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精选63篇【精简3篇】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精选63篇 篇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而传统文化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深知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也特别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篇关于传统文化的范文。
传统文化是指积淀在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传统文化既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古典戏曲、传统绘画等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传统艺术形式,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比如,我们可以读到李白的《静夜思》,感受到他对大自然的痴迷和对人生的思考;我们可以欣赏到京剧《红楼梦》中的曲艺表演,领略到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这些传统文化作品不仅给我们带来审美的享受,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此外,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重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如孝道、礼仪、忠诚等。这些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是我们立身处世的准则,也是我们成为有道德、有素质的公民的基础。通过学习和理解传统文化中的这些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我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会在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我会通过讲解古诗词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我会组织学生欣赏京剧和传统绘画,让他们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传统文化传承给下一代,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他们成为有文化底蕴和良好品质的新一代。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民族才能更加自豪自信。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精选63篇 篇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深知书写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篇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的范文。
良好的书写习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人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够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和书写准确性。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如果形态美观、字迹清晰,就能够更快地完成作业,并且减少错误率。其次,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够培养学生的认真细致和耐心品质。书写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耐心细致地书写每一个字,这种细致认真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学习和生活。最后,良好的书写习惯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美观的字迹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呢?首先,我们要注重书写训练。通过板书、书写操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字形和笔画顺序。在学生书写作业时,我们要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并提供书写范文供学生参考。其次,我们要注重书写习惯的养成。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书写时保持良好的姿势,如坐直、握笔正确等。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书写比赛、评选优秀书写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书写的兴趣和热爱。最后,我们要注重书写习惯的巩固和提高。我们可以通过布置书写作业、提高书写要求等方式,让学生在书写中不断提高,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良好的书写习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人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书写训练、书写习惯的养成和巩固提高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技巧,提高书写水平,培养学生的认真细致和耐心品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好地发展自己。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精选63篇 篇三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一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2000字
一路欢歌一路笑,新课改已经走过第六个年头,小学语文教学的前途何在?
看看我们今天的语文课堂,的确存在着许许多多形式主义的东西,为了追求让学生做“主人”,就抛开文本,无休止地辩论、争论,结果越扯越远;有时候,我们也把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用于交流、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放着最好的课本资源不用,还美其名曰:“自主、探究式学习”;有时候,我们也会过于迷信多媒体教学,把课前备课的精力主要用在课件的制作上,妄想用富于变幻的声像吸引学生,然而,这样的课堂留给了学生短暂的感官刺激之后,并没有给学生留下什么深层次的东西,反而背离了语文学习的本真。
小学语文教学须倡简,语文课堂须找回本真。然而,语文课堂应该怎样倡简?
我认为,语文课首先应该有简明的课程目标和课时目标。所谓课程目标,是就语文学科本身而言的,我们做教师的,要给予学生什么?那无非就是要使学生学到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识字写字、读书背诵、写作、口语交际、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些都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也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所以,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每一堂课后,我们都应该问一问自己,这节课,我都为学生做了什么?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是否得到了切实提高?就拿写字来说,有的老师认为那是低年级老师的事儿,我是中高年级老师,我便只管教授阅读的`方法就足够了……看看我们的学生写的字,结构失调,笔顺颠倒,是谁造成的?那恐怕要问我们语文老师自己了。近期参加了一次教学观摩会,这次观摩课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几乎每个授课教师都是伏在黑板前,认真、工整地书写课题,给学生以示范;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写好笔画较多的字,这样的景象也经常出现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是给孩子的未来打基础的,对孩子基本功的培养,听、说、读、写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绝不能放松,我们在追求课堂生动精彩的同时,这简明的课程目标不能忘记。勿因善小而不为,凡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有利的小事,我们应该经常做,认真做。
再说课时目标,我们的一节语文课只有四十分钟,你设计的目标越多,平均分配给每个目标的时间就会越少,水过地皮湿的效果自然不会太好,与其囫囵吞枣,不如细嚼慢咽。那么,课时目标的重点应该放在哪儿?那就是落实好一个“读”字。
其次,语文课应该有简单的过程和简便的手段,那就是以读为主,读中导悟,读中见悟。
我认为,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主要是对语言的学习,小学生有他的年龄特点,他有自己的理解程度,所以,讲的内容一定要注意一个“度”字,如果我们大讲主题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东西一旦超过了学生的理解程度,那他只好囫囵吞枣,我们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既然讲多了、讲深了没用,我们何不把更多的经历用在读书上。课文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不好好利用,岂不可惜?语文课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面对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让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会学到会学,由浅认识到深认识,从而真正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
要读书,该怎样读?平时,我们课堂上也布置读书,可是学生自己只是读一两遍就放下书,或交头接耳,或无所事事。学生要读书,而且要读进去,关键要靠教师的引导。所以,课堂上,老师要积极地创设读书情境,有效地带领学生从读中感悟,再把感悟读出来。
以下几种方法还是十分有效的:
(一)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在学生读课文的同时,以一个恰当的问题布置下去,这个问题可以是认识全文的关键,更多的则是教师下一步讲课的由头,带着疑问走进文本,消除了漫无目的读书的现象,在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充分理解了语言,加深了对语言的感悟。如《给予树》一课中,徐慧颖老师给出这样的问题:“课文中写了谁?谁给你的印象深刻?”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对于故事中的人物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为后面的讲授打下了基础。再如《搭石》一课中,韩秋云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是搭石?”,这个问题恰恰是韩老师接下来讲课的由头。
(二)句段的比较阅读。备课中,老师精心选择一些在表情达意方面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让学生去掉这些词语读一读,在两相比较中加深对句意的理解,由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对一个段落的理解有时会因一两个词语而升华。如王旭老师在执教《猫》一课时,把“说他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回一天一夜不回家呢?”一句中的“吧”“呀”“呢”三个语气词拿掉,让学生读一读,看有何变化?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立刻清晰地呈现出来,效果十分明显。
带着问题读,比较阅读都体现了语文教学中读的主体地位,在读中学生有所感悟,实现了读中导悟,感悟出来了,接着就应该趁热打铁,创设情境,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读的形式读出来。
(三)恰当的引入其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表演等,让学生进入情境,读中见悟也就容易实现了。刘娟老师在讲授《鼎湖山听泉》时,先让学生听泉水的声音,再看美丽的图片,然后再出现文中写泉水的片断,在潺潺的泉水声中,学生面对优美的画面,书声响起,全场的人似乎都走进了天籁人籁之境。
音乐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语文课堂,在一段适合语段特色的音乐中,或教师范读,或学生齐读,语言的魅力显露无遗,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怎能读不出感悟,读不出意境来?
扣读导悟,读中见悟,语文的学习如此简单。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二篇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人们逐渐意识到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然而,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课堂失去了情趣性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感到语文学习很沉闷,因而缺乏积极性。基于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能让语文课堂洋溢着情趣和快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语文,善于学语文,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1快乐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快乐教育的内涵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权威地位,单一的教学手段以及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压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他们认为学习是一件枯燥痛苦的事情,并没有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近年来人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而大力提倡新课改教学理念,为了有效地践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快乐教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快乐教育的思想渊源流长,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体现了快乐教育的思想,让学生以学为乐;宋代的朱熹、明代王守仁、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等人认为课堂教学要顺应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而英国的斯宾塞是从理论上第一次提出快乐教育的人,认为“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他的快乐教育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
关于快乐教育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阐述,有学者认为“所谓快乐教育,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3还有学者认为“快乐教育就是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在享受趣味中成长。快乐教育理念让教育的空间豁然开朗,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传统教育带来新鲜气息,让学生们真正领略到了全方位发展的自由与轻松。”再有学者认为“理想的教育应是在师生和睦、融洽、轻松、愉悦的教育情景下,培养和形成学生积极的情感,这是“快乐教育”的应有之意,也是最基本的层面。”综上所述,快乐教育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的教育。
快乐教育的特点快乐教育主张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教师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师生关系和睦融洽,注重学生的情绪感受,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结合快乐教育的内涵,笔者认为快乐教育有五个特点:其一,趣味性是快乐教育的重要方面。教师应该在备课时细心挖掘“趣味之源”,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方面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把有趣的因素融入其中,让学生能在趣味学习中感受快乐。其二,愉悦性是快乐教育的突出特点。并且应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快乐教育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的舒畅愉悦。其三,和谐性是快乐教育的基本条件。课堂教学要实现师生关系和谐、生生关系和谐,教师在融洽的人际关系中才能有效实施教学。其四,开放性是快乐教育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体会收获的快乐。其五,发展性是快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教师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有益于发挥学生潜能的条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是课堂的“表演者”学生是课堂的“观众”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内心需求,小学语文课堂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教师在教学时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快乐教育,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传递一接受”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一味地讲授课文,学生也只是盲目地抄写笔记,并没有真正消化知识,教师采用最多的是“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而很少运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符合小学生生动活泼的性情,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而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趣味,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言语评价不当,忽视学生的内心情感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因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而发怒,甚至用过激的言语严厉批评学生,这一做法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内心情感。
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如果学生说出的答案与教师所想的答案不一致,有的教师会一味地否定学生思考的结果,有的教师则不给予评价,这些都是教师的教学言语评价不当的表现,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情感,任何小学生都期待在课堂上得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即使学生回答问题有偏差,老师也应该表扬他们善于思考的态度,学生内心会感到愉快,因而学习的积极性增强。
师生关系不和谐,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师生关系不和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主导和主体关系不和谐。课堂教学侧重于教师的主导性教,忽视了学生自主性学;课堂教学完全给予学生自由,让其自主学习,忽视了教师对学生适当的指导,这两种情况都是师生关系不和谐的表现。
二是师生之间人际关系不和谐。教师教学时语言缺乏生动幽默感、面部表情过于严肃、带着负面情绪上课以及师生互动没有积极的情感共鸣等因素都会影响师生关系。
学习氛围沉闷,压抑学生自主性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大多采用讲授法,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以集体教学为主,导致语文课堂学习氛围沉闷,学生的自主性受到压抑,这种单调乏味的教学形式不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特点,难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暂,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另外教师要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由自主学习、自由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忽略学生个性,阻碍学生发展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关注学生所学知识的多少,只注重学生智力方面的发展,却缺乏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不到学生其他方面的长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看成是训练的对象,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读写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在这种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无法体会到学习的快乐,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学生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某方面的才能,因而个性受到压抑,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3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为了把学生从传统的教育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件轻松愉快的事,快乐教育理念应该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快乐学习的问题并且结合快乐教育的特点提出以下教学策略:
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在趣味中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就要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是让学生快乐学习的关键“兴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力,是对学习的热爱和自觉需要。兴趣可以驱使人接近自己愿意接近的对象,探索和钻研事物,进行创造性劳动,是智慧活动及创造活动的重要保障和动力源泉。”教师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丰富多彩的图片、符合意境的音乐等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到快乐,例如在小学语文的拼音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把字母与图片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边看图边读,这种直观的方法不仅会增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而且会给学生美的感受,学生学习积极性自然高。
善用鼓励性言语,激发学生的快乐情感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经常性地鼓励学生,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内心敏感,积极的赞赏性的言语能激发他们快乐的情感,鼓励性言语包含着对学生的信任和积极期待,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多鼓励,少批评。小学生得到鼓励时,即使答错了,也不会感到挫败感,而是在老师的鼓舞下进一步思考,鼓励性言语如“你能行“你真棒”“真不错!”等,这些评论不仅会给学生精神上的激励,而且让学生心情愉快。教师善用鼓励性的言语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利于逐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信心,学生会因受到教师的鼓舞和表扬,心里感到很快乐,从而更加努力学习。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公平对待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快乐教育的重要内容,要让学生在充满爱的快乐环境中成长,教师要以一颗真挚友爱的心去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基础差的学生更要耐心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既是学生的教导者也是学生的好朋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教师要给予学生真诚的祝贺。除此之外,教师要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讨论课堂问题,给学生一种亲切感,让学生乐于学习。只有建立了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对教师有亲切感,并且自己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乐于向教师请教,快乐教学才能顺利地进行。
营造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还学生自主权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依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营造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在趣味中学,而“‘做中学’‘玩中学’‘创中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将随着新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课堂变得可唱、可跳、可玩。教师也要放下架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欣赏的姿态容纳学生的不同观点、兴趣和习惯。”例如,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可将生字编成有趣的儿歌,通过吟唱儿歌学习生字,课堂气氛会变得活跃。对于小学中、高年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给学生自主学习探讨的时间,让学生在成功解决问题中体验快乐。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快乐教育理念注重个性发展,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把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挖掘学生某方面潜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才能,让每个学生能展示自己的风采,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有的学生字写得好,可以让他带领学生练字;有的学生普通话标准,可以让他教学生朗读课文;有的学生能言善辩,可以让他组织辩论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要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并有针对性地培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而快乐自信地成长。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三篇
1. 你是一个细心的孩子,你思维敏捷,头脑灵活,这从你的作业中就能看出,如果把字写得更好些,那你就更出色了。
2. 终于看到了你的进步,真高兴。
3. 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胜利一定会属于你的。
4. 成绩是刻苦学习的结果,前进吧。
5. 终于看到你的笑容,我真替你高兴。
6. 看到你的这次成绩,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老师祝贺你!
7. 你是一个不甘落后的学生,我相信你一定能赶上来。
8. 你终于站到优秀队伍里了,我怎能不为你自豪呢?
9. 你的语文成绩每次都是优秀的,祝你在新学期幸运。
10. 你很认真,继续努力吧!你会做得更好。
11. 孩子,老师发现你有点灰心,别泄气,你能行!(黄兴涛
12. 相信你能把作业做的更好。
13. 看到你的字,我感到非常得舒服。
14. 别人能做好,你当然也能做好。
15. 写字时要注意,大小一致,行款整齐。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四篇
一、教育观念有了新的认识。
这三天的学习教学技能,让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知识的狭隘与不足,知识更新太缓慢,由于平时忙于上课教学,对教学学的研究探索的意识不强,在教学中固守已有的教学经验和直觉,缺乏与外界的交流,观念比较保守,教学方法略显老化,尽管有机会出去参加教研活动、公开课等,但时间有限,不能很好地吸收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这次观看一些教师的教学片段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在这里,让我感受了名师的风采,聆听了精彩的授课,也更新了教学观念。他们的教学方法,深深地吸引着我,他们的教学技能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具体实践的指导价值。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课堂,通过这些教师的演绎,是那样的精彩纷呈,让人激动万分。这一次的学习,我体会到了要不断地学习别人的长处,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二、学习技能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效率既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我们的教学技能得以发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应从备教材、备教学方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和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这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应精心准备、认真分析教材,并结合学生实际和现实中与生物教学有关的例子,对教学进程进行精心编排,设计中坚持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全方位、多渠道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营造氛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环节引导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她们的发散思维,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确实学到了知识并提升了能力。高效课堂的实现,依赖以教师的教学技能。
三、要有善于反思,提高教学技能。
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我的教学方法正确吗?”“我的课堂教学有效吗?”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有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识和实践智慧,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另外,课下还应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及时结合自己的反思,不断优化。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技能,上好每一节课,实现高效课堂,完成教学任务。
这次培训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是课堂实效性的决定因素。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语文学科知识和综合知识为教育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再次,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不断地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实施课堂教学,提高效率。这一次的教学技能的学习,为我们教师的健康成长又一次指明了方向,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教师应时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五篇
摘要: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地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们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及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渐形成优良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
1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先带领着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词,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到学习状态,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果是借班上课,可以和学生课前谈话,如:问学生“你贵姓”、“老师想和你做朋友”、“你吃过饭了吗?”等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便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讲授新课作情感铺垫。
2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和霭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习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这就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会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信并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应该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教师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更是一种认为自己的人格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短时间似乎会起到些许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3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4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特别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分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5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到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学习兴趣。
6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多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此时,教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在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王洛倩.创设良好的英语氛围,提高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2).
[2]颜移秧.职专思想政治课新课导入浅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6).
[3]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六篇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这当然是件大好事。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大家对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到底怎样去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众说纷纭,使人有种无所适丛的感觉。许多观点虽然很独到,很新颖,但操作起来,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通过听了我们的一些观摩课、研究课,隐隐觉得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开始走向新的极端: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的强调读和感悟。这,是不是一定就是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式呢?像这样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我认为,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地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需要与时俱进,但绝不可抛弃!尤其要全面地遵循它们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
因此,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尽力使学生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1、习惯好。即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2、热情高。即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习语言文字的激情。
3、会读书。即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
尤其是要在读书中,逐步使学生形成较敏锐的语感。即基本的感悟语言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才可能学好语文,语感的培养,当然首先靠读,但教师的引导,进行一些有意思的训练也是必要的。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语感训练方式。诚然,光靠这种方法来训练,远远不够。还要采用其他多种多样的方法,如读议古诗和课文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展开联想、想象等,总之,要多方式、多层面、多渠道地训练学生的语感,从而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和发展。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七篇
一、巧用多媒体,实现生字词教学形象化
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识字教学必不可少。
学生们的年龄还很小,有很多字还不认识,需要老师们进行教授。
这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形象的教学方法。
那么,什么是形象教学呢?所谓形象教学就是根据汉字结构读音等,对汉字进行形象的描绘,从而让学生们更加容易理解。
学生们在学习汉字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的汉字是象形字和形声字。
面对象形字,低年级的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学习这些字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困难。
再如,籍、藉这两个字的辨形的时候,老师们可以让学生们看有关书籍的影像,让学生们了解古代的文字都是写在竹简上的,所以,书籍的籍有竹字头,而慰藉的藉字是草字头。
从而,学生们就能很容易的把这两个字分辨出来。
二、巧用多媒体,实现教学内容生动化
兴趣对学生们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
对小学生来讲,兴趣是学生们的直接动力。
而多媒体运用在课堂教育中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们爱上语文并乐于学习语文。
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中巧妙的运用多媒体可以让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并且有利于巩固学生们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的时候,其中的“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这一段写出了海底的美丽。
但是学生们对于西沙群岛的了解还很少,对于这些景象很难想象出来,当然就没办法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八篇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相信,尊重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同时又是支持和帮助者,既要在前引导,又要从旁帮助,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实现和谐的互动,共同达成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层次小有差异的学生,把目光注视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发展。上完这节课后,感觉比较成功的有一下几点:
1.我在第13课《坐井观天》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坐井观天》一词,我把学生分成6个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让他们通过朗读来感悟,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刚开始,有几个同学怕,不敢参加,读书很小声,读不出青蛙和小鸟对话时争论的语气,后来我在旁边引导,并鼓励他们。通过引导,同学们开始由一人读,到两个读,最后到4个小组读。渐渐地终于有几个小组争着要上台表演,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他们不但能大胆地分角色朗读,而且还能用不同的语气边读边做动作,读出反问句和感叹句,为了让学生到更好地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我让学生把一本薄薄的作业本卷起来观看天的大小,让他们尝动手的乐趣,使他们融入班集体中来,使这些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由于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表现自己的平台,学生们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观察时所看到天的大小,以及对“坐井观天”一词的理解。并从中悟出道理来,知道此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见识有限,眼光短浅。”学生想像力丰富,真令人惊讶呀!
