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寺庙修建申请范文格式共7篇(精选3篇)
农村寺庙修建申请范文格式共7篇 篇一:农村寺庙修建申请书
申请单位:XXX村委会
申请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尊敬的领导:
我单位计划在我村某地修建一座寺庙,现将修建寺庙的相关情况向贵单位申请,并希望得到您的大力支持。
一、项目背景
我村位于山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由于村民信仰佛教的比例较高,目前我村并没有一座合适的寺庙供村民礼佛、祈福。因此,修建一座寺庙是满足村民宗教需求、促进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
二、项目概述
1. 项目名称:XXX村寺庙修建项目
2. 项目地点:XXX村某地
3. 建设内容:修建一座规模适中、风格独特的寺庙,包括主殿、功德堂、方丈室等基本设施,并配备佛像、经书等必要物品。
4. 建设规模:占地面积约XXX平方米,建筑面积约XXX平方米。
5. 建设期限:预计工期XX个月。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1. 满足村民宗教需求:村民信仰佛教的比例较高,修建一座寺庙可以方便村民进行礼佛、祈福等宗教活动,满足村民精神需求。
2. 促进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寺庙不仅是宗教场所,更是村民学习佛法、参与宗教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可以提升村民的精神文化素养,推动村庄文明进步。
3. 增加旅游观光项目:寺庙具有一定的旅游观光价值,修建寺庙将为村庄的旅游业发展提供新的机会。可以吸引外来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佛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四、项目经费来源
1. 自筹资金:村委会将出资一部分资金进行寺庙修建。
2. 捐款筹资:将向社会公开募集捐款,接受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助。
五、项目预期效益
1. 满足村民宗教需求,提升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2. 推动村庄文明进步,增加村庄的文化底蕴。
3. 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村庄的知名度和经济收入。
六、项目保障措施
1. 建设过程中,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 建设完成后,将配备专人负责寺庙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寺庙的正常运营。
七、项目希望得到的支持
1. 财政支持:希望贵单位能够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帮助我们完成寺庙的修建。
2. 相关手续办理:希望贵单位能够协助我们办理寺庙修建相关的手续,如土地使用手续等。
以上是我单位寺庙修建项目的申请内容,请贵单位予以支持和帮助。我们将会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项目建设,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障。谢谢!
申请单位:XXX村委会
联系人:XXX 联系电话:XXX
农村寺庙修建申请范文格式共7篇 篇二:农村寺庙修建申请报告
报告单位:XXX村委会
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尊敬的领导:
我单位计划在我村某地修建一座寺庙,现将修建寺庙的相关情况向贵单位报告,并希望得到您的指导和支持。
一、修建寺庙的背景
我村位于山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由于村民信仰佛教的比例较高,目前我村并没有一座合适的寺庙供村民礼佛、祈福。因此,修建一座寺庙是满足村民宗教需求、促进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
二、修建寺庙的意义
1. 满足村民宗教需求:村民信仰佛教的比例较高,修建寺庙可以方便村民进行礼佛、祈福等宗教活动,满足村民精神需求。
2. 促进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寺庙不仅是宗教场所,更是村民学习佛法、参与宗教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可以提升村民的精神文化素养,推动村庄文明进步。
3. 增加旅游观光项目:寺庙具有一定的旅游观光价值,修建寺庙将为村庄的旅游业发展提供新的机会。可以吸引外来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佛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三、修建寺庙的具体情况
1. 项目名称:XXX村寺庙修建项目
2. 项目地点:XXX村某地
3. 建设内容:修建一座规模适中、风格独特的寺庙,包括主殿、功德堂、方丈室等基本设施,并配备佛像、经书等必要物品。
4. 建设规模:占地面积约XXX平方米,建筑面积约XXX平方米。
5. 建设期限:预计工期XX个月。
四、修建寺庙的经费来源
1. 自筹资金:村委会将出资一部分资金进行寺庙修建。
2. 捐款筹资:将向社会公开募集捐款,接受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助。
五、修建寺庙的预期效益
1. 满足村民宗教需求,提升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2. 推动村庄文明进步,增加村庄的文化底蕴。
3. 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村庄的知名度和经济收入。
六、修建寺庙的保障措施
1. 建设过程中,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 建设完成后,将配备专人负责寺庙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寺庙的正常运营。
七、希望得到的支持
1. 指导支持:希望贵单位能够给予我们在寺庙修建过程中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我们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2. 资金支持:希望贵单位能够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帮助我们完成寺庙的修建。
以上是我单位寺庙修建项目的报告内容,请贵单位予以指导和支持。我们将会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项目建设,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障。谢谢!
报告单位:XXX村委会
报告人:XXX 联系电话:XXX
农村寺庙修建申请范文格式共7篇 篇三
农村寺庙修建申请范文格式 第一篇
一、xxx村基本现状
xxx乡xxx村位于xxx乡南沟里属于深山村,全村203户,789口人,辖2个自然村,12个居民小组,主要经济来源以种地和外出打工为主,该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林特产,同时又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好去处,存在的首要问题是交通设施落后,大部分村路宽度不足3米,属于过去的山村土路(羊肠小道),中间又坑洼不平,乱石遍布,且弯急坡陡,标准很低,还缺少必要的防护排水设施。特别是一到雨季汛期,山洪暴发,大部分路段被冲毁,严重地影响了农民生产、生活以及孩子上学问题。
二、修建乡村公路情况
面对xxx村路交通难问题,乡党委、乡政府高度重视,乡党政主要领导和交通主管部门领导多次到xxx村实地勘察与村干部们一起共同谋划修建该村公路,经_门规划设计,在村集体经济薄弱以及乡财政资金困难情况下,发动了全村群众采取了一事一议筹劳方式修建了路基,为了尽快修上水泥路,在区_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乡村倾尽全力,想尽了一切办法修通了公里水泥路,不但解决了农民生产、生活问题,还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为下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修建乡村路的内容及规模
xxx村乡村路全长公里,设计标准为乡村四级公路,路基米,路面宽度米,厚度米,均采用水泥混凝土结构。
四、路面硬化工程投资情况
修建xxx村乡村公路总投资元。费用支出明细情况如下:
1、水泥1260吨×400元=元2、沙子3074立×65元=元3、石子4098立×41元=元4、人工费:元5、伸缩缝板条、合子板计元6、养生薄膜:元7、拉水车运费:元8、架三相电用线:元9、电费:元10、修路基用机械费:元11、路基加宽、改线、占地、占树补助:元12、二人打更、零工:元13、其它费用支出:元14、合计:元。
五、申请资金扶持说明
修路总投资元。按着国家村村通工程匹配资金,每公里10万元,公里计75万元,我村缺口资金元。
缺口资金的原因:一是我村的路基较差,坡陡、弯道多、线长。二是各种原材料比都上涨一倍。三是汽油、柴油涨价,车运费增高。四是今年的人工费普遍提高。五是我村严重缺水,打道用两台农用车到7公里以外滦河往回拉水。根据以上几点原因,造成我村公里工程,缺口资金近50万元,又由于我村经济基础较差,20硬化的公里还欠***信用社贷款元。加上今年的缺口资金我村欠外债50多万元。
鉴于以上因修建乡村水泥路,致使xxx村欠下了许多外债,急需支付兑现,特申请区政府批准此资金申请报告帮助我村解决部分资金。
申请人:xx
2
0xx年9月20日农村寺庙修建申请范文格式 第二篇
丛林寺院清规大全
众所周知,佛学经典之翻译,距今远矣!直接读诵原典固然最好,然而由于历史原因,造成文化断层,能否读通,又或读通之后能否正确理解,都是一个现实问题。
故此大德们不惜眉毛拖地呕心沥血苦口婆心讲经说法,所谓何来?只为佛道昌隆普利群生耳!
提倡大家多读原典,经典的作用在于指路,指导我们当如何快捷回归如来本家。
经典不是教条,不是约束,不是神秘,不是偶像,而是打开智慧之门的指示牌,所谓标月之指也。
只有自己证悟的才是真的,一切文字无非接引而已。
祝愿大家早日穿越历史的尘封,穿越贪嗔痴的阻碍,早开般若智慧利益大众!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一、何为丛林?
