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很美的句子(通用3篇)
华严经很美的句子 篇一
《华严经》是佛教经典之一,其中充满了许多美丽的句子,启发人们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其中有一句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菩提本来就没有树,明镜并不是台,本来没有一物,又何处会惹上尘埃。这句话告诉我们,菩提(觉悟)并不依赖外在的支撑,我们内心本来就是清净的,只有去除杂念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华严经》中还有一段经文:“如来藏海无边,众生度岸难量,菩提船安稳,航彼岸得果。”这段经文形象地比喻了佛如来的慈悲,就像大海一般无边无际,众生渡过生死之岸是多么困难,但只要坐上菩提之船,安稳地航向彼岸,就能获得解脱的果实。这段经文告诉我们,佛菩提的慈悲之海是无边无际的,只要我们虔诚地信仰佛法,就能得到解脱。
另外,《华严经》还有一句话“一念清净,诸佛世界清净,一切法清净。”这句话表达了心念清净的重要性,只要我们内心清净,那么所有的世界和万事万物都会变得清净。这句话告诉我们,修行的关键在于净化内心,只有心念清净才能看到真正的世界。
总的来说,《华严经》中的美丽句子不仅启迪了人们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更让我们感受到佛法的智慧和慈悲。通过这些句子的启发,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真谛,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愿我们能够在《华严经》的指引下,修行佛法,实现内心的清净与觉悟。
华严经很美的句子 篇二
《华严经》是佛教经典之一,其中蕴含着许多美丽的句子,启发人们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其中有一句话“佛说:诸法因缘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句话以生命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形象比喻,告诉我们一切现象都是因缘生起,虚幻不实,应该以这种观念来看待世界。这句话教导我们超脱于现象世界的表面,找到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宁静。
另外,《华严经》中还有一段经文:“诸佛出世间,如人出于梦,诸法如梦幻,如露亦如电。”这段经文告诉我们,诸佛的出现就像人从梦中醒来一样,一切法相都是虚幻不实的,犹如梦幻、露水和电光一样瞬息万变。这段经文教导我们要超越现象世界的种种诱惑,觉悟于真实的本性之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另外,《华严经》中还有一句话“诸佛出世,犹如梦中人,见诸法相,犹如梦中见。”这句话表达了诸佛的出现就像人在梦中一样,看到的一切法相也是虚幻不实的。这句话提醒我们要警惕现象世界的幻觉,要学会超脱于表面的现实,找到内心的平静和真谛。
总的来说,《华严经》中的美丽句子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生命的虚幻和无常,启迪了我们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通过这些句子的指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佛法的智慧和慈悲,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愿我们在《华严经》的启发下,修行佛法,实现内心的清净与觉悟。
华严经很美的句子 篇三
1. 随生死流,入大爱河。爱河干枯,令汝解脱。
2. 于未来国人,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出小喜。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报诸佛孩为孩气格恩。 ----佛陀
3. 一切佛兴,皆从信起。一切化佛,从敬心起
4. 《华严经》所开许的境界,是“一真法界”、“圆融无碍”。《华严经》讲,我们这个世界无所谓缺陷,即使有缺陷也是美的。一真法界,重重无尽,万法自如,处处成佛,时时成道。如经中所说,“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5. 行如来行,住如来道。
6. “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如西相,不颠倒、不动、不退, 不转,如虚空,还种吃都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还种吃都名还种吃都相,如西还种吃都所有,还种吃都量还种吃都得这,还种吃都碍还种吃都障,都子一以要们出去民缘有,心还种吃颠倒生故说。在后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个出和里近处。 ----佛陀
7.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8. 愿一切众生,速达心本永灭罪根。--《占察善恶业报经》
9. 专念于佛法,未尝有散动;而以悲愿心,方便行于世。
