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翻译详解(2)

滕王阁序翻译详解

  第三段: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原文: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翻译:远望的胸怀顿时舒畅,飘逸的兴致迅速飞腾。清幽的排萧奏鸣,好像清风刮过,柔美的歌声缭绕,好像白云停步。

  讲解:“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都是比喻修辞。

  鉴赏:两组句子,极写兴致之高,管弦之盛,歌声之美。

  原文:睢(suǐ)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yè)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翻译:(今天的盛宴可比西汉梁孝王)睢园中竹林聚会,(文士们的饮酒的)豪气超过了(东晋时的)陶渊明;(好像有后汉时)邺水河畔(曹植)咏荷花的才气,文采(好像)超过了南朝的临川刺史谢灵运。

  讲解:这里使用的都是借代修辞,用相关的事物来代人物或事件。

  鉴赏:两组句子,极写宴会之欢娱场景。引用典故,暗示出宴会的豪华,人物的高雅,含蓄凝练。

  原文:四美具,二难并。

  翻译:(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全都具备,(贤主、佳宾)二难齐集一堂。

  鉴赏:两个三字句,为前面四组句子作结。节奏再次为之一变,情绪亦将发生变化。此为启下。

  原文:穷睇(dì)眄(miǎn)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翻译:向那无际的长空极目远眺,在这短暂的假日尽情游乐。苍天高远,大地辽阔,觉察到宇宙浩渺无垠;兴致消尽,悲哀涌来,认识到盛衰自有定数。

  讲解:“穷”、“极”都是到极点之意。“于中天”“于暇日”都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了。两个“之”字都是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

  鉴赏:“穷”“极”二字,将视野又一次扩展到宴会之外,境界更加廓大,情绪却将由喜而转忧。其后两个四六句,一方面体悟天地之大,宇宙无穷,另一方面,感叹人生无常,盛衰有定,充满了哲理玄思。这一玄思之中所蕴藏的人生的孤独感,将贯穿以下的所有文字。

  原文: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翻译:远望长安(沉落)到夕阳之下,遥看吴郡(隐现)在云雾之间。地理形势极为偏远,南方大海特别幽深,(昆仑山上)天柱高耸,(缈缈夜空)北极远悬。

  讲解:“望”“目”都是“远看”之意。“于日下”“于云间”都是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补语。

  鉴赏:东西南北,极目四望,实则是“极目四想”:由日落想到长安,由云海想到吴会,由南方而想到大海,由北京而想到天柱、北极。世界阔大,宇宙无边,在这阔大无边的世界宇宙面前,人生是那么的渺小。在此世界宇宙面前,何人能不感叹人生?“极目四想”为下面的人生感叹张本。

  原文: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hūn)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翻译: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为迷路游子悲伤?浮萍流水,偶然相逢,全是客居他乡之游子。怀念着宫门而不能看见,在什么年月(才能)(像贾谊)到宣室侍奉君主(一样回朝为官)?

  讲解:“悲”是为动用法,意思是“为……悲伤”。“客”为出游在外地的人。“怀帝阍”“奉宣室”都是借代修辞,后者还是用典。“以”为介词,“在……的时候”。

  鉴赏:“关山”“萍水”两组句子,一问一答,但所答与所问之间并不是直接对应,再加上“怀帝阍”这一否定陈述和“奉宣室”这一反问,王勃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心绪和自我悲伤的情调早已满溢。其言辞哀婉、情意绵绵之处,千载之下,仍让人不禁情动,心有戚戚者可能会不禁泪落。

  原文: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翻译:啊!时运不顺畅,命途多坎坷。冯唐(那么)容易衰老,李广(那么)难得封侯;把贾谊贬谪到长沙,不是没有圣贤的君主;让梁鸿到海角避居,难道缺乏清明的时代?

  讲解:“屈”“窜”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贾谊委屈”“使梁鸿逃窜”。“于长沙”“于海曲”都是介宾短语作补语。

  鉴赏:一个叹词发端,转而为更加强烈的抒情。其下三组句子,分三个层次作着同一个感叹: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第一层表达基本认识,第二层举两个例子,来宽慰和自己一样的失意之人,第三层用一个否定判断和一个反诘论述,言之凿凿,情之切切。

  原文: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翻译:所(能够)依赖的(是):君子能够看到细微的预兆,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天命。

  讲解:“所赖”句,另一版本为:“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别有一样意思。

  鉴赏:“所赖”为结,总束上面三层感叹,“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为启,开启下文四层抒怀。