2.应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三十个孩子就有三十只青蛙,三十只小鸟。他们可以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们的朗读就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理解、体会和感受。老师拼弃了以前那种刻意去追求“标准答案”,哪必须得读重音,哪必须读拖长音或读轻声,而是充分的给时间让孩子自己去探究,想想该怎样读才会读好,让孩子“我口表我意”,在实践中自己发现建构,在互助中研究,合作中探索,充分地肯定孩子在阅读中的主体性以及独立性。
3.评价应注意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是一个认识、教育、提高的过程,把评价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进行聆听观察、分析反思、组织表达,从而加深学生的体验,促进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老师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使被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当然,赏析性评价还可以是学生自我进行评价,例如,孩子这样自我评价:“我觉得我读‘我天天坐在井里,不会弄错的。读得好,我特别注意读出‘天天’,可以看出青蛙是多么自信。”这同样可以激起孩子们的自我反思。
但是,朗读训练时,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不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我想,这永远是我得课堂上要努力克服的一大难题。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九篇
这次有幸聆听了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后,我真真正正感到获益匪浅。自新课改以来,我参加过几次语文课堂教学听课活动,听课后感觉越听越迷茫,不知道到底如何教学生学语文?不明白如何做到高效的课堂教学。通过这次的活动,犹如醍醐灌顶。理解和明白了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真实、扎实、朴实。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高效的。同时,也被老师们扎实的基本功和多才多艺感动着。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无论新课改怎样改,我们都必须抓住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即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且通过各种手段,训练扎实。这次几位教师都进行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识字教学,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再到段,扎扎实实的落实了字词教学和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并且落实了写字教学。
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素养。
三、创建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这是几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共有的特点。教师满怀期待的尊重每一位学生,注重站在学生的角度喝学生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分享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对每位举手发言的学生不失时机的赞美,使课堂气氛十分和谐,连听课的老师也融入到了这愉悦的气氛中了。
四、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几位优秀教师都很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经历学习的快乐。努力为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独立思考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焕发主体意识,更加主动的获取知识。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自己从文中找到了答案,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课堂上到处都体现着新课改的要求趋势,课堂生动,目标达成度高,无一不渗透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然而对比自己的课堂,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一种危机感。我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必须树立一种观念:就是去学习,并且不断的学习,想要做一名好老师就必须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观念,和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给学生输送养料。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十篇
一、组织开展语文学习实践活动
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生对于字词的记忆和运用,教师可举办语文知识运用比赛,比如针对一二年级,将易错字、形近字精心编排成组词语的形式,考察学生在字词基础方面的运用能力;针对中高年级,以读写结合点为主要内容,考察学生语言文字的组织能力。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可得知低年级学生的组词掌握较好,错误较少;而中高年级的大部分学生能准确地把握题目要求,小部分学生能写出真实情感,立意新颖,结构完整,这说明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思维能力、语言文字的组织能力已达到了相当的程度。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二、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三、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教师在认真批阅、精选材料的基础上,要对学生习作的闪光点予以充分的肯定,也要有针对性地指出写作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教给学生如何进一步提升作文写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每个学生的灵魂里都有一个熟悉得可以下笔千言的世界,教师的重要职责就是帮助学生去发现自己这个独特的内在的世界,从实践的层面尝试去帮助学生发掘他们“独特的内在的世界”。写作的目的是自我思想情感的表达,怎样让自己的表达更精彩、更吸引读者。语言是载体和工具,只有让文章的语言靓起来,才能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作为学生作文的把脉人、处方人,教师在作文讲评中要把握好讲评的重点,解决写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经过讨论,大家会深刻地地认识到:写作,并不仅仅是为了语文考试,更是为了实现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只有养成内视的习惯,才会发现生活的真,才会关注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写作时才能真正地抵达心灵。
四、考试做题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在平时的作业或者考试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以致用。例如有一道小学语文题目直接就是一份详尽的“感冒灵说明书”,其作用与用途、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储藏、有效期等一一被列在试卷上,题目下方有四小问:第一题,“遵医嘱”是什么意思;第二题,在此说明书中的“服用”和“食用”都有“吃”的意思,但是两者一般分别用于什么情境;第三题是慎用和禁用是否能互换,并阐明理由;第四题则根据说明书设置了具体情境,自己判断对错。这种题不像一些单纯的词意解析题干巴巴的,而是比较有趣,很多知识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也能用到,特别吸引学生。现代社会需求的是实践型学生,要求学生对知识能够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实践题主要体现的是落实课标中关于“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要求,将学生的阅读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检测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虽然难度一般,但都是考察的词语解释、阅读能力等语文基本知识,只是考法有一些改变。考题以生活化、灵活的方式出现,避免了让学生机械抄写、死记硬背。针对这种类型的题,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需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线索分析、解释信息等对题目作出判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十一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摘要】
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时,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给小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避免过分应用多媒体,对小学生造成困扰。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新课程;小学生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技术,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多媒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的文学视野,强化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开阔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形成创新意识。但是,一堂高效的多媒体语文课,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有清晰的教学流程,还要有多种启发策略,推动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
一、利用多媒体引入新课,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满童趣和吸引力的新课引入方式,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讲小学语文《观潮》,我先与小学生进行互动:同学们,你们都谁去过海边?都谁看到过海水涨潮?请看过海水涨潮的同学说说那么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在听取了部分小学生的回答以后,我继续说:没去过海边,没看过海水涨潮的小学生也没有关系,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共同欣赏钱塘江大潮波澜壮阔的气势,此时利用多媒体播放钱塘江涨潮的视频。
小学生在观看视频时,不时发生惊叹声,由此可见钱塘江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告诉小学生刚才多媒体视频中的潮水景象,在课文中也有介绍,请小学生找出来。在小学生朗读了课文以后,我让小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于大家分享。这时有的小学生说“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还有的小学生说“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二、构建多媒体教学情境,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不同的教学情境具有不同的作用,我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应用多媒体技术构建教学情境,一方面,让小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陶冶情操,培养语文素养。另一方面,也拓宽小学生的视野,培养小学生爱学习的好习惯。比如,讲小学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一处人间仙境,便于小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悠久灿烂。我出示课件,展示小兴安岭的`四季美景,创设一种让小学生对美的追求和知识的渴望的情境,展开对课文的学习,增强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接下来,我带领小学生逐段的学习课文,并引导小学生交流学习感受,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锻炼小学生的口语能力,我还要求小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赞美一下身边的公园或者学校。通过学习课文,要让小学生知道学习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要肩负起祖国建设的重任。
三、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突出语文知识的重难点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秉承“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应用多媒体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内容,有效突出语文教学重难点,使小学生在练习时也可以兴趣盎然。比如,讲小学语文《忆江南》,我在讲解完课文以后,设计了多种课堂练习题型,以巩固小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我首先在多媒体课件中进行填空训练,如《忆江南》是唐代大诗人()所写的词;“风景旧曾谙”一句中,“旧”指(),因为诗人年轻时游过杭州;“曾”的意思是();“谙”的意思是();“能不忆江南?”是()问句。
然后,利用多媒体进行选择训练,如请选出哪首诗是白居易的?
A、《赋得古原草离别》
B、《登鹳雀楼》
C、《静夜思》;
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A、日出江花红胜火
B、风景旧曾谙
C、江南好。
这样的练习方式使小学生感到轻松,改变了传统文字练习题的枯燥乏味。
四、借助多媒体向课外延伸,使语文课真正活起来
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善于借助多媒体向课外延伸,为小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语文学习体验,使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教学资源的沟通,全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课件以其巨大的容量,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更直观的感受得到小学生的青睐。比如,讲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小学生知道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比较丰富,北京人在腊八这一天要熬腊八粥,还要泡腊八蒜。过年时,家家吃饺子。孩子们要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特别是男孩子们。除夕都要守岁,没有什么人睡觉。
男人们还要到亲戚家拜年,女人们在家待客,等等。我利用多媒体给小学生播放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视频,从视觉和听觉上促进小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然后在教学完成后,我让小学生积极思考:我们家乡的春节与北京的春节有什么不同?我们家乡的春节有哪些习俗?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发散了小学生的思维,使小学生学会了对比分析,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十二篇
“口语交际”,想说爱你不容易
“要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功,在各种交际的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掌握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交往,发挥合作精神。”这是新课改对语文提出的新要求。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教材中七课次口语交际内容,均分插在各“语文园地”里,粗略看不成一系列,但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我们应该在总体上进行把握、探究。
一、明确教学目标
1.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的欲望,增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通过口语交际全过程的教学活动,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学会倾听,相互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3.努力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文化素养.做到举止谈吐文明礼貌,学会宽容和谅解,培养合作精神。
4.通过口语交际,初步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法,受益终身。
二、把握好教学策略
1.钻研、理解教材,立足超越课堂
针对口语交际的不同主题,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钻研教材,挖掘出各种教学资源,巧妙设计,在保证突出教材的前提下,努力创设新颖的“交际点”。高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差异,往往课堂气氛不是活跃,口语交际容易变成简单的说话课、问答课。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动起来,引导学生在动态的课堂内调动学生的交际兴趣,把枯燥的一问一答变成现实生活中手舞足蹈的交际活动。学生走出几十平方米的教室,在社会自然的大课堂,让学生自由翱翔。这既减轻了教师课件制作的.负担,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2.让学生活跃在口语交际中
本册教材中“口语交际”课的内容与低年级比较有时提高,某些地方还摆脱不了“回答式”的格局,容易形成单句交际。教师必须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开展多边的互动,把学生引导到“我对你说,我听你说”的境界上来。扩大学生参与面,灵活多样开展交互活动。让全体学生活跃在口语交际中。
如:(教学论文 )十一册单元一“口语交际”学会解释,这是一项交际说话练习,本课题很重要的一点是教育学生遇到别人误解的时候头脑要冷静,态度要诚恳,要心平气和的把事情的原委向对方解释清楚。题中创设的多种情境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均可能碰到的情况。教时先让学生任意选一条,认真阅读体会,然后引导学生去想清楚这样一些问题:(1)向谁解释,要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2)解释什么,这是说话的主题部分,要针对对方的误会说明原委;(3)这样解释,即要注意解释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围绕上述问题组织好语言,可先低声自说,然后同桌互说,最后指明当众演说,以确保人人都有机会。从学生的说话兴趣出发,也可以采用竞赛形式练说,分小组赛,然后由小组推选出代表在全班赛。除了要求学生说话通顺连贯、声音响亮、速度适当外,还应要求学生的说话态度语气,能使对方听懂你的解释,而要求得较好的效果。对于学生的现实情况,教师组织评议,并要求学生能根据评议的反馈及时修正完善自己所解释的内容和方式。
如:第二题陈文彬很喜欢读课外书,爸爸看见了总说:“你就不好好学习功课,看起书来倒挺来劲儿。”一个学生是这样解释的:“爸爸你误会我了,读课外书,可以开阔我的视野,提高我的写作水平。爸爸你就原谅我吧!”对于这个学生的解释,其他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认为说清楚了,一是向爸爸说清楚了读课外书的好处,二是请求爸爸原谅,这样解释就行了。而有的学生则认为不够全面,没吧爸爸说的心服口服,可以这样说:“爸爸您误会我了,读课外书不会影响学习的,我是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看课外书的,也不象您说的闲书,看课外书能帮助我知识的积累,提高写作水平,更主要的是能丰富我的头脑,还能将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这就弄清楚了向谁解释,解释什么,怎样解释,让爸爸听后感到有道理,并且用语文明,一个“您”字就能让爸爸入耳,同时在解释时说清楚读课外书的好处。
3.创设情境,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际活动
在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样的学生情趣会变得高涨起来,情境化教学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情感,促进理解和感悟。
情境的创设可多样化:如利用课本插图或绘制情境图画;制作道具;播放录音、录象;生动的演讲,课文剧表演;参加一些社区活动;科技活动等,促进学生的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注重教学评价,注重教学效果
口语交际课的评价,首先是做好教师课堂教学的反思,从浅层面的学生兴趣、表达欲望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及交际礼节上来认定教学效果的好坏;再从学生理解水平,感悟多少,思维方式等来评判学生的收获。其二,放手让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上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达成互想心灵的沟通。其三,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适度结合写作练习,把说过的话,交流的信息,用文字记下来,以说助写、以写助说,相互促进。只有在教学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才能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才能达到新课改对语文教育提出的更新要求。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十三篇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论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说明在现代社会,对人才出现了不同的要求,那么在人才培养上,也应该出现不同的途径及方法。而作为课前课后的纽带,联系学校与家庭的作业,更应该摆在突出位置上。
(一)传统作业的弊端:
1、作业负担过重,学习效果不显著。江苏省就在《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 》中规定:“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学生不背书包回家,每日课外作业量二、三年级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我想各地的教育局也先后出台过相应的规定。但是,各地的规定是规定,各地的老师依然我行我素,作业布置得让学生抬不起头来,作业本、练习册、课外辅导资料加上各种学习类的报纸,学生们做呀做,看得连家长都觉得心累,有的干脆直接替孩子完成了事。因此,作业的繁重,已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休息与健康。但是,我们反过来看一下,老师一片苦心布置的作业,效果如何呢?不说大家也都明白,肯定是收效甚微。
2、作业无差异化,全部一视同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课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但是,现在老师布置的作业,全部千篇 一律,不管学生的程度如何,接受力如何,作业的数量和难度,所有学生都一样。这样,成绩好的学生认为太容易,造成“吃不饱”的现象,而那些成绩差的学生,认为自己跟不上,完成不了,而出现“吃不了”的现象。
3、书面形式的作业过多,活动形式的作业过少。因为,在传统观念上,家长和老师认为只有在作业本上写的才是作业,而且认为书面作业好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正确对错可以一目了然。而别的形式,就不能算做作业。我认为,只要是对知识进行了巩固,技能得到了提高,实施过程中方法得当及适宜,学生受到了情感熏陶并得到了一定的德育教育,那就是一项值得提倡的好作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作业可以不拘于形式而百花齐放,如:编排话剧、参观访问、动手实验等等。
(二) 理想中的作业设计:
1、人文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语文作业作为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石,也要具备此特征——人文性。我们老师和家长,不能只把作业看成是简单的书面符号,而应该把作业看成是一座沟通老师、学生、家长三方心灵的桥梁,因为,它反映了孩子成长的足迹——智的提升、德的同化、美的蕴量、劳的所获。我们知道教师在批改作业时,都喜欢批个分数或打个等级,学生打开作业也只是关注有没有哪里做错,除此以外,教师和学生之间再没有什么过多的交流。所以,在这里我不妨建议老师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要带着感情,充满激情,换一种批阅方式。简笔画,如:彩色的星星,可爱的笑脸,鲜艳的花朵……鼓励或安慰性的话语,如:你真棒!你进步了!下次要细心点!继续努力哟!加油!……这些简单的图案,简洁的话语,都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老师那默默地关心和那份浓浓的爱!如果作业评价中注重了人文性,就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所说“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2、实践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所以,老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要充分地注意到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开发学生的实践行为,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如:学了《走,我们去植树》布置学生回家和父母种一棵树,为地球的绿化做贡献;学了《云雀的心愿》,为我们平天湖的水环保设计一条标语;学了《春联》,建议每个学生收集几幅喜欢的对联,并倡议毛笔字写得好的同学为市民写对联。
3、趣味性及多样性。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才可能从中收获益处。”可见,兴趣是一个人一生最好的老师。如果,把作业布置得有趣味性,那么学生不仅乐做,乐学,而且,做中学,学中做,事半功倍。趣味性的作业形式多样,下面我来详细例举趣味性作业的各种形式:
学了《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可以布置学生们来学唱这首歌;学了《西湖》,可以让学生们画一画西湖的美景;学了《三袋麦子》,让学生演一演故事中的`小猪、小牛和小猴,让学生们编排一个童话剧;学了《永远的白衣战士》,带学生去医院拜访医生、护士,了解白衣天使们工作的辛劳,感受他们救死扶伤的伟大,试写访问后感受;学了《黄山奇松》,带学生去郊外踏青,游玩池州齐山,让学生仿写一篇游记;学了《装满昆虫的衣袋》、《蒲公英》,让学生学会观察,培养观察能力,撰写观察日记并热爱自然界;学了《李时珍夜宿古寺》、《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李时珍和司马迁的生平资料,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了《伊索寓言》、《林冲棒打洪教头》,可以激发学生对世界及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建议学生课后借阅《伊索寓言》全集及《水浒传》,并开展一次读书会活动;学了诗《游园不值》让学生针对古诗的意思,将诗改写成白话文,或发挥想象力,设想将要发生的人或事来续写此诗;学了《第一次抱母亲》、《师恩难忘》,可以让学生亲手制作一份礼物给母亲和老师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4、差异性及自主性。人的外观有高低胖瘦之分,人的智力也良莠不齐有优劣之别。所以,尊重差异性,是现实的客观需要,也是教学所要依据的准则。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注重实行差异性原则,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而,好学生,可以得到更高地提升;差学生,也因为有要学,有所学,也得到了稳步地提升。怎样实行差异性原则?我认为,作业可以布置不同的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兴趣来自主选择。例如:在学习了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后,教师可以布置如下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地选择两项来完成。1、画一画诗歌中的景物。2、给短诗谱上曲,来背唱这首诗。3、改写短文。4、仿写一首诗。5、续写短文。6、编排音乐剧。正因为作业的差异性及人性化,学生们对待作业会更有热情,更有兴趣。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份作业,所以,完成的态度会更积极、更主动。
总而言之, 作业作为课堂教育的延承,它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课堂改革的重点,作为每一个老师都应注意到作业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作业设计优化观,从而为我们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努力。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十四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例文
在教育实践中,往往有不少学生在不同教师面前,表现出异常甚至反常的现象,他们与有的教师心心相印,无话不谈,能主动学好这些教师所教的学科;有的却在别的老师面前变得冷淡、被动、甚至反抗。
这是师生情感的共同体验——爱的效应!情感是人对客观事情所持的态度和体验,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在接触客观现实时,对现实中的现象总是持有各种各样的态度,产生不同的内心体验。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时,就会产生满意、愉快、热爱、欢乐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否则当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时候,就会产生忧伤、痛苦、厌恶、愤怒等消极的情感体验。他是伴随各人的立场、观点、经历为转移的。那么,怎样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师生有更多的感情交融呢?
一、创设情感教育的外部环境。
首先,学会爱家长。这里不仅要爱孩子,更要学会去爱家长。爱的效应是互相的,只有你爱他们,他们才会爱你。这里说说我刚接到这个新一年级吧,凭心而论和以前我接触的家长差异很大,从报名的第一天,我看到的没有热情,只有怀疑的眼神。这时,我们不能抱怨家长的素质,文化,我们只有自己来拉拢和家长的关系。在我观察几天后,基本洞悉了家长的想法,他们就是想自己的子女好好成长,希望老师好好教育。那么我怎样才能得到家长的应有支持呢?开家长会时,我给每个家长发了份:告家长书。里面内容很多,从请家长信任老师到孩子刚上学应准备什么。(当然这里面少不了宣传我们学校、老师大部分内容)说白了,这张纸也算是我对家长的承诺书:请他们放心,孩子在我手中,我一定尽力带好!渐渐的,我发现很多家长微笑出来了,慢慢接近我了!第一次家长会我觉得目的达到了:让家长知道,从今天开始,我们算是一个集体了,一个大家庭了。我们一定要共同努力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接下来,我发了家电联系单,这样便于以后更好的沟通。第二天,我收到有家长给我填的内容,把他们家中的电器全写上了,冰箱、电视……当时我真的哭笑不得,但是我清楚,这千万别当笑料来看,稍微处理不好,会给自己以后工作带来麻烦的。第二天我找来了这位家长,他坦诚地告诉我,平时特爱打麻将,昨天是孩子的奶奶来开的会,拿回单子要他填,他想都没想就填了,然后呼呼大睡。我并没因他填错了而耻笑他,于是我笑着重新拿了一份让他填,并说:“这次可要看清楚,别再把你家宝贝家电填上了,我羡慕你们精力充沛,年轻好呀,趁年轻可以干很多大事情……”看他填完了,我收住了话,趁机表扬了他的字写得漂亮!他脸红了说:“我的老师也这样表扬过我的,老师您真好,够细心的,我上午看了你写的那封信太感动了,我的孩子遇见你是他的福气。我刚下岗没找到合适工作,现在正打算开一家雕刻店,我想我会干好的……”
后来在班上我不仅表扬这个家长有志向,还羡慕孩子有一个好父亲。孩子当然高兴,回家表扬自己的父亲,家长的小店现在生意红火。慢慢地,我知道我的付出没有白费,虽然不是百分之百得家长满意,但是很多家长开始接纳我了。去年,我感冒在家休息,王老师无意告诉给了孩子,结果很多孩子和家长捧着鲜花来看我,当时家中真的成了花的海洋。我真正感觉到:我是最幸福的人……顿时我觉得:窝时没有理由不教好这些孩子的。
不难发现,就是这些实在而又珍贵的资料,教师朴实而真诚的话语,能架起学校与家庭的桥梁,沟通教师与家长的情感,教师和家长教育达成了一致性,这样就为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创设了很好的外部条件!
二、实施情感教育的内部手法
1、在课堂教学的同时,以爱的方式加强师生情感培养。
课上,为了给山山一次锻炼的机会,在学习《掌声》这一课时,我叫他站起来读一段话,可他刚读第一字,就错了,他显得很惶恐。我笑了笑,说:“没关系,再来!”于是他深吸了一口气,又开始读。可刚读第一个字,又错了。同学们不禁哄堂大笑,有些人还尖叫起来。山山有些惊惶失措,不好意思地望了望我。我微微一笑,轻声对大家说:“山山现在需要的不是喝彩声,而是掌声。”同学们先是一愣,继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怎么样?再来一次?”他缄默不语,我走过去拍拍他的肩点点头,他感激地看了看我,又望了望大家,在似乎镇定了下来之后,又开始读起来。这一次算是比较准确、流利地将课文读完了。“读得怎么样?”“好多了!”
“应该谢谢你们的掌声啊!”
同学们都会心地笑起来。这样,我就把课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色彩引入了孩子心中,为孩子创设了良好的情感色彩,感染了学生。从此以后,山山上课回答问题的次数多了,也喜欢学习语文了,成绩也好了起来。
2、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力求情感互动。
爱有时候是一种触动。这种触动是心灵深处的一种震颤,它让学生在思维碰撞、情感互动中享受真正的人文关怀,获得真正的心灵关照,实现真正的生命满足。班主任要珍惜与学生在一起时光,和他们相处时,一定要学会蹲下身子去和他们说话,以他们的标准去衡量所做的事情。特别是面对后进生更要给“优厚”的条件,充分使他们对现实产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只要他们一有“闪光点”我们都要创设条件给予表扬,树立并关心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比如:在班上有体育非常好但是成绩平平,我们就要不失时机的表扬,并含蓄地在学习方面给他提要求,这样孩子也乐于接受并逐步提高。有人说,“高兴的记忆永不忘”是有道理的。在愉快的情绪下,人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状态,那么教学必然产生最佳效果。
我班有几个学生,成绩不错,就是太好动,太调皮。每天都会“逗”哭几个孩子,其实他们自己也为自己有这样的毛病而心烦。我没有过重地批评他们,而是笑着对他们说:“老师小时候也像你们一样,很调皮,经常惹同学生气。”学生一听来劲了,原来老师也会和我们一样“不听话”,赶紧七嘴八舌地问:“那你有没有挨老师批评呢?”“你是怎么办的呢?”