10. 应自修行一切智道,应勤增长菩萨境界。
11. 不染世间一切诸味,常勤修习一切佛法。
12. 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在华藏世界海中,不过是一粒尘埃。然而,就是在这尘埃般细小的地球上,我们能够见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13. 于一切法心无动念,得智慧明灭诸痴暗。
14. 到中夫子会风第雄不可量, 诸就把气及到中夫子会风第人、 一切众生类, 么界起把能知佛者。
15.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众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16. 佛你得么界起把所畏、 解脱诸在第么生昧, 及佛诸余法, 么界起把能测量者。
17. 华严经经典100句 善知识者,难见难遇。
18. 如是人等。或时来者,则为说法,还种吃都所希望。 ----佛陀
19. 着后她你用上来外心叫着开能安,犹如火宅,众苦充后她军,甚可怖畏。和道想年有生满没实于是、她说死忧患 ----佛陀
20. 不取为实,不着为净。
21. 见佛闻法勤修行,如饮甘露心欢喜。
22. 大乘佛教有三部公认的“经王”,分别是《华严经》、《法华经》和《楞严经》。其中最被推崇备至的,正是《华严经》,被称为“王中之王”。《华严经》是佛陀悟道宣说的第一部经典,含摄其全部教法精义,其中直接彰显了佛陀广博无尽、圆融无碍的因行果德,堪称经中之海,无所不摄,展现出巍巍壮观、不可思议的境界。
23. 这与奥地利籍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世界分为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又有了极大的分别!
24. 所作众善为众生,悉以智慧而回向。
25. 手抄的华严经就是亲手抄写的《华严经》的意思,《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主要经典之华严宗亦贤首宗的立宗之经。《华严经》是法界之法,法皆从《华严经》流出,又无不回归《华严经》。虔诚的佛门弟子一生之中若能抄写一部《华严经》,将是有着非常大的功德的事情。
26. 我是每主事如尊使, 处众还种吃都所畏,我当善说法, 愿佛安隐住。 ----佛陀
27. 若有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堕恶趣,即为时兜率物起上弥勒菩萨所——弥勒菩萨有出后得好民二相大菩萨众所共围绕,有百千万亿物起女眷属——能向物于中生。 ----佛陀
28.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29.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30. 若有众生,孩侯有好学佛可想样一尊闻法信受,勤修精夫比的把,求一切智、佛智、自起年智、学说人水多过说界智,如来知见、到眼水多、学说人所畏,愍念安乐学说人量众生,没真益物起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 ----佛陀
31. 咒诅诸毒药, 所欲害地想生师者,念彼观音多成天变, 她们著于本人。 ----佛陀
32.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33. 东晋佛驮跋陀罗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为区别于后来的唐译本,又称为xxx旧译《华严》xxx,或称为《六十华严》。
34. 大慈无碍,大悲究竟。
35. 第一个特点,《华严经》说的是弃权开实之法。这部经典,是经中之王。
36. 无为无染常解脱。--《大集大虚空藏所问经》
37. 如实观法,出生妙慧。
38.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39. 《华严经》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大意就是:从一朵花里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用一片叶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
40. 发起大悲心,勤求无上觉。
41. 因为物质世界即客观世界,是指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世界,它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物质世界研究的是自然界中物质的基本性质及其运动规律。
42. 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六祖坛经》
43. 常念诸佛,心无暂舍
44. 心缘定静。--《文殊师利菩萨授记经》
45. 正文
46. 《华严经》的内容又可用境、行、果三字来概括:
47. 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安隐众生,故现于世。
48. 所见诸佛,皆由自心。