丛林,指僧众聚居的寺院,尤指禅宗寺院。过去,印度多在都城郊外选择幽静的林地,营建精舍,所以僧人所住的地方,就称之为丛林或兰若。经典中对“丛林”一语的解释颇多。据《禅林宝训音义》载:“丛林”二字系取其草木不乱生长之义。表示其中有规矩法度。
二、丛林清规的由来
丛林清规是僧众行、住、坐、卧生活之准则。印度僧尼以戒律为生活规范,我国僧团除戒律外,还制定其他若干约束僧尼言行的清规。我国的丛林规制形成于唐代,百丈怀海禅师根据中国国情和禅宗特点,制定了丛林清规,后人称为《百丈清规》。《百丈清规》的“清规”二字,有“清净规约”的意思。它是禅宗的丛林制度,也就是禅宗寺院组织的程序和寺僧日常行事的准则。元代元统三年(1335年),由朝廷命江西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住持德辉禅师重编,金陵大龙翔集庆寺住持大诉校正,定名为《敕修百丈清规》,颁行全国,共同遵守。这些规定,一直在寺院中广为遵照执行。
三、丛林设置的“五大堂口”包括哪些?
近现代丛林,基本设置有五个部分,即所谓“五大堂口”,其中包括:
禅堂:禅堂是丛林的核心,专指坐禅的道场。
客堂:客堂为寺院日常工作的管理中心,负责对外的联络,宾客、居士、云游僧的接待,本寺院各堂口的协调,僧众的考勤和纪律,各殿堂的管理,以及寺院的消防、治安等。
库房:库房总管僧众生活和佛事的必需品,如粮食、物品、法器、香烛等,还管理山林、田庄,以及殿堂、房舍的修缮等。
大寮:大寮为寺院的生活区,负责供应僧众的斋饭,主要由斋堂和僧厨组成。
衣钵寮:衣钵寮是方丈和尚的事务机构,直接为方丈办事。
四、什么是戒腊?
腊所谓戒腊,就是受过具足戒的僧人,经过从阴历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的结夏安居后,受戒的年龄就算增长一岁,佛教称为“一腊”.通俗地讲,戒腊即是加入僧籍的年数,相当于在家人的工龄。戒腊最长的僧人称为“上座”,在丛林中备受尊敬,其发言常常有权威性。
五、寺院里设有哪些职务?
一般的寺院,都是由方丈和四大班首、八大执事所组成的。另外还有很多的侍者和其他负责人。近现代的寺院,基本设置五个部分,也就是五大堂口,每个堂口都设置相应的职务,委派相应僧人负责,通常情况下,这五大堂口都设有以下执事:
禅堂。
维那:禅堂的主要负责人。凡禅堂中有违犯清规者,他都有权予以惩罚。上殿时,维那掌管佛教仪式的起腔领念,以音声为佛事,有如佛教乐团的总指挥。
悦众:维那的副手,若维那不在,禅堂可由其代管。悦众在上殿时具体敲打乐器,配合唱念,并教初学参禅僧人的礼仪。悦众可设置数人。
知藏:熟悉佛教三藏典籍,主管和保护重要的经藏。相当于图书馆的馆长一样。
藏主:执掌经橱钥匙,定期晾晒经藏,负责佛教书籍的保管和借阅。相当于图书管理员。
参头:也称“禅头”,禅堂中参禅最久或最熟练者。他主要承担的是,为初学参禅的僧人做出示范和起到表率作用。
司水:每天早晨打洗脸水,准备早、中、晚的漱口水,出坡后的洗脚水等。
圊头:每天挑送净桶,冲洗厕所,更换洗手水,洗晒揩手帕等。
客堂。
知客:客堂的主要负责人,掌管全寺内外日常事务和接待僧俗客人事宜。其地位相似于办公室主任和接待处长。
照客:为客堂和知客办事,照料客人,打扫客房等。
寮元:云水堂的负责人,根据客堂安排,接待来寺院的云水僧。
僧值:由于这个职务原来未设专职,而是由僧众轮流值班,故名。主要职责是代方丈管理检查僧众威仪,相当于纠察一职。
殿主:大殿的管理人员。其职责是照管油灯、香烛,摆设供器、供品,清洁佛像、佛殿等。
香灯:殿堂的管理人员,与殿主职责相同。
钟头:负责敲钟的职务。
鼓头:负责击鼓的职务。
夜巡:负责夜间巡逻和打照板报时刻的职务。
门头:守护山门的职务。
书记:负责寺院的文秘工作。
库房。
临院:俗称当家师,既是库房的主管,也对寺院各堂口的工作进行督察。权力仅次于方丈。
都监:都监的序职在寺院中是最高的,他在禅堂的位次,坐在监院上首。他上辅住持,下助监院,一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管事。
副寺:监院的副手。指导库头们的工作,负责寺院的生活及佛事用品,并对财务进行监督。
库头:负责库房的管理工作。
庄主:俗称“下院当家”,凡寺院所属庄田的一切事务,都由庄主负责。
园头:经管寺院的菜园。
监收:主要负责购进实物的验收等。
大寮。
典座:大寮的主要负责人,寺院的生活总管。
饭头:负责煮粥做饭,随时掌握人众之去来,水米之增减。
贴案:负责做僧众的斋菜和佛殿的供菜。
菜头:负责厨房用菜,包括选菜、洗菜等。
水头:保证供应大寮做饭菜和烧茶等生活用水。
茶头:保证供应僧众每天的茶水。
火头:专管饭菜的炉灶,掌握火候。
磨头:负责寺院磨米等使用磨所做的事情。
行堂:在斋堂为进斋僧众铺碗筷、盛饭菜和添加饭菜,斋毕又收拾和清洗碗筷的事务。
衣钵寮。
衣钵:是方丈和尚的直接助手,负责收发信件和草拟文书等。还可代替方丈接见来访者。
烧香:侍者寮的负责人。凡方丈说法,主持佛事,出位拈香、礼拜、上堂、上供时,均由烧香高捧香炉,走在方丈前面。
记录:主要为方丈写法语,传戒时写请启,为各种佛事写疏文等。
汤药:负责在方丈生病时煎汤熬药,故名“汤药”.也是方丈小灶和上客堂的厨师。
请客:有人会见方丈,先由他禀报衣钵或方丈;方丈或衣钵有指示,也由他向外传达。
圣僧:负责照料方丈的穿衣,饭后漱口,为方丈背行囊等。在佛教仪式中,当为方丈传炉、开具等。是方丈的侍者。
行者:在方丈厨房烧饭烹茶及干杂活的僧人。
僧人注重的是内心的修行,他考虑的是在修行中取得最大的成就而不是职务的高低。六祖慧能做过行者,负责舂米;寒山与拾得做过烧火僧。这些职务只是出于寺院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
六、僧人的职务是根据什么分配的?
寺院繁杂的日常事务,都是由执事来办理。这些执事,有列职与序职之分。列职相当于职务,侧重按办事能力和工作需要列其职别;序职相似于职称,侧重按出家资历和修持功夫定其位次。
列职和序职又可分为东序和西序,其原来的意图可能是:东为主位,西为宾位,故将直接为住持工作的丛林执事待以主礼,列在东序;将辅助住持工作的执事待以宾礼,列在西序。具体的分法如下:
序职分为:
西序――座元、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书记、藏主、僧值、知藏、知客、参头、司水;
东序――维那、悦众、祖侍、烧香、记录、衣钵、汤药、侍者、清众、知客、行者、香灯;
列职分为:
东序――都监、监院、副寺、库司、监收、庄主、磨头、寮头、殿主、钟头、鼓头、夜巡;
西序――典座、贴案、饭头、菜头、水头、火头、茶头、行堂、门头、园头、圊头、照客。
僧人序职的高低与其戒腊的长短一般是互为关联的。同时,序职的授予是在佛教修持的实践中获得的。修持成就越大,序职越高。一般说来,只有住在云水堂的僧人没有序职。他们在别的寺院可能有序职,但是,到了一座新的寺院,原有的序职却不予承认。另一方面,在本寺的序职相对是永久性的。比如,一位烧香,出外参学二十年后回到本寺院,仍给他保留着烧香的序职。
列职一般比序职后获得。在受了戒的僧人中,起初大多充任寺院的下役工作。由于其工作实在是一种苦行的原因,故被称为“行单”.这些人包括在云水堂、厨房、磨房、菜园做苦力的僧众。行单至少在禅堂修满一期后方可任职。列职的'变动很大,有时任期只有半年,并可随缺随补。当任期结束,每位执事都得辞职,但他辞去的是列职而非序职。序职仍旧保存,或者随着新列职的授予,序职也相应升迁。
丛林的每位僧人,都有各自的序职和列职。序职为“四大班首”的,其列职可能是都监、监院或副寺;序职为书记的,其列职多半为“五大堂口”的负责人;序职为烧香的,列职一般为库头、监收等。
七、僧人如何退职?