我说:“怎么没挨批?还掉过“金豆豆”呢!不过我后来想了一个办法:用白纸订了一本《错误大全》,每次把犯同样的错误写在上面,并附上坚决以后别重犯,每天看看,每周完后自己小结一下,慢慢地,我的这个毛病全改了。这方法包治百病,不信试试!”他们听了如获至宝,也依葫芦画瓢。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既简单又有效。现在他们真的不再天天犯同样的错了。心理学中有个“犯错误效应”,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最欣赏的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人,而是那些能干但不经意间会犯点小错误的人。当然,教师也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要接近学生,告诉他们“我也有过”,更要高于学生,告诉学生“我是怎样走过来的'”,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学生巧妙地引向真、善、美的殿堂。
3.上课前调动孩子情感驿站。
上课的效果如何和孩子的情感有很大关系,如果上课孩子心情愉悦,这样轻松的就能掌握课堂知识。所以我针对这种情况,特意为孩子设计了心情驿站。我让孩子做了两张卡片,一张黄的,一张红的。红的代表心情愉悦,黄的代表心情烦闷,或者身体不舒服(这样老师就能特别关照“黄卡”孩子上课的状态)。在每天上课之前先亮出自己的卡片,老师先环视一圈,如果发现黄色比红色多的话,老师就先调动孩子积极性,讲小故事或者小游戏进入课堂。我认为如果在课堂上孩子没进入状态,听课也是白听,浪费时间也苦了孩子。所以老师关注孩子的情感状态是课堂效率的关键。
其实这种情感教育的形成是有助于师生间的心灵沟通。在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一旦与学生形成心理情感的共鸣,就能建立相互信任,最大限度地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励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按老师的期望去学习、生活和做人,从而把教和学推向高潮。你爱孩子还要理解孩子,接受孩子对你时常流露出的情感。让孩子觉得我们时刻都在乎他们。很多时候往往因为你的行动,才使孩子有了希望,每位老师身上都蕴涵着改变孩子命运的神奇力量。
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走进孩子的心灵,把自己当作他们的朋友,去感受孩子所感受的一切,在心与心的交融中找到情感共鸣点并巧妙加以拨动,如陶行知所说:“要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让我们都为这一目标而努力!。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十五篇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与语言,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有许多途径与方法,其中讲读法是大家常用的教学手段。在这方面,我们的前人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但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尚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讨。
关键词:阅读教学现状讲读法
一、对阅读教学的理解
说法一: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即读者以视觉感知书面语言的方式去领会和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和表达形式的思维过程。
说法二: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是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的过渡,在这个过渡中,不是机械地把原文说出来,而是要通过内部语言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和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思想变为读者自己的思想。
说法三: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说法四:《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以上说法基本上体现了了阅读的概念,说清楚了阅读是怎么一回事。通俗地讲,阅读就是读文章。阅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它自身的功能,有它存在的价值。阅读可以学习知识,可以获取信息,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享受。阅读是使人精神得到成长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与基本途径。喜欢阅读,学会阅读,终生阅读,是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现状
如今一些阅读教学,脱离课文的语言,做天马行空的发挥或在人文内涵上深挖洞,课上尽情展示教师的文化底蕴,甚至把阅读课上成文学欣赏课,忽视学生基础语文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首先,阅读教学过于面面俱到,教学内容多,环节多。有些教师在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总是怕有遗漏,怕教少了考试考到怎么办?教多了,即我们常说的把课文教肿了,又使教学过程繁琐,内容冗长,造成学生厌烦、老师疲惫、教学效率不高的情况。课文是例子,但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只会蜻蜓点水,劳而少功。其次,是教学过程太繁,太复杂,又太雷同。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又往往千课一面,千篇 一律。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第三是方法、策略不合适。表现为两化和三多三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针对以上种种问题,结合《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三、关于讲读法
(一)抓重点,多精讲。
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的教不是为了学生教,讲不是为了学生讲。教学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话就是一口清泉。大家都知道,只有明确的目的性,在教学中才能避免或减少盲目性。讲解课文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受到思想教育。现在,恰恰在语文教育上因目的不明,或对学生的情况不明,花费许多无效劳动。如教一篇课文,不论长短,不问难易,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段,从段到篇,由内容到写法,从头讲到尾,面面俱到,不肯割爱。这样做,精神可嘉,效果可疑。小学的课文除了几篇古文以外,都是白话文,学生识了字,自己去读,遇到难理解的词语,查字典,结合上下文去理解,是可以读懂的。特别是现在使用的教材,多数课文的语言都很通俗,有的就是学生自己的语言,教师何必讲那么多呢?还不如少讲点,腾出点时间来让学生多读读,多练练,效果会好些。教师的讲解,一定要抓住文章的重点字、词、句、段,讲学生不懂的,讲学生理解不到的,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这样,学生才会感到有学头,有想头。
(二)找规律,教方法。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是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个范例。作为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目的绝不是仅仅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思想和各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文这一载体,教给学生课文成功运用的语文知识让学生掌握、学会怎样读写此类文章的方法。大家知道就语文而言,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毕业,老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他,何况社会在不断发展,知识在日益更新。教师无论教给学生多少知识,都是有限的。有位大学校长曾在毕业典礼上说道:我们教育学生就象猎人打猎一样,要教会他们如何使用持枪,而不是老让他们带干粮。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将知识转化为一种工具,并最终运用这个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说熟练使用持枪是猎人生存的基本保证,那么灵活运用知识一定是学习成功的必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教给学生方法极其重要。教师把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得到的知识将会是无限的。
(三)多朗读,找体验。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新课标》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给孩子们阅读的情感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园地——在内容的选择上,多是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图文并茂,吸引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意境上,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及人文精神,这些都必须经过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想像才能理解和感受。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为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创设情景,尊重并鼓励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挖掘情感因素,升华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4)找重点,练思维。
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形式有了全面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老师的讲解的起点必须比较高。一般的东西不要讲,只选择难点、优点和缺点加以分析。所谓难点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估计学生不懂的地方;优点主要是指选词炼句方面的精华;缺点不一定有,也可能有。这些知识点包括主题、题材、结构表现手法在内,但更主要的是在语言方面。如在讲《夜》一文着重分析这样一句话:他的手软软地不敢便接,好象遇见怪秘的魔物;又不好不接,便用手心去承受,松松地捏着,偷窃似的赶忙往衣袋里塞。根据上文,这个人物是个商人,他帮姐姐去探听外甥女夫妇被杀的情形,他这时接到外甥女夫妇的一张字条。这句话就是写他接字条的动作和心理状态的。软软地这个词选得好,历为害怕字条落在手里,手自然不会用劲,所以手的状态是软的。两个软字重叠,不仅表示程度加重,而且音节和谐动听。能表示软这个意思的,还有发软很软;但发软在程度不及软软地,很软不能表示此时发软的意思,而且音调不和谐,只有软软地最准确最形象地表示人物此时的心理状态,承受是被动地接受由上落下来的物体,它准确地描写了不是用手拿而用手托着字条的样子。松松的修饰捏着,怕接触的情态非常逼真。偷窃似的一塞表示动作快得出奇。这些词充分地揭示出了人物的恐惧的心理状态,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2、陆向红《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
3、董纪良《谈讲读课文的教学设计》
4、王书芳《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造成问题的原因》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十六篇
【摘要】国家近年来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为学生学习减轻负担。与此同时,国家也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发展,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小学语文来说,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开展素质教育呢?本文从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出发,主要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谈谈如何开展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学习目标;教学策略
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语文就相当于整个语文学科学习的地基,小学语文知识掌握透彻了,地基稳固,才能为初中高中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国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上到大城市的学校,下到农村的学校,都在积极地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而语文学科的学习又非常注重感受和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更需要实施素质教育。本文在简要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来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
一、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新课改以后,国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首先,要先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很多人容易断章取义,认为素质教育是只关注学生素质教育,而不注重文化课的学习。这个误区一定要纠正过来。注重素质教育,并不代表不注重文化课的学习,而且要求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又关注学生的身心和整体素质的发展。
二、从学生角度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开展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学生和教师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谈素质教育的开展,主要在以下两方面。
(一)转变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学生要转变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的过程,而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必须以自愿和主动为前提。学生主动学习了,才能真正从心底里爱上学习,爱上语文。语文属于文学的一部分,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学生学习的东西是最基础最简单的。很多孩子在咿呀学语阶段就会背诵唐诗名篇,如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草》等,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语文学科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即使是最初级的小学阶段,需要学生掌握的东西也比较多,小学低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层次要求又不一样。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就显得非常重要。汉字是中国特有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汉字却成了学生苦恼的事情,如多音字的辨析。汉字繁多,偏旁部首不一样,甚至多一笔少一笔意思都有可能截然不同。学生只有学习态度端正,主动学习,才能真正学好语文学科。
(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培养兴趣爱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培养兴趣爱好。小学生好奇心比较重,对于很多事物都有尝试的勇气。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不同的兴趣爱好,如有些人喜欢读书,有些人喜欢唱歌,都可以和学生的语文学习结合起来。因为语文本来就是需要学习语言和文字的,尤其是小学阶段更为基础和重要。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互相监督,看看谁的字写得最工整干净。
三、从教师角度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开展
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教师也是分不开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情感依赖性强,可塑性强,容易引导。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十七篇
1. 你是一个上进的孩子,可潦草的字怎能会使你有更大的进步呢,写好字吧,老师期待着!(李
2. 只要你静下心来认真写字,你的字还很漂亮呢!
3. “错误”不是“句号”,而是“逗号”,你的改正是认真的,在老师心中你是最棒的。
4. 看到你的进步,老师真高兴。
5. 我想,你作业的时间分配可能需要调整,我们可以商量一下吗?
6. 如果再干净些,笔迹再细点,你的字会更漂亮!
7. 孩子,老师发现你这两天有点灰心,别泄气,你能行!
8. 你是一个好学的孩子,同学们都很崇拜你,老师也很喜欢你,每次作业都能做对,并且答案很出乎老师的意料,如果你在书写上再稍改进一些,你一定是个更出色的学生。
9. 分辨不清的时候请你教字典,它会帮助你。
10. 争取一次把字写好,你的速度一定会提高。
11. 有付出总会有回报,你的进步有目共睹,希望你做一个强者,继续努力吧!
12. 如果能把字写规范些,你的字会更漂亮。
13. 你的每次作业都是既干净又正确,这早已成了老师的骄傲,但这次作业中,有了几个错别字,
14. 是不会写呢,还是粗心?你要继续努力。
15. 今天你的字,让老师看到了你的认真,如果坚持下去,你会写得更漂亮!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十八篇
摘要:近几年, 随着我国对中华文化的推广和课程改革的推进, 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注重经典文学作品的诵读, 而小学阶段是学生诵读经典的黄金时期,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 扩展学生的视野, 因此各个学校应积极将经典诵读这件事纳入到语文教学体系之中, 已实现辅助教学的作用。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存在的问题及意义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经典诵读; 小学语文; 教学; 问题; 意义; 策略;
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每一篇流传下来的诗作和文章都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 闪耀着先贤的理性光辉, 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崇高的道德精神。所以说, 从小学阶段开始就鼓励学生诵读经典, 有助于熏陶学生的性情、提升审美品位、增强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念, 并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可以说诵读经典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读经热”的出现还比较短暂,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致使实施效果不理想, 接下来, 笔者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并提出相关的策略。
1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实施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识字教学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并且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推进, 识字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深入的体现。但是在常规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由于受教学时间和教材内容的限制, 小学生识字的数量是有限的, 每年新学的生字也不过两三百而已, 但是这与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识字能力是不太匹配的。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 也是记东西最扎实的阶段, 若是在这一时期让他们多多朗诵诸如:《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论语》等经典, 能够在诵读的时候无形中扩充他们的识字量, 锻炼学生的识字能力, 这样一段时间后, 学生的识字水平必然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小学时期是学生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 在这一时期若是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 那么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将得到飞速的提升和发展。就像人们常说的:“英语学习要在12岁以前, 这样才能打好基础”, 语文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 要在学生小学阶段借助其优秀的记忆力大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 在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是十分有必要的。
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俗话说:“十年育树, 百年育人”, 教育的目的从来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 而是注重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是否让学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是否为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同时, 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人们更多的是提倡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而中华传统经典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每一篇佳作都思想深邃、语言精辟, 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让学生在经典的熏陶下逐步净化心灵、感受生活。
2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教师对经典诵读不够重视或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虽然现阶段绝大多数的学校都开始逐渐安排学生每天进行一些经典诵读的时间, 但由于学校的重点还是在教学上, 所以很多时候教师都不太重视经典诵读的时间, 只是让学生草草了事的读一读, 然后就把这些有限的时间拿来进行语文教学了, 再加上小学生自制力较差, 很少有人会回家后还主动去读, 这就使得经典诵读在小学生身上根本没有有效地开展起来。
另一面, 与不够重视相反, 有些教师对经典诵读过于在意, 以至于在认识上造成了偏差, 所以就把每一次的诵读都当成了古诗文阅读教学, 对每一篇文章都过分的剖词析意, 而忽略了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因而, 语文教师在指导小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时候, 要让诵读与教学有机的结合, 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渗透诵读, 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经典诵读方式过于单一且没有相应的评价
目前, 绝大多数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时候, 都还是采取朗读加简单讲解的传统方式, 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单调, 很难激发他们诵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段时间之后还会产生诵读的惰性, 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生诵读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尽量让形式多样化。同时, 由于经典诵读还未正式纳入语文教学之中, 所以至今还缺乏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 对于学生经典诵读的评价和检验几乎还是空白, 这就容易使学生不重视经典诵读, 使诵读效果大打折扣。
3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为学生营造出书香校园的氛围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地方, 也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不但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也有利于经典诵读的开展, 因此, 学校应该努力创建书香校园, 让校园氛围弥漫在浓郁的经典文化气息之中,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感悟和品读经典佳作。
例如:校方可以将学生课本中学过的《游园不值》《题西林壁》《望洞庭》等诗歌或《劝学》《龟虽寿》《论语四则》等文学佳作中的经典名言名句图文并茂的方式张贴在学校走廊、教室、宣传栏、学校墙壁上, 让学生在课间活动时都能看到这些经典佳作中的精华, 以便进行潜移默化的经典文化的熏陶, 逐步激发他们对诵读的热爱。
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诵读
虽然诵读应该贯穿在学生的整个小学生涯之中, 但由于学生年龄水平各不相同, 相应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也各有不同, 因此, 教师在进行经典诵读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结合其具体的情况和水平, 根据学生的年级进行分层教学, 对各个阶段的学生安排不同要求和内容的经典诵读, 这样才会更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让学生在诵读中有所收获。
例如: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会说话和识字, 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经典诵读的时候应选取内容简单、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名篇佳作, 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是可以的, 让学生在读这些经典的过程中去认字、识字, 去学会语言表达;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则更应注重经典对学生习作水平、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 所以在长春版小学六年级学完《列子》《论语》以后, 教师可以适当地为学生进行补充, 让学生诵读《庄子》《大学》《中庸》等符合其水平的经典佳作, 并背诵其中的经典句子, 为后续的写作和阅读打下基础。
通过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
小学生因为身心发育还未成熟, 所以比较活泼好动, 充满童趣和好奇心, 也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求知欲, 所以教师要想充分发挥经典诵读的作用, 就需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活动来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 从而使其自觉地进行诵读, 也可以使诵读教学更有活力。如:开设“经典诵读课堂”, 每天30min进行经典晨读和讲解;开展师生共读、共写经典活动, 让学生在练字的时候品悟经典;定期开办“校园读书节”活动等, 以便通过这些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诵读的乐趣, 进而加深对经典诵读的热爱, 使其一直坚持下去。
总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教学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熏陶学生的情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教师需认识到经典诵读的意义, 并采取丰富的形式和手段, 这样才能保障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能够更好地进行。
参考文献
[1]郎晓露.关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施对策的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 20xx (1) :31.
[2]路阳.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J].中华少年, 20xx (23) :54.
[3]王恒云.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有效实施[J].新校园, 20xx (12) :163.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十九篇
有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教学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教师、教材、学生。其中教材是主体,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能力的载体,是施教之本。它包括教科书即课本、参考书、习题集等,是教与学的具体内容和媒体。一套好的教材不仅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能对教师的教学起到导向作用,对学生的学起到增智的作用。
1、学生语数人均分差距
看语文教材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素质检测结果普遍存在着语文人均分远远低于数学人均人的现象,而且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差距是越来越大,这种现象让人难以理解。汉语是孩子们的母语,他们从呀呀学语时就开始学习,可以说生活就是他们学习语文的课堂,也是他们运用语文的场所。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学习语文,每时每刻又都在用语文,为何出现这种怪现象,细加分析,也许此现象与我们的语文教材编写特点有关。
小学生对学的知识易遗忘,如果不加复习,是不可能永久、完全地保持在记忆中,克服遗忘的最好办法是加强巩固。教学的巩固性原则要求“引导学生及时回忆、复习和应用所学知识,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努力同遗忘作斗争”。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巩固,使学生通过多练,达到知识的巩固,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试将语数教材加以比较,则不难发现:语文教材不像数学教材,它缺少一定的巩固练习。数学课本基本由例题和习题两部分组成,练习远远多于例题。每道例题的后面都配有相应的同类问题的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完每一道例题都要自己独立去做十来道的类似练习。而语文课本中的精读课文只相当于数学课本中的例题,每个单元只有一篇略读课文。学生要学两三篇课文,才有机会半独立练习阅读和课文不一定相似的略读课文。如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十二册中的的第二单元,前三篇精读课文都是有关写景的文章,而这个单元的略读课文却是一篇与前三篇内容关系不大的小说《别饿坏了那匹马》。这里,教材重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却没有因势利导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练习空间,让学生进一步领略祖国壮丽山河的机会。加之《语文补充阅读》课本的发行量小,很多学生读不到。况且即便有,也没有引起老师的重视和学生的兴趣。这就使得我们的语文教材成了本只有例题,没有练习的教材,这不完全符合教学的巩固性原则才造成的语数人均分的差距。教材的编写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否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则与教者的教密不可分。综上所述,我深感构建“相关阅读”体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2、相关阅读的概念及意义
相关阅读的概念
相关阅读的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小学1—2年级不少于5万字;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不少于100万字。这充分说明,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采用“相关阅读”的方法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的阅读总量比规定增加了20%左右,有效地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在《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第二辑《阅读教学》中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这句话准确地说明了精读教学和略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关系,强调了略读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我们,课本中的精读课文只是学生学习的例子和出发点。也就是说,我们指导学生学习了精读课文,只完成了语文教学工作任务的一半。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类略读文章和书籍,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才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的“另一半”。“相关阅读”是引导学生进行“应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因其选读的文章与学生所学精读课文密切相关,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可以灵活地指导学生运用在学习精读课文过程中所掌握的阅读方法,在一定时间内,独立阅读、理解、分析文章,也是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相关阅读”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增加阅读量;既能通过实践应用来巩固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又能使学生从被动阅读变成主动阅读;既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由于语文课本受教时和厚度的限制,所选编的略读课文十分有限,加之目前《语文补充阅读》和自读课本的发行量较小,很多学生都读不到,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相关阅读教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向学生提供或推荐更多的有价值的相关读物。
3、具体实践——相关阅读教学举隅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二十篇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创新是每一个人天生就有的潜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观察、猜测、操作、交流、探究,从而产生 “好奇心”、“异想天开”、“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等创新的“火花”。为此,教师应该端正教学思想,努力创设一种师生平等、课堂民主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 “好奇心、求知欲”,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发现和开发蕴藏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创造性潜能。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我国中小学教育面临为未来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的重任。基础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全民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影响着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和幸福。从娃娃抓起,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下面谈谈我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点滴体会:
一、营造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课程标准》中指出:“可利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进行教学活动,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为此,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讨论,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见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古诗前,我们并没有盲目地要求学生先背诵,而是将解析古诗作为学习的第一步。在学生对古诗有所了解后,让他们自己思考诗中的意境,并将自己通过诗句体会到的内容复述出来,以此让他们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一来,学生兴味盎然。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注重设计各种激情引趣的场面,让学生活跃思维,“不吐不快”。 如在学习课文《长城和运河》这篇课文的生字时,我改变了上学期手把手教孩子学习的方法,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分析理解生字。我要求学生认真拼读生字,仔细分析生字。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学生把生字的要点说得正确明白。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这个 ‘蜒’最容易错,要把它与‘蜻蜓’的‘蜓’区别开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也都说正是!王雨说:“‘篇’的读音要注意,不要读成‘扁’的音”,经常写错字的小陈说:“‘折’字不要多一点,那样就变成‘拆’了。”小强说:“今天我把‘驾’当成‘架’了,希望其他同学不要犯我的错。”学生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记忆生字的方法,并友情提醒其他同学该注意什么。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在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强调提醒。我想没有什么比学生自己分析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了。另外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创新能力,给予适当的鼓励,这样,学生创新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二、诱导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课程标准》中指出:“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广泛质疑,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问。小学生不向老师提问题,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不敢提。特别是基础差、胆子小的学生,要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确实不容易,因为他们怕被教师指责和同学耻笑。为此,教师应谋求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和蔼可亲,给学生创设敢于提问的环境。告诉学生: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上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敢于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我教《大作家的小老师》一课,我问学生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大作家是谁?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小老师是谁?这时我们班很腼腆的孙萌站起来小声说:“既然是大作家,怎么会有小老师呢”当我侧耳听见让她起来说时,她脸红耳赤,说话结结巴巴,听得出颤抖的声音。我用期望的目光看着他,再对大家说:“刚才孙萌有些紧张,大家想知道她提了什么问题吗请同学们用掌声欢迎他把问题说出来,好吗”接着师生一同鼓掌。在师生的热情鼓励下,孙萌终于把问题清晰地说完。从此,同学们更踊跃地发问了。
巧设问题,扩展思维。质疑问题是创新意识的反应,是学生思维参与的标志。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问,有问题,才能有思考,有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巧设问题,扩展学生思维。如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我采用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辩论的方法,围绕着“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为什么放,该不该放?”这样一个问题,让“父亲”和“汤姆”各自找出理由来说服对方。这一问,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课堂活跃起来了。同学们各抒己见:“这条鱼很大,很难钓到,如果放了,以后可能再也钓不到了。”“虽然鱼很大,也很难钓到,但我们必须遵守规定。”还有的学生说“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了,这么短的时间,没有关系的。”“规定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改动。“在辩论中让学生明白:鱼必须放掉,因为公园的规定必须遵守。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训练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课外延伸,培养创新意识。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它能使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激发创新意识。如果确实能做到课文和课外读物紧密结合,必然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课外延伸,有助于创新思维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我展开“五个一”系活动,即:每天一条好新闻;每周一个好故事;每月一个小制作;每学期一个小创意;每年一个小发明,并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使他们都积极参与其中,使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例如在学了《小河与青草》、《北风和小鱼》等这种类型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在活动课上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的。他们根据课文的内容自己的想像,任意发挥,自由表演,对参加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对表演独特、新颖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通过此项活动,把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受到了各种锻炼,提高了各种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驰骋想像,培养创新意识。
事物的表象会引发人的一连串的联想,这种联想的深度与广度将直接影响着人的创造力。由表象而产生想象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教学中应创造一切契机,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训练。如让学生写有关太空中云彩的作文,,我带学生走出教室,来到野外,仔细观察云霞的千姿百态和绚丽多彩。有的同学说:“那朵云真像大鹏展翅。” 有的同学说:“那朵云多像一个小孩依偎在妈妈的怀里睡觉呀!”“你看,一只火凤凰,多漂亮呀!”……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描述着大自然神奇的景象。这里教师凭借教材,把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创造性想象云霞的千姿百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再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提出了:谁想出了比乌鸦更好的喝水办法这一问题?这时就有一个孩子说:“乌鸦衔了那么多小石子,多费劲,如果往瓶子里插上一根吸管,不是能更快的喝到水吗?”学生们的回答,都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改变了过去那种老师提问题、学生答问题的一问一答的模式,逐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二十一篇
记得有一本书上这样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因为学生心理的发展很容易受周围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其中不同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明显。长期以来受“师道尊严”的影响,大多数老师都在有意无意中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自己的学生,造成了学生“敢思不敢言”“有话不愿说”的局面,师生心灵间缺乏交流和理解,学生畏惧老师,有心里话不敢或不愿向老师倾诉,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不知学生内心的喜怒哀乐,老师与学生的这种心灵阻隔既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终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
我觉得,师生之间心灵彩桥的建立,要求教师不仅应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启迪者,更应如慈爱的父母、知心的朋友。而要成为这种多元角色,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就不应局限于课堂上与学生隔着课桌的学习问题“问答”式的交流,而要走进学生的生活,熟悉、掌握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及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在工作中,我用看、聊的方法去了解学生。看就是看学生在学习、课外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聊就是通过与学生聊天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内心世界、爱好和语言.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语言是心与心沟通的桥梁。通过这两种方法,让我对每个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我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也从不把自己当成老师,而是以一个大朋友、一个倾听者的身份去真诚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样也拉近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到没有距离感,愿意跟你说真心话,愿意让你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然后我将这种了解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就有种得心应手的感觉,师生的配合也就非常地的默契,从而完成了教学目的。比如跳绳活动,当学生看到老师也参与到他们之中,他们的积极性也就极大的被调动起来了,在自由活动的时候,学生们就自动地、创造性地活动起来,有的跳花样、有的双人跳、有的编成小组跳追人,而我这时候也下放到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活动,一起探讨其它的花样,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顺利地就完成了,而且常常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是由于我的这种真心相对,真诚地与学生交朋友,既缩小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让我从容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二十二篇
1. 我知道你是稍不留心才忘记写答案的,不要被同样的错误绊倒两次啊!
