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教案设计(精选3篇)
《忆江南》教案设计 篇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而《忆江南》这首诗更是被广泛选用。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忆江南》的教案设计,帮助教师更好地展开诗歌教学。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杨万里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2. 理解诗歌主题和意境;
3. 掌握诗歌的基本意思和结构特点;
4. 能够欣赏和朗读《忆江南》。
二、教学重点
1. 诗歌主题和意境的理解;
2. 诗歌的基本意思和结构特点。
三、教学难点
1. 对诗歌意境的把握;
2. 对诗歌语言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营造江南的美景,引发学生对江南的向往之情;
2. 学习杨万里的生平及诗歌创作背景;
3. 分析诗歌内容,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4. 解读诗歌语言,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比喻和意象;
5. 分组朗读《忆江南》,展示学生的朗读风采;
6. 总结课堂内容,引导学生感悟江南之美。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忆江南》这首诗的内涵,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同时,通过朗读和欣赏诗歌,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诗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忆江南》教案设计 篇二
《忆江南》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的经典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也让人感受到江南的独特韵味。下面将介绍一份以《忆江南》为主题的教案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忆江南》的背景和作者;
2.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3. 掌握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4. 能够朗诵和欣赏《忆江南》。
二、教学重点
1. 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 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
1. 对诗歌意境的把握;
2. 对诗歌修辞手法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江南风光的视频,激发学生的情感;
2. 学习杨万里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3. 分析诗歌内容,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
4. 解读诗歌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比喻和意象;
5. 分组朗读《忆江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
6. 总结课堂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故乡情怀。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忆江南》这首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通过朗读和欣赏诗歌,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设计一些与诗歌相关的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诗歌之美。
《忆江南》教案设计 篇三
《忆江南》教案设计
《忆江南》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唱、动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学会背唱歌曲并初步学 习轮唱、合唱歌曲。 2.从诗、景、歌、乐、舞等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忆江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准确演唱一字多音处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师:现在已是暮春时分,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到处春暖花开,景色迷人。最美的地方要数江南了,下面就随着老师一起去景色秀丽的江南看看吧!(欣赏图片) 2.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3.自古就有许多文人墨客也都为江南的美景叹服、留恋,于是写下了许多佳篇诗句。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回忆江南时就写下了一首《忆江南》。(有感情的朗诵词) 4.忆江南是一个词牌名,也叫做望江南。词牌是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词原来都是配了曲谱吟唱的。比如他们会这样吟唱《忆江南》。(师吟唱) 5.加上曲调吟唱和没有曲调朗读相比,你觉得效果上有何不同?(生说一说) 6.老师把刚才吟诵的曲谱写了下来,想不想唱一唱?(生跟着老师边唱边划一划旋律线) 5 5︱2- ︱3 3︱1 6︱2- ︱2-︱2 2︱6 6︱3 3︱1-︱1 1︱3 3︱ 2 2︱6-︱6 2︱1 6︱5-︱6 6︱5-︱5 0‖ 二、歌曲学习 1.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首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歌曲,名字就叫《忆江南》,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师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请说说在听歌曲时,脑海里都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3.下面摇着小船,听着音乐再次去江南看一看好吗?(想唱的同学可以跟着轻声哼一哼) 4.这么美的歌曲,想学一学吗?(出示曲谱) 5.跟着师唱一唱曲谱 6.刚才唱的曲谱你觉得熟悉吗?(引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