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经典佛语

圣严法师经典佛语

  佛陀说:“应无所住。”就是要我们去掉执著心,不要执著于某个目标,不要为求一点,而失掉一面。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圣严法师经典佛语,欢迎大家阅读!

  1、人往往是,需要的很少,想要的太多。

  2、拥有再多也无法满足,就等于是穷人。

  3、拥有的多,不一定让人满足。拥有的少,不一定让人贫乏。

  4、凡人只能外视,却难以内视。

  5、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具体实践自助助人的修行呢?可从“四感”——感恩、感谢、感化、感动来着手。

  6、感谢给我们机会,顺境逆境皆是恩人。

  7、随时随地心存感激,以财力、体力、智慧、心力来做一切的奉献。

  8、用惭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

  9、每人每天多说一句好语,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就会成为一个大大的好。

  10、只要自己的心态改变,环境也会跟着改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11、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12、若希望人际关系相处得好,就要把心量放大,多接纳人,多包容人。

  13、大的要包容小的,小的要谅解大的。

  14、要做无底的垃圾桶,要学无尘的反射镜。

  15、包容别人时,双方的问题就解决了。

  16、财富如流水,布施如挖井。井愈深,水愈多;布施的愈多,财富则愈大。

  17、一个人能被别人所尊重,且有能力为人付出,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18、忙没关系,不烦就好;忙不是问题,烦就变成了苦恼。

  19、忙而不乱,累而不疲;忙得快乐,累得欢喜。

  20、成功的三部曲是:随顺因缘、把握因缘、创造因缘。

  21、给人方便等于给自己方便。

  22、甘愿吃明亏,是仁者;受辱吃暗亏,是愚蠢。

  23、压力通常来自对身外事务过于在意,同时也过于在意他人的评断。

  24、用感恩的心,用报恩的心,来做服务的工作,便不会感到倦怠和疲累。

  25、每一个小孩,都是帮助父母成长的小菩萨。

  26、爱你的孩子,与其担心,不如祝福吧。

  27、夫妻是伦理的关系,不是“论理”的关系。

  28、“孝”首重在顺从,要体贴亲心、声色柔顺,切不可不耐与嫌烦。

  29、话到口边想一想,讲话之前慢半拍。不是不说,而是要惜言慎语。

  30、担心,是多余的折磨;用心,是安全的动力。

  31、只要还有一口呼吸在,就有无限的希望,就是最大的财富。

  32、超越生老病苦三原则:活得快乐、病得健康、老得有希望。

  33、超越死亡三原则:不要寻死、不要怕死、不要等死。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丧事,而是一件庄严佛事。

  34、现在所得的,是过去所造的,未来所得的,是现在所做的。

  35、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36、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标更辛苦人。

  37、不用牵挂过去,不必担心将来,踏实于现在,就与过去和未来同在。

  38、唯有体验了艰苦的境遇,才会有精进奋发的心。

  39、面对许多的情况,只管用智慧处理事,以慈悲对待人,而不担心自己的利害得失,就不会有烦恼了。

  40、面对生活,要有“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

  41、今日退一步就是日后进一步的本钱。

  42、智慧,不是知识、不是经验、不是思辨,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态度。

  43、忙人时间最多,勤劳健康最好。

  44、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业。

  45、尽心尽量争第一,不争你多我少。

  46、提放自如,是自在人。

  47、随遇而安,随缘奉献。

  48、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

  49、心不平安是真正的苦,身体的病痛不一定是苦。

  50、理直气壮、得理不饶人者,不仅惹是生非、伤人伤己,甚至永远无法化解仇恨、圆融人事。

  51、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切莫等待,等待常会落空。

  52、上等人安心于道,中等人安心于事,下等人安心于名利物欲。

  53、常怀慈悲之心,做慈悲之事,才能心中太平,才能度己度人。

  54、不做任何坏事,培养所有的善行,清净自己的心念,这是佛陀的教诲。

  56、布施不仅是金钱和物质上的关怀,爱的传递才更加珍贵。

  57、在佛像前面种下微小的`福德因缘,竟可以得到如此大的福报,甚至到了他将要进入涅槃境界时还跟着他。可以想见,如果对如来法身种植福因,对于修行的功德将不可限量;相反的,恶业也将遭到苦报。

