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有感
读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有感
在没有读弟子规以前也零星读过几本道德修养方面的书籍。这段时间的对《幸福人生讲座》的学习,体味到蔡老师的淳淳教导,让我重新反省、认识了自己,并逐渐认识到“弟子规”里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读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有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弟子规》教导我们扎稳孝敬德行的根,并具体到我们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方面应具有的礼仪与规范。并注重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是我们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教化一方,挽救当今伦理道德沦丧的重要法宝。
通过学习弟子规,我深刻认识到做人的根本是孝养父母、友爱兄弟、奉事师长,仁爱、谦虚、诚实守信、恭敬一切。反观自己很多方面都做的不够,惭愧之至!
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心得。
第一、入则孝。
百事孝为先,入则孝是先人教导我们,要从内心深爱、恭敬、感恩我们的父母,因为对我们恩德最大的,莫过于自己的父母,怀胎的辛劳,养育的付出。父母的恩德,我们一生都无法回报。今天能够有幸读到圣贤人的教诲,就应尽心尽力做好为人子之道。
孝敬父母:主要从一下三个方面来做。
1、养父母之身:在生活中孝养父母,孝顺父母,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让父母顺心。平时多关心父母的身体,照顾好父母饮食、起居以及身体健康。当父母生病时,应当全力来尽自己的孝道,好好照顾父母,让父母早日康复。 2、养父母之心:生活中要多与父母交流,让他们了解我们的生活、工作,不让父母担心,让父母放心。在生活中、工作上,多听父母给我们的意见。 3、养父母之志:我们要把孝落实在生活中,要用自己的真心去力行孝道。在生活中,只要是父母对的意见,一定随顺父母的意思;即使父母的认知错误,我们也不能顶撞,要恭敬谦虚应诺,找机会再用善巧方便的方法,想法规劝父母。
第二、出则悌。
出则悌是圣贤教导我们,要友爱兄弟姐妹,多照顾帮助兄弟姐妹,其次出外要友爱朋友以及身边相处的人。扩大自己的心量,以谦卑、仁爱、智慧之心,言语上忍让,广结善缘。以自己的德学做周围人的榜样,真诚、恭敬、忍辱。 对长辈有礼貌,做到长幼有序,处处要谦虚礼让,见到长辈要恭敬问候,不可以随便就座,长辈坐我们才可以从坐,说话要注意要声音大小,谦恭礼貌。再把
这份存心提升到对待所有的父母、兄弟姐妹,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一样恭敬与爱护,才算是做到出则悌。
第三、谨。
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珍爱生命、充分利用好每一天,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穿着要整洁、稳重,适合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考虑家中的经济情况。对饮食不挑不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劝戒子女不要饮酒,对于成人的我们平时也不要饮酒,交际场合尽量不饮,平时主要以素食为主。
家中以及公司、公共场合,一切物品的摆放要整齐有序,不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乱七八糟。生活中要求自己行、坐、站的形象要稳重,问候或礼拜长者时要真诚恭敬。走路做事要从容,不急不躁,动作恭敬温和,坐立端正,时刻提醒自己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要真诚、恭敬,要做到谨言慎行。
一个人要懂得尽到自己本份去走完人生,完成使命。处处为他人着想,进入别人房间先敲门,报上自己的名字。不要进入容易发生争吵打斗的场所,以免受到不良的影响。借人东西时要先得到同意,并注意及时归还。
第四、信。
“凡出言,信为先。孔老夫子说“人无信不立”,一个没有信用的人很难在社会立足。在现在这个普遍没有信用的社会,我们要立志做诚信之人,做他人的榜样,去伪存真,以诚实守信,仁义道德来处世。
说好话、有益于人的话,改掉不好的口头语,市井秽污之气。在没有见到事实真相之前,不轻易发表言论,不论人是非,一旦承诺,就一定要守信。说话的语气、速度要适中,见到他人的善事、善行要赞叹学习。
衣食都是次要的东西,唯有技艺及德行才是立身之本,要时刻提醒自己,每天修善、积功累德,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时刻提醒自己,以人为鉴,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和修行。
别人对自己批评指正,要欢喜改正,别人对自己的赞誉,要时刻谦卑、如履薄冰,努力修善,不可有丝毫的自高自大。
对于自己的以前的不良习气,要发羞耻之心,做错了,不能故意去掩盖, 对于以往的过错、不良习气,要发勇猛之心,坚决改错!
