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劝学篇(10)

  学制第四

  外洋各国学校之制,有专门之学,有公共之学。专门之学极深研几,发古人所未发,能今人所不能,毕生莫殚,子孙莫究,此无限制者也;公共之学所读有定书,所习有定事,所知有定理,日课有定程,学成有定期,或三年,或五年,入学者不中程不止,惰者不得独少。既中程而即止,勤者不必加多,资性敏者同为一班,资性钝者同为一班,有间断迟误者附其后班,生徒有同功,师长有同教,此有限制者也。无事无图,无堂无算,师无不讲之书,徒无不解之义,师以已习之书为教则师不劳,徒以能解之事为学则徒不苦,问其入何学堂,而知其所习何门也;问其在学堂几年,而知其所造何等也。文武将吏,四民百艺,其学无不皆同。小学堂之书较浅,事较少,如天文、地质、绘图、算学、格致、方言、体操之类,具体而微。中学堂书较深,事较多,如小学堂地图则极略,仅具疆域山水大势,又进则有府县详细山水,又进则有铁路、电线、矿山、教堂,馀书仿此。方言则兼各国,算学则讲代数、对数,于是化学、医术、政治以次而及,馀事仿此。大学堂又有加焉。小学、中学、大学又各分为两三等,期满以后,考其等第,给予执照。国家欲用人才,则取之于学堂,验其学堂之凭据,则知其任何官职而授之,是以官无不习之事,士无无用之学。其学堂所读之书则由师儒纂之,学部定之,颁于国中,数年之后或应增减订正,则随时修改之。其学堂之费率皆出地方绅富之捐集,而国家略发官款以补助之,入学堂者但求成才,不求膏火,每人月须纳金若干,以为饮食束修之费,贫家少纳,富家多纳。其官绅所筹学堂之费,专为建堂延师,购书制器之用,不为学生膏奖。〔亦有义学,以教极贫子弟,学生出赀甚微,然义学甚少,所教极浅〕来学者既已出费,则必欲有所得而后归,学成之后,仕宦、工商各有生计,自无冻馁。此以教为养之法也。是以一国之内尝有小学数万区,中学数千,大学百数,由费不仰给于官,亦不尽仰给于绅故也,其善有三,出赀来学则不惰,志不在利则无争,官不多费则学广。苏子瞻沮新法学校之说曰:“必将发民力以治宫室,敛民财以养游士。”如西法所为,可无多费之虞矣。王介甫悔新法学校之误曰:“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谓变秀才为学究。”如西法所为,可无变为学究之患矣。凡东西洋各国立学之法,用人之法,小异而大同,吾将以为学式。

  广译第五

  十年以来,各省学堂尝延西人为教习矣,然有二弊。师生言语不通,恃翻译为枢纽,译者学多浅陋,或仅习其语而不能通其学,传达失真,豪厘千里,其不解者则以意删减之改易之,此一弊也。即使译者善矣,而洋教习所授,每日不过两三时,所教不过一两事,西人积习,往往故作迟缓,不尽其技,以久其期,故有一加减法而教一年者矣。即使师不惮劳,而一西人之学能有几何,一西师之费已为巨款。以故学堂虽建,迄少成材,朱子所谓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者也,此二弊也。前一弊学不能精,后一弊学不能多,至机器制造局厂用西人为工师,华匠不通洋文,仅凭一二翻译者,其弊亦同。尝考三代即讲译学,《周书》有舌人,《周礼》有象胥、诵训,扬雄录别国方言,朱酺译西南夷乐歌,于谨兼通数国言语,《隋志》有国语杂文、鲜卑号令、婆罗门书、扶南胡书、外国书,近人若邵阳魏源于道光之季译外国各书、各新闻报为《海国图志》,是为中国知西政之始。南海冯焌光于同治之季官上海道时,创设方言馆,译西书数十种,是为中国知西学之始。迹其先几远跖,洵皆所谓豪杰之士也。若能明习中学而兼通西文,则有洋教习者,师生对语,不惟无误,且易启发。无洋教习者以书为师,随性所近,博学无方,况中国照会、条约、合同,华洋文义不尽符合,动为所欺,贻害无底。吾见西人善华语华文者甚多,而华人通西语西文者甚少,是以虽面谈久处而不能得其情,其于交涉之际失机误事者多矣。大率商贾市井,英文之用多;公牍、条约,法文之用多。至各种西学书之要者,日本皆已译之,我取径于东洋,力省效速,则东文之用多。惟是翻译之学有深浅,其仅能市井应酬语,略识帐目字者不入等;能解浅显公牍、书信,能识名物者为下等;能译专门学问之书,〔如所习天文、矿学,则只能译天文、矿学书〕非所习者不能译也,为中等;能译各门学问之书,及重要公牍、律法深意者为上等。下等三年,中等五年,上等十年,我既不能待十年以后译材众多而后用之,且译学虽深,而其志趣才识固未可知;又未列于仕宦,是仍无与于救时之急务也。是惟多译西国有用之书,以教不习西文之人,凡在位之达官,腹省之寒士,深于中学之耆儒,略通华文之工商,无论老壮,皆得取而读之,采而行之矣。译书之法有三:

