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城楼
忻州城楼
忻州
城楼忻州城楼(忻州城楼)
忻州城楼是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于忻州市旧城北门。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忻州城原有四座城门,均建有城楼,只北门城楼独存。城楼高三层、十七米,面阔七间,进深四间,三滴水、歇山顶。檐下高悬“晋北锁钥”门匾。楼内无柱,梁架结构简洁,连接严实,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整个城楼,红柱蓝瓦,画栋雕梁,富丽堂皇,甚为壮观,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
目录 名称由来 建筑结构 历史考证 史料记载 收缩展开 名称由来忻州城古称秀容,位于太原至五台山途中,为忻州行署、地委驻地。春秋时,忻州属晋国,战国时归赵,秦汉时属太原郡、雁门郡、太平郡。隋代为新兴都、雁门。唐、五代、宋时为忻州定襄郡,金、元、明、清为忻州、代州、保德州。民国初年为雁门道。忻州城有一个带有象形意义和传奇色彩的俗称,叫“卧牛城”。传说因城池地形西高东低,顺坡而建,远望色黄而广袤,状如一头硕牛面东而卧:一侧挺凸如弓弧,酷似卧牛之背;城墙顶上排列有序的雉堞又像牛的脊梁,“卧牛城”便由此而得。
建筑结构忻州北城门楼创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楼身座落在12米高的城墙之上,更显其巍峨高大。雄伟壮观。在忻州城内,虽然东西南北都有城门,但北门城楼却是“卧牛”的性格内涵和风云象征。垣顶四周的城垛十分考究,重檐三滴水,歇山式;楼体布局合理,构思精巧;形制巍然而富丽堂皇,虽逾百载,威仪不减当年,像一位气度风雅的贵夫人,虽年迈,其身韵的贵气仍显示着清代高层建筑风格和精湛的造型境界。城墙巍巍耸立,外涂朱红,下筑券门洞,洞顶甚高。底阔3米多。城墙内两侧,各有砖砌台阶,曲折通上墙顶。墙顶四周砖砌围廊,中部为上楼。门楼面阔7间,进深4间,三层檐下,四周共有红色廊柱22根。两层廊柱间置木栏板。楼内无柱,梁架结构简洁,联结严实,是城内唯一的高层木结构建筑。
历史考证忻州北城门楼创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于这一次大修,明代学者余继登特地写了一篇《重修忻州城记》的文章。文章开头说:“忻州于古为阳曲,外控云谷,内蔽全省,最称要害。而地势平旷,无山河为之关阂,虏阑入,凭城为守,城仅筑土为之,易于溃坏。至嘉靖之季,虏无岁不内讧,忻父老子弟时苦蹂躏,萧然步之矣,筑以砖石而蒿目,疮痍之民不任吏役,官无见,和虏后益复,骚扰加剧,因二十余年,郊无垒,州无城,城无守御之备,垝垣敝甲以待市而不虞其变。”由此知道,敌人变本加厉的入侵,土城墙的`颓废倾圮,百姓的“时苦蹂躏”、“和虏的益复”等乃是此次修城的重要原因。倡导者何许人也?文中云:“万历丙申巡抚中丞魏公(允贞)行部至忻,慨然太息,亟令主者揣厚薄、度崇卑、量经费,凡既具矣,与督府王公合疏以闻,报可。“这里清楚的说明倡导人魏允贞,是指令”主者“先拟出修城经费计划,再呈报上级部门,以求得到上级的许可与支持。
史料记载根据有关资料所知,“城墙包砖的提倡与实行,是与大炮的广泛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在元朝以后明代普遍推广”(见《忻州城探微》)。隍三重,深二丈,阔丈余。建四门,东“迎晖”,更名“拱辰”;东北角隍三重迹存,余止一重,南北门外皆有关厢筑郛。善墩堡,修亭障,所在皆然。虏奉约束,边人释戈负耒,谁不谓可幸无事?吏治拊循,士民练简戎伍,辑宁疆场而博安静之悦。楼橹睥睨,靡弗 壮丽。珠联璧合,相应成趣,上这次修建的筹划之周,规模之大,用费之多,人数之众,历时之长,质量之高,造型之美,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均超过了第一次,为以往所不能比拟。这次修城组织领导的人员除山西巡抚魏允贞外,还有太原府同知贾一敬,岚县添注典史、静乐署邑事赵梦麟,分离者为忻州官邱允升,清源县县丞曹汝宏,总经理为太原府知府赵彦、周诗,忻州知州张尧行(号河柱)。忻州城楼的滥觞史,《重修城垣记》中说:“嘉靖二十八年筑浚垣堑,增设敌台,缮修堞楼”;余继登《重修城记》中云:“万历二十四年甓以砖石”,“楼橹睥睨”加之,当时的山西巡视魏允贞写有《阅忻工南楼纪兴》,诗云:“日暮轻裘更朔风,登楼慷慨与谁同。千峰堆血胡尘净,百雉连云汉戍雄。兵法古来兼地利,人谋今亦借神工。丁宁刺史无他策,保障惟欺善后功。”同时期的学者推官侯正鹄写的《和中丞魏公阅忻工南楼纪兴云韵》道:“层楼城上依天风,万里空蒙一望同。睥睨西连秦塞险,云山北拱地图雄。九原峰火形偏壮,三晋关河势转工。牧马河水清胡骑绝,和戎谁复更论功。” 忻州城楼是明代始建的。然而,明代的这种城楼仅仅是“楼橹”而以,也叫“望楼”,以为了望目标,作防御戍守之用,造型较为简陋。而成为现存的城楼,乃是同治所建,它是在望楼的上层部分增高饰顶,以使楼体结构复杂而美观,从上面看,如鸟奋翅而起飞,由下端观,檐阿华彩而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