僧人的退职,也就是俗世的辞职。每年的正月初八,丛林的八大执事都一齐到方丈向大和尚顶礼,说明本期任职已满,请求更换,特来退职。大和尚回答:“退职不过是老祖遗规,师父们办事历练老成,依旧发心吧!请回。”然后,五大堂口的执事们又分别对管他们的维那、知客、监院、典座、衣钵顶礼,说明本期任职已满,请求更换,特来退职。五大堂口的首领们大致都说:“退职不过是常住遗规,恐师父们嫌辛苦,暂且公务数天,慢慢计议,有人再换。现在还是继续发心吧。”
八、什么叫圆职?
寺院的圆职,类似于俗世的表彰大会。每年的正月十二,方丈和尚举行茶会,请丛林的八大执事及序职在书记以上的执事参加。对他们在本任期内的成绩给予表彰,希望他们在新请职之前继续代职。并要他们转告所管堂口的其他执事也继续代职。
九、僧人如何请职?
所谓“请职”,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每年一次的“聘任”僧人担任职事的仪式。有的寺院每年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进行两次请职。现在大部分寺院都是每年一次 “请职”,有的寺院考虑新年期间活动繁忙,不易交接更替,就放在七月十五日,即佛教夏季“安夏”后,寺院内活动相对少一些的时候进行请职。
请职那天,有一系列庄重的仪式。早斋时,斋堂门口即挂出方丈手谕的“请职”牌示。僧众斋毕回禅堂,序板响过两阵,维那便带领僧众到客堂。维那与知客见礼后问:“知客师敲动祖师犍椎有何胜因?”知客回答说:“大众师慈悲,请师父们到客堂非为别事,大和尚与师父们请了职。与师父们道喜!”于是,知客将方丈和尚送来的“请职”牌示宣读了一遍。并由知客执牌,带领新请职师们去回复方丈。
大家向方丈顶礼后,方丈说:“把师父们大材小用了。”随后,新请职师回禅堂等待送位(正式宣布)。若新请职师中有班首,由方丈送位;若没有班首,则由知客、维那送位。知客送西序,维那送东序。送位毕,同礼一拜。新请职师上方丈谢职。
午斋,在斋堂送位。若新请职师中有班首,由方丈送位,其余则由知客送西序位,僧值送东序位。两边知客高呼:“书记师、藏主师、知藏师、参头师、知檀师、知浴师送位!”东边僧值高呼:“悦众师、烧香师、记录师、书状师、侍者师送位!”知客又呼:“引请职师出位,展具顶礼和尚三拜!”敲引磬、接云板、归位、用斋。
晚课,在大殿送位。晚课后,知客师领新请职师巡寮,对前任执事师示敬。巡寮毕,序板三通,寺院大众诸师向新请职师道喜。请职仪式结束。
十、僧人职务的升迁
僧人职务的升迁,主要依据僧人的修行、戒腊和工作成绩。在请职前,方丈召集丛林的四大班首、八大执事等出席“议职”会议。由方丈提出升至书记以上的升序者名单,由监院、知客等提出升至书记以下的升序者名单,由维那提出住禅堂坐禅僧人名单。任何出席者都可以对所有升序名单提出异议,不发言即表示默认。
在议职以后,知客将所任命的序职及列职都登入号簿,包括每一常住僧人的法名、籍贯、年龄、剃度师名、剃度地点及时间、受戒寺院及戒腊等。所有这些,以后都要记入《万年簿》中,这也是寺院的一件大事。
丛林各执事不是每期都能升序。一般地讲,低给执事要重任一两期、高级执事要重任两期以上才能升序。若执事把工作搞得很糟,或犯了寺规,他便只好以主动离寺为自罚,否则由监院、都监甚至方丈亲自命其离开寺院。
关于升职的具体的做法,在一些小说、电影、电视中也有体现。如《水浒传》第六回,讲到鲁智深由五台山文殊院智真长老推荐到开封大相国寺后,鲁智深对大相国寺方丈智清长老说,要讨个“都监、监院”做做。相国寺的首座、知客就对鲁智深说道:“僧门中职事人员,各有头项;且如小僧做个知客,只理会管待往来客官僧众。至如维那、侍者、书记、首座,这都是清职,不容易做得。都监、监院、提点、院主,这个都是掌管常住财物。你才到的清众,怎便得到上等职事。还有那管藏的,唤作藏主;管殿的,唤作殿主;管阁的,唤作阁主;管化缘的,唤作缘主;管浴堂的,唤作浴主。这个都是主事人员,中等职事。
还有那管塔的塔头,管饭的饭头,管茶的茶头,管东厕的净头,与这管菜园的菜头。这个都是头事人员,末等职事。假如师兄你管了一年菜园好,便升你做个塔头;又管了一年好,升你做个浴主;又一年好,才做监院。”后来鲁智深就去看菜园,做个菜头,然后就发生了在菜园里倒拔垂杨柳的故事。
十一、什么是僧人的结夏安居?
结夏安居是指从阴历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这段时间僧人们禁止外出,而是在寺内坐禅修学,接受信众们的供养。
佛制结夏安居一是出于养生护生的慈悲胸怀。因为夏天路上多虫蚊,如果出门可能会踏伤虫蚁。另外由于夏日天热汗多,出外化缘,披衣汗流,有失威仪,故禁足不出。同时夏热,妇女穿衣不威仪,僧人化缘亦不方便,所以要结夏安居。
结夏安居的内容主要是学习佛教的礼仪。学习的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聆听方丈、四大班首等的开导,聆听本堂法师或外地高僧讲经。二是学习戒律和日常礼仪,懂得佛门规矩,便于弘法利生。三是学习参禅打坐,诵经持咒,敲打唱诵及念普佛、放焰口等各种佛事。
到了七月十五日,即结夏安居圆满的解制日,丛林寺院的僧尼们都在各自安居处集合一堂,当着大众,自由检查自己所犯的过失,也可以揭示别人的过失。僧众之间完全处于平等地位,互相批评,共同忏悔,求得个人和僧团的清净。这种活动称为“自恣”,这天叫做“自恣日”,又称“佛欢喜日”.自恣后,受戒的年龄即算增长一岁或一腊,并以此来计算戒腊的长短。因此,结夏安居坐禅也称为“坐腊”.
十二、什么是僧人的结冬?
根据中国佛教的特色,以及中国气候冬天寒冷,僧尼不宜外出等原因,我国汉地佛教丛林又按照夏安居制度制定了冬安居制度。在每年从十月十五到次年正月十五期间,丛林中也结制安居,称为结冬。这是仿照结夏制度集合江湖衲僧来专修禅法的,故名为“江湖会”.清代以来,丛林曾有只结冬而不结夏的反常现象,后经纠正,仍以结冬坐禅、结夏讲经学律等为惯例(见《清规证义记》卷八)。近代著名丛林如宁波天童寺等,都实行这样“冬参夏讲”的制度。
所以冬安居的主要内容是参禅打坐。这是修习禅定功夫,求得开悟证道的重要门径。这时,各大丛林,特别是全国著名的禅林,有许多各地的云水僧前来专修禅法。
十三、何为“打七”?
