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菡演讲语录:幸福从心开始(通用3篇)
黄菡演讲语录:幸福从心开始 篇一
在一场名为“幸福从心开始”的演讲中,知名心理学家黄菡分享了她对幸福的深刻理解。在她看来,幸福并非来自外部的物质享受或他人的认可,而是源自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黄菡指出,很多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陷入了误区,他们认为只有拥有更多的钱财、更高的地位或更多的外在条件才能获得幸福。然而,这种追求只会让人们陷入更深的焦虑和不满,因为外在条件并不能永久地满足内心的需求。
相反,黄菡强调,幸福的根源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只有当一个人学会了接纳自己、珍惜当下,并学会从内心感受到快乐时,他才能真正体会到幸福的滋味。这种幸福是源自内在的,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动摇。
黄菡还提到,要想实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人们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修炼。通过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培养一颗感恩的心以及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人们才能逐渐实现内心的平和与安宁,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
在结束演讲时,黄菡鼓励现场的听众们要从现在开始,从内心开始追求幸福。只有当我们真正懂得珍惜当下、感恩所拥有的一切,并学会从内心的深处感受到幸福时,我们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黄菡演讲语录:幸福从心开始 篇二
在另一场名为“幸福从心开始”的演讲中,黄菡分享了她对幸福的另一种理解。她认为,幸福不仅源自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也与人们的外在行为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黄菡指出,虽然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是实现幸福的基础,但外在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同样重要。一个人如果过于沉湎于消极的情绪和行为中,比如抱怨、嫉妒、懒惰等,那么即使内心平静,也难以真正体会到幸福的感觉。
因此,黄菡鼓励人们要从外在行为入手,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比如,多关注他人的需求、乐于助人、保持身心健康等,这些都是实现幸福的重要途径。只有当我们在外在行为上也能体现出内心的平和与善良时,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幸福。
此外,黄菡还提到,要想实现幸福,人们需要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与家人、朋友、同事之间的和谐相处、互相尊重、互相支持,都是实现幸福的重要因素。因为只有当我们能够在人际关系中找到支持和理解时,我们才能更好地体会到幸福的真谛。
在结束演讲时,黄菡鼓励听众们要从内外兼修的角度来追求幸福。只有当我们在内心平静与满足的基础上,结合积极的外在行为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时,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幸福,让幸福从心开始,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黄菡演讲语录:幸福从心开始 篇三
2014年11月2日下午2:30,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心理学博士、江苏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江苏卫视《非城勿扰》特邀嘉宾主持黄菡教授在“扬州讲坛”作了一场《幸福从心开始--论论生活之道》的励志演讲。
以下是黄菡《幸福从心开始》演讲内容摘选:
关于幸福,可能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如果教导别人如何幸福,那可能吃力不讨好。
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和幸福接近一点,那就是树立合理信念,矫正A型性格,增加快乐感受,调整挫折反应和协调重要关系。
不要沉迷在“必须”“应该”中
别把自己想成天底下最不幸的人,不要沉迷在“必须”和“应该”中,要学会“理解”和“弹性”。生活中,这样的话语有很多,比如“考不上大学,这辈子都完了”,“如果失去你,再也不会有爱情”,这辈子长着呢,这些算什么呢?
有位律师,在家里忙明天
要上庭的案子。他的小儿子过来找他玩,他为了应付他,就把一张世界地图撕碎,让儿子去拼,认为这会耽搁儿子很长时间。没想到,不过几分钟,儿子就把地图拼好了。儿子说,世界地图的确难拼,但是地图背面是张人像,人像好拼,人对了,这个世界就对了。人错了,这个世界就错了。我们不是不可以去批判世界,但是首先要学会自省。我们不是不可以向世界提出要求,但是首先要学会妥协让步。生活不是数理化,只有一个答案,生活更像是一篇作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事业和生活如何平衡?
第一点是强制休息。强迫自己彻底摆脱工作进行周期心理调整和放松。一定要讲强迫,把它变成一个铁律。不要因为忙,而被舍弃。
生活中,有时我们进退两难,就是因为我们想两全其美。周期性休息,一天再忙,给自己一个小时;一周再忙,给自己一天;一个月再忙,给自己一个大周末;一年再忙,给自己一两个星期。如果保证不了,可以考虑换一个工作了。因为,你是在透支自己。休息,要讲究彻底,随心所欲。
第二,坚持积极的业余爱好。积极的,首先一定是快乐的,避免人云亦云。一定要对虚荣心保持警惕。一个朋友送我昆曲的票,我强装兴趣。其中的两位男士借口抽烟,一去不复返。我和我的女同学,则在焦虑:该不该走呢?
第三,帮助别人。没有什么事情,比帮助别人做好事更能给人带来快乐。这不是空洞的道德说教。每个人都有良善之心。善做善事,我不大主张用过分牺牲、压抑、克制自己的心态去帮助别人。我们因爱人,才助人。谁都不能帮助所有要帮的,但是不能因此而不帮助眼前一个可以帮助的。勿以善小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