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人以衣冠为文明之表征时》阅读题及答案

关于《在古代,中国人以衣冠为文明之表征时》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古代,中国人以衣冠为文明之表征时,周围之部落或酋邦却还多在赤身裸体的阶段。因为古代各民族主要的装饰行为并不表现在衣服上,而是在文身及羽饰上。涅面、文身或羽饰,不但具美观之效果,更有礼仪目的,例如用以代表已成年、已婚、权威、勇敢等,增加自己在同族中的地位。即使过世了,也常要在尸身上施以彩绘,将尸体圣化。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吴越一带仍保有此种风俗,故((庄子·逍遥游》说吴越之人“断发纹身”。台湾原住民在明清汉人移入时,尚是如此。近世欧州妇女帽饰,还常插着羽毛呢!

  相对于周边各民族文身、插毛羽、饰兽皮的情况,中华民族较为特殊,乃是以衣裳代替文身的。《周易·系辞》说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衣裳就是中国文明与其他民族区分的标志,不断发,故具冠:不文身,故具衣裳。

  其所以如此,有技术上的原因。古代纺织之术不发达,人们就是想具衣冠也很难办得到,只好以文身、饰羽之类的方法为之。可是古代中国纺织术发明甚早,黄帝时嫘祖采丝制衣之传说固然未可尽信,但从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所发现的半割蚕茧不难推断:至少在新石器中期(也就是传说的黄帝时代),中国就已发明了丝绸技术。其后,丝更成为中国特产,唐代中期以后,抽丝剥茧的技术才传入欧洲。距中国以蚕丝制衣,迟了四千年。余姚河姆渡文化所发现的织机,也在三千到五千年前。纺轮则在各地遗址出土极多,可见纺织术已甚为普遍,中国乃世界上制衣最早、最盛的区域。

  以现今出土材料观察,新石器时期衣服以贯头式、单披式、披风式为主,不加剪裁,大约是剪裁技术尚不发达之故。到殷商时期服装有剪裁了,衣以上衣下裳,交颈窄袖为生,宽带系腰,可能已穿裤。质料则锦、丝、绮、绸、罗都有。染料的运用也很成熟,如茜草红、栀子黄,都能掌握得非常好。湖北江陵马山楚墓所发现的提花针织品,以棒针织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针织品。当时制衣技术业已如此发达,看到周边民族仍披着兽皮、插着羽毛,或仍光着身体,自然会油然而生一种文明的自豪之感,自认为是“衣冠上国”,并把衣裳视为文明的代表或象征。

  服饰在中华文明中有特殊之地位,是中华文明的代表。服装乃是古代中国人对文明的体会与思考之基点,穿衣的和不穿衣的,即是文明与野鄙之分。肉袒示人,象征羞辱他人(如祢衡击鼓骂曹时要肉袒)或屈辱自己(如廉颇负荆请罪时或勾践投降时也要肉袒);赤身露体,则是出乖露丑的.不礼貌行为。相较之下,欧洲古代或古印度就无这种服饰文明观,所以都把身体视为文明之基点,研究体相,审美裸体。

  (摘编自龚鹏程《有知识的文学课·文学与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周围的部落或酋邦还多处于赤身裸体阶段时,古代中国人已经把衣冠作为文明的代表或象征了。

  B.古代各民族为了美观及礼仪,以文身及羽饰而不以衣服为主要装饰行为,这其中有纺织技术不发达的原因。

  C.古代中国很早就发明了纺织术,这不仅有远古时代嫘祖制丝的传说为凭,更有半割蚕茧这样的出土文物为证。

  D.穿衣和不穿衣,是文明与野鄙之分,肉袒示人或赤身露体都是一种粗野、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吴越之人“断发纹身”,即使过世了,也常要在尸身上施以彩绘,将尸体圣化。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一带特有的风俗。

  B.中华民族以衣裳代替文身来达到美观或礼仪等目的,衣裳是中国文明与其他民族区分的标志。

  C.从新石器时期到殷商时期,古代中国的制衣从剪裁技术、款式变化、质料品种到染料运用等都呈现出逐步发展的趋势。

  D.欧洲古代或古印度以身体为基点,研究体相,审美裸体,是因为他们都没有和中国一样的服饰文明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最早发明了丝绸技术,当抽丝剥茧的技术传入欧洲时,中国已经有了四千年的蚕丝制衣历史。

  B.中国是世界上制衣最早、最盛的区域,这可以从各地出土的各种文物如织机、纺轮、织品中得到证明。

  C.当穿衣戴帽的古代中国人目睹周边民族披兽皮插羽毛甚或光着身体时,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自认为是“衣冠上国”。

  D.古代中国把服装作为对文明进行体会与思考的基点,古代欧洲或古印度则把身体视为文明之基点,两者其实并无孰优孰劣之分。

  试题答案:

  1.【参考答案】D(3分)

  2.【参考答案】A(3分)

  3.【参考答案】C(3分)

相关文章

《春日京中有怀》翻译赏析

《春日京中有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审言。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前...
名著阅读2011-08-03
《春日京中有怀》翻译赏析

老人与海简介

《老人与海》的主要内容 《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位老年...
名著阅读2018-09-06
老人与海简介

《河渠》阅读练习答案及译文

明成祖肇建北京,转漕东南,水陆兼輓①,仍元人之旧,参用海运。逮会通河开,海陆并罢。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运道三千余里,而总名曰漕河。 永乐四年,成祖命平江伯陈瑄督转运,一仍由海,而一则浮淮入河,至阳武...
名著阅读2015-04-09
《河渠》阅读练习答案及译文

善良的种子原文以及练习题答案解析

《善良的种子》 正文 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
名著阅读2012-06-06
善良的种子原文以及练习题答案解析

《易经》第十六卦·豫卦

《周易》,又称《易经》,简称《易》。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易经》第十六卦,欢迎大家阅读! 《易经》第十六卦 豫卦 雷地豫 震上坤下 豫卦,象征和乐、喜悦。震为雷,坤为地,雷生于地,预示春天来临,大地震动。...
名著阅读2017-08-05
《易经》第十六卦·豫卦

多读金刚经的神奇感应

《金刚经》没有把佛陀的形象塑造得神通广大,而是把他当普通的智者那样说。看了金刚经,佛原来同我们一样的平常,虽是太子出家,但是他过的生活同平民一样。 末学从5月份左右开始持金刚经。到现在3个多月内持了7...
名著阅读2013-01-02
多读金刚经的神奇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