“打七”是一种修行方式,是以七日为一个周期,在七日之中,专心参究,称为“一七”,直到第七个七日,称为“七七”.从阴历十月十五日起,到腊月八日止,要包括七七四十九天。禅宗的“打七”称为“打禅七”,是冬安居中的重要行事,也是冬天进行的参禅活动。
打禅七主要是坐禅,坐禅是以燃香来计算时间,故又叫“坐香”.平日坐香,早斋前后、午斋后、晚间各一次,共四次;打七期间,必须延长时间,叫做“加香”,共为六次。每坐完一支香的时间,再行香一会儿。行香又叫“跑香”,即是僧众在坐香之间的跑步活动。行香的方法是,僧众围绕着禅堂中心的佛龛作小跑,四大班首、八大执事跑外圈。跑时决不能错圈、碰撞、踩草鞋,否则是要挨香板的。
在打七期间,为了保证参禅,克期取证,禅堂僧众不但不出坡干活,连早晚课诵也不参加。其他事情更不能打岔,直到“七七”期满。
佛教净土宗在冬安居中也举行打七仪式。净土宗以专心称念“南无_”名号,祈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目的。所以,他们的修行仪式是在七日之中,以念佛、拜诵为主,伴以引磬、木鱼之声。净土宗“打七”叫作“打净七”或“打佛七”,平时也可以举行。在冬安居中,“净七”通常也是打七七四十九天。
十四、什么是挂单?
挂单是指僧人在其他寺院暂住。在夏安居和冬安居以外的时间,僧人们可以带上自己的衣单行李和戒牒等外出云游,到其他寺院“挂单”.这些僧人,被称为“云游僧”、“行脚僧”或“挂单和尚”.
正如俗世中的人出远门要告知家里人一样,僧人出去云游也必须在正月十六日以前,向寺院所属堂口的负责人请假。再由监院、知客、维那等开单注名,呈方丈审阅。十六日,请假僧即收拾好衣单行李,分别向方丈、客堂、禅堂、僧值寮及有关师承告假出堂。本堂口的僧众都来帮挑行担,礼送出山门。
十五、僧人如何挂单?
云游僧到其他寺院挂单,并不是进去就可安住,这其中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他要先将衣单放在客堂门口的左边,然后起左脚跨过门槛,坐在靠左墙的横凳上。在等待客堂来人时,可随时看到自己的衣单。如果衣单是放在课堂的右边,则依例反之。坐的姿势,是将双脚在前成八字形。知客师一进门,挂单僧便站起来合掌行礼,向堂中佛像顶礼三拜。
在第三拜起身时说:“顶礼知客师!”又在佛像前一拜,然后坐回横凳上。知客师询问他的名字,剃度师、戒和尚的名字,出家、受戒的寺院,最近的行止及许多应该了解的问题,以消除他是否是一个善良、真实比丘的任何疑问。若他回答不得体或支吾其词,知客师就要求看他的戒牒,进一步辨别真伪。
知客师询问毕,再问这位云水僧以后的打算。如果他只住一两夜,便说“打扰常住”;如果他希望住一段时间,便说“亲近常住”.最后送单,知客师便领他到云水堂。
到了云水堂,云水僧先将衣单放在堂外,再进伽蓝殿对伽蓝菩萨问讯或顶礼,作为向云水堂的寮元示敬。见过寮元后,云水僧即被领到寮房。这里沿墙架设着铺位。云水僧按其年龄被安排到一个空着的铺位上。年轻僧人住东边,年老僧人住西边。
住云水堂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愿意住多久就可住多久。但必须符合规约:每天早晚随众上殿、过堂,并由寮元率领坐禅。其余时间,只要得到寮元的允许,白天也可以外出。如果云水堂住满了僧人,客堂外即挂上“止单”的牌示。
挂单僧在云水堂住了一段时间或相当长的时间,如果愿意长住这座寺院的,根据本人的口头申请,寺院多方审查,认为可以共住的,即送入禅堂,名为“安单”.此后,他就是寺院的清众,随同大家一起结夏安居。
事实上,僧人这种挂单,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须得回答出知客师提出的问题。来果法师当年在挂单上就遇到很大的麻烦。
来果法师自幼便深爱佛教,后来打算出家,由于难找到合适的老师,他就自己剃度,然后到宝华山挂单受戒。可是到了宝华山后,当知客师问他有无戒费、有无号条等事情时,他都回答“没有”,当问他是新戒还是老戒时,他也不知新戒老戒为何物。知客见他头上有几块疤,又见他的话不对题,便怀疑他是来抢劫的,就让他去磨坊住,并嘱咐其他人:“你们大家留心谨防,这定不是好人。”
众人都用白眼看他,一样笨重污秽的事情,就命令他去做。由于旅途的劳累以及受到了虐待,来果身患重病,他睡在磨坊里,咳血七昼夜,奄奄一息,同戒者教他溜单,他不知溜单是犯严重清规,第二天吃完早饭,他将衲袄用藤一捆,背到肩上,正好碾磨头看见了他,就问:“你做啥去?”他直接就说:“溜单。”他出了以后,碾磨头追来,带一茨条,打了他一顿,然后提着耳朵将他拖回,这时他才知道溜单一事,不能让别人知道。
由此可见,挂单是有严格规定的,白天外出都要得到寮元的允许,更不能偷偷的溜掉。
十六、什么是贴单?
贴单,指公布一寺职事及常住人员名单,一般在每年十月十五日举行。事先客堂与维那将全寺人员及其戒腊久近开具清单,送与住持,经分配职序后,将职称及任职僧众的法名写成单票。十月十四日,客堂挂出贴单、牌。次日,住持入堂说法,为首座贴单,其余由维那贴,其顺序按照职事大小及戒腊先后,复按名位顺次送单。
禅堂贴单,一般是按执事大小、戒腊先后为序。凡单条上有名字的,都是丛林和禅堂的常住成员。
十七、出坡是什么?
出坡,也称为“普请”.即普遍邀请禅众劳作的制度。唐代的百丈怀海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规定寺院僧众,无论职位高低,都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以求生活的自给,凡耕作、收获、打柴、采茶都实行普请。据说,当年怀海禅师以身作则,带领僧众参加劳动。执事僧见他年老,心中不忍,暗中藏了他的农具,请他歇息。怀海一时找不到他的农具,竟然不肯吃饭。怀海之后,农禅之风盛行禅林,禅宗认为,穿衣吃饭、日常劳动,都是佛法。实行农禅,可使得心境溶为一体,佛法、世法打成一片。在禅宗公案中,有一些就是师徒在采茶、种田中的接引故事。其中有这样一则:
一天,沩山禅师随同百丈禅师入山出坡,百丈禅师问沩山道:“火种带来了吗?”
沩山禅师答道:“带来了。”
百丈禅师追问道:“在什么地方?”
沩山禅师捡起一根柴,吹了两下,然后交给百丈禅师。百丈禅师欢喜的说道:“如虫御木,偶尔成文。”
现代丛林寺院,多兼宗教和旅游功能,管理制度健全,分工细致,普请已渐减少。
十八、寺院如何“算账”?
俗世所称的算账,在寺院称为计岁。计岁原行于岁末,由住持审查各种簿册。当代寺院的财经管理更加细致和科学化,经管财会账务的僧人,除按时做好年终财务报告外,每月还要举行一次。由住持召集四大班首、八大执事及有关人员,在方丈客堂对上月的财务报表当众公布,予以通过。
十九、如何惩罚违规的僧人?
寺院惩罚违规的僧人,也叫做肃众。寺院惩罚违反清规的人时会依据所犯过失轻重区别对待,轻者被罚油、罚香、跪香、杖责等,重者则被逐出寺院,永世不得再入佛门。
肃众时,客堂先鸣序板三阵,召集全寺僧众,请来住持,由知客宣布僧人所犯过失,听候住持发落,并以“白四羯摩”的形式,征求全寺僧众对处罚的意见。对错打钟板犍椎、错挂衣单钵盂、毁损法器物件的僧人,多采取轻罚。被处以跪香者,须按规定地点跪在点燃的香前,直到一支香或几支香燃尽后方许起身。跪香时,要求腰板挺直,双手合掌,不可东张西望,否则将被监视的僧人杖责。
重罚,主要是处分那些犯有偷盗、斗殴、酗酒及破杀戒、色戒的僧人,寺院将其“留寺察看”或赶出山门,被称为“摈罚”.根据僧人所犯过失的大小,被罚分为三种类型:1.默摈。即被处分的僧人,限其人身自由,令做苦重之活,从此不得与任何人说话,实际上等于将其摒于寺院生活之外。2.摈出,又叫“迁单”.即强迫犯有过失的僧人离开寺院,待其真诚忏悔、取得僧众谅解后再回本堂。3.灭摈,又叫“击鼓迁单”.这是对犯大过失僧人的处罚,即从寺院中灭除此僧之名。一般作法为:烧毁其衣钵戒牒,贴摈条于山门,鸣大鼓三通,以杖将其从寺院偏门轰逐出去,以维护佛门的尊严与圣洁。
僧人不仅要遵守佛门清规,同时也要遵守国家法律。《百丈清规》规定:“刑名重罪,例属有司。”即僧人犯了国法,同样按法律制裁,这就远远超过了肃众的范围。
二十、寺院如何开会?