2. 你是班里的榜样,可要继续努力呀。
3. 你要不骄不躁,战胜自己。
4. 你是班里的希望,再进一步就是胜利。
5. 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离优秀还有一步之遥。
6. 你是最有前途的学生,努力吧!
7. 我面对你的试卷笑了,因为你又进步了。
8. 终于看到了你的进步,真高兴。
9. 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胜利一定会属于你的。
10. 成绩是刻苦学习的结果,前进吧。
11. 终于看到你的笑容,我真替你高兴。
12. 看到你的这次成绩,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老师祝贺你!
13. 你是一个不甘落后的学生,我相信你一定能赶上来。
14. 你终于站到优秀队伍里了,我怎能不为你自豪呢?
15. 你的语文成绩每次都是优秀的,祝你在新学期幸运。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二十三篇
1. 你最近几次作业,都有很大进步,只要努力一定能成功。“作业好”标兵非你莫属。
2. 你想飞可以,但字不能飞出横格去,坚守规距,才能有出息。
3. 你的作业干净、漂亮,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看了很舒服。
4. 你的问题提得尖锐,设计的答案,非常准确,希望你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
5. 你分析文章,前后透彻,层次分明,能抓住中心,把意思表达出来。
6. 你每次的书写都是那么规范、端正、整洁这是因为你注意到字的偏旁,部署在田字格中的摆放位置,同时也做到了横平、竖直,因此我喜欢。
7. 你联系的实际非常现实,说明你是个爱观察,善动脑的好孩子,老师特别喜欢你一点。
8. 你的字就像你的人一样漂亮,若在书写时,再认真一点,那样会更好,你说对吗?
9. 这次你的作业又错了一个题,但与以前相比,你出错的次数已明显减少。
10. 你本次的作业比上次进步了,但幅度不是很大,望今后加倍努力,老师相信你的实力!
11. 你的作业完成的真好,老师要让全班同学向你学习。
12. 你的作业真是太棒了,书写超出了老师的想象。但不要骄傲,争做最棒的!
13. 你的字写得真棒,继续努力争当全班的“一枝笔”。
14. 你真聪明!看,你的作业没有出现一处错误,而且字写得既规范又干净。
15. 棒!真是太棒了!你的作业书写很好,但要戒骄戒躁,做最好的!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二十四篇
小学语文作业评语
摘要:有效的作业批改,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其学习的信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知道几乎每个人都是为了受赏识而存在的,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被肯定,被赏识的需要。所以笔者认为语文作业批改中巧用评语能收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它能成为学生发展的“催化剂”。
关键词:语文作业评语批改
评语的使用和批改对语文的教学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以教学活动过程中如何做到评语富有激励性和如何让批改方法富有成效性是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常用的一些方法,希望和同行共同探讨。
一、评语式批评
评语式批评能维护学生的自尊。现在的学生都很敏感,自尊心很强,如果不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往往会事倍功半。在作业中,连抄写生字词这样简单的作业,也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百分百地做对,这时在批改作业中光凶巴巴地打上一个“×”,也许有的学生听之任之,根本不注意,不订正。但是写上“再对照课本,仔细看清楚,一定写得好!老师相信,你能行!”“你的字有进步,相信你能做得更好”、“别灰心,再来一次好吗?”等评语,在订正错误时,提供给学生“改正再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老师的评语动力启发、帮助下改正错误,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期待式评语
采用期待式评语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应尽量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难度较大的作业,批改中采用期待式评价评语,提出富有层次性、指导性、针对性的改进与提高的目标,让学生树立起再前进一步的信心。
如对作业拖拉的,写上“老师相信你,今后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对书写糊涂的学生写上“能干的你会把字写得工工整整”、“你准行!因为你付出了劳动”、“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不懂的地方,老师欢迎你来问”……诸如此类的期待式评语,增强了学生自主行为的调控力,确立了认识动机,增强自信心。
三、肯定式评语
四、有效的批改方法
1、学生自我批改,训练推理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想又快又正确,必须学会正确地推理。在语文学习中,单纯地谈“感悟”是不妥当的。“感悟”是人的心理对外在事物的反映,往往显得粗糙与模糊,要想使“粗糙”变得精细,使“模糊”变得“明晰”,必须经过严密的论证和严格的推断。老师或课代表公布答案后,学生自己评价、改错、分析错题原因,找到改错方法,把错改过来,这种方式应在课堂内进行,老师给予方法上的`具体指导,如批改方法、标出错误的方式等,这种批改方式,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2、学生相互批改,规范作业意识。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之间(同桌之间、四人小组之间、行列之间)互相批改作业。当然,老师必须在之前提出作业批改的要求及注意事项,下课时,老师应收回学生批改后的作业,进行检阅或抽查,对学生互批质量进行验收,作出作业质量分析。学生对取得批改别人作业的“资格”很感兴趣,在浓厚兴趣和高度热情的支配下,学生定会很认真对待,并迫使自己反复思索,认真检查。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了正确的语文作业观。
3、学生代表批改,通过比较培养深刻的思维能力。通过比较教学可以很好地增进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一些复杂的事物只有借助比较,才能比较一般和特殊的属性并突出其特点,从而达到对事物的较深刻的认识。老师抽四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在班里中、上水平的学生中轮流挑选),然后让他们作为代表对照参考答案对其他学生作业进行分组批改。对于相同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深度、不同层面的认识。这四位同学通过纵横比较,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认识,并且提高了认识问题的深刻性,这更有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这种批改方式适用于对中、上水平学生的指导。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二十五篇
一、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境界和理想追求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创新教育观念,认识到创新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掌握培养目标及相关标准的基础上逐渐进行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能够认识到在培养学生语文听、说、读、写等基础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把相关的语文教学和创新教育有机结合,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逐渐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反思,逐渐发现现今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极其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育观念比较陈旧
我们可以看到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语文教学更加侧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语文的教学中侧重应试教育,逐渐地,在这样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走向一个死胡同,即语文教学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没有引导他们主动去思考、去分析,学生没有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这样的教育带有很强的盲目性,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的模式之下逐渐走向语文学习的误区,自身的潜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这样的教学不是成功的,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提升。
(二)教学模式比较陈旧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还由于他们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单一的讲授,没有引导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只是听老师的讲授,没有相应的探讨和深入,这样的教学的效果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教学的效果显著的提升。另外,在教学过程,教师也没有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他们只是单纯的记忆知识,这样的学习效果很不理想,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逐渐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提升,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三)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运用不当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等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来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策略之会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教师要把握教学的规律,科学地安排和统筹,逐渐实现教学活动的优化和提升,在这样的安排下,能实现创新教学的培养目标,使语文教学走向新的高度。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来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的选用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影响了创新教育的效果。
三、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面对和解决,真正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和提升。
(一)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必须把握明确的方向
在语文教学的探究和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和条件,在创新教学中要抓住明确的方向,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要逐渐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能力和水平,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把核心价值的教育观念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树立很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增强他们相应的审美的情趣,并善于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美、书写美,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共同解决问题,逐渐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真正的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二)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要有创新意识,要敢于创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具体到创新教学中,我们应当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逐渐优化教学的模式,改变单一的授课方式,并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教学,进而推动力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在老师的创新理念的引导下,会逐步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语文素养,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和发展。
(三)教师要吃透教材,研究学生,勇于打破常规教法套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顺利高效地开展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当充分研究教材,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吃透教材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创新教育,引导学生去发现教材中的新颖之处、趣味之处、疑问之处等,这样做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模式,引导他们去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也能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二十六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这就对教材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教科书内容要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要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学会认识并建构自己的认识;教科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当引发学生产生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对教科书的学习形成真正意义的自学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在引导学生学习方面,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一、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人教版语文教科书,选入了大量的新课文,可谓有血有肉,比成人化、教条式的文章有更强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1、题材的多样性
从四年级下册教科书选文的范围来看,可以说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内容;就文章的题材来看,包括了自然、社会、人生的内容。选文的内容体现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有反映呼吁世界和平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等;有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等;有反映人性本身的《中彩那天》《渔夫的故事》等;有描写自然风光的《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等。32篇课文,围绕不同的主题组元,教材内容多角度辐射。另外选入8篇自读课文,作为阅读材料的有益补充。
文科教学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滋养人的心灵。心灵是伴随一个人成长发展进步的,心灵的丰富与完善决定了人生的精彩与幸福。阅读材料的多样性与广泛性,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内容的阅读,给学生提供了可供吸收的多方面的营养。学生通过阅读,通过自己生活经验的介入,可以获得精神的力量。
2、体裁的多样性
从本册的选文来看,共选入了6首古诗词,2篇中国古代寓言,1首现代诗……包括了古诗词、现代诗、说明文、记叙文等多种体裁。语文学习的任务不只是理解和感悟,还需要通过阅读、习作等学习方式最终实现学生自身的语言建构,也就是通过不断的理解、感悟、积累,慢慢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只有阅读大量的丰富的语言材料,从多种多样的语言形式中感受语言,才有可能建构自己的语言,才有可能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二、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二十七篇
信息素养,是指一个具有信息素质的人能够认识到精确完整的信息,通过确定对信息要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明确信息源,采取成功的检索方式,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运用信息,从而将新信息与原由的知识体系相融合,强化学生批判性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活动机,引发兴趣,树立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指学生呢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的意识。依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激活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学习动机,引发对信息的兴趣,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例如学习了《赵州桥》后,学生对桥的结构与力的关系领会不了,我就让学生回家查找资料,同学们丛刻外资料上查到了斜拉桥、吊桥、架桥等许许多多桥的知识,通过查找学生大体知道了桥的设计原理和成立的条件,各个成了小小的“桥梁行家”,有的还说长大要造一座桥呢?对于引力、拉力、承载力等,有了最初的想学的欲望,为以后学习集合学与物理学奠定了良好的信息基础和兴趣基础。学了书信以后,我给全班的同学发了信,并要求他们回信,全班同学为了和老师通信一下子掀起了写信的热潮,而书信的写法在写信的过程中也逐步掌握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信息产生了兴趣,才能初步树立学生的信息意识。
二、强化训练,注重时间,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信息的获取能力是指确定信息源,并根据信息需求选择最佳信息源,查找信息资料,完成一定信息任务的能力。
三、引导积累,知道运用,培养分析信息的能力。
分析信息的能力指要求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鉴别、筛选、分析和判断,自觉抵制和消除垃圾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且完善合乎时代要求的信息伦理素养。我们需要训练的是引导学生根据信息任务和信息来源判断现有的信息资源是否有用,然后有目的的整理出来。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细致深入地锻炼学生。把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学到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方法以及望站地址灯油关信息,有选择有重点地摘抄,并知道学生对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排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储处理,使摘录的信息资料系统化、简明化、便于查阅。
四、合作交流,培养学生集成信息的能力。
信息的集成是指把来自多种信息源的信息组织起来,把组织好的信息展示和表达出来。这是检验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最佳体现。教学中我培养学生:读懂你的信息资料,试着用你自己的话说出来,还可以谈谈你的想法。把学生集成的信息用各种途径发表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还有利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实践证明,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学生就能够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积累、运用、处理信息,实现课本内容、课外知识与现代信息的有机融合,提高学习效率,将“实现学生好曾为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目标执行到底。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二十八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两点是“文”和“道”。所谓的“文”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知识教育,把语文基础知识灌输给小学生。所谓的“道”是指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所谓育人之“道”,就是对学生进行“道”的教育。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很难把握“文”与“道”的尺寸,有时候把语文教学当成思想道德教育课,有时候把语文教学当成纯粹的文字课,忽视思想道德教育,这两种现象都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提高。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努力把握好“文”与“道”的尺度,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育人之“道”存在的问题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育人之道的理解过于广泛
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学生学习识字、看书、说话、作文等多方面的责任,鉴于小学语文这种基础性和综合性,让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盲目地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要包含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这种现象是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育人之“道”一种过于宽泛的理解,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承担着非常重大的责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语文要包含学生的各个方面,不意味着语文需要包含各种各样的知识,这样一味给语文做“加法”,会逐渐失去语文教学的真实目的。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育人之“道”的理解过于狭隘
上文主要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育人之“道”的理解过于宽泛的问题,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还存在对育人之“道”理解过于狭隘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小学语文有关的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等的不断出台,这些文件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教学的目标、教学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学承担了更多的道德教育责任,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正确理解育人之“道”中“道”的真正含义和范围,以至于狭隘的认为,育人之“道”就是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实这是一种对育人之“道”的误解,育人之道并不仅仅意味着对思想道德进行教育,()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审美观念等。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育人之“道”与语文教学相分离
育人之“道”与语文教学相分离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对“道”的理解不深刻,把道德思想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附属品,具体来说,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临结束时抽出一点时间用口号的形式进行道德宣传,这种表面的、口号式的宣传并不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育人之“道”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鉴于育人之“道”的重要作用以及小学语文教学中育人之“道”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由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育人之“道”中“道”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师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育人之“道”的真正含义以及育人之“道”所包含的范围,属于育人之“道”范围的必须对学生加以教育,不属于育人之“道”范围的要慎重考虑是否会给学生增加负担。
其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育人之“道”,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学生各方面的不断提高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注重知识教育而轻视德育,过分注重学生考试分数而忽略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教师要把握教育知识与教育德育的平衡点,在促进学生知识增长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最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综合利用教学策略。语文教学不仅要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还要学生能够把语文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仅仅依靠说教式的教学方法。这种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失去对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这样即使学生理解并接受了育人之“道”中的“道”,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实例与学生一起体验各种高尚的道德、品质等,把这种道德、品质等转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屠锦红,徐林祥。六十年来语文课程性质研究之回顾与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xx(06)。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论文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二十九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与反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机、课件、纸马。
教学流程:
一、引入,揭示目标
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有一名大将叫田忌,他特别喜欢赛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
(齐读课题。)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场?怎么赛的?结果怎样……)
2.揭示学习目标。
⑴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田忌赛马的经过。
⑵从田忌赛马这件事中得到一些启发。
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积累一些词语。
二、学习“两次赛马”部分
1.找出两次赛马的段落。
⑴有谁知道本文写了田忌几次赛马?每次赛了几场?
(两次,每次三场。)
⑵打开书,快速浏览一下全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次赛马?从哪儿到哪儿写的是第二次赛马?
(学生快速浏览交流总结:1~2自然段写第一次赛马;13~17自然段写第二次赛马。)
2.自学这两部分。
这两部分内容,老师不讲,相信大家通过自学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能搞懂。能不能完成任务?(能!)
⑴出示学习要求:
①大声朗读1~2自然段、13~17自然段。
②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田忌两次赛马的经过。
第________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接着用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最后用_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__。由于________,所以田忌__________。
③四人小组中,选一人说,另选一人用纸马演示两次比赛过程。
⑵学生自学。
⑶检查自学:
①老师要检查大家自学的情况了。先请人来读1~2自然段。认真听,读完了,我要请人到台上来讲一讲第一次是怎么赛的。
(指名读,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与反思》。)
②一生上台讲述第一次赛马过程,教师演示课件。
③指名读13~17自然段。
④另一生上台讲述第二次赛马过程,教师演示课件。
表扬:说得真有条理,我们今后说话写文章,也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表达。
三、质疑,推理
1.启发质疑:
(出示问题1:看了两次赛马,你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2.顺势设问:
(出示问题2: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3.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4.这个顺序可以随便调吗?
我们来做个实验。请四人小组长拿出信封里的纸,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假如我们不按孙膑的计策,换一种方法安排出场顺序,结果会怎样呢?用笔在纸上照样子写一写,推算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快。
四、学习“孙膑献计”部分
1.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想不到,孙膑却想出来了?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按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12自然段。可以互相提醒,揣摩人物的语气。
比较:夸耀――夸奖。
2.四人小组练读――指名四人读――评价――全班齐读。
3.小结:谁连起来说一说“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
(①善于观察;②善于思考;③知己知彼)
五、总结,积累
1.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初赛失败,孙膑献计,再赛转败为胜的故事。
2.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①善于观察;②善于思考;③知己知彼;④从全局出发,不怕牺牲局部利益;⑤遇到困难,不灰心;⑥骄兵必败……)
反思:两次赛马中间的对话部分是教学的重点。田忌、孙膑、齐威王不同的神态、表情、语气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对于这样对话多的段落,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分角色读,也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等。学生在分角色朗读时,立即有同学在小组里主动要求扮演田忌、孙膑、齐威王。无论是在分角色朗读,还是在表演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独立,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以读悟情,培养学生主动领略和体会语言文字。学生在体会语言文字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实现用人物的神态、语言来体会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孙膑的足智多谋。
课上到这里,为了尊重学生个人阅读的体验,让学生自由释放各自阅读体验,我说:“在田忌、孙膑、齐威王三个人中,你最喜欢谁?”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再一次热闹起来。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展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不做统一结论,只是引导同学们共同认识:竞赛双方都要注意策略,策略高低是胜败的关键。
在课上我设计了:还是原来的马,田忌如果要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还会有哪些方式?结果又会怎样?学生很兴奋,又摆弄起学具马来,课堂学习得到延伸。在这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读完这个故事的收获,做到了“语思融合,文道统一”。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三十篇
自我评析
本“教学设计书写模板”主要是根据《备课实务与新技能》中的第五章《?如何形成有效的教案》、第七章《备课的一个完整过程分析》中的相关理论指导并结合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编写而成的。
1、谈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不同。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是低标准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
教学目标不要写得过多,写三点即可,所以我对小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三点。我们的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学目标没有设计好,而造成教学目标没有达成,影响了整体效果。
2、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在教学中,我们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确定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是由本节教学目标引出来的,着重让学生应该掌握些什么,明白些什么。教学难点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的,要灵活处理。当然是面向大部分学生而言的“教学难点”。
3、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根据课型来安排。课型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同。教学方法的选用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当然,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更好,标准和要求:学生学得实在,学有所获,能够不断进步。学生“学有所获”,教师的“教”才有水平。
4、“教学时间”上,我赞同一个课时写一个教案,不连堂写。这样便于老师操作。编写教案中,“教具、学具的准备”必不可少。这有助于指导“教”与“学”,达到优化。
5、“教学过程”主要是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分为四个步骤: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课学习;拓展延伸;师生交流、小结。一步一步地进行教学活动,做到“有目标引路;有重点、难点的凸现;有知识点的归纳小结”,力促目标的达成。
6、“作业设计”不是布置作业。争取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实践等来巩固学习效果,提升学习水平,促进学生发展。
纵观本“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书写模板”,我觉得过程清楚、明白,便于操作,有利于教师把握课堂教学流程,方便“教”,利于“学”。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三十一篇
今天和一个老师交流,《七色花》一课,谈到哪一瓣花用得最有意义。当时她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说了很多种,有的说第一片花瓣最有意义,没有这一片,她根本回不来,后面的事也就不存在了。有的说倒数第二片有意义,玩具太多了,交通堵塞了,这片花瓣帮助了全城的人。……老师逐个引导分析,最后让孩子们得出统一的结论,最后一片花瓣最有意义,确实这也是编者的意图。
我说,看出不少孩子并不服气,虽然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不得不认为最后一片花瓣最有意义,但是在内心,他们不一定接受。这位老师说,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一方面,不等于不引导,他随便瞎说也不管。我说,是的,尊重是一方面,价值引导又是一方面,不能为了盲目尊重失去我们应有的价值引导。但是这一课从孩子们的角度看,孩子们对其他几瓣花用法的看法也不无道理,就说到北极去吧,这一难忘的经历对她来说就能说没有意义吗?关心他人确实是美德,是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但是我们不能过于强调语文的教化作用,把我们的体验强加给孩子。这样做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呢?