  一、各省多设译书局,一、出使大臣访其国之要书而选译之,一、上海有力书贾、好事文人,广译西书出售,销流必广,主人得其名,天下得其用矣。〔此可为贫士治生之计,而隐有开物成务之功,其利益与石印场屋书等,其功德比刻善书则过之。惟字须略大,若石印书之密行细字,则年老事繁之人不能多读,即不能多销也。今日急欲开发新知者,首在居官任事之人,大率皆在中年以上,且事烦暇少,岂能挑灯细读?译洋报者亦然〕王仲任之言曰:“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沈;知今不知古,谓之聋瞽。”吾请易之曰:知外不知中,谓之失心;知中不知外,谓之聋瞽。夫不通西语,不识西文,不译西书,人胜我而不信,人谋我而不闻,人规我而不纳,人吞我而不知,人残我而不见,非聋瞽而何哉?学西文者,效迟而用博,为少年未仕者计也;译西书者,功近而效速,为中年已仕者计也。若学东洋文,泽东洋书,则速而又速者也。是故从洋师不如通洋文,译西书不如泽东书。

  阅报第六

  李翰称《通典》之善曰:“不出户、知天下,罕更事、知世变,未从政、达民情。”〔元文“民”作“人”,乃避唐讳〕斯言也,殆为今日中西各报言之也,吾更益以二语曰:寡交游、得切磋。外国报馆林立,一国多至万馀家。有官报,有民报。官报宣国是,民报达民情。凡国政之得失、各国之交涉、工艺商务之盛衰、军械战船之多少、学术之新理新法,皆具焉。是以一国之内如一家,五洲之人如面语。中国自林文忠公督广时,始求得外国新闻纸而读之,遂知洋情,以后更无有继之者。上海报馆自同治中有之,特所载多市井猥屑之事,于洋报采摭甚略,亦无要语。上海道月有译出西国近事,呈于总署及南北洋大臣,然皆两月以前之事,触时忌者辄削之不书,故有与无等。乙未以后,志士文人创开报馆,广译洋报,参以博议,始于沪上,流衍于各省,内政、外事、学术皆有焉,虽论说纯驳不一,要可以扩见闻、长志气,涤怀安之酖毒,破扪龠之瞽论,于是一孔之士、山泽之农,始知有神州;筐箧之吏、烟雾之儒,始知有时局,不可谓非有志四方之男子学问之一助也。方今外侮日亟,事变日多,军国大计、执政慎密,不敢宣言,然而各国洋报早已播诸五洲,不惟中国之政事也,并东西洋各国之爱恶攻取、深谋诡计,一一宣之简牍,互相攻发,互相驳辨,无从深匿,俾我得以兼听而豫防之,此亦天下之至便也。然而吾谓报之益于人国者,博闻次也,知病上也。昔齐桓公不自知其有疾而死,秦以不闻其过而亡。大抵一国之利害安危,本国之人蔽于习俗,必不能尽知之,即知之亦不敢尽言之,惟出之邻国,又出之至强之国,故昌言而无忌。我国君臣上下果能览之而动心,怵之而改作,非中国之福哉?近人阅洋报者,见其诋訾中国不留馀地,比之醉人,比之朽物,议分裂、议争先,类无不拂然怒者,吾谓此何足怒耶?勤攻吾阙者,诸葛之所求;讳疾灭身者,周子之所痛。古云士有诤友,今虽云国有诤邻,不亦可乎?

相关文章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翻译赏析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长卿。古诗全文如下: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前言】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
名著阅读2018-03-07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翻译赏析

骆驼祥子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骆驼祥子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骆驼祥子读后感 篇1  祥子...
名著阅读2015-04-08
骆驼祥子读后感

红楼梦第五回诗词歌赋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小编为你整理了红楼梦第五回诗词歌赋,希望对你有所参...
名著阅读2016-08-06
红楼梦第五回诗词歌赋

樊迟问仁原文翻译

樊迟,孔子的学生,从小贫穷,但读书刻苦,还懂种田。未拜孔子为师之前,他已在季氏宰冉求处任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樊迟问仁原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樊迟问仁原文翻译  子贡曰:“如有博施(1)于民而能济众...
名著阅读2012-07-02
樊迟问仁原文翻译

雨巷戴望舒个人简介

戴望舒,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省杭州市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雨巷戴望舒个人简介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戴望舒(1905.3.5—1950.2.28)...
名著阅读2011-02-05
雨巷戴望舒个人简介

登高原文及翻译

《登高》一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登高原文及翻译,一起看看吧! 杜甫《登高》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名著阅读2014-07-03
登高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