寺院处理各种僧事时,如决定大型的法会、传戒、营造,重大的财务支出、人事变动,对僧人的处分等,皆以羯摩法来解决。羯摩法相当于僧团会议,它往往由寺院住持召集主要班首执事,乃至扩大到清净比丘参加。通常所说的“僧事僧断”,也就是靠羯摩法,以僧团大众的意愿来解决寺庙中的各种事务。
羯摩法分为三种:
1.白一羯摩,即是对于不必征求同意的事项,只要向大家宣告一遍就成,又叫“单白羯摩”.白,告白之意。
2.白二羯摩,即是对于有些较重要的事项,先宣告一遍,再宣告一遍,征求大家的同意。
3.白四羯摩,即是对于最重要的事项,先宣告一遍,再作三番宣告;每告白一遍,即征求一次意见。如果一白三羯摩了,众皆默然,便表示对此事项无异议,于是宣布羯摩如法,议案成立。
佛教的羯摩法,只要有一人持异议,便是僧不和合,羯摩不成。这时,只有采取“灭诤羯摩”,行黑白筹(投票)表决,以多数取胜。
在羯摩法中也有规定:凡是如法如律的羯摩,便不许可无理取闹而横加破坏。若有一人破坏,僧团便可对他一人作羯摩;如有四人以上的小集团破坏,便获破羯摩僧罪。
羯摩法是一种特有的议事法或会议法,在佛教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十一、寺院如何发布通知?
榜状牌示为寺院行事通知的方法,通常有知单、贴榜、书状和牌示等。如方丈招待首座或远来尊宿等赴茶会,都开列名单,由侍者通报,叫做“知单”;方丈、监院招待大众茶汤,采取贴榜的方式传达,叫做“贴榜”;首座招待大众茶汤,采取书状的方式传达,叫做“书状”.丛林寺院自古最重茶礼,有“谢茶不谢食”的说法。对于丛林行政性的通知,则用挂牌的方式传达,叫做“牌示”.挂牌的地点随各种行事而不同,如结夏、请职、贴单、普佛、剃头沐浴等大多数牌示都挂斋堂前;上堂、传戒等挂大殿前,起七、解七等挂禅堂前;升座、免礼等挂韦驮殿前。这样,使寺院的行事形成规范,一目了然。
二十二、僧人应遵守哪些信条?
百丈禅师制定的《丛林要则》二十条,为丛林清规制度作了简要、通俗的说明: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力为有功。
语言以减少为直接。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要。
待客以诚实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严。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
遇险以平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二十三、进入禅堂要注意哪些事项?
禅堂专指坐禅的道场,古称禅堂或云堂,是禅宗丛林的主要堂宇。堂中设一圆龛,正中安奉圣僧像。圣僧之像不定,或以乔陈如、宾头卢为圣僧,或以文殊师利及大迦叶为圣僧。禅堂内设长连床(今称广单),施嗉芤怨业谰摺
各地丛林寺院都根据自身的特点,订有《禅堂规约》以作僧众行、住、坐卧及坐禅拜佛的仪规标准。四川宝光寺的“禅堂规约”是这样规定的:
夫马祖创立丛林,百丈继以清规,务在安定学者之身心不得放逸,而后能究明已躬下事,至悟法源底,方可续佛祖慧命,以终正因行脚之志。无奈正象经往,法当末运。圣贤隐而不作,愚劣溢而沉沦;以丛林为游食之场,视清规作泛常之事。欲使佛祖慧命不危而不绝,讵可得哉!凡正信参学之士,见闻及此,必痛心惊惧。吾今侪于斯,切莫随于流欲,以至道业荒芜。急宜恪遵规训,始得已躬事办。约有数条,开列于后:
1、凡上堂小参,各搭衣持具。齐集法堂,次第而立,不得参差。违者罚。
2、钟板错乱,必当巡寮;引、鱼错乱,跪香;散香落地,参堂;一切犍椎参差者罚。
3、无事窜位,言谈语笑,粗皮旷野者罚。
4、坐香不到及失误,巡香散香者罚。
5、不顾本参,乱逞机锋及出坡不随众者罚。
6、堂中出入,次第而行,威仪齐整,有失次序者罚。
7、大小事务,不白执事,堂中出入,不遵规谏者罚。
8、经行纵横,语言戏舞及草覆作声者罚。
9、闯静惊静,静中嬉笑,东张西望,翻眼弄皮者罚。
10、巡香被警策,以公报私,故打者罚。
11、二策昏沉如故者,立参;三策如故者,跪参;倘故纵昏沉者罚。
12、私行向外,不着袍子,窜寮吃烟,闲谈杂话者罚。
13、盗取堂内银钱,衣物等件,重则烧单,轻则笞罚。
14、失物等项,捡者当白职事,原交失者认取,私自隐匿者重罚。
15、小恙给假三日,重病出堂调养,慎无妨众,违者罚。
16、制期未满期,不许出堂。出堂及私应经忏者罚,私逃单者挂牌。
17、除客、病外,私造饮食,司职不尽职者罚。
18、有事他出,归期违限者罚。
19、破根本大戒者,不许共住。
20、私自化缘入已,错昧因果者,不许共住。
21、谈论国事,心游世俗者,不许共住。
22、私收徒众及破和合僧者,不许共住。
23、恶口骂詈,交拳厮打者,不许共住。
24、有犯清规,不遵议罚者,不许共住。
以上条约,各宜遵守。如有违犯者,决不循情。切宜珍重,凛之慎之。
二十四、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有哪些规定?
佛制戒律,祖立清规,旨在防非止恶,安身进道,光大法门,造福社会。本此精神,订立共住规约,全寺上下,均须遵守。
1、全寺僧众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执行有关政策,爱国爱教,以寺为家,勤修三学,恪遵六和。
2、全寺上下均须遵守佛制,戒行清净,慎护讥嫌,自重自尊,僧仪整肃,犯根本大戒者,不共住。
3、住持依选贤制产生,每届任期三年,连选可连任。
4、住持、班首、执事,均应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爱护常住,关心大众,任劳任怨,廉洁奉公。如有玩忽职守,居职谋私,经批评教育不改者,免其职务。
5、早晚课诵、二时斋供、坐禅听讲、集体劳动,除按寺院传统可以不随众的僧人外,因病因事均应请假;无故缺席者,应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不共住。
6、尊师重教,恭敬耆德,服从执事安排,遵守殿堂秩序。违者,应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教育、批评或记过。
7、挑拨是非,破和合僧者,应及时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而又屡教不改者,不共住。
8、打架斗殴、恶口相骂、侵损偷窃常住或私人财物者,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对侵损偷窃的财物,须照价赔偿;情节严重、触犯刑律者,依法处理。
9、全寺僧众均须僧装整齐,及时剃除须发,清净素食,禁止饮酒、吸烟、赌博、看淫秽书刊,如有不遵,经批评教育而屡教不改者,不共住。
10、外出未经请假,夜不归宿,经教育不改者,不共住。
11、私自化缘募捐或向香客游人索要钱物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理,不服者不共住。
12、寺院竹木花卉茶果,均应爱护培植,不得私自砍伐采摘自用或做人情。违者,进行批评教育,照价赔偿。
13、师友亲朋来寺,经主管执事同意方可留膳宿。
14、保持殿堂庄严,环境清净,僧房整洁;保护寺院文物,注意防火防盗。
遵规守戒,一视同仁。同居大众,各宜珍重。
二十五、什么叫衣钵传法,佛教如何传法?