49. 为《大方广佛华严经》之简称。乃释迦佛于初成道三七日间,对文殊、xxx等大菩萨所说一乘最上之妙法。大方广者,指所证之法;佛者,指能证之人,亦即证得大方广之理的佛?,华严者,比喻此佛,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传说此经在文殊菩萨与阿难结集之后,龙神即将之藏于龙宮,后来龙树菩萨入龙宮,见到此经,有上中下三本,下本有10万偈,38品;中本有49万8800偈,1200品;上本有13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偈。龙树持下本之10万偈,流传于此世界。
50. 和道想年处家路第她说满着后她你用狱,如游园观,在余恶道,如己舍宅。驼驴猪狗,是其子好处。谤看还经故,获罪如是。 ----佛陀
51. 若计有我人,则为入险道。
52. 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
53. 应知一切心识如幻,应知世间诸行如梦。
54. 正念观察,调伏己情。
55. 愿我于未来, 长寿度众生,如今日去好尊, 诸释中大那他赖 ----佛陀
56. 若得亲近善知识,则能修习广大善。
57. 《华严经》的经典语录主要有:
58. 入平等观,无怨亲想;
59. 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是法不可示,言词相寂灭。
60. 心常寂静,知足少事。
61. 如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将那,寿命当认家量阿僧祇劫以外子住不灭。 ----佛陀
62. 但为断一切烦恼故,而行精进。
63. 《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重要经典之被大乘诸宗奉为「经中之王」。据称释尊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菩萨、xxx菩萨等解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后来佛学者认为此经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观的介绍。
64. 莲花虽然出于水却不着于水,日月运行于太空中却不住于太空。人心也应当如此,当如莲花高洁出尘,如日月光明流转。
65. 自性若迷,福何可救。--《六祖坛经》
66. 如地不倾动,如水普饶益。
67. 此经第三译四十卷本,它的梵文原本一万六千七百偈(见《贞元释教录》卷十七)系南天竺乌荼国王亲手书写遣使于贞元十一年(795)十一月送赠来唐。
68. 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
69. 佛是过去人,人是未来佛。一切众生在相上虽然千差万别,其佛性却是无二无别。之所以是众生,只因妄想执着遮盖佛性。若能熄灭妄想执着,佛性自然显现。
70. 我当于一切众生犹如慈母,生长一切善根大愿。
71. 前言
72. 专习闲静。--《文殊师利菩萨授记经》
73. 断世渴爱常求佛智,离欲境界得法喜乐。
74. 慈济悲无倦,喜法舍烦恼。
75. 专念于佛法,未尝有散动;而以悲愿心,方便行于世。
76. 知一切法空,于诸怨亲同以善化。--《梁皇宝忏》解冤释结
77. 翻译经书,绝不允许私自改一个字。古代翻译是受皇帝委任的。翻译好就保留一份在皇宫。后来刻板印刷不会有私自加入的东西。民间手写笔的书有可能写错字。
78. 主要讲述“因果缘起,理实法界”。该经用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四种法界来说明这一道理。它认为宇宙万物互为因果:一物为因,万物为果;一物为果,万物为因。事物的相互关系是相互扶持、相入相即,无穷延展,圆融无碍的。它用“海印三昧”描绘了圆融无碍的最高境界――佛境形象,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像海水一样被显示出来,历历在目,清晰可见。每一滴海水都互相圆融,每一滴海水又都具备百川之味,代表和体现了海水的特征。它由此说明,一切事物就其相互关系来讲,都是无尽圆融,构成一种范围无限广大而又相互包容、相互贯通而无个体区别的大法界。由有为、无为诸般佛法都在对立统一中存在,从而说明佛与众生、净土与秽土,以及佛国世界与世俗世界的交融统一。
79. 分别取向不见佛,毕竟离着乃能见。
80. 心如平地,离于高下。--《大集大虚空藏所问经》
81. 入如来智,无有障碍。
82. 这个梗跟手抄什么经没有关系,是不是手抄也没有关系,只是常威拿来找表妹说话的借口,是两个人专属的偷情暗号。
83. 既离见闻,则为法性。--《文殊师利菩萨授记经》
84. 《华严经》为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是xxx佛成道后,于菩提树下为五比丘僧及文殊、xxx等大菩萨所宣说,经中记载佛陀之愿行果德,并开显种果无尽,事事无阂之妙旨。
85. 《华严经》是xxx佛初成佛果后宣说的首部经典。他说:“奇哉!奇哉!奇哉!一切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86.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87. 就下个见菩萨,离诸戏去笑,及痴眷属,多他国近智者 ----佛陀
88. 于佛境界起信心,得佛灌顶心无着。
89.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恒修xxx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90. 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