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弄兵无剧孟唐诗
吴楚弄兵无剧孟唐诗
原文
梁甫吟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渌水,逢时吐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叩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嵲屼当字之。
注释
梁甫吟:原为乐府诗歌的题目。
何时见阳春:从埋没中得到重用、从压抑中得以施展抱负的意思。《楚辞?九辩》:“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
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传说姜子牙“屠牛朝歌,赁于棘津,钓于溪,文王举而用之”。溪在渭水边上,所以说“钓渭滨”。朝歌,今河南淇县,是商朝的国都;屠叟,屠夫;棘津,在河南延津县。
宁羞白发照渌水,逢时吐气思经纶:不要以为老而无用,那只不过是机会还没有到来。经纶,治国安邦的才能。
广张三千六百钓:传说吕尚在渭河边垂钓十年,共三千六百日,所以诗人这么说。
风期:风雅、风度。
大贤虎变:指大人物变化莫测。
“高阳酒徒”六句:史载刘邦带兵打到开封一带,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要求见他。当时刘邦正在让侍女给他洗脚,对郦食其很不尊重。郦食其长揖不拜,不卑不亢,为刘邦分析天下形势,让刘邦改变了态度。后来,郦食其不费一刀一兵,连下七十余城。高阳酒徒指秦末汉初的郦食其,陈留高阳人,被乡里称为狂生,谒见刘邦时自称高阳酒徒;高阳,在河南开封。山东隆准公指刘邦;隆准,高鼻子;史载刘邦“隆准而龙颜”,所以这里称他为隆准公,刘邦是今徐州人,在函谷关东,故称山东隆准公。旋蓬,在空中飘旋的蓬草。
“我欲攀龙”三句:诗人很想见到皇帝,陈述理想,建功立业,可是当权者横加阻挠,而且皇帝身边也是小人当道。雷公、玉女,都指权奸小人;投壶,一种游戏,暗指皇帝整天寻欢作乐。
“三时大笑”两句:指掌权者喜怒无常。《神异经?东荒经》载:东王公常与一玉女玩投壶的游戏,每次投一千二百支,不中则天为之笑,天笑时,流火闪耀,即为闪电;三时,早、午、晚;倏烁,电光闪耀;晦冥,昏暗。
“阊阖”两句:指小人当道,有才能的人报国无门。阊阖,神话中的天门;阍者,看守天门的人。
“白日不照”两句:意谓皇帝不理解我,还以为我是杞人忧天。白日,指皇帝。
“猰貐”两句:李白以驺虞自比,表示不与奸人同流合污。猰貐,古代神话中一种吃人的野兽,这里比喻阴险凶恶的人物;竞,争食;驺虞,古代神话中一种仁兽,不伤人畜,不践踏生草。
“手接”两句:是说自己有能力,有胆识,什么艰难险阻都能克服。飞猱,一种擅长攀援的猿猴;雕虎,毛色斑驳的猛虎;接、搏,都有搏斗义;焦原,在山东莒县,传说那里有一块约五十步宽的大石头,下有万丈深渊,谁都不敢靠近它,然而一个勇士站了上去,并且脚跟还露在外面。
“智者”两句:智者能屈能伸,而愚者只知一味骄横,俗人就因为不了解这一点而看不起我。
“力排”两句:《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时候有三个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对相国晏子很不尊重。晏子就心生一计,请景公赐三人两只桃子,让三人论功食桃。于是三勇士争功,古冶子说自己功劳最大,公孙接、田开疆两人羞愧自杀,这时古冶子感到自己不义,也自杀了。这两句意在声讨当时权相李林甫陷害韦坚、李邕、裴敦复等大臣。
“吴楚”两句:剧孟是西汉景帝时的著名侠士。当时吴楚等七国诸侯王叛乱,周亚夫领兵讨伐。周到河南见到剧孟,高兴地说:名吴楚叛汉,却不用剧孟,注定要失败。尔,讥笑。这里李白把自己家比作剧孟,希望进朝廷受重用。
“张公”两句:张公,指西晋张华。据《晋书?张华传》载:西晋时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县令雷焕掘得古代名剑干将和莫邪,就把干将送给张华,自己留下莫邪。张华写信说:莫邪为什么不来?它们是一对,终究会在一起的。后来张华被杀,干将失落。雷焕死后,莫邪到了他的儿子雷华手里。有一天,他佩带着莫邪经过一个渡口,莫邪突然从他的.腰间跃进水中,与早已在水中的干将会合,化作两条蛟龙。这两句是说,总有一天自己会得到明君赏识。
“风云感会”两句:意思是屠夫渔夫还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因此有志之士不要被暂时的挫折吓倒。风云,指机遇;感会,感应会合,机会来到;屠钓,指姜子牙;大人,有志之士;,不安,此指遭遇挫折。
赏析
这首诗写于一入长安失意以后。诗人把自己在长安奔走的辛酸和愤懑,把自己的信心和渴望,用历史上的人和事表达出来。此诗时而高亢昂扬,两个“君不见”居高临下,破空而来;时而低沉呜咽,“我欲攀龙见明主”一段,感情压抑,然而奇幻多姿,错落有致。最后通过两个三字句转换节奏,诗人头又抬起,在自信中,诗人坚定地迈向未来。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关于李白出生地,众说纷纭,大致有两种说法。其一,李白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李白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二,李白出生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璘起兵,事败,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是唐代著名诗人,有《李太白集》。李白所作词,宋人已有传说(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证以崔令钦《教坊记》及今所传敦煌卷子,唐开元年间已有词调。然今传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甚难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