请看这位老师跟我说的她做的这样一个小实验。她说,昨天给学生发了一个通知:“告家长书家长同志:您好!教育局党委定于十月三十一日下午组织全系统听党课,我校为大会主会场。因此,我校根据上级要求,周四中午12:10分放学,下午不上学,在家里完成作业,请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教育孩子注意安全。__________小学__ 月__日”让学生找认为最重要的话,学生找了好多条,组织听党课;家长监督完成作业等等,就是找不到最主要的信息——下午不上课。
为什么会这样?对孩子来说,下午不上课是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值得为这个消息振臂高呼。想想我们大人如果有半天意外的休息那种感觉吧。为什么孩子们都找不到这一句,老师觉得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太差了。
我说,不完全是这个原因。主要是孩子们没有从自己的角度来找,他们是在揣摩老师希望我们找什么。老师希望我们找的肯定是最有意义的,至于我自己最喜欢的怎么能找出来,那不是意味着我不爱上学吗?那位老师频频点头。
长期的、模式化的思想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了说假话,空话的习惯,童真、童趣在慢慢消失。很难听到孩子们真实的声音,你们要听什么,爱听什么,我就说什么。这是多么悲哀的现象。语文教学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悲哀,让课堂呈现她特有的生机和活力,让语文教学真正焕发生命的色彩。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三十二篇
20__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20__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学习。首先我要感谢领导给了我这个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师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这次培训收获最大的是前辈们对我思想上的冲击。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目前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很多时候让我们无所适从,我们很多时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无策,而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
虽然还只有短短的几天,但这几天里,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舞台。无论是这些报告还是授课,都让人耳目一新。其实,培训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几天的学习是短暂的,但是给我的记忆和思考却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如何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数学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数学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数学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大餐”!
此外,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数学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数学: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乐学、爱学数学。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数学方法,体现数学课的灵魂,使数学课上出“数学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我觉得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和新老师一样,不能因为自己新而原谅自己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因为对学生来说小学教育也只有一次。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的是:
第一,自我反思。从以往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失。
第二,不断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提高自我素养的良好基奠。一桶水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我要不断学习,成为长流水。
第三,交流。他人直言不讳的意见与建议可能是发现不足、认识“庐山真面目”的有效途径。要听真言,要想听真言,更要会听真言,久而久之对我大有裨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必须是着眼于未来,采取科学的方法应对随时出现的新问题,努力使自己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必须给自己定好位,必须走“学反思——研究——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发展之路。
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感谢国培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空间,感谢“国培”为我们提供这么难得的学习机会,促使我在教育生涯的轨道上大步前进!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三十三篇
目前,努力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上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回顾课程改革这几年来,老师们倾情课改,用心摸索,大胆创新,在尝试课改的新思路、新方法的过程中,也遗憾地陷入了一些误区,许多的努力换来的是教学无用功,课堂上出现了一些非语文的现象。这反映出广大教师对语文的理解有误,对阅读教学认识模糊,以致造成了阅读教学的低效和无效。
那么,造成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
1、学科性质理解不深,把握不准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着眼于它的形式,人文性则侧重于它的内容,因此二者不可分割。教师在把握这一学科性质时,概念模糊,出现了一种倾向掩盖了另一种倾向的错误。
2、三维目标落实不到位
三维目标中过程和方法目标要求教师通过关注学习的过程、方式、手段、途径等来使学生掌握学习的策略,从而达到会学的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存在学段语言要求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3、教学方法使用不当
教学方法应本着简明实用的原则,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有的教师为了使用多媒体,过多地使用了图片和文字资料。
4、忽视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课改实施多年仍把学生放置于接受的位置,总是力图把学生讲明白,符合心中的标准答案;对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知识不明;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学会的知识,教师还是反复提问。
二、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1、正确理解教材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三十四篇
摘要:有效的课堂发言对于融洽师生关系、形成和谐课堂氛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索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发言引导的策略,促使学生发表见解,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健康自信地成长。
关键词:语文;课堂;发言;引导;策略
《语文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一个公民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着重使学生在倾听,表达和应对等能力方面有所发展,提升学生人与人之间友好交际的素养。”纵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发言的现状,还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在实行新课改的今天,落实有效的课堂发言策略已迫在眉睫,这不仅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教学的需要。
1营造氛围,敢于发言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适时营造宽松的课堂,因地制宜地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提供自主互助的交流空间,都能够保障学生发言的有效进行。如语文特级窦桂梅老师已经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以下是她在学生发言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语句:谢谢!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给他掌声;你想到了老师没想到的,这么丰富的想象力,我为你点赞。窦老师不仅注重的是对发言中学生的一视同仁,既热情又耐心,一切都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而且对回答正确甚至精彩的加以表扬并顺势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对回答错误的学生则温和地进行引导启发,可谓循循善诱,让学生如坐春风,使学生在课堂发言中学得更专注了。因此,我们应当鼓励孩子畅所欲言!培养孩子举手发言的“气质”,促使他们想发言、敢发言,敞开胸怀,畅学生所想,言学生所思,给学生们发言机会,带动他们积极的内心。只有这样,老师才能知道他们是不是真正理解了。其次,针对一些较为内向,不太敢说的学生,走入孩子内心,帮助他们打破发言的紧张感,给他们信心之气,逐渐克服这种胆怯。同时,对于课堂发言,教师也要打破发言的垄断现象,切记把机会只留给一些“尖子生”,时常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切切实实抓住好每一次机会,鼓励好每一次发言,把握好每一位学生,让学生都敢于发言。
2创设情景,乐于发言
教师要想让学生爱上发言,要吃透教材,抓住课文中最有特色、最核心的地方加以钻研点化,融入自己的情趣,创设情景,找准突破点,唯有对教材的理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们的发言,才能高屋建瓴,运用自如。比如,在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小新闻发布会》口语交际一课中,为了激发学生乐于发言的欲望,课前我让学生分组留心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机构,了解他们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是如何布置的,需要哪些设备,通过对这种发布会的了解,让学生将教室作为载体,也来布置一个“小小新闻发布会”的会场,学生忙于会场的装饰,在真正交际过程中,有了这样真实情景的模拟创设,学生激情一下子被焕发出来,争着抢着要与同学进行交流。又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一开始并没有直接进入文本,而是抓住了这样一个问题导入:请同学们回忆回忆,我们学过哪些写人的文章?学生纷纷举手说道:_元帅,总统林肯,科学家斯帕拉捷,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等,这些人物有什么特点?学生感悟出都是一些伟人、名人。但是今天我们学习的一课扫路人,你们觉得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此时的班级,热火朝天,相机让学生前后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讨论完成后,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争着抢着表达自己的见解,有学生说:“他有着名人一样的崇高品格”;有学生说:“我们平时写作倾向于写身边的人,透过这个例子,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在平时的习作过程中去写好一般人”;还有学生说:“平凡人做出了像伟人一样的不平凡”等,此时的每个学生,都兴趣高涨,思维一下子打开了,你一句我一句,好不热闹。通过这样情景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交流中体会到了扫路人的不寻常,既学得轻松,又学得扎实。
3搭建平台,勤于发言
参考文献:
[1]赖礼瑚.关注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三十五篇
1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沿袭着单一的教学方式,语文教学缺乏生动性,枯燥的学习形式的长期运用,让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则在这方面如鱼得水,具备许多的优势,这些优势的充分发挥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过程中可以采用图片教学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音频、视频教学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多种媒体多重运用的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这些教学形式的有效运用,可以让学生对原本不感兴趣的语文学习变得兴趣盎然。
2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策略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要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中选择需要运用的恰当时机,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切实地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因课制宜,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来安排多媒体教学的内容,不能把多媒体的运用作为课堂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点缀,使多媒体的运用流于形式,而忽视多媒体运用的实效性,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巧妙地运用多媒体,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
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多媒体运用有一个准确定位
多媒体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学工具要有一个准确定位,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多媒体的运用被追捧成了战无不胜的神器,很多语文教师在实际的运用中,对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缺乏科学的认识,忽视了其辅助教学的属性,在教学中经常喧宾夺主,把多媒体的运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而忽略语文课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它有其自身的优势,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帮助很大,但是绝对不能认为作为辅助教学工具的多媒体教学才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如果这种认识占了上风,课堂教学就偏离了正常的教学轨道,得不偿失了,要明确多媒体教学的定位就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学工具,多媒体运用只是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的有效实施手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一定要注意恰到好处,其运用的恰当表现是多方面的,如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多媒体运用的时机一定要选择得恰当,多媒体运用的时间的多少要恰到好处,多媒体的运用频率要适中,还要考虑教学的内容,因为教学的内容是五花八门的,有的教学内容适合运用多媒体教学,而有的教学内容则不适合运用多媒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多媒体教学发挥其最大的效力,在多媒体运用的时间上,要考虑多媒体运用的时间不宜过长,因为再好的教学手段,如果运用的时间过长,学生也会失去学习兴趣,时间的选择要恰如其分。除此之外,运用多媒体的频率也不宜过频,过频地运用多媒体,不仅不能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效率的有效发挥,而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只有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才能有效地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
3结语
多媒体教学是近年来新兴的辅助教学手段,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多媒体,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明确多媒体运用的必要性,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运用的有效策略,希望以此能够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开展。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三十六篇
一、合作学习的准备
在合作学习展开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才可以保证后续环节得到顺利的展开。教师此时要做好正确的指导,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制定出明确的教学任务,并把这个教学任务向学生们说明。同时要求学生们把需要用到的相关学习工具准备好,为合作学习的展开做好铺垫。
二、合作学习的实施开展过程
1.教师首先要确立好教学目标和整体计划
在合作学习展开之前,教师首先应该要把本次课堂学习的目标和计划在黑板上或者是通过课件的形式列明。例如:本次课堂需要阅读的文章是《草原》,那么教师应把以下教学目标列出:
(1)要求学生们对可以自主的认读“地毯、渲染、马蹄、拘束、摔跤、天涯等这些生词。
(2)要求学生们认真的朗读课文,体会蒙古大草原的所表现出的美丽风光。
(3)文章中主要讲了什么,你心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用哪个词语来描述草原最合适?
(4)进行回顾和总结,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组织学生展开合作讨论
三、合作学习开展后学生们的情感升华
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们都深刻的明白到了这样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把每一个人小小的力量汇集起来后,就会凝聚成一股大大的力量,明白到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大家应该要相亲相爱,学会分担,分享,共同督促,一起提高学习成绩。结束语以上所述可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方法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成果理想,对提高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值得在今后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大力推广并且使用。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三十七篇
【内容摘要】:童话故事神奇曲折,内容浅显生动,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结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带领小学儿童挖掘字里行间背后的含义,引导儿童思考并讨论童话内容,使他们通过语言、透过形象,认识到童话所传达出的文学意蕴美。与此同时,逐步养成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地认识生活的习惯。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读、析、悟、演、编这五个方面入手,来揭开童话教学的神秘面纱,让学生爱读乐读童话,教师易教乐教童话。
【关键字】:童话 童话教学
【正文】:
“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思想性格的成长。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内容和表现形式浅显生动,对自然物的描写常常用拟人化的手法,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发展建立在学龄前儿童的基础之上,因此他们的心理必然还保留某些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点。首先,他们的感知有明显的随意性与情绪性,少受目的控制,较多的受兴趣控制;其次,他们的注意常常容易被活动的、鲜艳的、新颖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再次,他们想象力丰富,在学习过程中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与想象展开联想。然而,童话中神奇的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有趣的插图,与小学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密切相关。
童话文体与小学儿童的学习存在以下几种对应的关联:
1.童话中对自然物的描写常常用拟人化的方法,而小学生的注意常被有趣的、新颖的、活动的事物吸引。因此,童话的写作方法正好适应了儿童的接受能力,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阅读童话的兴趣。
2.童话的故事情节神奇曲折,内容浅显,而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有明显的随意性与情绪性。童话简单的文字可以帮助小朋友读懂句子,培养了小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
3.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这就需要孩子们有足够的想象力,由文字展开联想。低年级的小学生感性思维强烈,因此十分适合阅读童话,在阅读童话中细细回味,训练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合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童话故事的特点,为了使小学生不仅能读懂童话,感受童话,更要理解童话,领悟童话,演绎童话,我做了如下探讨:
一、读——体会童话的语言美
新课标指出,阅读应有所感悟和思考。但对于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说,他们还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只能读到童话的表层含义,那么他们怎样才能读出经典的童话中内含的丰富的寓意呢?
首先,教师可以用生动活泼、饱含情感、富有儿童色彩的语言为儿童读童话,充分展现文学的语言美及其蕴含在语言之中的情感美。这样不仅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更能以真情牵引情感,以情感激发想象。
其次,教师在将学生引入童话情境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读,读比听更能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它让学生动口、动眼、动脑,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思考。只有通过充分地读,才能将语言内化为自己的理解,从而体会到童话的语言美。通过读那些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段落,读出《狐狸和乌鸦》中狐狸的狡猾语调,《狼和小羊》中大灰狼的凶狠,《蘑菇该奖给谁》中小白兔的活泼,《三个小伙伴》中老牛的善良等,达到语言、情感与思想相互交融的过程。
通过这样足够量的言语实践,可以更好地帮助儿童品味文学语言的情感美与形式美,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析——剖析童话的文字美
童话故事短小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特征明显。童话教学以学生读懂故事为表,理解寓意为里,联系实际为真。因此,引导学生正确揭示寓意是童话教学的核心。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寓意,读懂、读通童话是关键。可以用以下方法来分析:小学低年级语文童话教学经验交流
①.从分析故事情节中揭示寓意
《蚂蚁和蝈蝈》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们在烈日下辛苦搬运粮食,蝈蝈们就在树阴下唱歌、睡觉,可是冬天来临了,蚂蚁躲在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而蝈蝈就又冷又饿。教学时可以通过整个故事的展开让学生明白要像蚂蚁那样辛勤劳动、未雨绸缪,不能像蝈蝈那样先行享乐,不顾后果。
②.从分析关键词语中揭示寓意
《蜗牛的奖杯》这篇文章中通过“得意洋洋、成天、唯恐、生怕”这些词语生动的表现蜗牛得奖后不思进取,满足现状的心态,导致最后由天上的飞行冠军退化成只能在地上慢慢爬行的蜗牛。通过分析这些关键性词语来揭示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不进则退这个激励人心的道理。
三、悟——感受童话的情感美
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有效地激发儿童的情感,使儿童在情感的促动下牵引想象,进而在飞扬的想象中产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我们正是要通过“悟”的过程去点燃儿童心灵的火种,决不能以抽象琐碎的分析替代个体体验、感悟的心理过程。
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青蛙看海》时,我通过语言描述导入:同学们,一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青蛙经过艰苦的跋涉终于看到了向往已久的大海。“青蛙终于看到了大海,大海是什么样的?”“它会说些什么?”教师通过优美的语言描述、动听的音乐熏陶、形象的媒体再现等形式,诱导学生进入故事的艺术境界,让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进行看、听、想一体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直观的感受文字,使其获得更加立体的语言信息。
教完课文后,可以设置复述课文这一语言训练点,让学生复述课文,再引导他们配上自己的动作,边演边说,把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语言与动作上生动地再现出来,使教学达到符号”对应了“形象”,“形象”又激起了“情感”的目的。
四、演——体验童话的形象美
如果前面的读,学生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话,那么,“演童话” 可以为学生提供无限广阔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演”,会促使儿童更主动地去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充分感受到童话文学的形象美,同时又在故事所创造的情境之中进行了生动的言语训练。在童话教学中,我适时抓住学生的热情,让他们试着把童话演出来,揣测表演技巧和理解角色心理的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社交能力和创造力,还能使儿童产生丰富的美感体验,在积极尝试中学会欣赏自己,感受成功。
在《蚂蚁和蝈蝈》这一课中,蚂蚁和蝈蝈是无声的,没有动作神情的,而我在这一课时让孩子们分角色去演蚂蚁和蝈蝈,使学生沉浸在角色读的游戏中。在整个课堂上,教师调动了孩子已有的情感,激发了孩子内心的情感,并且深化了学生的情感。为学生的情感发展打通了一个通道,一个人与蚂蚁,人与蝈蝈,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通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学生在这个童话的世界里,在真实的背景下,获得了精神的愉悦,获得了情感的飞跃。
《蚂蚁和蝈蝈》教学片断:(师提供蚂蚁和蝈蝈的头饰)
生1:(满头大汗)嘿咻嘿咻搬食物
师:你是谁?
生1:我是蚂蚁。
师:你是蚂蚁,那么课文中的“蚂蚁”就应改变成——“我”(学生回答),你把课文变成了你的话,这是你的创造,再请你再来读读。
师:这时候,几只蝈蝈看到了——
生2:哈哈哈,你真是傻瓜……
分角色读,情思交融。教师要充分利用分角色读,把学生引入童话的角色中
去,体验童话中的形象,通过语言、情感、思想的交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五、编——发掘童话的弦外音
“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今天,我们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可以根椐低年级儿童爱想象的特点,不禁锢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续编或改编故事,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儿童在阅读童话故事时,有的对文本的主人公打抱不平,也有的对其行为有疑议,还有的对故事的发展所“期待”,所以学生往往会有这种改变结局或续编的欲望。教师在教学中可因文本而异抓住这种教学机会,让学生改编故事的结尾或续写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这样的活动还可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情节美,也有助于学生丰富词汇、积累语言,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小松树和大松树》一文中结尾是这样的:小松树听了,惭愧地底下了头。这是一个非常发人深省的结局,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我们何不让学生深省一下,想象一下,小松树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大胆的想象编排,从更高角度去领悟故事所要带给学生的启示。很多童话的结尾是言尽而意不尽的,让学生编写故事结尾既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写话的兴趣,培养了写话能力。
以上就是我对低年级童话教学模式的一些初探。
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要答案,而是要发展。正如皮亚杰所说:“智能训练的目的是形成智能,而不是储存记忆;是培养出智能的探索者,而不仅仅是博学之才”因此,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童话教学亦是如此,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就是,“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世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况,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是啊,孩子们简直是极富浪漫主义的童话作家,在他们眼中的各种事物都是童话故事中的主角。教师就更应该利用这一点,从童话出发,打开他们梦幻般的精神世界,从经典童话中获取营养,从而为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而添砖加瓦。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三十八篇
班里有一个学生,个子很高,方脸大耳,颇有将军之相貌。然读书较差,经常遭受学生的嘲笑,他本人也接受这样的现实,把自己定位于一名差生。
有一次,班里进行学习物品拍卖会,该生卖出了自己的一套新书,价格很便宜。我心里暗暗想:这个傻孩子,到底家里钱多,这么一套新书,竟然只卖了这么几元钱。但是作为主持人,我也不好说他什么。
但是,更傻的时候来了。
班里的一位姑娘式的男孩子站起来拍卖他的魔方,他说:我拍卖的魔方已经跟我一起度过了7年,我对他很有感情,很舍不得卖。我决定最低价7元卖了它,如果你要买的话,请举手。不过我补充一点,我的魔方已经破了一块。
“ 很诚实的孩子。”我心里暗暗想,“但是谁会花7元钱买一个破的魔方呢?你对魔方有感情,不代表别人也有感情的呀!”
正如我所料,班里所有的孩子都没有举手表示要拍这个魔方。他很难受,眉头开始皱起来了——哭,曾经是他经常使用的法宝,但是因为年龄大了点的缘故,他虽然很难受,但是还是没有哭出来。
这时候,那个我认为“傻”得可爱的学生站了起来,说:“7块钱就给我吧!”他说得是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的犹豫。
当时大家都愣怔了一会儿,过不了一会儿,大家都会心得笑了。这笑里面有一个潜台词:原来是他呀,他傻,所以可以理解!——这样的理解,也包括我这位老师。
到了最后的教学环节:采访学生。
自然我第一个采访的就是这位“傻学生”。我问:你为什么要用7元钱买一个破魔方,要知道7元钱可以买一个新的魔方了?
