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兰亭集序》原文和翻译

文言文《兰亭集序》原文和翻译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翻译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暮春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活动。众多的贤能之士都来参加,年轻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地方有高山峻岭,茂密的树林和挺拔的翠竹,又有清澈的溪水,急泻的湍流,波光辉映萦绕在亭子左右。把水引来作为飘流酒杯的弯曲水道,大家列坐在水边,虽然没有音乐伴奏而稍显冷清,可是一面饮酒一面赋诗,也足以酣畅地抒发内心的感情。这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拂拂,温暖舒畅。抬头仰望宇宙空间之广大,低首俯察万物种类之繁多,因而放眼纵览,舒展胸怀,也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确实是很快活的啊。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襟怀坦荡,在家里与朋友倾心交谈;有的人把情趣寄托在某些事物上,不受世俗礼法拘束而纵情游乐。虽然人们对生活的取舍千差万别,性情也有沉静和急躁的差异,但当他们遇到欢欣的事情,心里感到暂时的得志,就喜悦满足,竟没想到人生衰老的暮年会很快来临。等到他们对生平所追求的事物已经厌倦,心情也随着而起变化,感慨就跟着发生了。从前所感到欢欣的`,顷刻之间已成为往事,对这些尚且不能不深有感触。更何况人的寿命长短,随着各种原因而有变化,但终有穷尽的一天。古人说:“死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与我所感叹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他们的文章嗟叹感伤,心里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这才知道,把死和生同等看待时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正如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这次集会的人,抄录下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

相关文章

易经:井田治国的井卦

让《易经》自己来讲《易经》,揭去后人所加的一切神秘的衣裳,我们可以看出那是怎样一个原始人在作裸体跳舞。  一、解读--井田治国的井卦  井卦,是以井作喻,讲的是国家制度的问题,具体所指是关于井田制的改...
名著阅读2015-08-07
易经:井田治国的井卦

北宋词人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引导语:北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主要写了作者与其胞兄久别重逢继而又要分别的难舍之情和诗人的内心世界,生动地表现出苏轼和苏辙兄弟的手足情深。 作品原文/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水调歌头1徐州中秋 离别2一...
名著阅读2018-08-09
北宋词人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原文及赏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的原文及赏析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注释:1、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左右。2、欲断魂:指心里忧郁愁苦,就像失魂落魄...
名著阅读2014-01-06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原文及赏析

李白《塞下曲其三》原文翻译鉴赏

度虑住肥翘拼笫死畎椎淖槭髌贰U饬资栌锰拼餍械睦指饽慷词笔掠胄纳渲魈馐且笃蕉ū呋肌R韵率切”嗾淼睦畎住度虑祝ㄆ淙吩姆爰停M源蠹矣兴镏!  度虑...
名著阅读2013-04-06
李白《塞下曲其三》原文翻译鉴赏

小石潭记原文注释翻译

缎∈都恰凡幌褚话阃嫔接嗡娜四茄皇歉」饴佑埃玫揭坏愀》旱挠∠螅谠前炎约旱男愿瘛⒃庥鲂吹搅松剿腥ィ丛斐鲂碌木辰纾颐遣趴吹搅苏庑┣榫跋嗌挠渭恰!  缎∈都恰贰 ∽髡撸毫谠 ...
名著阅读2014-06-09
小石潭记原文注释翻译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季羡林谈人...
名著阅读2019-07-08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