  58、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不能尽孝,如何礼佛?不能奉亲,如何悯人?尽到孝道,才能修得佛道。

  59、做任何事最重要是用行动实践,而不必拘泥于表面的形式。

  60、爱是理性的牺牲,而不是感性的占有。爱是无怨无悔,心甘情愿的奉献,爱是美化外在环境,净化内在心灵的源头,爱是慈悲的显现。

  61、从因果来讲,每一个人从过去很多世以来,在人与人之间都是有恩也有怨的,没有恩、没有怨的话,不容易在一起结成夫妻,只有恩而没有怨的夫妻并不多。

  62、每个人,除亲戚可以帮忙扶助外,就只有“知己”。知己,就是很要好、非常亲密、更能扶助的朋友,就是好朋友。人都要这样的知己好友,不然的话,有困难的时候,就没有人来帮忙扶助了。

  63、从佛教的因果观来看,如果这一生我用暴力对付你,或者你用暴力对付我,下一世还是会碰到一起,相互残害、冤冤相报,永远骂来骂去、批来批去、杀来杀去,真是不得了。婚姻暴力的根本原因,是三世因果的循环,唯有及时刹车,把心结打开,才能彻底防止暴力事件的发生。

  64、真正的慈悲是关怀众生,不论是亲朋好友,还是路人,都要随时准备给对方以帮助。

  65、行善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非但没有功德,反增烦恼。

  66、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

  67、谦恭不是一种表面姿态,而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度表现。

  68、佛法中,将一切烦恼通称为“毒”,分为贪、嗔、痴、慢、疑,共五毒。为人心做检查时,是不是能以各种指数检测中毒的程度?例如,以对所好之物染着的黏度,量测贪毒;以头上光火的上升高度,量测嗔毒;以看待世事的颠倒角度,量测愚痴;以放大自我的倍数,量测骄慢……若超过标准指数,就得就医了。

  69、一个人只有常常拭去心灵上的尘埃,方能露出其纯真、快乐的本性来。

  70、快乐或者烦忧,不在于你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在于你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只要自己丢下妄缘,抛开杂念,热闹场中亦可做道场,求得心灵的宁静和人生的快乐。

  71、佛说:修行最大的功夫就是“转”,不执著烦恼,便可安然自在。我们的烦恼就像天空上的一片乌云,如果心中是一片晴空,那么烦恼不会对你有丝毫影响。不自找烦恼,就是智慧。

  72、人类最大的弱点在于没有用智慧面对现实,因此追求外在的假相,举凡虚名、虚利、虚荣、虚位……统统追求。只要有利可图、有名可沾、有势可仗、有权可争、有位可占,他们一定不遗余力去争取。当他们实力不够、德望不足,用正常手法得不着时,就使出歪手段,因此,烦恼的现象就出现了。

  73、拥有一颗清净心,是幸福之源泉。

  74、如果心不安,很容易就被环境牵动,一旦环境里产生变动,或者因他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是媒体上的一个讯息,自己的心马上就跟着起伏;起初是心不安,接着影响生活不安,最后连生命也不安稳了。

  75、不将烦恼是非带上床,不把忧悲苦恼带到明天,就是居家修行的不二法门。

  76、在日常生活中过清醒、不被物欲所障、不被成见所迷的生活,所以,深悟佛理的人虽然清贫,但并不缺少快乐。

  77、无我之乐是人生最大的乐事!

  78、人常在什么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时候,却被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蒙蔽,虚掷时光而毫无觉知。

  79、凡事要量力而行,别勉强自己,修炼道法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见到成效的。

  80、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和事你永远都管不完看不清。所以,清醒的时候就难免心烦意乱,不得安宁,还是糊涂一点更快乐。

  81、每个人都应扪心自问:我真的能够认识自我吗?我真的能够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吗?如果你不能认识自我,你又怎么能够认识他人和周围的世界?如果你不能坚守自我,你存在的意义何在?