衣钵是指僧人的袈裟和吃饭的用具。初祖达摩至五祖弘忍皆以衣钵作为传法的信物,谁得到师父的衣钵,便成为他的衣钵继承人,也就是得到了真法。故传法也叫“传衣”、“传衣钵”.尽管六祖慧能以后不再传衣钵,但后世僧人接受佛法仍叫衣钵相传。
按佛门规定,只有接了法的僧人才能担当住持。方丈和尚在位期间,可将佛法传给他经过严格选拔、优秀合格、值得信赖的僧人。
当年,五祖弘忍禅师为了选拔衣钵传人,就让徒弟们做诗,以测试他们悟道的深浅。大弟子神秀作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正在舂米的慧能也作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与佛教大乘空宗一切皆空,万法皆空的宗旨最契合,故而胜神秀一筹。
这天夜里,慧能忽然接到师父的密讯,让他于午夜时赶到方丈室。慧能到方丈室后,弘忍大师先为慧能讲授了《金刚经》的精华,然后对他说:“我佛以心传心,心心相印,将大法传付给迦叶再经迦叶辗转传授,遂有四天二十八祖。第二十八祖达摩大师来到中国,将正法传给慧可大师,然后代代相传到我,今天我将佛钵和袈裟再传给你,你要好好地珍惜爱护,切记不可断绝法统。你现在听我说一偈: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慧能跪拜在地,恭敬地接受五祖弘忍大师的衣钵,并问:“我现在已经接受了大师的衣钵,今后这袈裟将传付何人?”
弘忍回答说:“从前达摩祖师刚来中国传法时,大家都不相信。因此达摩祖师才用传衣钵的办法表示继承者已经得法。现在大家都知道传衣钵的事,这样一来必然会引起争端,因此,这袈裟传到你为止,不必再传了。以后只传法,不传衣,免得引起无谓的争端。自古传法,命若悬丝。你赶快离开这里到南方去隐居,等到时机成熟再出山施行教化。”
自此以后,为遵承禅宗五祖弘忍传法到六祖慧能之遗制,佛法的授受皆秘密进行。最多有一位引礼师、证法师及圣僧(方丈侍者)参加。传法程序为:
在方丈和尚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设置佛像、香案,接法者跪于方丈和尚座前,由方丈和尚说法并宣读“法券”.“法券”为横幅,宽约一尺五寸,长约六尺,墨书于白纸,或丹书于白绫,也有用金粉书于红绸者,常以卷轴形式装于圆形铁筒中。“法券”上的文字,前端写着“正法眼藏”四个大字,以下写着:
我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百万龙天悉皆默然,唯迦叶一旁破颜微笑。佛即以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迦叶。于西天四七,东土二三,灯灯相继,祖祖相承,无非以心印心,实无法可传,亦无法可得。且道即今,传个什么,得个什么,无非依样葫芦,落得拖泥带水。
禅人者,早悟“三空”,宿通“二谛”,堪为法门栋梁,继承祖位。故将大法付嘱于汝,汝当善自护持,绍隆佛种,利化十方,始不负诸佛之所护念也。
“法券”文字颇长,下列历代祖师名号,后有偈语,并传法者名号及传法时间。“法券”上还钤有本寺院和传法者的多枚印鉴。有的“法券”文字简略,没有以上叙述的内容,仅在“正法眼藏”以下写道:“从上授受,备载《传灯》,兹不重述,略书近代,以表源流……”下列近代祖师名号,偈语也只七言四句。
方丈和尚宣读完毕,即下座将“示券”付与接法者。随着又将佛像、佛经、衣钵、麈子、如意、佛珠、锡杖等传给接法者。然后,接法者上座说法,大法授受就此圆满。
农村寺庙修建申请范文格式 第三篇
流年如梦,季节匆匆,转眼这个冬已走过大半。
尽管是深冬,天气越发萧瑟寒浓,可春天的脚步分明在一天天走近,使思想冠以美丽的羽翅,憧憬遐思无限,无疑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正如生命行走在打马而过的喧嚣尘世和琐碎寻常日子里,时常会有温暖感人的事发生。
中午一点左右,我们“金塔博风雅颂文学社”之中的八位成员,见到了和我们年龄相仿的二位老师。
金塔人有句很时髦的话:先有塔院寺(金塔寺),后有金塔城,远方而来的客人,一般都是先游塔院寺,后进金塔城,再进胡杨林。于是,在《金塔文学》魏薇老师的安排下,在谈论文学的氛围中,我们驱车越过美丽的小城,直奔塔院寺。
我们都知道,吃水不忘挖井人。牢记历史是使命。生于尘世,人不能忘本,忘祖。佛渡众生和文学的意念相通。这里沉淀着金塔的历史。我想,这大概就是外来人员为什么要先去金塔寺的缘故吧!然而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金塔公民,在此之前,我对它却知之甚少,实在是汗颜。
我的大女儿出生时有惊无险,是在四月八的佛祖日这天降生。冥冥之中好像是佛祖在保佑。说来也算是和佛有缘吧!那时见识粗浅,在她一岁和两岁生日时,我和夫君都抱着她来金塔寺烧香拜佛,以此感恩。由于这天,全县的和外来的游客、香客几乎都往这涌,这里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根本无法静心观看寺容寺貌及其佛像设施,于是我们上完香就抱着女儿回去了,不曾细观金塔寺的全貌,更别说了解它的历史渊源。从小就听母亲说过一句佛家名言:“心中有佛,处处是佛”。因此,奔波于生活,在俗事缠绕的繁忙生计中,我并不热衷于求神拜佛。不过每年到了这天,我们还是会让她爷爷代劳,带她来这里,烧香拜佛。
就在我沉思默想间,车子已驶进了寺院。
走下车,金塔寺沐浴在正午的冬阳里,暖暖的,清幽而寂静。佛光普照,天空祥云缭绕,蓝得透彻。
在这远离尘喧的佛门净地,怀着虔诚的心和这么多文友们安静地行走,院内风声习习、铃声叮当、梵音袅绕。一座庄严高大的“金塔”,巍巍然屹立在寺院中,一座座飞檐翘壁、雕梁画栋、香烟袅绕、肃穆凝重的寺庙井然有序,庄严坐落。在这种氛围的感召下,我心携红尘的喧嚣一扫而光,我的整个人也变得肃然起敬,清静安宁起来,不由在内心深处顶礼膜拜。
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文学交流,其主旨是了解金塔寺的历史渊源,继而了解金塔的历史文化,风云变革。因此魏薇老师把瞻仰寺容寺貌安排在了后面,先听寺院住持王会长,也是金塔、酒泉佛教协会委员,为我们讲解金塔寺的历史发展与未来展望,同时探讨文学之路。
进了一个门,穿过一条走廊,我们来到了寺院住持王会长的房间内。房间不大,干净明亮,佛教文化气息浓厚。三面洁白的墙上各挂着几幅大小不同的禅语字画,其中两边墙上面还挂有大小不同的赠匾。一个金色石头茶几摆放在地中,桌上主要摆有枣色茶具,两块精致的石头。一些枣色木椅环绕石几的三面,整个房间书香浓浓,散发着古色古香的佛家味道。
因事先有约,王会长就在房间等着我们。他非常热情。落座后,我们才知道,为了等我们,他竟然请假没去参加政协会的闭幕式,这让我们非常感动。
他厚重的棉衣上着浅灰粗布斜襟套装衣,圆鼓鼓的。脚穿一双粗布鞋,小腿裹紧扎着,大腿像两个圆柱体灯笼,灌满了清风明月,装足了日月乾坤。今年七十一岁的他,精神饱满,满身禅意,坐如钟,行如风,步履轻盈。他坐下来,气定神闲,泰然自若,嫣然一具**。不愧是佛家之人,他眼眸清澈,有股洞穿尘世的神韵。饱满的天庭,浓密的眉峰,红润的脸堂,神采矍铄、慈眉善目、笑容可掬。一看就是一位满腹经纶、博古通今,文学底蕴深厚的人。果不其然。交谈中得知,面对青灯古佛,他在修行的路上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沉淀蕴藉了大量的佛教知识,不能不令人佩服。
他首先从寺院的初始娓娓谈起,把寺庙经历的朝代,起起落落,一直到今天寺院的发展规模,历史渊源,都一一向我们做了详细讲解,嫣然一部金塔的活历史。我们围坐在他周围细细聆听,仿佛在听一部传奇曲折的历史神话故事。从中,我知道了金塔寺和我县名的来源。原来,金塔寺,起初叫塔院寺,因寺内有塔而得名。塔以筋砌,始名“筋塔”,因同“金塔”谐音而来。明、清时被列为肃州八景之一,民国时又将它列为金塔第一景。本县名“金塔”由此而来。
在历代王朝的更替和历史的风云突变进程中,寺院的发展也是命运多桀,历经沧桑巨变,修了被毁,毁了再修。经多次修茸后,现今的寺院有大殿三楹,中殿三楹,前殿三楹,左右廊房、山门、乐台具备。庙内别处寺院有的各路神仙佛像金塔寺也应有尽有……
听完王会长的讲解,大家踊跃参言,结合金塔的人文历史,畅谈文学。王会长语重心长地说:“古代是武能定邦,文能治国。而今是以德治国,文化兴邦的年代。我们要牢牢抓住历史机遇,立足家乡,立足本土,潜心写作,肩负起一个文人的担当,把我们家乡的风土人情,优美的自然风光,旅游胜地,历史文化遗产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我们的家乡,把家乡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造福子孙后代。”