第五、泛爱众,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我们要以古圣先贤、大善知识为榜样,从基础开始修行,以孝敬友爱、德行仁爱为准则,身体力行,自己修好,别人才会起而相仿,从而带动周围的人,移风易俗,教化一方,促进社会和谐。
在现实生活中处处以恭敬、谦卑为原则,做到不自私。不势利,以平等心待人接物。对于亲人、朋友、物品要做到不喜新不厌旧,珍惜自己的家庭、亲人、朋友,对新朋友或事物不贪恋。别人没有空闲的时候,不应该用事情去打扰他,朋友内心烦乱的时候,应该给他一点时间和空间,表示一下关心,这都是我们在为人处世中应注意的礼貌和原则。
其次要善于守护自己的口业,在现实生活中,不论人是非,不揭人短处;只看别人的优点,不看人的缺点,以善心力行做到隐恶扬善,能修好自己的德行,则能以自己的行为唤醒他人的惭愧心。
蔡老师教导我们,对于不能劝说的人,而去劝说,是自己失言;对于应该劝导的而不去劝导,是自己没有尽到本分。圣贤教导我们善巧的方法,“扬善于公堂,规劝于私室。”在人多的地方赞叹他人的优点,能鼓励他人更加向好处发展,劝化要顾及到他人面子。劝人也要先观察对方对我们的信任程度,以及是否能接受等,要有智慧去辨别和选择正确的时机,用对方法。
在生活中,要时刻提醒自己,时时反观自照,反省自己。与人相处多给予,惜物惜福,修福修慧。要求别人的事,要自己先做到。要时时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能要求别人去做。时刻记住别人对我们的帮助,忘记别人的过失。对待不如自己的人、下属,贵在自己行事端正,仁慈而宽和。这样别人才会真正佩服尊重我们。
要努力去从真心里爱别人,看一切长者如自己的父母,视一切平辈如自己的兄弟姊妹,看一切小辈如自己的孩子。从弟子规的基础开始,从做一个标准的好人开始,立志向、学圣贤。
第六、亲仁。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迷惑有深浅不同,智慧与福德机缘也不一样,所以心智高低、德行素质也不一样。现实社会中受到风俗习气影响误导的人多,真正有德行、仁慈宽厚的君子圣贤人少。如果真正有德行的人,人们是会自然对他生敬畏之心。
在人生的历程上,圣贤教导我们要亲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以他们为榜样,皈依仁慈德行的善知识,跟他们学习智慧道德学问,来不断提升自己,并落实到生活中。
良师益友非常重要,良师可以指点我们正确的修学方向,益友是我们修行路
上的好伴侣,相互帮助,相互指正,共同进步! 经常亲近仁慈德行的人,跟他学习,会使我们的德行越来越进步,过失也会越来越少。
第七、余力学文。
道德学问的增长,贵在力行动,落实,我们把立身处事的行为落实生活中,德行都扎好。还有空余的时间,要努力学习经典和圣贤的教诲。
如果只是学习,而不能能力行做到,会增长我们的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果只是遵守教诲,却不能够多读书学习圣贤的教诲,就不能真正明白事理,就容易依照自己认为的偏见去做事,这是愚痴的行为啊! 我们学习要做到心、眼、口,专 一,研究学问要先选择一本书的`学习,忌讳贪多、贪快,学习期限要尽量宽松一些,但在学习期间要抓紧用功。功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就豁然开朗了。当我们学习过程当中,有疑惑、不明白的地方,有机会就向良师益友请教,务必要明白其中真实的意义。
其次,我们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都要做到清净、整洁,写字的时候要先平心正义,写字要力求端正、恭敬,书籍看过以后都要放回原来的位置。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我们不应该自暴自弃,要努力精进学习,力行圣贤的教诲,只要立大志,依教奉行,通过努力,圣人与贤人的境界,也是我们能够达到的。
通过学习《弟子规》,使我感触很深,树立了自己正确的人生知见,才知道自己具体的差距在那里,明确了做人的本份。知道了自己应该从认真学习力行《弟子规》的教诲以及种种准则去扎稳根基,在生活中孝敬友爱、慎言慎行、诚信仁爱,并身体力行,加强自己的道德素质修养。
立志自己学习力行圣贤的教诲,正确经营好自己工作、生活、家庭。自己以身作责,希望能逐渐带动周围及当地学习圣贤教育的风气来,为社会和谐做出自己的贡献。
弟子规心得
我在暑假期间读了《弟子规》这本书,感受非常深刻,他用每一个小故事来教育我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以前,妈妈有时叫我做事,如果我不高兴或不乐意做,我就不理不睬,慢慢吞吞的,通过读了《弟子规》这本书后,我觉得自己做错了,我学会了“父母呼应勿缓”我学会了尊敬父母了,也更听话了。我今后一定要记得“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素,须顺承”。平常在家,爸爸妈妈叫我们需马上答应,不能慢吞吞的或装听不见,父母让我们做事,就要认真去做不能偷懒。爸爸妈妈的批评也一定要接受,不能顶撞。
“亲所好,力位具,亲所恶,谨为去。”爸爸妈妈认为对我们有益的事,我们一定要尽力去做,不建议我们做的事我们以后一定不要做,这就是我从《弟子规》中学到的做人处事的道理。
总之,这本书是一本教育和培养孩子生活规范,道德规范,行为规范的精神营养套餐。我以后还要好好学习《弟子规》,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培养自己良好的素质和高尚品德。做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