  82、有了嗔恚却能自我控制,有如及时止住奔驶的快车,这就叫做善于驾驭自己的心身,能够舍弃黑暗入大光明。

  83、你自己就是一颗明珠,自己即是如来,要接纳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那样才会有圆满的人生。

  84、如果我们破除一切执著尘劳,丢掉身外乱性的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这样就能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适、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随之而来。

  85、在佛看来,有时候,批评并不是坏事,在批评中会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和懂事,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完善。

  86、忏悔在生活上有什么作用呢?它能帮助我们什么?第一,忏悔是认识错误的良心。第二,忏悔是去恶向善的方法。第三,忏悔是净化身心的力量。

  87、自己得不到就放不下心,心里好像有一股酸酸的味道,这便是嫉妒心。

  88、不要抱怨别人,倾听别人的抱怨,接受别人的抱怨。有一颗不抱怨的心,美丽便会尽收眼底。

  89、人生在世,必须把覆盖在真我之上的虚伪面具撕下来,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

  90、那些扑火的飞蛾,就像是世间的痴人,不能正确地判断并评价自己,以至于把那烈火当成了光明的乐园。

  91、如果一个人总是把他的优越感摆在别人面前,那是一种无礼、无智、以势压人的愚蠢行为,最终只会遭到他人的攻击和唾弃。

  92、习惯了“拿起”的人,让他“放下”谈何容易?况且,他能放下手上、肩上的重负,能放得下心里的牵绊吗?“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欲求心灵解脱的人,须知“有舍有得,舍而后得”的人生道理。

  93、佛陀说:“应无所住。”就是要我们去掉执著心,不要执著于某个目标,不要为求一点,而失掉一面。因为你只有一个,而目标却可以是很多个。

  94、舍与得互为因果,往与复本来是自如的,如果领略其中奥意,自然可以打破分别之心。佛无分别心;无分别心,即无烦恼挂碍,心境圆融通达,万象归于一乘,人生有限之生命就会融入无限的大智慧中。

  95、有舍有得,舍与得是生活的两面。得到了这一面,就必然会舍去另一面。正如福祸相依一样。世界上有许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他们本该拥有的,也得到了别人无法得到的。

  96、人生要留一份从容给自己,这样就可以对不顺心的事,处之泰然;对名利得失,顺其自然。要知道世上所有的机遇并不都是为你而设的,人生总是有得有失,有成有败,生命之舟本来就是在得失之间浮沉!

  97、佛家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在很多时候,放弃是一种解脱,放弃是一种量力而行,明知得不到的东西,何必苦苦相求,明知做不到的事,何必硬撑着去做呢?

  98、人通常觉得别人的东西比自己的好,可是失去之后才发现自己曾经拥有的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也是自己最想要的。可是,失去的已经失去,不会再拥有。

  99、成功是我们一生追求的目标,可是在人生的路上,衡量成功还是失败绝非只有结果这个唯一的标准,而且我们还应该考虑一下,我们盯着这个“成功”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

  100、佛说:“财利,是人人所喜欢的,可是日日在病,财利无法受用,还要破费财利。所以一个人健康,便算是有大财大利的了。”我们有了健康才有求得其他一切的可能。

相关文章

杜甫《放船》的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放船 【唐】杜甫 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 直愁骑马滑,故作放舟回。 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江流大自在,坐稳兴悠哉。 【注】放船:坐船顺流而下。 ⑴本诗前四句与诗题“放船”之间有何联系?请简要说明...
名著阅读2014-09-03
杜甫《放船》的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劝学》文言文原文

在我们上学期间,相信大家一定都记得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劝学》文言文原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名著阅读2011-03-04
《劝学》文言文原文

《马说》原文及翻译

堵硭怠酚猛形镌⒁獾男捶ê筒悴闵钊氲慕峁狗绞健O却诱嫣岢雎鄣...
名著阅读2018-08-08
《马说》原文及翻译

表示绿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多一份绿色,多一份健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表示绿的四字词语有哪些,欢迎阅览!  表示绿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篇1  1、山清水秀:清:清幽;幽静。形容山水风景优美。  2、苍翠欲滴:苍翠:...
名著阅读2013-05-04
表示绿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猫老舍朗诵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
名著阅读2011-02-09
猫老舍朗诵

《毛颖传》原文答案及参考译文

毛颖①传 韩愈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眎,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于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明眎八世孙羺,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
名著阅读2012-05-07
《毛颖传》原文答案及参考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