两位远道而来的诗界老师也为我们献计献策,给我们金塔的.文学爱好者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他们建议我们潜心写作,抱团前进,组建微信文学平台,立足本土、家乡,展现自己的作品,并以此举办同题诗会,带动大家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
不是佛_,我们没有进庙烧香拜佛,亦无缘观看神佛与其对话。赶在夕阳落幕前,我们默默走在寺院里,从外观上瞻仰寺容寺貌,只有在内心虔诚顶礼膜拜。
我们站在塔前合影,一只幸福的喜鹊悠然站立塔顶,俯视着我们,意味深长。
这座“金塔”,上锐下园,形若古瓶,金黄的塔壁,洁净肃穆,雄伟庄严。由碑文知,它高五丈,围七丈,土质塔身,金墨铜顶,顶犄角做铎铃。此时塔在夕阳的映照下金光灿灿,烁烁生辉。铎铃迎风而鸣,好象一阙弹唱不歇的《边赛曲》,时刻将历史吟唱,涤荡着我们的灵魂。
末了,我们穿越寺院的文化长廊,再次领略了解金塔寺的发展历程,感受历史的厚重。
瞻仰着画壁上古人飘逸的风采,阅读着画壁上一行行隽永遒劲深沉的文字,从具有古典意味的红漆圆柱和黛青色飞檐的长廊亦步亦趋,慢慢走过,我们仿佛行走在历史的云烟里,穿越在历史的长廊中。
尘世沧桑,世事无常,在边塞的风云变幻和历史更替中,金塔寺前后经历过无数次的劫难。几毁几修,唯塔依存,最终在改革后的今天,焕然一新。
走出长廊,又回到寺院内,我转身再次用目光浏览寺貌:庙宇雄伟,僧舍林立,古塔高耸,松柏苍翠。精美的人物雕塑、壁画艺术、碑文、匾文、钟文构成一幅神奇迷人的画卷,承载着金塔的历史,不禁让我深深佩服金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盛情难却。最后我们应邀王会长一起吃过斋饭。别时,王会长说:其实院内还有很多文物古迹,自然风景,只是我们停留的时间太短,无瑕观看。尤其每到春夏,这里树木婆娑、鸟语花香、五彩缤纷、景色迷人,也是观光旅游的好地方,只因这是冬天,我们都看不到,希望我们能常来。
临走前,我再次回眸寺院,心中不禁由衷感慨:
农村寺庙修建申请范文格式 第四篇
尊敬的??人民政府及工业园区领导:
你们好!
在中国_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好农村行路难问题,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如今相邻的村及相邻的寨子都已修了水泥路。我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看着周边的村庄都迈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改变交通落后状况成了我自然寨的共同心声。
崇虎湾自然寨位于中高野村东部杜家对面,距离镇中心有10余公里。周围林坡面积达百余亩,大面积的耕地。人口20余户,
我自然寨原有一条通往胡家洞主干道的路道(此道与通往光复村一个路口在长湾段分路),原有道路通行4-6吨的货车,方便了我自然寨及邻寨的生产生活。但由于工业园区出口大道的建设使原有长湾段及通往我自然寨的道路(长湾段)损毁比较严重,现在摩托车只能勉强通过。因本自燃寨道路不畅通已经有近一半人口搬迁至田坝。
我自然寨是典型的贫困山区农业区,以前能运输千斤货物的不费力的道路,现在我们却担着几十斤都累得气喘嘘嘘、汗流浃背,种田种地用的肥料、修缮用的水泥必须挑到家。老人小孩有什么疾病孕妇分娩上医院这些都面临着重重困难,给我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再说,相邻的三个自然寨有很多田地在此路的两端。道路的损坏使现在的生产生活很不方便。更谈不上建造砖瓦房和奔小康了。
修复通往我自然寨道路的目的:自然寨在田坝并没有合适耕地,现在也只能回长湾种粮、种菜等。保障道路通畅,必然会使我自然寨的生产生活更方便。
原道路口为工业园区出口大道长湾到永丰一组下高野崇虎湾自然寨入寨道路。
金山银山修路是靠山,由于道路被破坏而直接影响了生产资料和产品的运输,增加了生产成本,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和再发展的积极性。道路修好后,将改善交通运输环境。一旦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地打工的青年将回来投资发展, 会极大地刺激村的经济主体。
为此,恳请政府及各级领导本着支持“三农”,为民办好事实事的精神,筹拨资金予以我自然寨道路维修,使我自然寨不再为交通的不便而苦恼,帮助我寨赶上时代的发展,走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让村民享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关怀。恳请领导批准为谢!
俗话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在上级已实现村村通的政策下,我自然寨村民特向镇人民政府及工业园区申请,修建一条通往我自然寨的幸福路。以便我们能赶上社会的美好生活。望批准为盼!
敬礼!
xuexila
20xx年x月x日
农村寺庙修建申请范文格式 第五篇
贫困村道路修建申请书
尊敬的_____政府:
_____位于_____乡南部,属于_____村委会。_____属于贫困村,而_____在_____村中又是属于比较贫困的村民小组,多年来政府以各种形式对我村予以扶持和帮助,我村全体村民对政府如此的关怀十分感激,但是我村想摆脱贫困境地,不能单靠政府的扶持,我们自己也要穷则思变,努力发家致富,而想致富,先修路,修路是我村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唯一办法。故向乡政府申请修建乡村道路。申请事项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村有_____户,人口数为______。耕地和林地面积广阔,农业资源丰富,以及有丰富的石矿、铝矿。但是受制于落后的交通条件,种植的水稻,木薯,八角,杉木,松木等农林产品及矿土无法大规模向外运输,村里的'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使得村里面的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村里的青壮年只能选择外出打工,劳动力的缺失更是使得村不成村。现在村里面只有一条崎岖狭小、弯多坡陡的泥路通往北胜村的主干路。而正是这么一条晴天扬土雨天淤泥的小路,承担了村里儿童上学、外出务工、物资运输等重任。下雨天路面泥浆淤积,孩子们上学总是弄得满身是泥,而摩托车也很难行走,道路不畅极大影响了孩子们的读书学习以及村民们的劳动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存在诸多的的安全隐患,严重制约了我村的经济发展。
二,修路的必要性和效益预测
现有的泥路狭窄崎岖,雨天泥泞,直接影响了生产资料和产品的运输,增加了生产成本,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和再发展的积极性。道路修好后,将改善交通运输环境。一旦降低了生产成本,外地打工的青年将回来投资发展,资金和劳动力将直接刺激本村的种植业、养殖业、农林业及矿产业的发展。路修好后,不但本村的农林矿产能够运输出去,与我村土地交界的中胜、古稔、双田、木岩坪等村的林木等也能通过修好后的道路对外运输,这将直接带动这几个村经济的发展。道路的修建符合国家发展新农村的要求,发展新农村首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好农村行路难问题,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也是落实“村村通”的实际举措。
三,建设内容和规模
根据我村的人数、经济状况以及村产品产量,我村预计修建道路的规格为:从中胜村到秀龙垌二屯全长,路面宽,路厚为18cm,路面为水泥混凝土。
四,经费预算和资金筹措
初步预算建设资金为60万,由县交通局拨付,不足部分由我村自行筹措。
道路的修建将直接促进本村经济的发展,从而脱离贫困,一方面也可以减轻乡政府的负担。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改变交通落后状况成了秀龙垌全村村民的共同心声,为了把路修好,我村全体村民同心同力,在修路过程中如有因加宽路面占用村民土地等情况,我们会内部协商处理妥当,不会给政府多添麻烦。
最后,再次感谢乡政府一直以来对秀龙垌的扶持与帮助,我村全体村民对党和政府的恩情一定会牢记在心。对于此次的道路建设申请,望批准为盼。
敬礼!