他的回答是这样的:我知道。但是我还是要买,因为______(卖魔方同学的名字)是一个爱哭的人,再加上他的胆量很小,从来也不敢自己上台说话,今天好不容易上台了,如果没有人买,他会哭的!再说,我刚卖了书,我有钱,我也不缺钱。
听了他的话,一阵羞愧涌上我的心灵: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孩子呀!当我们用最世俗的眼光衡量一个人的成败得失的时候,我们往往把别人想得和自己一样。他的简单的理由在我们看来,是多么震撼人心的一种感动呀!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感动越来越少,这样的“傻”越来越少,那么是否意味着发生在你我身边的“世故”、“成熟”、“成功”、“聪明”正一步步地蚕食我们内心的善良和友善呢?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三十九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怎么写
【摘 要】
问题意识就是思维能力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它的行为表现就是对事物的好奇、喜欢和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具备了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才有可能关注知识方法及其研究过程。
【关键词】好奇心;意识;教学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由于知识面窄,胆子小,上课或平时都很少有学生提问题,不会发现问题,也不会解决问题。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就忽略这点,常常就是一堂死气沉沉的教师演说课或就是华而不实的气氛活跃的,老师和学生的一问一答。因此,我认为要使在没有现代教学设备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激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进行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面谈谈我这几年来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好奇心,使学生想问
“好奇”就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就是创新的潜在动力,就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开始创新活动。因此,我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引出探索的欲望。如:我在上《沙漠之舟》这课时,抓住“舟”字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舟”其实就是船,为什么偏偏在“沙漠”呢?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白这里用“舟”不但点出骆驼的功能,而且暗示了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征。
二、创造条件,使学生敢问
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使学生敢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
1、创设积极宽松的教学情境。在农村语文课堂上,往往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没有讨论、交流、课堂死气沉沉,我这几年尝试着,与学生多进行情感交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没有害怕感而敢于从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和愉悦,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给每个学生的提问投以微笑,关注和点头,允许他们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插话。引导学生敢于对教师、书本上的观点,提出质疑,要积极提倡学生标新立异、勇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思考问题。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辩论,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质疑促思。
3、与学生建立好的师生朋友关系。要在课堂上做学生的老师,知识的点播者,在课外要拉近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
三、教给方法、使学生会问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可见提问并不容易。学生从“敢问”到“会问”,有一个培养和提高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引导。
1、以问引文。教师的提问要有启发性,要抓住关键之处。这样能够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矛盾之处的注意。从而产生相关疑问。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四十篇
怎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教师恰到好处点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时间分配拿捏到位,课堂教学有效且高效等等。当我们的课堂用条条杠杠去维系,用分分秒秒去评价时,“生命”价值的实现是否就显得无从说起了呢?当然,我并不否认这些标准,但总觉得对于语文课堂来讲,“有效”如何来定位?如何来表述?应该有关乎于心灵深处的东西。因为“课堂教学,不仅应该是有效率的,也应该是有灵魂的。”
今天在阶梯教室聆听肖川教授的讲座时,“真诚”、“深刻”、“丰富”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闪烁着光亮跃入了眼帘。没有深奥的专业术语,没有高屋建瓴的阐述,一改犀利的笔锋,肖川教授用平和的言语,细腻地点评着闫学老师的一堂语文课。跟随着这篇文章字字句句的铺陈,我享受着一堂好课的魅力。
“真诚”,一个富有温度的词语。我想,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对话,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都是肺腑之言,而不是虚假的“真话”。学生不会为了迎合教师的意愿,说谁都会说的套话,说违背心意的话,说所谓的标准答案,说不会节外生枝的话,而是以一个拥有知识与经验,拥有自身信念、价值观、兴趣与需要的生命主体站在文本面前,建构自己独有的知识结构,情感体验,精神乐园。教师不是课堂“外在的专制者”,命令、提醒、暗示学生根据教学的需要,围绕教参的解读,进行着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扼杀学生主体生命感悟的教学,而是作为“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设计具有张力的问题,在开放的情境中与学生交流阅读文本的“非常细腻的个性化的真诚的理解”。这些对话“都像是从你内心世界里流溢出来的”,如花开花落,似云卷云舒,一切都因心灵正在舒展。
“深刻”,一个关照心灵的词语。我想,“深刻”的东西往往会令学生记忆犹新。它不一定是一个启示,一段深情,一则真理。“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它有可能是“思维的警觉”,“理智的挑战”,“认知的冲突”,情感的矛盾,甚至是价值观的颠覆,肖川教授认为只要能唤起学生“惊异感与想象力”的,就体现了教学的“深刻”。反思自己的课堂,有多少是“深刻”的?的确,思维价值不高的问题,欠缺智慧的点拨,深度不够的结语,无关痛痒的拓展,“深刻”少了根植的土壤。由于积累得不多,研读得不深,思考得不透,四十分钟变单薄了,肤浅了,偏颇了。在埋怨学生发言不够精彩,课堂氛围缺少灵动的时候,我们是否也要反问一下自己:我的教学主题贴近学生吗?我的教学设计触动学生了吗?我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了吗?
“丰富”,一个感觉充实的词语。我想,至于课堂上的“丰富”,不仅仅在于数量上的多,更在于形式上的多彩,精神上的博大,“让学生的心灵荡漾其中”。
让我们一起来做幸福教师吧!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四十一篇
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氛围的前提
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人文特征,教学中,教师不能违背语文的学科特性。教师要营造宽松愉悦、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来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特征。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平等的,师生之间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以形成团结一致、共同发展的良好势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乃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石、师生沟通心灵的桥梁。曾记得《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一段话:“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学生对此感到疑惑不解。此时此刻,我便想到了《西游记》中各位大仙的兵器,并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兴趣。我说道:“难道托尔斯泰的眼睛能像太上老君的宝葫芦、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金角一样能把世界上的物质吸进去?”学生齐声否定后,我又问:“我的眼睛能把语文书吸进去吗?”学生答:“不能。”笔者一本正经地说:“我说我能!我能通过眼睛把这本书的内容记到我的脑海中去。所谓‘吸进去’就是指将知识记入脑海中。”我接着再以好差两生的评价让学生领会了什么是“放出准确无误的频波”。最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自己概括对该句话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教师要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方法,要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特别是与老师不同的意见。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不屈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盲从于教材,敢说“我认为”。只有教师彻底放开学生的手脚,为他们搭建自由表达、自由活动的舞台,让他们尽情的想象,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其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课堂氛围才能良好。
二、动手操作是调动课堂气氛的抓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教育家短短的一句话道出了实践操作的强大力量。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很有必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意识。如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布置教室。学生通过想象、查阅资料、合作、动手操作,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我们的教师变得书香四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的动手能力,而且锻炼了思维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是营造课堂氛围的助手
多媒体技术融声形于一体,在辅助教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给学生以生动形象之感觉,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很强的优势,但是教师切忌泛滥使用多媒体,也就是说多媒体的使用要适时、适事。如在教学《芦花荡》一课时,首先,我播放了《小兵张嘎》的片尾曲,并加上旁白;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插曲出自哪部电视剧?(学生回答)故事中小主人公主要活动的地点是哪里?(学生回答)同时,我适当配以旁白:白洋淀里淀水浩渺,苇田无边,水道纵横,足有两三千条,极为壮观,是旅游爱好者观光游玩的一大景点。可就在60年前,这里曾是_大舞台,演绎过无数个英雄传奇,今天我们就顺着孙犁的《芦花荡》去结识一位老当益壮、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传奇英雄。然后,我板书课题:《芦花荡》,并紧接着播放配乐配、范读课文等,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
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兴趣的保障
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充满兴趣,才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课堂氛围才能积极活跃。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如教学《芦花荡》一课时,我结合问题情境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我出示了两个问题:老头子最后与两个女孩儿告别时说了些什么话?老头子会因为这次失误而改变性格吗?学生看到问题兴趣便油然而生。紧接着,我让学生在事先分好的小组里展开讨论、进行探究。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讨论得有声有色。这种活动给了学生自由学习、合作学习的空间,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小组内尽情想象、尽情表达,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结语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教师只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就一定能寻找到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四十二篇
一、利用情景图
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大量意境优美的情境图,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整合起来的情境图,有利于学习拼音,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言,有利于增强学习的兴趣。如课本第二课的插图,是一幅富有生活情趣的图画,既提示了学习的内容,有助于儿童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图中的哪些部分和字母的形相似,通过观察图画,引出本课要学的字母和音节。
二、安排小游戏
教育家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游戏可以把索然无味的汉语拼音教学变成一件学生非常喜爱的事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快快乐乐地学,轻轻松松地记,深受学生欢迎。例如,在教学“ai
ei ui”时,我设计了一个“打电话”的游戏,两名学生边表演打电话边对话:“ui ui ui,我是小ai你是谁?” “ui ui
ui,你是小ai我是ei”。通过游戏,学生反复朗读,加强了记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又如,在复习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时,把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的卡片分别贴在16位学生的胸前。胸前贴着声母的学生依次走上讲台,问:“谁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某位学生胸前贴着可以与之相拼的韵母,就要立即走上讲台,站在他的左侧,并大声读出所拼的音节。
三、试编小儿歌
儿歌由于其琅琅上口、通俗易懂的特点而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紧紧抓住这一特点,把大量的儿歌引入课堂,使儿歌成为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儿歌可以帮助学生记住拼音的发音。例如,在学习“a
o e”时,教学生朗读儿歌:“嘴巴张大a a a,嘴巴圆圆o o o,嘴巴扁扁e e e。”学生边唱边记住了a o e
的发音;在学习“ch”时,教师教读儿歌:“小猴子,嘴儿馋,吃了杏子吃李子,吃了李子吃柿子,吃了柿子闹肚子。”在反复吟诵中,学生熟悉了“ch”的发音。儿歌还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如:z加椅子zh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四十三篇
一、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
首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动中,许多的语文教师很难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的束缚,使得教学模式一直处于僵化阶段,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上课听为主,教师只是负责讲解,这就与新课程的改革形式大不相符,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加的不利于学生能够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性思维的开发;其次,小学语文教育是整个语文教育的基础阶段,如果不能在这一阶段培养师生交流方式的新形式、教师不能培养写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那么,就会使得教师严重忽略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的机会,启蒙工作也起不到它应有的垫脚石作用;最后,目前大多数的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的知识水平并不高,导致教学方法也很落后,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严重降低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特别是一些语文教师并没有深入的研究课本教材中的内容,很难对知识的全面性进行详细了解,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完全,影响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
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措施
(一)小学语文教师灵活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是根据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评,教学知识的内容较为单一,很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不高。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小学的语文教师能够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学习中,通过调查显示,如果语文教学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所有感知器官,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与创新能力,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知识,将图、文、像等形象的结合在一起,学生在观看完课件之后,教师要适当的给学生提供一些开发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独立的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多媒体技术的创新性不仅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而且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媒体技术能够将书本上的抽象知识及难点问题更具体化、形象化,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书本知识,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高质量。
(二)小学教师合理整合书本知识,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很广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充分熟读教材,整合教材的内容,将所有的知识点和难点详细的罗列出来,有重点性的介绍给学生。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一切的教学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优化教学质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另外,现代语文教学活动主要突出强调培养小学生的自身主体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细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尤其是学生进行语音训练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一视同仁,不能因学生成绩的好坏差别对待,这样不仅能够鼓励后生积极上进,还可以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对于积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创新性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开展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实现,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的专业化水平,不断地发扬创新性教学的优势,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健康蓬勃发展。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四十四篇
我学习了崔峦教授的《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这篇文章,读完文章之后使我明白:写作绝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纯技术训练,而应是现代社会人所应当必备的一种生活能力,所以它不是一种外在的要求,而必须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为真情而写作,为兴趣而写作,为交际而写作,为实用而写作。因此我非常赞同崔教授说的“习作教学必须走向开放”的观点。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作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要引导学生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生活有多广阔,作文教学的天地就应当有多广阔。例如:
1、喜欢的游戏,做了写。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儿童精神是欢乐的,思维是敏捷的,语言是流畅的。游戏过后写作文,学生就不会感到没事可写。
2、平时的观察,记了写。小学生还不善于观察,特别是仔细观察的习惯尚未形成,导致“可写的事儿满街跑,瞪着眼睛看不到;粗粗一看看到了,待到写作时又觉未看好”。因此,在作文前,给学生“任务”,让学生带着“观察”的目光去寻觅,去探索,去参与,就一定能撷取到许多新颖的写作材料。
3、生动的叙述,听了写。小学生的生活犹如万花筒,五彩缤纷。在学校里与同学交往,在市场上看人买卖,在公交上听别人说笑话等等,这些都不失为作文的好材料。
4、奇妙的想法,想着写。儿童的好奇心强烈,求知欲迫切,想象丰富。他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充满奇思妙想。鼓励学生提起笔来,描写自己美好的憧憬与幻想,就会形成一篇篇构思独特的好文章。
新世纪的作文教学要向生活靠拢,以内容为中心。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容为中心的活动,引导智慧地表达智慧的人生。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使学生形成主体的人格。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四十五篇
一、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拼音教学
传统的拼音教学只是示范发音,学生观察模仿,反复练读,教起来费时费力,而运用信息技术后,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拼音有趣、有情、有意。如我在教学前鼻韵母、后鼻韵母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自制“舌位图”,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舌位、气流是如何变化的,接着适时、适度地加以解说,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教学的难点迎刃而解。另外,通过“舌位图”还可以对前后鼻韵母的发音进行对照,比较异同,加深理解。这样,学生学起来有趣轻松,且省事省力。又如,在训练学生拼音拼读时,我搜集了一些学生熟悉的图片输入计算机,并对其剪辑加工,再配以音响,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如比一比、猜一猜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拼音拼读训练,拼读正确后音响会发出鼓掌声,拼读错误后音响会发出告知通知。这样一来,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便被激发出来。接着再组织讨论、评议、改正,再拼读、再评议、再改正,逐步自我完善,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达到了逐步掌握的目的。总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不同的练习,让学生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识字教学
识字本身是单调而枯燥的,低年级学生的自制力占劣势,再加上单调、枯燥的识字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低年级以识字为主,随着所学的字越来越多,学生年龄小,短时记忆占上风,遗忘率较高,学到后面的生字,前面的又忘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往往习惯采用挂图或卡片等辅助教具来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卡片的反复运用,加深学生的记忆,达到识记的目的,或者通过抄写、听写来加强记忆,但效果总是不够理想。反复听写过的生字词,学生还是会在下次的听写中出错。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识字的效率,巩固记忆呢?我认为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遵循汉字构字特点,把枯燥、生涩的汉字形象化、生动化,帮助学生摸索出加减法、部首法、象形法、会意法、故事法等识字方法。同时,多媒体课件的适时演示,还能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深刻地记忆这些方法。如在教学“村、桃、过、跳”这几个字时,先出示:“村、桃、过、跳”这几个字,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学生说出村是由“木、寸”两字合在一起组成的,桃是由“木、兆”组成的。根据学生的这一发现,我演示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字的动画过程,有效加深了学生的认知,达到了突出重点的目的。又如合体字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对比显示,像树、叶、林、听等合体字,部首用红色标出,鲜明的色彩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观,同时闪动偏旁,加强刺激,让学生感觉认识记忆汉字不再枯燥,反而每一次都有一种新鲜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三、运用信息技术有效进行阅读教学
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从声音到图像,从静止的画面到生动的动画,让学生从对文章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抽象走入具体,从而对所阅读的内容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例如,五言古诗《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于过着幸福生活,远离农业生产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根本无法理解田间劳动的艰苦,更不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并在今后珍惜粮食,我采用了投影教学,制作了一幅活动投影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农正弯着腰、弓着背给幼小的禾苗锄草。头顶上是火辣辣的太阳,老农脸上的汗水一滴滴滚落下来。当我把这些投影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突然,有一个学生情不自禁地说:“这位老爷爷腰老那么动,多累啊!”接着,又出现了“还有看太阳多热,把老爷爷烤得直流汗”“田里的劳动真辛苦啊”“长大后,我要发明许多机器,为人们劳动”……当我出示一碗米饭并随老农的锄头动起来时,有些学生在小声议论:“以前我不爱吃馒头,曾把吃不完的馒头偷偷扔掉过,以后我再也不扔了。”“对,以后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每一粒粮食可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呀!”结果一节课下来,我几乎没有太多的语言,学生就理解了诗意,并且把诗中蕴含的道理深深地渗入了思想里,达到了预期目的,轻松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推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四十六篇
1. 书写美观,做题正确,看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
2. 你的作业一直很棒,你是一个要求上进的孩子。希望你有更佳的表现。
3. 你的书写很工整,字也很清秀,希望你坚持下去。
4. 你回答问题是那么准确,思维与众不同,这就是你的亮点,相信你一定成为学习上的标兵。
5. 虽然你写的作业不是那么优秀,但你努力了,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只要继续努力,你一定能成为班里的榜样。
6. 这是本学期的第一次作业,你书写特别认真,格式正确,希望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7. 你的进步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同学向你投向赞许的目光,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8. 做作业是提高成绩的基础,只要你认真做作业,成绩一定会很快提高的。
9. 你完成的真好,批阅你的作业给老师美的感受。
10. 孩子,老师相信你能行,再加把劲!
11. 你的作业做的正确,书写干净、工整,希望你继续努力。
12. 你清新秀丽的书写,令全班折服,望你再接再厉!
13. 失败乃成功之母,别泄气,从现在起努力吧!
14. 你的作业做的认真,书写有进步,但仍需加油哟!
15. 恭喜你,本课的作业你完成的真好,相信下一次会更棒。
16. 你的作业完成的很好,但书写不够工整,请你把字写工整点,好吗?
17. 运动场上你能征善战,如果你能以运动场上那顽强的意志和机智多变的智慧来攻克作文,特别是错别字这一难关的话,你一定是金牌获得者。你的作业总是那样整洁,都快成为一副风景画了。
18. 看到你的作业,就像一幅风景优美的画,你是老师的骄傲,老师希望你再接再厉,能做得更好、更出色。 你的变化让老师对你刮目相看,你很爱学语文,是不是?希望你有更佳的表现。
19. 老师发现你近期的作业稍有退步,这是老师最不愿意看到的,你能给老师一个惊喜吗?
