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畅销好书必读书目
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艺术畅销好书必读书目,一起来看看吧。
1、《十二味生活设计》
作者: 林怡芬 著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日本地盘小,人又太多,要想生活得好一点,就得螺狮壳里做道场。这本书是集合了日本12个一流生活设计师,呈现出日本风味的创意生活。一本可以直接教你DIY的生活好书。
2、《孟老师的下午茶》
作者:孟兆庆 主编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孟老师设计了八种主题,55道点心,20道饮品。每一道都有细致入微的制作步骤和图例。如果你想“风月无情人暗换”,书里设计了“情人约会下午茶”,如果你想闲时扯点淡,书里还有一款“贪心八卦下午茶”。看多了冰冷呆板的菜谱,看看这样专为小资服务的小资书,还是有点新意。
3、《不去会死——环游世界九万五千公里的自行车单骑之旅》
作者:(日)石田裕辅 著,刘惠卿 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石田裕辅是一个日本“泛70”后,高中骑车环游故乡那个县,从此入了魔道,大学时环游日本一周,1995年辞职开始骑车环游世界。一
路被强盗抢劫,光着屁股扔在沙漠里。他的口头禅是“不去会死”。他的劲头让我想起了日本电影里的“片山刑警”,平凡,执着,百折不挠,那是我最喜欢的日本男人形象。4、《爱的功课:李思坤的身心灵地图》
作者:李思坤 著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南方周末》的知名记者,到心灵导师和成长顾问,从给社会看病,到寻觅人的内心,李思坤的转型非常有味道。四月是一个残忍的季节,多少花一样的幼儿,被分裂的精神手刃在血泊。痛切之时,多少人遽然一惊,灵魂丢了,原来这么可怕。李思坤负责灵魂的事,通过科学手段,让惊惧的不安的愤怒的身心平复,这样的工作,虽敌不过社会的破坏,但也算值得赞许的工作。
5、《放下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
作者:(美)莫格尔 著,蒋旭峰,叶楠,刘佳 译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这本书的原名为《磨破膝盖的福分》,可惜中文版改得太过烂俗,否则在生活榜排名会高一些。犹太人的成功之道已经被研究得太多了,这一次是集中探讨他们的家庭教育。他们有发言权,因为犹太人没有文盲,圣经是每个犹太人天生的教科书,不服不行。
6、《孤独症社会融合教育》
作者:甄岳来,李忠忱 著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作者甄岳来和李忠忱的女儿1985年出生,患孤独症。作为父母,他们运用社会性教育的方法,对女儿进行了长达20年的家庭教育训练,使女儿获得了成功的康复,女儿2008年大学毕业后就业,基本实现了社会生活自立。这一成功个案成为鼓舞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巨大力量和学习榜样。20多年里,甄岳来一直坚持为全国各地的家长提供孤独症教育训练指导,帮助过成百上千个家庭。他们的孤独症康复教育理念、康复教育方法、康复教育效果,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他们主讲的“孤独症社会性教育培训班”,受到了广大家长和教师的高度认可,《孤独症儿童社会性教育指南》被家长、教师誉为“指明之书”。他们依据20年的孤独症康复教育理论研究和康复教育实践经验,探索出的中国化的“孤独症社会融合教育”之路,将造福于中国的孤独症儿童。
7、《路西法效应》
作者:(美)津巴多 著,孙佩妏,陈雅馨 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这本书不太适合放进生活书榜,放进来也不该是第十名,但如果我不选,也许他会错过所有的榜单。这本书讲了这样一个实验:1971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挑选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这些人被随机分为狱卒和犯人两组,接着被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到了第六天,情况演变得过度逼真,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经变成残暴不仁的狱卒和心理崩溃的犯人。原定两周的实验不得不宣告终止。
8、《低智商社会》
作者:(日)大前研一 著,千太阳 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低智商社会”是作者的一个创造,这也许是针对日本年轻人来说的,因为他的指向是“经济文盲”,“是无志向和学习能力低下的年轻人”。作者从政经,从网络社会,从教育等方面分析各种低智商现象,力图给人们以提醒。这样的管理学书,对我们这个社会应该有借鉴意义吧。
9、《玩进科学院》
作者:吴宝俊 著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上学的时候,我最崇拜的人除了黑道大哥就是天才,学校总有那么一两个人,每天打打闹闹或睡眼惺忪,但考试成绩总比第二名高出几十分。数学老师抓耳挠腮解不出题,总要陪着笑脸邀请他们上来,老兄还一脸不满意,这种烂题也要他出手。那种时候我自卑得想用苍蝇拍把他拍成肉泥。这本书的作者就是这样一个家伙。一个捣蛋孩子,成了中科院物理所博士,他的经历,谁模仿得来?祝你的书一本卖不出去。
10、《守护孩子的幸福感》
作者:(美)韦斯伯德 著,张筠艇 译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最烦各种儿童成功学书籍,不喜欢教孩子争上游,而喜欢看到教会人们如何守护孩子天性的知识,可惜这样的好书不多。这本书是儿童心理学家的专业辅导,教大人帮孩子应对消极情绪,提醒家长明白狂热追求成绩的巨大风险。最最好的一点,是其中一章的一个标题,“父母之德,子女之鉴”,真好,这也是我想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