飘洒而去,早已分不清那是烟波还是细雨。 秋 童年时的我,对四季的概念比较模糊。只知道春天是暖和的,夏天是炎热的,秋天是凉爽的,冬天是寒冷的。随着时光的流逝,人渐渐地长大,慢慢地我爱上了春天的鸟语花香;爱上了夏天在水池里的嬉欢,冰淇淋的刺激;爱上了冬天堆雪人、打雪仗、看雪景……唯独秋天,让我觉得枯燥无味。尤其是家乡的秋天,整天只看到叶子发枯发黄并一片片地凋落。无聊之余,最多也不过是几丝忧愁。 语 文老师说,秋天是一年中美丽的季节。当时我并不完全相信,总有些怀疑。但从那时起,我便开始观察秋天,感受秋天。 秋雨往往是飘落着的,细细的,密密的。风夹杂着雨,雨跟随着风,飘零着。雨轻轻地洗刷着大地上的一切,地面被洗得油亮,树叶上不断地渗出颗粒饱满的雨滴。到了黄昏时,风和雨都放慢了节奏。太阳又从云层里爬出来,将她的余辉送给大地。黄叶在柔和的阳光的映射下,透露出淡淡的微红,就像害羞的少女那美丽的脸颊。 秋风飘过的地方,树叶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很好听,风大时,黄叶就会挣脱树的束缚,随着风一起翩翩起舞,好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在风的伴奏下,载歌载舞。此时,恰好有三两个人从飘落着的黄叶中走过,这不是绝美的画面吗?可又是那样的转瞬即逝,犹如昙花一现。让我还没来得及仔细欣赏,便消失了。 我惋惜这短暂的美,更惋惜秋叶的刚烈。它如此奋力地挣扎,是为了摆脱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