申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农村寺庙修建申请范文格式 第六篇
局领导:
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生源相对充足,但学校占地面积不足10亩,限制了学校的发展。
开学初,局领导亲临我校了解这一情况,嘱咐我们可以向学校周边征地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经与村委一班人及村民代表沟通,大家表示愿意捐赠土地,经多次协商近_亩良田由我校一次性补偿青苗款__万元,加上办土地证所需费用不低于__万元,此项共需__万元。再加上学校院墙一半以上属82年建校时所建,年久失修,连上新建所征面积,院墙总长度达__米,所需费用__万元,两项合计达__万元之多。我校公用经费所剩无几,资金缺口很大,能否帮忙解决。
诚望批复!
_年二月二十日
农村寺庙修建申请范文格式 第七篇
寺院:读音sìyuàn;英文名temple;monastery;指供奉神佛的庙宇,有时也指其他宗教的修道院。但一般是指佛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寺院是出家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是佛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地方,也是出家僧众修行的所在,后来逐步发展为具有多种综合功能的建筑群。
寺院:读音sìyuàn;英文名[temple;monastery];指供奉神佛的庙宇,有时也指其他宗教的修道院。但一般是指佛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寺院是出家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是佛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地方,也是出家僧众修行的所在,后来逐步发展为具有多种综合功能的建筑群。 寺院最早起源于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在印度佛陀时代,最初称寺院为“精舍”,例如设于中印度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与舍卫城的只园精舍,便是佛教最早的寺院;由于当时精舍大都建筑在都城郊外幽静的林地,故又称“兰若”,意即寂静之处;又称“伽蓝”,意指僧众所居的园林。 寺院在中国就是佛教传教的场所,是外来文化。佛教大约在汉代传入中国。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中国便有了寺院这种建筑,有记载的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是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东12公里处的千年古刹----白马寺。史载,佛教于公元67年传入中国,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营建的第一座寺院。相传,当年著名的佛教学者摩腾、竺法兰是用白马驮着佛经、佛像来到中国的,所以这座寺院便取名为“白马寺”。(右图即为白马寺)宋代以后,汉传佛教寺院的建筑平面逐步模式化,形成了“伽蓝七堂制”。即:佛寺通常坐北朝南,沿山门南北中轴线,保持一定的距离修建若干殿堂,殿堂建筑大致按以下顺序排列:山门殿DD弥勒佛殿DD大雄宝殿DD本寺主供佛殿DD法堂DD藏经楼(阁)。 配殿和附属设施是分布在中轴线东西两侧对称建造的次要建筑,通常由钟楼(东)、鼓楼(西)、伽蓝殿(东)、祖师殿(西),以及客堂、禅房、斋堂、寝堂、浴堂、寮房、西净(卫生间)、放生池等组成。寝堂等生活设施按内(出家人)东外(居士、施主)西的原则安排。这样,寺院就成了一组规模宏大而排列有序的建筑群。
寺庙是中国佛教建筑之一。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从北魏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这些建筑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寺庙建筑起源于印度。中国在南北朝时代大规模兴建寺庙成风,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首都洛阳内外有一千多座寺庙。唐朝诗人杜牧的《江南春》待中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南朝寺庙之多。
宇宙观
中国寺庙建筑则恰好相反,它有意将内外空间模糊化,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转化。殿堂、门窗、亭榭、游廊均开放侧面,形成一种亦虚亦实、亦动亦滞的`灵活的通透效果,所蕴涵的空间意识模糊变幻,这与中国天人合一、阴阳转化的宇宙观有深层联系。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空间与时间的无限,即为宇宙。“宇”字本意为房檐,无限之宇,当然则以天地为庐。这个宇宙观,把天地拉近人心,人与自然融合相亲。“以天地为庐”的观念古已有之,“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易?乾卦?文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记?乐论篇》)、“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人乃一大调和,那么艺术―――“乐”,就应该体现这一调和。 所以,中国寺庙建筑群才会有那么多的室外空间,它并不把自然排斥在外,而是要纳入其中,“深山藏古寺”,讲究内敛含蓄。主动将自己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实际上是另一方式的自我肯定:寺既藏于深山,也就成了深山的一部分。“托体同山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正是天人合一的体现,这就是中国的寺庙常选址于名山幽林之故。
入世精神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人神同在 神的居所与人的居所一致,旨在表明乐土就在现世,天人合一,人神同在 萧默指出,欧洲中世纪是一个漫长的宗教长夜,君主制屈居于神权之下始终不能茁壮成长,教会成了社会的中心,“君王施权于泥土,教士施权于灵魂,灵魂的价值超过泥土有多大,教士的价值即超过君王有多大”(《中世纪教会史》)。因此,国家才会如此不计工本地去营造富丽堂皇的教堂,那些著名的教堂往往耗时上百年才能建成。 在古代中国,相对于君权而言,神权基本始终没有占据上风,这在中国寺庙建筑上亦得以体现。“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重视实用理性的孔门儒学对鬼神采取了清醒的态度,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来提醒积极的现世关怀。历代有作为的皇帝对于宗教也莫不从实用出发,佛的因果轮回、道的清静无为都是可以利用的,一旦宗教和皇权产生矛盾,就坚决限制,历史上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四位皇帝就曾经下令灭佛。因此,中国的佛寺竞相博得皇帝的恩宠,无不以获得御赐的匾额为幸。 中国始终没有产生像印度教的梵天、湿婆之类神秘恐怖的观念和信仰。佛国并非超然物外,渺不可寻,而是一切普通善行的必然报答,是辛苦恣睢的生命历程之后的自然归宿。所以净土信仰在中国大行其道,净土宗认为只要一心念佛,百年后便可顺利得到佛的接引。禅宗的出现更是表明了信仰与生活完全可以统一起来:不需要一切繁琐的教义仪式,不必出家不必苦修也可成佛,并且,成佛也就是不成佛,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种超脱的境界,也就是成佛。 中国的寺观是以平民难得一见的宫殿为蓝本来建造的,这既显示了佛的尊贵,又形象化展现了佛国的富饶安乐。如建筑学家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所言,神的居所规格是由皇帝来规定的。例如:屋顶的最高规格庑殿顶,是为皇宫主殿及佛殿专用;斗拱只许皇宫、寺观和王府使用;黄琉璃瓦只有宫殿及佛殿可用,而王府及菩萨殿只能用绿琉璃瓦。可见诸神受到皇帝颇高的礼待,但他们并不能凌驾于皇威之上,其规格在都城没有超过皇宫,在郡县没有超过王府和衙署。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神的居所与人的居所一致,其实旨表明乐土就在现世,在人间,天人合一,人神同在。 总之,一个民族特定的心态与其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欧洲教堂建筑注重表现人心中的宗教狂热,并把它具化为实在的视觉形象,而中国的寺庙建筑则受儒教实用理性的影响,重在再现人们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安。
寺院不仅具有弘法利生的传统佛教的重大作用,还至少具备如下七个方面的功能: 一、传法教育的功能。 二、庄严国土、美化环境的功能。 三、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 四、接引信徒实践佛陀教诲的功能。 五、保存传统文化的功能。 六、抚慰人心、稳定社会的功能。 七、旅游观光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