20. 你的作业总能给老师带来好心情,谢谢你。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四十七篇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老树的故事》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老树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位老树爷爷,然后出示老树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老树的故事》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老树的故事》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她说我们要保护环境。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张扬。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四十八篇
我带着一颗渴望而又真诚的心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地参加了本次小学语文国培培训。在这次培训的过程中我认真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的生动、形象而又精彩的讲座。“国培”学习使我这个有近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的理念。
新课标理念强调语文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整合。“国培”专家深入浅出的讲析、诠释无不紧扣新课标理念,让我们这些长期奋斗在一线的教师学习后对新课标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使我们领悟到了新时期语文教学的精神实质,为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国培”学习使我们全面了解了小学不同学段、内容的特点。小学语文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整体把握,又要分段了解、分析、探究。“国培”专家让我们很好地把握了不同学段、内容的特征;为我们深入文本探究,科学“备课”,有效施教指明了方向。专家在讲解自己的理论观点时,列举了大量的课堂实例,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的本领传授给了我们,让我们在教学的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促进了自己教学技能的形成、巩固。
通过学习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我们在教学上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认识,并且鼓励学生的自我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营造学生主体发展的环境,就是要营造让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全体发展的环境。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提倡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在教学设计、教材选择、环境设置等方面都要努力创造让学生全体参与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参与研究、讨论。例如,课堂上对于问题的设置,应当针对不同的学生,有层次的设置不同的难易程度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问题讨论中来,只是做得还不够,希望以后能做得更好,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
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我们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
感谢各位专家老师送给我们一线教师一份“大餐”,一份精神文化的“大餐”,这次培训我收获的不单单是专家们讲解的内容,更是一种理念,一股动力。同时,我也深刻领悟到,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要进行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自我提升,努力实践,在教学岗位上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得起我们所教的每个学生,才能配得上“教师”这个光荣称号。
作为教师的我们将和学生共同成长!再次感谢为我们搭建国培平台的各位老师,您们辛苦了!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四十九篇
回顾一年的工作,收获颇多,我有四点体会与各位老师共勉。
一、学习前辈经验,认真吸收消化,是进入教师角色的捷径
以前,我认为只要专业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当老师了,其实不然,教育,不但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一个教书育人的过程,所以,仅有专业知识还是不够的。教育局领导为了使新教师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较高的业务素质,安排师训中心和学校相互配合,举办了多次的新教师培训活动。在首次集中培训中,不但向新教师讲述了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班主任工作常规、教师形象、语言要求?关内容,还特地邀请了优秀教师前来讲课,有优秀新教师的经验介绍,同时,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实践能力,师训中心还聘请了各学科教研员,分学科对我们进行了学科教学常规讲解,特别是如何备课的指导,教研员还指定有关内容要求我们进行现场备课、交流,并对我们的备课情况进行点评,让我们初步懂得了如何备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为开始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每一节课,各位老师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无论教学设计或教学效果,都是无可挑剔。在这条不断探索的路途中,我们需要的是谦虚的请教和经验的积累。
二、吃透教学内容,做好备课笔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想,这也同样适用新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你的第一堂课,一定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素质和魅力,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这将会对今后的教学和你在学生中的形象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语言要生动活泼,朗读要声情并茂,板书要工整美观,讲解要深入浅出,仪态要落落大方,表情要富于变化。另外,对于小学生加点小道具、小奖品、小竞赛,会让学生觉得鲜活。小故事、小笑话、小谜语会让学生感到快乐。总而言之,要尽你所能走好第一步,如果第一堂课你能让学生喜欢你,佩服你,那么以后的路就顺畅多了。
三、融入教学环境,掌握学生特点,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
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所以,这些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都不是很理想。更严重的是,很多学生都对自己缺乏信心,上课的时候很少有学生会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就连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是一样。
作为教师,我不妄想在一开始就扭转这个局面,最需要做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班级里每个学生的名字,让每一个学生知道你认识并关爱他,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直呼其名都显得更有效果。要记住学生的姓名,有几个小窍门:比如画出学生座位表,强化记忆,必要时,也可以把它放在讲桌上或者办公室里,有空就看一看;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脸部特征认真纪记忆。还应该尽快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状况及其家庭情况,以便因材施教。你的爱心如同阳光,要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感到温暖。要细心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鼓励、表扬。要经常不经意地说出某个学生的一件值得称道的小事,使他经常受到鼓励。不知哪个激进的教育家说过,有时候我们对待孩子,要“昧着良心说好话”。初听这句话,觉得有些偏激,细想想,如果出于爱,出于从心底里的赏识,有意识地夸赞一个孩子,夸到他“灿烂发光”,有时真的能奏奇效。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似乎永远没有出息,无论你怎样批评教育都照样我行我素;有的学生的智商似乎真的偏低,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的辅导帮助,他们依然是成绩单上的最后几名;有些学生似乎永远是品质恶劣的学生,他们自上学起便是班里的“捣蛋鬼”,老师们的“眼中钉”。而这些学生也有自己的小天地,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排斥所有的老师,故意制造恶作剧,惹老师生气等等。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也曾经一度苦恼过、迷茫过。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了我们班里的一个学生。她是个相当腼腆的女孩子。胆小孤僻,沉默寡语,平时和别的同学也不太来往。在学习上,她显得很吃力,作业本上错别字一大堆,作文更是写的让人不知所云。成绩的不理想导致了她的自卑,更不愿意和同学玩了。通过了解,我发现她是可怜的孩子。她的父亲在她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不久母亲也弃她而去,将她抛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现在她们家里的收入就是靠爷爷奶奶收废品,勉强糊口,生活相当拮据。作为老师,我非常同情她的遭遇。但我更加明白,这个学生不能再这样下去。重拾信心,快乐成长,是她重新拥有快乐的唯一希望。所以,在学校和课堂上能让她表现一下,给她一些锻炼的机会,也许会把她感染了。我就在上课时,针对课堂上她不敢举手的情况,开始利用积极的暗示,如给她一个鼓励的手势,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示意的眼神,让她觉得她并不是被爱遗忘的角落。下课后,引导她多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她明白,其他同学能做到的,她也一样可以。渐渐的,这个孩子上课举手积极了,下课也能和同学们玩成一团了。虽然作业正确率还差一点,但我想,只要我努力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引导她,用一份真诚的师生情去感动她,她一定会像天使一样健康快乐!从这件事情中,我深深的感受到每个学生都是天使,只有关爱每一个学生,才有充满人性的教育。
这一年来,从陌生到熟悉,我开始融入到学校这个集体中,在和教师前辈一起工作的日子里,我学习到了他们那种甘心奉献、默默耕耘的高尚情操,从中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暖,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教师都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他们的青春与智慧。与他们相比,我自愧不如。一年,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的从教之路任重而道远,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吾将上下而求索”。最后,衷心感谢教育局的关心以及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让我们新教师能快速地成长起来。同时,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谢谢!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五十篇
一、合理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增强互动性课堂氛围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方式停留在“读”和“朗诵”上,在教学中大量的阅读教学都变成了百花齐放的朗读;另一方面,许多教师急功近利地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过分重视理论的点评和讲解,使学生在教师的分析和熏陶下掌握阅读答题的套路技巧。这种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局限于教师的讲解中,无法真正掌握自主阅读的技巧。因此,适当合理地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对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穿插儿歌朗诵或者游戏,使学生成为“读”的主角,在感知语言文字的韵律和节奏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语言材料。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需要不同的游戏和活动方式结合教学。例如针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教师可以缩短讲解儿歌的时间,加入一些提前设计的儿歌游戏,如《小燕子》的儿歌,可以让儿童扮作小燕子飞的动作,增加课堂的活跃性;再如一些儿童故事和童话,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讲述或者表演,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可以矫正学生的阅读误区,激发对儿童文学阅读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
二、巧妙回归文学审美特质,解决作文教学疑难点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经常会有小学生写不出作文或者怕写作文的现象,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实,从儿童文学的审美角度出发,就可以帮助家长和教师找出原因:
①写为心声。如果学生无法自然而然地、发自内心地有感触,是难以写出自然的文章的。
②评价问题。因为教师的评价是以成人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的,“好的评价”标准也是来自成人的思想判断,是儿童无法理解的,因此写不好。针对写为心声的问题,教师要运用儿童文学的思路,回归到儿童的心理世界,了解儿童的情感特点,然后再提出合理的写作要求:语言自然地写出心声。如果学生还是写不出自己的心声,可以让学生练习“说”出心声,长期锻炼下去,就可以解决写为心声的问题。针对评价问题,教师同样要用儿童文学的审美特质去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判,就会使原来枯燥挑剔的作文变得充满童真乐趣。例如,一个学生在作文中描述自己学钢琴的时候等待教师的心情,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他自己在等待的过程中看到其他学生来到了,却仍然没有看到教师,最后就去走廊等一会儿,这样三四次的重复得到教师的评价是“重复啰嗦,注意写出具体同学不同的细节”。而这种成人思维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摸不着头脑。而从非语文的角度阅读时,就会发现这一段描述具有荒诞派小说“无聊”情绪的表现艺术。因此,换个角度,从儿童文学的审美特质“纯真、欢愉、稚拙”等分析儿童的作文,就可以发现许多儿童的文采是不错的。
三、结语
总之,儿童文学具有语言明快且形象生动的特点,具有儿童情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材料。学生大量接触儿童文学的文字材料,不仅可以汲取其中丰富的语言营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语感和对文字语法的掌握,而且可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终身的语言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文学的趣味性特点,使学生对儿童文学保持新鲜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搭建师生互动的各种平台,使学生轻松自在地进行阅读学习,最后保证儿童文学特制的评价标准,激发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小学语文的高效教学目的。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五十一篇
一、小学语文教学人性化的现实意义
强调当前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既是适应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能力的需求,也是为社会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在社会就业形势加大和用人单位对人才个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学校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对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反观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思想观念上的,有的是教学行为上的,归结为一点,就是忽略了对学生人生价值的塑造与提升,没有将他们内在的潜力发挥到最大。出于对小学负责的教育态度,笔者认为,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同时也能维护学生的自尊,改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加强学校和家庭在孩子学习方面的交流活动,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一个更加友好、和谐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人性化的教学方式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认知,从内在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能够起到情感教育的作用,起到知识教育所不具有的作用,是单纯的知识传授的一种补充形式。
二、小学语文教学人性化的实现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人性化目标的实现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一个目标,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人性化的过程中,需要语文科任课教师能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内在情感方面推动学生的学习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一)教育过程要求教育人性化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由教师、课本、学生三个要素组成,这三个要素互相影响,构成一个流动的过程:教师通过课本,理性地给学生传播文化知识,讲析人生哲理,丰富学生的认知,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吸收身心健康成长的必需营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学会知识又为教师的迅速成长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形成,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在这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起到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目的,这就要求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始终贯穿其中。
(二)教育目标要求教育人性化
陶行知说过:“‘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学生明白自己讲解的内容,多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来考虑语文课程的讲解内容及授课方式,这直接关系着语文课程教学人性化目标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已经走过了十七年之久,在目前我所带的六年级班级中,有一名叫李力的学生引起了我的关注,他今年10岁,平时寡言寡语,不愿意与其他人接触,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对学习的认识不明确,行为不积极,刚开始的时候并不了解他的家庭情况,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从其他同事那里得知他是一名孤儿,为了帮助这个孩子走出过去经历的阴影,树立新的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我决定不仅要做一位称职的语文老师,还要当好他的监护人,给他的生活带来更好的快乐,让他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成为一位成功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后来,我不仅及时帮助这位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困难,也会帮助他打理生活。每周末都把他带到我家里给他换洗衣服,定期带他去理发和买衣服,在我的关心和照顾下,他的情绪和态度明显好转,不仅在学习上的表现越来越出色,跟同学和其他人的相处也愈来愈融洽。他马上要小学毕业了,我对他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在他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还会一如既往的帮助他、启迪他,以老师和家长的双重身份监督他、照顾他、爱护他。
(三)学生的客观需要要求教育人性化
小学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探讨还可以有很多角度,孔子说过:“有教无类。”因为受教育的对象千差万别,我们的教育方法也应该各不相同,但是,不管教育方法怎么改变,教育的观念要明确,小学语文教育,在人性化方面,尤其需要更多的探讨。语文知识的庞杂和小学生个体情况的不同都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不同需求,多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和他们的真实需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先是帮助他们逐渐认识到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使他们充分了解语文知识的用处,接着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做一详细的了解,从而采取正确的、适合大多数学习接受状况的方式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学好语文知识是每一个人一生的功课,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毕生潜心研究的课题。在教育学生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应教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并能联系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改善学习方法,以“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为目的,探索出切合小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课堂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求知,在合作研究中求索,在教师的关爱与呵护中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教师的态度和行动对小学生起着很大的示范与带动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性化教学目标的确立和人性化教学手段的执行对学生的影响是重要且深远的。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五十二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变革和发展,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课堂上的有效教学,同样应该注重家庭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进而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地位
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学生家长给学生提供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但需要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同时需要家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探究家庭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家庭教育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特别强的学科,同时它对学生文学品位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知识,并且这些知识大多都是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然而学生的实践经验还比较匮乏,因此学生对这些文化精髓的获取和吸收都需要语文教师的传教和指导,但是小学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比较有限,学习空间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在教学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也就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对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学习和需求了。
同时,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完成形成,而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中有很多内容都比较抽象,再加上课堂教学的制约性,就使得小学生很难通过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有效获取并吸收这些人文知识。然而这些人文知识通常都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这时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就突显出来了。家庭的环境、家长的生活习惯以及行为规范等都会对小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延伸。
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然而教学课堂上的时间比较有限,学生投入到阅读活动中的时间也很少,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的家长跟学生一起阅读,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作业,让家长跟学生一起阅读,这样家长在辅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他们的文化素养也能得到很好的提升,也能更好地辅导学生的学习,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同时家长的社会经验也比较丰富,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行为规范,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化,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家庭教育是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拓展
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并且它的综合性很强,涉及到很多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所以小学语文目标的实现,仅仅依靠教学课堂上的学习是很难完成的。小学生的思维和行为规范还没有完全形成,如果只是依靠学生的自制力是很难补充教学课堂上内容的缺失的。
而小学生除了白天在学校学习之外,其余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因此家庭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周末,以及寒假暑假,小学生在家里的时间就更多,所以,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有效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是学生在其他一些领域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更好地发现、探究、学习,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而促使学生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
如家长周末可以带孩子去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等去参观、展览,积极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还可以在这些活动之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记笔记习惯,这样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暑假、寒假的时间很长,家长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孩子去旅游、参加一些拓展活动,从而更好地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通过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也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文知识。
三、家庭是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场所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家庭是小学生展开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因此家长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并根据小学生的发展需求,有效补充语文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课外辅导。课外辅导不仅包括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的辅导,还包括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很少,并且学校所提供的实践教学设备也比较有限,这样都会制约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但是在家庭中,小学语文的实践机会很多,并且家长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的机会,这样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能有效理解并掌握一些语文知识。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积极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些实践活动中,进而促使他们更加全面的发展。如在吃饭的时候,家长可以告诉学生要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并给学生做好榜样,这样就会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周末去公园玩耍的时候,家长可以告诉学生不能乱扔垃圾,要随手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并身体力行的去执行这些,还应该积极监督学生的一些行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坐公交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要积极给老人让座等。
家长只有积极为学生做好榜样,才能有效规范学生的个人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总之,家庭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家庭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进而推动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花.浅议家庭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J].科学导报,20xx(15):349-349.
[2]范利军.浅谈家庭教育对高效课堂教学的渗透与作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xx(6):250.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五十三篇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是否有所提高?又该如何利用现代教学理论、经验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实现“轻负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动态生成 高效性
一、引言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学最主要的渠道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又确实存在低效问题,其教学的有效性有待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师生双方遵循语文课堂教学的客观规律,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的,从而有效的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预期目标,实现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的目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这三者是一个有效的整体,是衡量教学是否具有有效性的依据。
改善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学得少、速度慢、效果差、费时多)的这一现象已刻不容缓了。可以说,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
二、转变“灌输式”教学模式
对于每一堂课的备课环节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课堂教学设计思路的变革:改变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主线的设计思路,在设计中以能力形成为主线将知识方法技术和情感熔为一炉,使课堂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重组。作为备课内容的主要体现教案设计至少应该包括本堂课的重点、难点讲解的先后顺序教学方法以及最后要达到的效果等这样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1、“以生为本”教学观念的创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师的教育教学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但是,传统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纲忽略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创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材设计者教学理念的影响,而在这种影响下教师无论是备课还是讲课都易忽略学生这个主体,采用的也是固定的模式,固定的思维,教学过程的设计当然也就主要考虑的是成人的。而小学生的心理顺序最大的特点是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发展不是一个量的累积过程,而是其结构不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的发挥其主动性,教师必须改变在课堂上自导自演,把学生当“观众”的这一传统教学模式。改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传授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由学生自己“消化”和积累并进行辨析、归纳和概括。除上课之外,教学过程中还拓宽活动空间,让从小有特别天赋的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群体生活中学习生存,在实践中学习技能,在人际交往中学习合作,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强烈的创造情感、动机和能力。
三、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封闭与开放、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要求、方向不断产生。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开展呢?
1、首先,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关系。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又是知识的有机整合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抛弃主宰一切的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观。给学生以亲近感和信任感,学生就喜欢你,就喜欢上你课。教师更要热爱、尊重、宽容学生,要全心全意地和学生交朋友,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勇于积极思考,敢于大胆质疑,体验成功的喜悦。只有建立了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有效地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具有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想学、乐学、有创新地学。
2、给予“思维空间”,尊重个性解读
英国著名课程理论家劳伦斯·斯腾豪教授在论及人文学科课程实施时,在所提出的五条原则中明确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教教师要保护不同观点,并对课程学习的质量标准承担责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强调“生本位”,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把学生从传统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给学生一个创新思维的环境,以鼓励的手段,去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时捕捉学生的智慧灵感。对学生在学习中敢于创新的行为,加以表扬肯定。使学生养成敢于探索、敢于开拓,敢为天下先的求新精神。
在我们所创设的“和谐”、“尊重”的教学氛围中,出现“另类”的声音,如“老师我的跟他们都不一样”,“老师我觉得应该是。”等等。这时,我们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谈论,充分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生成”,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敢想敢言”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自身体会到思维的乐趣!
四、小结
课堂教学改革是刻不容缓的,就其总体而言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的。但对不容置疑的是我们对于新课标理念的理解还不深刻、透彻,我们必须重视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实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精心备课放在首位,恰如其分地设置与文本相关的疑问,并通过教教师的引导最终使学生走出疑问。只有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那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才能得到锻炼,才能最终形成和谐、有效的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五十四篇
摘要:作文在小学语文中一直是占分比例很大的一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作文教学除了教会学生必要的技能知识外,写作的内容主要来自学生日常的生活积累。本文主要就如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有效应用互动情境教学模式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互动情境教学;小学语文;应用
一、互动情景教学的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互动情境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极力营造的情景氛围中,直观地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把握需要学习的内容,它致力于将教学提升到情感层次,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学语文教学难就难在如何化虚为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敢写想写。而互动情境教学在小学作文课中的应用则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在互动情境教学中,教师设计出能吸引学生的教学场景,将无形的教学内容转变成能让学生直观感受的生活场景,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极大地活跃了学生思维,让学生与周围的人或环境互动,实现由写不出、不敢写到有东西可写、想写、喜欢写的过程转换。
二、有效应用互动情境教学模式的方向
互动情境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小学语文作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但也不是随意照搬照抄就能达到预期目的的,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充分发挥互动情境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创造生动的教学场景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了教师的必修课。在小学语文作文课上,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在画面、声音等方面的优势,设计生活化场景,通过生动形象的场景强化学生的认识,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抒发。比如可以通过看图说话、故事续写等写作场景,引导学生积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使作文言之有物。
(二)设计游戏互动环节,提供写作内容对世界的认知有限,生活积累少,直接导致小学生写作缺乏素材,学生想写,可是不知道写什么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理解接受能力,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游戏,通过游戏中形成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寻找可以加入到写作中的素材。设计好游戏后,为了让学生熟悉游戏规则,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一起完成游戏,然后进行分组,让学生自己完成游戏。游戏结束之后,要求学生按先后顺序描述自己在游戏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做了些什么,感受是什么。通过这种游戏互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生完成作文的难度。
(三)创设学生有利于交流协作的场景小学生虽然对社会的探索范围有限,但是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都会经历一些有趣的事,这都是学生丰富的写作素材,只是这些素材被学生遗忘了,需要适当的人和场景来唤醒他们的记忆。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交流探讨的自由课堂活动空间,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进行回忆,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言论,从而找到有用的写作素材。比如当遇到一个话题作文,学生不知道从何下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分享一些与话题相关的事情,让学生在谈论中得到启发,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讨,为学生写作找到足够的素材。
(四)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分享各自累积的写作素材语文教学中,教师常会建议学生准备一个自己的摘抄本,将学习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好句抄写在上面,作为作文的素材。而不同的学生摘抄的内容肯定存在差异性,但是很多学生的摘抄本只私人使用,相互之间并不传阅分享。为了能让学生有更多交流分享的机会,实现共同进步,教师可以在征求学生同意的基础上,开展摘抄本评比工作,组织学生相互借阅摘抄本,互相观摩,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不仅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还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多的材料来源。
(五)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除了在实际生活中积累素材外,广泛阅读书籍也是一个重要的素材积累途径。小学语文作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比如在班上开展读书报告会、朗诵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横向拓宽阅读的宽度,纵向拓展阅读的深度,通过阅读和探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走出现有的学习生活环境,接触到外面的世界,积累到更多的写作素材。互动情境教学为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打开了广阔的思路,有利于调动小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加强对小学语文作文中互动情境教学的应用方式的探讨,能够将更有效的互动情境教学模式融入小学语文写作中,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为学生以后语文作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建香.小学作文教学中“模拟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2]鲁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活作文教学研究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杨美菊.关于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0(07).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五十五篇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精选
开放语文课堂,彰显学生个性
吕鸿鹏
(甘肃省泾川县罗汉洞乡吕家拉小学)
俗话说:“文以载道。”语文教学担负着传承祖国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任务,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构建开放式语文课堂。可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我们的课堂仍然存在“一言堂”现象,学生毫无生机与活力。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构建开放语文课堂,彰显学生个性。下面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仅与大家共勉。
一、树立开放教学理念
教师作为开放课堂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扮演导演的角色,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总是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彻底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学生的位置,并积极践行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例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小白兔和小灰兔》《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等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学习个性、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等,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解放学生身心,让学生走出教室,奔向广袤生活天地去体验、去感受。
二、采用开放教学方式
开放式教学是摆脱僵化、固定、权威教学方式的一种形式,就像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那样:要解放学生的头脑、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得到充分的自由,从自由生活中受到真正教育。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不能用自己的经验代替学生的理解,教学中不能苛求课堂纪律严肃统一,而应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总是运用各种方法开放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例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时,采用了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在学习《鲁滨孙漂流记》时,运用了多媒体播放形式;在学习《有的人》时,运用了辩论会的形式。开放教学形式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形式,这种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彰显了学生的个性。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精心构建开放式课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走进“大语文”广阔天地,才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学习新课改理念,不断地丰富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在工作中运用新颖的教学理念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构建开放式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彰显学生个性魅力。
、、、、、、、、、、、
杨小龙。小学语文个性化教育的前瞻性思考.新课程学习,2009(02)。
江美玲。如何实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栾成勇。让学生的个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江苏教育,2008(03)。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五十六篇
一、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教学理念上的创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小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合乎素质教育的目标。文学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击破原有的陈旧教学模式,消除“灌输式”教学的弊端,从而通过崭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去除乏味感,实现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成长,敢于提出问题,学会尝试解读文章作品,培养自身的文学素养。
(2)有利于学生掌握写作技巧,促进语文写作水平的大幅提升。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能够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使写作效果显著提高,从而告别原有的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局面,使他们在体会文章语言的同时,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并懂得熟练运用;使他们铭记一些名句,在写作中灵活引用,增强作文效果。
(3)有利于健全学生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质,不仅仅体现在他们对文章作品的鉴赏能力上,还体现在通过文学素养能够健全学生的思想,美化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懂得美丑善恶,从而使小学生从心里远离那些不合时宜的腐朽思想和社会风气,督促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自己长远的未来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二、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的策略
(1)合理运用教材资源,努力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优美的诗文,这些优美的诗文在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学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抓住良好的契机,利用这些诗文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的培养。比如《悯农》,老师可以将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解释,然后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懂得这首诗歌是描写农民的,从而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让他们深知农民的不易,要热爱劳动,厉行节约,从而为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寻找到活生生的资料。
(2)开拓小学生的学习视野,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语文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因此,教师不应拘泥于教学方式方法的
单一化。语文教师可以在春天时组织学生去春游,让学生去发现春天,努力寻找春天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背诵描写春天的文章或诗歌,并对文章或诗歌进行解说。比如很多学生可能会背诵出高鼎的古诗《村居》,并对诗歌中的小草、莺、风筝、杨柳等警务进行说明,在说明的过程当中,他们自然对春天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思考。(3)鼓励学生阅读课外名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语文老师应当鼓励学生接触文学名著,阅读文学名著。这样做,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热爱阅读。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在讲解巴金《鸟的天堂》一文时,语文老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去阅读巴金先生的其他作品,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对巴金的作品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使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有所突破。
(4)强化作文训练,让文学素养化为有形。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固然重要,但是,光有文学素养却无法表现出来,也没有达到培养文学素养的终极目标。因此,语文老师要强化小学生的作文训练,并鼓励他们合理运用所积累的经典句子,提倡用词的准确性、贴切性,让学生习惯并喜欢写作训练,从而将文学素养通过作文来展现给自己、同学及老师。当然,对于作文写得比较好的学生,老师要加以鼓励表扬,并可以将其作文作为范文在班级中传阅,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其他同学要积极引导,让他们明白文学素养的重要性,使全班拥有一个培养文学素养的良好氛围。
三、小结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这是符合教育目标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内在要求的。老师应当针对目前的现状,积极采取得当的策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为培养并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做出应有的努力。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五十七篇
一、正确认识学法指导的意义
二、准确把握学法指导的常用方法
(一)讲授法
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直接告知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尝试练习并反复实践,直至熟练。如理解词义句义法、概括中心法,修改文章法等。
(二)总结法
所谓总结法就是不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习内容给以示范演示,使学生明确采用的哪种新的学法,并密切关注学习过程,学后引导学生发现领悟、总结归纳。
(三)示范法
利用典型范例指导,学生依照方法步骤尝试学习,达到掌握的目的。如修改病句的“读-找-想-改-读”法。
(四)对比法
教材中类似的内容要采用类化的方法,不同的内容要选择不同的学法。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文本内容对采用的学法进行比较筛选,精选出最恰当、有效的学法。
(五)迁移法
利用已掌握的学法去学习新的内容,根据内容变更创新学法。如古诗及现代诗歌均可采用迁移法学习。
(六)模仿法
教师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低年段朗读让学生模仿范读、录音及应用文的仿写等。
(七)渗透法
将方法渗透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体验实践掌握方法。
(八)尝试法
学生在尝试自学中,教师适当点拨,在交流合作中归纳总结新的学法。
(九)还原法
对于可正反操作的双向性内容,可采用还原法。如扩句缩句、陈述反问互改等,通过双向训练,可提升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总结出新的方法。
三、合理设计学法指导的步骤过程
(一)示范展示环节
小学生受年龄及心理限制,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因而在授课起始,教师不便向学生直接讲授或灌输抽象的学习方法。若直接讲授,很难被学生接受,效果会适得其反。学生即使接受了也只是机械地记忆套搬,根本谈不上深入理解和主动应用。因此,在学法指导的第一环节,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通过示范演示,使学生从教师的教法中感受学法,领悟学法,让学生积累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示范过程中,要切合学生实际,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要做到过程步骤明晰,层次脉路清楚,方法鲜明形象,易于把握操作,这样学生才能从中发现和领悟学法。
(二)反思归纳环节
通过第一环节的感受了解后,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第二环节中教师必须及时引导学生对第一环节的学习过程进行简要回顾与复习,指导学生从教师的教法示范演示过程中领悟和发现学法,将学习过程中发现、领悟到的学法归纳出来,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学法才会在学生的心田与脑海中扎根,从而对学法的认识更加明晰和深刻。
(三)实践运用环节
第一环节的感受领悟和第二环节的总结归纳,已为后期的尝试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领悟和归纳学法只能是学法指导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核心环节,而不是终极目标。进入第三环节,教师要结合阅读教学实践指导学生将领悟总结的学法大胆运用于尝试练习之中,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自学实践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学法,并不断熟练应用学法。只有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巩固并逐步提高进而内化为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四)检查巩固环节
学生通过一定量的尝试练习之后,学法是否真正被内化或掌握,还不能定论。此时,教师必须采用得力措施和恰当的方式及时检查学生对学法自学运用的效果,掌握并了解学生对学法的掌握情况。在这一过程中,检查巩固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教师通过对学生学法自学运用效果的检查,能及时肯定学生在学法运用中取得的成绩,使学生及时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喜悦,不断激励学生运用学法的的热情和兴趣,也能及时纠正学生在学法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并逐步完善。
四、结语
总之,学法指导中教师必须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善于把握教材中不同内容和文体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学法指导的程序步骤,合理选用学法指导中的基本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实现和达到学生自能读书的目标。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五十八篇
1. 你近期进步可真大,老师为你感到高兴,每个字都写得那样工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继续努力吧!
