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教师的教育格言
写给教师的教育格言
写给教师的教育格言1、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更重要。2、不要随便给一个学生定性。3、一切教育,从“威信”开始。4、所谓“教师成长”,第一个是生长智慧,第二个是增加快乐。5、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路人似的朋友,是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6、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到最后要当校长,因为优秀的他当校长后还能带动一批人优秀。7、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8、美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价值,更是一种生命的体验;美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9、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得更精彩。10、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11、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谐的人际关系,勤奋求实的态度,崇高的道德情操,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标。12、掌握好的方法,是学业有成的前提;打下好的基础,是事业发展的必需;养成好的习惯,是终生受益的伟业。13、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14、一个人从事教师职业的起始标准就是敬业。在此基础上提出师德的第二个核心,就是爱生。爱学生是师德的一个重要核心,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感召,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师德的第三个核心是师格,师格指教师的人格和品行,身为教师要严于律己。15、教师的几个不等式:有名气≠有水平,人缘好≠威信高,有点子≠有能力,资格老≠经验多。16、我们的老师们自己要有梦,让自己有希望,让我们活在我们的希望中,活在我们的梦想中。17、所有教育的发现都是人性的发现,所有教育的道理其实都很平实、浅近。教育的难处在于无所用心、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教育的难处还在于我们总要时不时偏离人性的。18、体罚与惩罚区别不在于是否打了学生,而在于是否伤害了学生。合理的处罚是一种教育策略,教师应该有处罚权,也应该合理利用处罚,惩罚的真谛在于爱的感动。19、好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恋。20、中小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对其教育是教师的责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启智、明理、导行的过程。21、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标。22、什么是课程智慧?更多的是对教材的把握和研究,从吃透教材到补充教材,再到更新教材。23、说话有两种判断: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科学研究只做事实判断,尽量避免价值判断。24、哪怕学生不理解你,你也要一如既往地处于与学生对话的状态。25、一个没有爱心的老师,他对他的学生没有感觉,他会过得非常辛苦。26、我们做教师的人,至少有一个底线,你要守住。这个底线就是:一定要说话算话。27、好的教师可能处于要被校长赶走的边缘状态。28、对付一些怪学生,老师应该有一些怪方法。29、我们要把课本变薄或者变厚,把课本变成“我的”,带上我个人的智慧,补充相关的资源进去。30、一个真正卓越的老师,他不可能被他的学生超越、很难超越。31、每一次失败,每一次灾难,都会带来一次身心的成长。32、一个真正的有个性的教师是不会容忍没有个性的教材的。33、人类有两件事情最难:一是如何“统治”他人;另一个是如何“教育”他人。34、教师做事要达到三个境界——让自己成为主动的人、让自己成为乐观的人,让自己成为有活力的人。教师要用自己的精神气质去感染学生,教师在疲惫状态下上课是对学生的不尊重。35、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生是如此,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愿望,完全被外界压力所迫,学习激情持续不会很久。如果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愤且悱”,达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之境界,学习的内驱力已经形成,然后做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就足够了。36、学习不是人生的目的,学习是一种手段,一种找到生存最佳状态的一种手段,是让自己的精神状态趋于完美的一个过程。37、任何措施只要能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就是对的。38、为师的最高境界是能给学生以人格魅力熏陶的人师。39、一个教师的精神气质决定了一个班级的未来。40、每个人心中最好有一个追赶的精神同伴,但不必将之神话化。41、做老师的人有时候是需要教育绝招的。42、所有的教育现实都抵制激情,拒绝浪漫,但所有的教育改革,都多多少少有一些激情和浪漫。43、最可怕的是,一个孩子,他在教室里面,但是没有了尊严。44、人是容易受暗示的,你要是想做好老师,你就和最好的和最优秀的老师待在一起,他会感染你的。45、我们先让我们自己生活得有激情,先让我们自己的身上有力量感,然后,我们的孩子慢慢地就会受影响,他们会找到自己的感觉,这就是“传道”。