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优质3篇】
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 篇一:传承与创新的艺术之路
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是一种源自于上海地区的传统曲艺形式。它融合了锣鼓、说书和唱腔等元素,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富有地方特色的表达方式,吸引了许多观众和艺术爱好者的关注。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所走过的艺术之路。
传承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基础,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也不例外。几百年来,从一代艺人传承给下一代,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在不断流传中保持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式。这种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传递,更是对于这种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承担。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的艺人们通过世代相传的方式,将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和文化内涵传承了下来,使得这种艺术形式得以保留和发展。
然而,传承并不等于停滞不前,艺术需要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在传承的基础上,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进行了许多创新和改革。他们引入了现代元素和故事情节,使得曲艺锣鼓书更加生动有趣,更贴近观众的生活。同时,他们还结合了舞台表演和多媒体技术,使得曲艺锣鼓书的表演更加精彩纷呈。这种创新不仅仅是对曲艺锣鼓书的一种尊重,更是对当代观众的一种回应。
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的传承与创新不仅仅是艺术形式的发展,更是上海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通过传承与创新,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在当代社会中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身份认同。许多年轻人通过学习和参与曲艺锣鼓书的表演,感受到了上海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将其传承下去。
总结起来,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了艺术之路。传承使得它得以保留和发展,创新使得它与时俱进,更贴近观众。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的传承与创新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追求,更是上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希望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欢乐和思考。
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 篇二: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的演变与发展
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作为上海地区的传统曲艺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和发展演变。从最初的民间表演到现在的专业演出,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在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的表演形式简单朴实,多为农民和工人们自发组织的集体娱乐活动。演员们通过唱、说、击等方式,将故事情节和道德观念传递给观众,起到了娱乐和教育的双重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专业的艺术形式,演员们开始接受正规的培训和训练,提高了表演水平和技艺。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经历了一段低谷期。受到时代背景和政治环境的影响,曲艺锣鼓书的演出受到了限制,观众群体也逐渐减少。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过改革和创新,曲艺锣鼓书的表演形式得到了丰富和提升,演员们在表演技巧和舞台效果上下了更大的功夫。同时,曲艺锣鼓书也开始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交流和融合,使得它的表演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创意。
如今,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已经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文化艺术形式。它在上海地区的各个剧场和文化活动中都有精彩的演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同时,曲艺锣鼓书也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展现了上海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曲艺锣鼓书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和身份的认同。
总结起来,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它从最初的民间表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专业的艺术形式,经历了低谷期后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今,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已经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文化艺术形式,展现了上海文化的独特魅力。希望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能够继续发展壮大,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欢乐和文化体验。
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 篇三
锣鼓书的表演艺术非常丰富,经过历代艺人的创造,形成了“说、表、唱、做、自击鼓;手、眼、身、法、步加舞”的十字艺诀。表演方面则有帽子功、扇子功等。锣鼓书是上海民俗文化的一支奇葩。
锣鼓书旧称“太保书”,是在上海地区流传的汉族民间曲艺之一,因演出时由演员自击锣鼓演唱故事,民间亦称之为“堂锣书”、“神鼓书”。新中国成立后,合其名称为“锣鼓书”。锣鼓书有着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堪称汉族曲艺的杰出代表,在当地家喻户晓,影响甚广。同时,锣鼓书艺术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厚,它以唱为主,说白较少,善于叙事,常用方言俚语,乡土气息浓郁,是研究民俗活动和艺术民俗的有价值的资料。
锣鼓书的艺术特色
锣鼓书的基本演出形式是演员自击锣鼓,唱表说书。早期都是单人坐演,20世纪50年代末逐渐改为双人或多人站立说唱乃至表演唱,伴奏乐器亦逐渐增加,配有琵琶、扬琴等丝弦小乐队,而常用的主要演出形式为单人说唱配乐队。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锣鼓书音乐有川沙、南汇一带的“东乡”和松江、金山一带的“西乡”之分,曲调有【金平调】、【调】等。
锣鼓书的表演形式
(一)“占卜”仪式,古称“太卜”如今还保留着“掐卦”(沿用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马前六壬卦”)和“笃笤”;
(二)民间信仰仪式,艺人称“社书”,俚人称“太保”。功能如同“社戏”。社书中又分四种类型,即:酬神保泰的“待佛书”、大型庙会城隍出巡时的“接厂”、专为病人驱邪逐疫的
“谢菩萨”和专治疑难杂症的巫医行为的“按香台”。这些仪式所祭之神,主要为驱蝗大神刘猛将、抗金英雄岳飞、忠臣良将杨忠愍等等;仪式中有一节内容为唱“社书”、劝人为善、言情小说、民间传奇故事等。(三)民间曲艺,清末明初说唱“社书”的艺人走向茶馆书场专事说书。建国前上海市郊及毗邻地区书场先后建有近千座,艺人有300多人。
锣鼓书的传承意义
1950年,太保书、钹子书、宣卷、什锦书等所有上海汉族民间曲艺统称为"沪书",52年市郊划归江苏省,便称"农民书",浦东人称"浦东说书"。1961年,锣鼓书走进了群众文艺舞台,从此取名为"锣鼓书",四十多年来,南汇人创作演出了新作100多个,于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南汇为"民间艺术之乡",2004年,锣鼓书又被列为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项目。
然而,锣鼓书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由于时代的变迁、专业市场萎缩。1910年至1932年时,锣鼓书在上海地区比苏州评弹还要红火。1949年时,沪、浙、江还有300多所书场,目前仅存30处。老艺人相继谢世,传艺断层,唱本失传。1949年前后,专业艺人由250多位,说唱锣鼓书艺人锐减到5人,能做社的仅有2人。锣鼓书已到了后继无人、难以生存的濒危状态。由于锣鼓书是上海民俗文化的一支奇葩,也是代表着整个上海文化和上海民间曲艺的艺术瑰宝。因此,2006年5月20日,锣鼓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