2. 你的进步让老师感到欣喜,你的字有一股大书法家的味道,将来的你说不定是一位有名的书法家呢?
3. 你有三次作业没做完就交给我了,据说是因为中途做别的事情把作业给忘了。多遗憾啊!还
4. 记得《小猫钓鱼》的故事吗?老师相信你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5. 你忠厚、诚实,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尤其是你的一笔好字,更是受到同学的钦佩,如果你做作业的速度再快一些就更好了。
6. 瞧!你今天写得字真漂亮。每个字都一笔一画地去写,字迹工整,美观大方,相信你将来能
7. 成为一名书法家。如果你能端正一下写字姿势,一定会更好。
8. 老师相信你,你也要相信自己,能写得更好!
9. ××,你的字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但还是多少有些潦草。字是一个人的门面,希望你能改
10. 掉不足,把字写规范,老师相信你能够做到。加油吧!
11. 聪明的孩子总会有不俗的表现,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
12. 你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非常高兴,虽然做得还不够理想,老师相信,有这么一
13. 个好的开端,以后的作业会渐渐好起来。直起腰,相信自己能行
14. 语言流畅生动,像潺潺流水。但是如果把字写得再好一些,老师会更爱读。
15. 老师祝贺你,这一次的作业你全对了。同时老师期待着你下一次作业也能像这次一样。
16. 老师看到你的字写得越来越好,真为你高兴。
17. 你写的真棒,横平竖直、干净整洁,你为大家做出了榜样,继续努力吧。
18. 这两次作业你进步真快,如果你书写再干净一点,那就更好了。(陈浩
19. 你写的字和你一样漂亮,老师相信你每次写字都和本次一样,大方漂亮。
20. 加油!未来的书法家!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五十九篇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
由于小学生在思维上是多种变化方式的,所以利用想象力在作文中的培养能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学生在写作事物描述过程中,能本着积极的态度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能更好的发挥自我表现能力的创新。学生在写作中发挥想象力,也扩展了他们的思想建设,使他们能通过一个事物的描述扩展为对多个事物的描述方法。从而在小学生建设发展中提升了他们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小学生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能提升他们个性化的发展方向,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个人想法加入到写作中去,使学生能在写作中发挥个性化的发展方向[1]。而且在改革创新模式下,为了提升学生的素质写作能力,就是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写作,从而使素质教育在小学作文想象力发展中得以提升。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由于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在建设方向上必须要具有系统化的学习模式,所以在小学发展建设中融入想象力的创造成为主要的发展模式。由于写作是生活变化发展的一部分,所以在想象力想象力写作中合理开发和运用就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仅如此,由于小学生掌握的知识面很小,在写作中常常会缺乏素材的利用,而发挥想象力的创造能使学生在思维创造上进行创新,扩展自己的发展空间,从而使学生在写作中能更流程、写作的内容更丰富,实现的写作效果也更具有创造力[2]。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表象储备
由于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还比较弱,对社会的理解也比较少,在实际的生活与学习中间还不能形成完整的想象力。特别是小学生在表象知识的储备方面还不够,从而妨碍了他们在作文中的写作能力。所以为了发挥小学生的表象知识储备问题,使他们在作文写作中能更好的实现能力的提升作用,就要提供较多的想象素材,培养他们在想象力上的创新。首先要增加学生对自然事物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观一些室外的自然事物,使他们能通过自然界中的太阳、月亮等事物的变化发挥想象力。还要培养学生对工艺品的观赏能力,教师应带学生去美术馆等地,使学生掌握艺术的表现手法,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对于增加学生的表象知识,还要注重对表象知识的质量掌握,教师在选取素材过程中要选择具有积极发展意识的事物。
(二)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
只有将学生的想象力变为立体事物的创新才能发挥更大的培养创新,所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要发挥立体思维的培养能力,这样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才能将画面形象的描述出来[3]。由于小学生在整个学习中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实际的学习时间也比较少,所以他们在立体思维上的能力也比较弱。为了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立体思维进行训练和提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描写事物过程中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使学生能写作出立体事物的想象。学生在描写事物过程中还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感知能力,使他们发挥不同事物的不同看法,从而产生良好的立体形象。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工艺品,使学生能亲身接触对事物的立体感官,然后将学生制作的艺术与实际的艺术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找出自己在立体思维中要提升的方面。
(三)培养学生的自由思维
小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是能受思维变化的限制,为了使他们能够在自由的思维创建中形成良好的想象力,就要在学生一定的掌握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扩展和创新。在培养自由思维变化中,教师应运用合理的手法,使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打开学生在思维变化中的空间建设[4]。不仅仅如此,在扩展思维方向上,还要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在想象力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再次发挥想象力,从而使学生在深度与广度上进行更深层次的作文描写。结论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是最重要的培养阶段,也是整个作文教学的主要过程。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还能使学生利用良好的想象力,从而提高自己在作文写作上的能力。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六十篇
1. 你的书写速度提高了,字也写得漂亮了!
2. 聪明的孩子总会有不俗的表现,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
3. 你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非常高兴,虽然做得还不够理想,老师相信,有这么一个好的开端,以后的作业会渐渐好起来。直起腰,相信自己能行!
4. 语言流畅生动,像潺潺流水。但是如果把字写得再好一些,老师会更爱读。
5. 老师祝贺你,这一次的作业你全对了。同时老师期待着你下一次作业也能像这次一样。
6. 老师看到你的字写得越来越好,真为你高兴。
7. 你写的真棒,横平竖直、干净整洁,你为大家做出了榜样,继续努力吧。
8. 这两次作业你进步真快,如果你书写再干净一点,那就更好了。
9. 你写的字和你一样漂亮,老师相信你每次写字都和本次一样,大方漂亮。
10. 加油!未来的书法家!
11. 有进步,继续努力,成功就在你眼前!
12. 把你的字写得正规一点,清楚一点,老师就更喜欢了。
13. 你写得字真棒,继续努力,我向你学习。
14. 继续努力,写好每一个字,相信你会写得更好,老师期待你的进步。
15. 你的作业完成得很好,相信你明天会做得更好。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六十一篇
近日,在秀水小学参加了关于“课堂读书时间不少于10分钟”的集中培训,有幸聆听了三位教师的阅读指导课,下面就结合“课堂读书时间不少于10分钟”这一主题,谈一点粗浅的认知:
朗读历来是小语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新课程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第13条更是对课堂读书提出了明确要求:“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力求在课堂内达到读通、读懂、读好三个层次的要求。每堂课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般应达到10分钟左右。朗读与默读并重,能根据教学需要并结合教学情境指导学生的朗读、默读、诵读和背诵。”
然而语文课不闻读书声和少闻读书声由来已久,至今亦然。“满堂灌”时代也好,“满堂问”时代也好,一节课读书时间不足10分钟,一篇课文学过大部分学生都难得读上一遍,一年课堂阅读时间不足几十个小时,然后分析训练做题、合作讨论交流,只听老师滔滔不绝、小组活动热热闹闹而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阅读课不是好的阅读课。语文学习不读书,没有了感受,联想、思考、领悟、积淀、提升的过程也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
有老师认为读还不容易?不就是10分钟的事情,我就做足10分钟给你看,我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挨个儿上演;我读句、读段、读全文轮番上演,别说10分钟,就是30分钟也不在话下。确实,有心凑这10分钟并不是难事,但《教学建议》提出的10分钟读书是“质”与“量”的统一,10分钟只是完成了“量”的问题,而 “质”则要求在这不少于10分钟的读书时间里达到“读通、读懂、读好”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并且在达到这样目标的过程中能结合情境指导学生朗读、默读、诵读和背诵。
因此,我所理解的课堂不少于10分钟的读书时间应是有效的读而不是机械的读。然而要做到有效读书,现今的语文课堂除了读书时间太少之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1、朗读的目的性不强。齐读,分组读,个人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
2、朗读的面太窄。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目的之一就是会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又怎么能达到会读呢?
3、教师的朗读指导单一。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带着__语气读一读”,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
萨特曾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那么,教师应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悟出文章的内涵,使课堂不少于10分钟的读书时间成为精彩的华章而不是匆匆走过场呢?
我想首先语文老师应对朗读引起足够重视。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保证充分的读书时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特别是自学性课文,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
1、注重朗读评价。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2、扩大朗读训练面。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分角色读,表演读,分小组比赛读,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
4、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
在所聆听的三堂阅读指导课中,我认为梁春萍老师执教的《怀念母亲》就是一堂很好的读书示范课。
1、结合语境理解。梁老师的读书内容安排的是“三读”——读词、读段、读全文。
一读词语不是机械的读,而是带着对词语的理解读,把词语读得有声有色之后,让学生用所读词语来说说课文内容,既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又对全文有了整体的认知。
二读段落声情并茂,尤其是第二自然段的课文朗读,可谓是层层递进,不仅对文本语言的深层挖掘丝丝入扣,更是在每一次的挖掘过程中循循善诱,把学生的理解、感悟引向深处。学生在深有感触之后,情感的迸发自然水到渠成,所以每次朗读都是文本与心灵的有效对接,读得也层层深入。
2、超文本链接。梁老师的课中出现了三次超文本链接:《世说新语.方正》;引用季老的话“为了避免用今天的情感纂改当时的感情,几次引用当年的日记和文章片断是为了保存当时的感情”;《赋得永久的悔》(片段)。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六十二篇
常听有人说,老师有什么,不就是那么几节课,每年有两个大假期,多么清闲啊!其实,这恰恰是他们对老师工作的不理解,他们不懂得几节课的背后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辛苦,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时间来看作业,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时间研究学生,老师手上的工作可以停止,老师心上的工作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老师工作的繁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繁重的作业,小学在应
试教育的重压下,大多数都在搞大量的机械作业,家长逼着看作业,老师忙着批改作业非常疲劳。二是复杂的学生问题,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高,而孩子的思想十分复杂,这就给老师的工作带来了太多的艰难,面对社会众多因素造成的问题学生,要求老师一个解决,老师搜肠刮肚,心里劳累,不言而喻。老师工作的繁重更多地是体现在下课后,心理的沉重负担上,这种工作的无形延续让老师全天候工作,这是其他任何一个职业所不具备的。这种工作看不见,摸不着,但自己又说不得。因为,你一说累,就会有许多人反驳,农民会说,你能比我们挖土挥汗辛苦?工人会说,你能比我们机器隆隆辛苦?商人会说,你能比我们风险奔波辛苦?有苦不能说,只能埋在心中。
事业前途平淡中的无奈
可以说,每个刚刚走上讲台的教师都曾经有一番壮志宏图。有的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学校的领导,有的想通过自己的拼搏成为一代名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失,工作的打磨,许多人的棱角光滑了,雄心没有了,壮志消失了,更多的是对事业前途失去了信心,在平淡之中无奈地工作着。因为他们发现,原来现实和自己的理想差距如此遥远,在学校里并非你的业务水平高就能走上领导岗位,于是,这些人,有的向社会投降了,成了自己曾经厌恶的人,更多的是变得冷漠甚至于消极反抗了。他们发现现实和自己的教育之梦距离太大了,必须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旋转,否则就会遭受家长的指责,人们的不满,最好收起你那一套教育的乌托邦,回到可怜的现实中,为了生存麻木而机械地重复前人的劳碌,于是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掩藏了,只是如此工作着。当然也有少数辉煌灿烂的人物。教育氛围应该引起我们反思,为什么要让我们教师如此无奈地在平淡中工作,难道我们不需要激情烈火地点燃吗?我们不愿意在平淡中无奈地工作,我们同样需要阳光灿烂,生机勃勃,我们不愿意在灰色中流泪生活。
社会关系善良者的烦恼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经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了。回顾这么多年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人民教师这一职业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班主任,不仅担负着教学工作,更担负着管理全班同学的重担。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而我认为班主任工作的秘诀就是_爱_。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是_超凡脱俗_的爱,这种爱没有血缘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股巨大的力量。
1、爱就是了解。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班级管工作、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2、爱就是关怀。
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的爱是指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
3、爱就是尊重。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在地位和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这就是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学生要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
4、爱就是责任。
爱学生要深入地爱,爱学生要理智地爱。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
小学语文老师规范书写范文 第六十三篇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的落实这一指导思想,根据中年级学生特点我设计了一堂以自主合作为模式的课堂教学。分别以学生熟悉而喜爱的水果,苹果,香蕉等命名各小组的名称,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整个课堂安排了游戏,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应该完全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应该是一堂完美而生动的课。
当到小组讨论时,我信步走到学生中间,一幅让我深思的场面呈现在我的面前,只见苹果组的组员在为谁先回答哪个问题而争吵的面红耳赤,当我走到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骤然停止。另一个组:香蕉组。一位女生见到了我,如同见到了裁判,立刻举手后便说:“老师,他说错了,应该上这样的。”而那位同学则抢白道:“我没错!”为了不引起大的波动,我回到讲台。当我环视四周,在教室的角落处,梨组中有一名同学正呆呆地坐着。他好象对大家的讨论并不感兴趣。短短的讨论时间到了。几位同学进行了回答,很快通过了问题。一节课很快结束了。但不知为什么我却没有感觉到轻松,梨组那个呆呆的眼神和那两张争执的面孔我始终不能忘记。它使我在思考:什么样的合作才是成功的合作学习,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学生值得讨论而同时又能吸引学生参与的问题呢?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它要求教师在授课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等各方面都要有助于学习方式的形成。无论教师的每一步都应遵循:“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原则。合作学习也不例外。首先合作学习是有组织、有分工的。尤其针对低年级学生组内学习。必须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的任务。例如:组长、记录人等。从而达到每个人都能参与并发表意见。另外,当学生之间发生争议时,教师要给学生方法,组织意见一致的同学进行题,即有必要讨论再讨论。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乐于参与。讨论。并与其他意见进行争辩。切不可放之不管。 其次,教师要求学生讨论的问题必须是大家希望解决的问此外,教师还要把握当出现新知识时,需要新能力时再进行讨论。新课程理念取而代之了消然引退的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这一变革有如春风拂面,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体会到了新的活力。然而我们教育者应看到并关注那些教育中最本质的东西,挖掘其内涵。这是某一节课,某一周所不可能完成的目标。我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不要接受学习,更不是浮于研究学习的表面合作学习也应该因课而定,因人而异,不能为了迎合课改,不分析实际随便套用,更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而是靠老师的不断引导,让学生不断体验,终究领悟,努力接受新知识的过程。
在教学中,我围绕三个疑问钻研教材,读通文本。
第一个疑问来源于平时学生作业练习中存在的一些现象:教师在交给学生书写生字的笔顺,但发现很多学生在书写的时候非常随意,不会规范地书写。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观察他人书写的好习惯,进一步巩固生字笔顺笔划的过程。我改变方式:要求学生之间互报听写,这样,大多数同学乐于当“小老师”,乐于“审察”他们的书写过程,比老师一人报,学生在本上书写,更有直观的`检测效果,有助于学生养成认真观察、认真书写每个字的良好习惯。我感受:在教学实践中要从发现的实际问题入手,找到适宜的相对解决的办法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另外,低段教学中,小孩子认知能力有限,即使很多基础知识已掌握,但是很多题目不能很快明白题意。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一直很重视引导学生在积累词句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如何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解决我的第二个疑问时,我的教学设计也别有用心。比如:把什么比作忠实的(向导)除了忠实的(向导),还可以说成忠实的( x),暗在引导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地进行词语搭配。在扩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真正让他们在生活实际中得以运用,我进一步引导:在生活中,谁是你的忠实朋友?我忠实的朋友是谁?……或者说谁是我忠实的朋友?(打开学生思维空间进行口语训练,暗在引导学生懂得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表达)。除了大家讲得人之外,学习或生活中还有什么物是你忠实的朋友?为什么?(指引学生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暗在让学生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有了初步的运用意识。)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认识作业中的一些题型,我在板书设计上借用强调了词语搭配、量词的运用强化生字、近反义词的发现等等一些隐形的符号,引导学生从点点滴滴积累与运用相结合。让所学的重难点知识在积累运用、激发学生背诵情感的基础上得以巩固。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7册的课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麻老师上本课时,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深化“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读感悟、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新课标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我的理解,有的课文偏重于工具性,有的偏重于人文性。因此,我觉得语文老师要把握好侧重点。而《去年的树》则是侧重于人文性的课文。因此,为了体现这一点,祝老师运用了动画《去年的树》,目的是让学生深深体会诚信,友情。
“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在最后3个自然段的学习中,祝老师提出问题: 小鸟深情地注视着油灯的火苗,然后为火苗唱起了去年的那支歌。那是什么歌,你能知道吗?有的学生说:“大树啊,大树,我们是好朋友。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我们之间的友谊天长地久。”有的学生唱:“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说,有的唱,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从孩子们的眼睛里可以看到学习的欲望和对友谊的向往,但是回味这节课,我感觉到教师语言的魅力的重要性,如果教师能加强语言的艺术性,那课堂会更加精彩。一节好的语文课给学生的就是一种享受,作为一名教师都要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