46、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意义的?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智慧的?让我们记住这几个比喻:学习就是玩游戏;学习就是认地图;学习就是学走路。记住了这几个比喻,就会引出“授业”与“解惑”的秘密:第一,及时反馈并矫正;第二,整体教育(知识结构);第三,引起主动学习。“授业”、“解惑”与“传道”这三个要素加在一起,就构成我所理解的教师的“教学智慧”。47、教师是否有管理智慧,是否有管理的“大智慧”,就在于这个教师是否能够培育学生的民主精神,让孩子过民主生活。48、我所理解的教师管理智慧:第一,教师要培育学生的民主精神;第二,教师要有一些管理技巧;第三,教师要有威信。49、教师人格魅力的第一个要素是“主动精神”。“主动精神”首先意味着“创造性地执行”。50、我觉得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让这个班里面的每一个孩子都有活力,让学生能够奔腾,但是,他听课的时候能够暂时安静。51、一个人要是在他的一生中没有遇到过几个好老师,他这一生就基本上没有希望了。52、所谓好老师,就是能够让他的学生莫名其妙地兴奋整整一天的人;所谓坏老师,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总是让他的学生莫名其妙地痛苦整整一天的人。53、让自己有欢乐感:第一,过有情趣的生活。第二,生活在爱与被爱的生活中。第三,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54、真正有意义的教育改革很难说会有失败,只是变成了人们的常态。教学改革往往都是来源于某一种最原始的教学状态,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都是来自复式教学的改革或延伸。55、对教师来说,不成为“名师”是痛苦的,因平庸而痛苦。成为名师也是痛苦的,而且更痛苦。名师的痛苦,全来自“做一个有尊严的奴才”。56、对教师来说,他免不了处于深深的痛苦之中。不是教师这个职业让他痛苦,而是人的本能和本性让他陷入深深的痛苦。57、如果说过去的教育学的主流是“知识教育学”(主要是客观知识),那么,未来的教育学将随着艺术的地位的上升而出现“个人教育学”、“教育美学”的新方向。58、一个好的老师除了会上课,还要善于跟学生交往。59、一个真正有经验的老师,他就是用自己的阅读和经历去发现有意义的材料,从而给学生提供有意义的补充资源。60、“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不能够带来真正的改变。任何一个有意义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它一定会遭遇到障碍,这个障碍就是:原有的教材不适应新的教法。61、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工业是把原料按照规定的工序,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农业可不是这样。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里,给它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等,让它自己发芽生长,自己开花结果,来满足人们的需要。62、如果老师没有耐心,如果老师不愿意等待,那些有活力的孩子很可能被视为“问题儿童”。不是儿童有问题,而是教师有问题。63、如果孩子的聪明不被学校承认,聪明的孩子就会视为坏孩子。在学校生活中,坏孩子,往往比同龄人聪明。聪明的孩子,往往比较坏。64、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这个词非常好。就是说,我守着你,我在不远处望着你。我并不摸你,我就一直望着你,我欣赏你。你不会超出我所认定的那些危险的地带。我在某个时候可能会把捉抱住,再把你放回去。但一般而言,我不会管你,我会让你自己往前走。这就是最好的教育。65、管孩子,重在激励心态,当好“参谋”和“拉拉队”。孩子犯错误时,应当严肃批评甚至愤怒,但决不打骂和数落。批评过后务必严肃地说“你必须改正!”,而后要适当冷淡一段时间。66、真正的有课程智慧的老师,他就不断地积累课程资源,积累之后,那些课程资源就会在课堂上蹦出来。67、教师的“课程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的“备课”行为,而教师的“教学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的“课堂”行为。68、“好课”总是让学生有一种感觉:他被你感染,一种力量感染,新课程称之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其实,“情感、态度、价值观”基本上都是不可以教的,只能感染。一个老师上课有没有激情,取决于这个老师的生活态度,他的生活态度会以看不见的方式感染他的学生。69、一个好的老师,他就会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学生会把他的精神高高地举起,托举起来。70、教师的人格,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如果我们教师自己是跪着教书,会有一些后果:第一,我们的学生可能跟你一起跪着;第二,可能学生坐着,你跪着,你在你的学生心目中可能是一个残疾人,精神不健全的人。71、做老师需要有一种自信,如果你自卑,你犹犹豫豫,你说出来的话不果断,那么你讲的知识就会打折,打三折,学生不会相信你。72、我们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感染孩子们。我们先让我们自己生活有激情,先让我们自己的身上有力量感,然后,我们的孩子慢慢地就会受影响,他们会找到自己的感觉。73、讲课的前提是阅读和思考,讲课是将自己的思考、思想变成可看可听的产品。74、讲课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没有变化的讲课。这样的讲课可以很轻松很流畅,但是,令人厌恶。另一种是有新鲜内容注入和涌现的讲课。这样的讲课者往往在课堂上有所停顿。讲课者有所停顿其实是现场的思考与现场的整理。75、对于摆脱了谋生状态的人来讲,要过一种高贵的精神生活。