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和字词解释

《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字词解释

  《桃花源记》好像是小说,又好像是散文;好像是游记,又好像是寓言,让人禁不住一读再读。下面是课文的原文翻译及字词解释,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桃花源记》原文

  桃花源记

  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字词解释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东晋太元中,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2、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循,沿着)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有多远。

  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靠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地上青草鲜红美丽,落花繁多。

  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异:对感到奇怪)渔人对此感到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6、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桃林在溪水发源地地方就到头了,于是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7、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才:仅)

  (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8、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9、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景物。)

  10、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1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悉:全,都)

  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1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儿童)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1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桃花源中人)看见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

  14、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

  (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

  15、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咸:都;讯:消息)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1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他们说自己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17、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间隔:隔离)没有再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竟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汉朝了。

  1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这渔人一个一个地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

  20、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延:邀请)

  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美酒和饭菜来招待。

  21、停数日,辞去。

  渔人在这里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去。

  2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2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扶:沿着、顺着;向:原先;志之:)渔人已经出来,找到了他的船,就延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

  24、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诣:到,特指导尊长那去)回到(武陵)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

  25、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而不能再次找到(通往桃花源的)那条路了。

  26、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规:计划,打算)南阳人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27、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闻津者。(未果:没有实现;寻:随即,不久;遂:终于;问津:问路,访求)

  没有实现,不久因病而终。后来就再没有问路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出自本文的成语:怡然自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世外桃源、落英缤纷、不足为外人道、与世隔绝、别有洞天、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曲径通幽、不论魏晋

  古今异义: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表示条件妻子:古义,妻子和女儿;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滋味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业的总称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仿佛:古义,隐隐约约;今义,好像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

  文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句子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反映桃花源不易被人发现的词语是: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写桃花源环境优美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写桃花源宁静平和,人们生活幸福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拓展阅读:《桃花源记》赏析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儿,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蒂,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相关文章

《观潮》资料介绍(5)

风景和风俗相融。飞玉喷银、声震苍穹的钱塘江大潮是雄豪奇异的风景画;披发文身,手持彩旗,涛头弄潮是情味横生的风俗画。风景画和风俗画的相互交融,丰富了读者的欣赏趣味。风景因风俗而增色,风俗赖风景而添辉。风...
名著阅读2015-07-03
《观潮》资料介绍(5)

诗经蒹葭原文经典朗诵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5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诗经蒹葭原文经典朗诵,一起来看看。 蒹葭苍苍(1),白露为霜(2)。所谓伊人(3),在水一方(4)。溯洄从之(5), 道阻且长(6...
名著阅读2016-03-08
诗经蒹葭原文经典朗诵

《六韬·虎韬·动静》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作者:姜子牙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之军相当,两陈相望,众寡强弱相等,未敢先举,吾欲令敌人将帅恐惧,士卒心伤,行陈不固,后陈欲走,前陈数顾;鼓噪而乘之,敌人遂走,为之奈何?” 太公曰:...
名著阅读2014-07-03
《六韬·虎韬·动静》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朗诵水调歌头 苏轼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朗读划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朗读划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
名著阅读2019-01-04
朗诵水调歌头 苏轼

二子乘舟诗经注解及翻译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经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子乘舟诗经注解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子乘舟诗经注解及翻译  原文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
名著阅读2013-09-06
二子乘舟诗经注解及翻译

高一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导语:《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欢迎查看。 1、子曰...
名著阅读2019-01-01
高一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