成为高贵的人必须要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没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家。成为思想者才是高贵中的高贵。76、人们可以嘲笑理想,躲避崇高,但理想永远比现实更重要。大教育家并非知识渊博者,但他们是有理想的人。77、世界各国教育的竞争,与其看作是学校教育的竞争,不如看作是家庭教育的竞争。家庭教育的成败,同样决定学校教育的成败。国运的兴衰,既掌握在政治家的手中,同样掌握在家长的手中。78、中国的父母什么时候开始承认教育的艰难呢?直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成为“问题儿童”,父母们才开始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惊恐。79、人要是不能承受苦难,人就永远长不大。他的脸上就只有浅薄,只有浅薄的乐观。80、教师在“授业”的时候,第一,要能够“及时反馈”。第二,要重视“知识结构”。81、“学习就是学走路”。我们要允许学生摔倒,允许学生有错误,这就是“学走路”的暗示。82、什么是一堂好课呢?我们可以提出几个标准:第一,这个人上课资源比较丰富,这是一条很重要的标准。第二,这个人能够唤醒、激励、感染他的学生,我们把它叫传道。第三,他不仅是传道,他还能够讲知识,讲得明白。他能够把简单的知识讲得明白,会讲课的老师就是这样:从总体上讲细节,一旦从总体上讲细节,他就能够把简单的知识讲明白。83、一个老师既能够深入,又能够浅出,这个老师讲课就有某种“节奏感”。有时候,你去听课,感觉某个老师善于讲课,但你又不知道他好在哪里,你说不出来。其实,他就是有“节奏感”。他不会一下子把学生搞懵。他会像唱歌那样,慢慢地引入,忽然达到一个小高峰。然后,慢慢地徘徊一阵子。忽然,往上面升上去,又再往下走。这就是节奏感。任何好听的歌都有节奏感。84、一个好的学科老师,表面上他没有当班主任,实际上他是“看不见”的班主任。他没有班主任的名分,实质上却是班主任。85、教师是否有管理智慧,是否有管理的“大智慧”,就在于这个教师是否能够培育学生的民主精神,让学生“过民主生活”:让他的学生自己做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我说话有人听”的体验。除此之外,还要有一些“管理技巧”。86、一个教师在学生那里是否有威信,取决于这个教师是否能够让他的学生敬畏而喜欢这个教师。教师可以询问自己:我要让学生敬畏我,我做到了吗?如果做到了这一条,紧接着可以询问第二条:我要让我的学生喜欢我,我做到了吗?87、管理的关键是什么?威信是重要的,技术也是重要的,但是,还有比威信和技术更重要的,就是能够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教师要能够引起学生“自己管理自己”。88、我们的教育是干什么的?教育就是要能够引导孩子明白:“我明天要干什么”。89、教师人格魅力的第一个要素是“主动精神”。“主动精神”首先意味着“创造性地执行”。任何人都需要“执行力”:在别人需要你做什么事的时候,你立即动身去做。这是一种雷厉风行的习惯。90、能够改变我们的命运的,只有我们自己。而我们自己能够改变我们命运的途径,往往是学习。这就是我说的生涯规划。生涯规划就是让自己不断地走到另外一个新的平台,不让自己在一个圈子里面转来转去。91、你要有自我设计。我觉得做老师的人,最可怕的,不是工作量太大,也不是跟家长闹得不愉快。最可怕的是:重复,看不到希望,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控制感。92、教师的乐观精神主要包括宽容精神、赏识意识和有激情地生活。宽容精神是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修养,这样的人不会喋喋不休地抱怨;赏识意识是对他人表达真诚的认可和尊重。激情并非简单的生理现象,它主要显示为一个人的精神状况。93、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你不要指望你的批评就能够让别人发生改变。批评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批评只能给别人带来愤怒。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是:看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赏识。94、一个孩子如果在他的一生中,遇到了一个或几个好老师,这个孩子以后无论怎么坏,他也一定坏不到哪里去。因为,他在做坏事的某一瞬间,他会忽然有一个闪念,他会想起自己的某一老师,他可能会因此把手缩回去。95、当学生陷入自卑的深渊时,教育要么成为折磨虐待,落井下石的别名,要么成为拯救落难,维护尊严的义举。96、教育领域的专家并非那些大学的教授或研究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就某个学科教学而言,真正受欢迎的专家往往是那些“教研员”或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家的建议是重要的,而且那些重要的建议往往以非语言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表达出来。97、老师一直在建议学生学习,可是忘记了:教师自己也要学习。老师们对学生说:“同学们,要读书啊,读书很重要。”这话说给谁听的?我们老师们自己都不相信。98、真正的能够带着学生读书的,是那些自己有阅读习惯的教师人。更重要的是,只有那些有阅读习惯有学习习惯的教师,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行动,才有可能进入行动研究的状态。“教师阅读”导致“教师行动”。99、最好的学习者是那些学习一项技能时很自然地就能学会的人,但这些人常常成为最糟糕的教师。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受到感觉上的任何挑战。他们不能想象人们通过怎样的努力去学习那些对他们来说自然就能学会的事情,因为他们总是那么成功,所以对他们来说不可能去强调学习者的焦虑。100、好的教育总是既满足人的理性的求知欲望,也满足人的个性化的身体本能,坏的教育既可能扰乱人的求知欲望,也可能抹平人的“个性”、压制人的占有冲动、阻挠人的爱欲。2010年5月肖元金根据刘良华博客等网络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