  原文: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翻译:年纪老迈(情怀)应当更加豪壮,哪能在白发苍苍的时候改变自己的坚定心愿?境遇艰难(意志)将要越发坚定,不能坠掉直凌青云的(崇高)志向。

  讲解:“穷”为“无路可走”,人生遇到重大的坎坷。

  鉴赏:此为抒怀之第一层,表达一种境界,一种高尚的人生观: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志向不改,做人的准则不变。

  原文: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翻译:喝贪泉的水却觉得清爽,处在干涸的车辙中却依然欢乐。

  讲解:“而”“以”都是转折关系的连词。

  鉴赏:此为抒怀的第二层,表达一种乐观开朗的情怀,此情怀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情怀。然而,我读到的却是更多的苦笑。贪泉的水是志士所不愿喝也不应喝的呀!涸辙是志士所不愿居也不应居的呀!

  原文: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翻译:北海虽然遥远,乘风便可以到达;旭日般的青春已经逝去,夕照似的老年岁月也不算太晚。

  讲解:“东隅”“桑隅”都是借代修辞。前者代青年时光,后者代老年岁月。

  鉴赏:此为抒怀的第三层,从时空两个方面来进行自我激励,也是自我安慰。毕竟,“扶摇”是不可乘的呀!“东隅”是不应逝的呀!

  原文: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翻译:(汉代的)孟尝高尚纯洁,空空地怀抱报效国家的雄心;(晋朝的)阮籍放荡不羁,哪能效仿他遇穷途而痛哭。

  讲解:两个“之”字都是结构助词“的”。

  鉴赏:此为抒怀的第四层,两个典故,借着对孟尝、阮籍的否定性评判,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但读来却觉着,其中蕴含着不尽的的哀婉。

  第四段: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原文: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翻译:我王勃,只是一个能够佩三尺绅带的书生。

  讲解:“命”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产生于中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的初始阶段,在《周礼》与《礼记》中都有记载。比较集中的是《礼记·朝事》中记载的。“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旌、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诸侯诸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旌、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其国家、宫室、车旌、衣服、礼仪、皆以五为节。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及其封也,皆加一等,其国家、宫室、车旌、 衣服、礼仪亦如之。凡诸侯之适子省于天子,摄君,则下其君之礼一等;未省,则以皮帛继子男。公之孤四命,以皮帛视小国之君,其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士一命,其宫室、车旌、衣服、礼仪、各视其命之数;侯伯之卿、大夫、士亦如之;子男之卿再命,其大夫一命,其士不命,其宫室、车旌、衣服、礼仪,各如其命之数。”

  鉴赏:王勃以这样的自谦之词来为自己定位,其复杂心情可以说一定是一言难尽。

  原文: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què)之长风。

  翻译:(虽然)与年轻的终军同龄,却没有机会请求捆缚敌人的长绳;(虽然)有志愿投笔从戎,(却只能空空地)羡慕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宗悫。

  讲解:“弱冠”为不足二十岁。二十岁行冠礼,故而,在二十岁之前叫弱冠。

  鉴赏:两组句子,仍借古写怀。先以终军自比,却表达着没有终军幸运的感叹,再以班超、宗悫自许,但随即就表达只能羡慕他们的遗憾。两个典故都暗示了自己不甘作一介书生的决心。

  原文:舍簪(zān)笏(hù)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翻译:(如今)在人生路上抛舍了富贵爵禄,到万里之遥的地方去陪伴父亲。虽不是玉树般的谢家子弟,却也有幸和孟母的贤邻一样的各位相交。

  讲解:“簪笏”“百龄”“晨昏”“万里”都是借代修辞,分别代“富贵爵禄”“人生一世”“早晚礼拜”“遥远的地方”。“于百龄”、“于万里”都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了。

  鉴赏:以两组平稳的六字句含蓄地叙述了自己弃官事父,“路出名区”得以结识各位嘉宾的人生际遇。与前一组句子相连,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他的真实情感到底是悲是喜这样的问题。是喜中有悲?还是悲中有喜?

  原文:他日趋庭,叨(tāo)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翻译:不久便要“趋庭鲤对”,(承受严父的教导);今天有幸“喜登龙门”,拜见高雅的主人。

  讲解:“趋庭,叨陪鲤对”是《论语》中的一个典故,原文也是一段非常出色的记叙散文,其文如下: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详解可以参阅《论语选读》。这里采用了意译之法。如果直译,将被译为:“某一天快步从庭中走过,惭愧地像孔鲤和他的父亲对答一样和我的父亲对答;今天我举起衣袖(拜见阎公),高兴地像鲤鱼跳过龙门一样。”

  鉴赏:从字面来看,王勃这是明白表达自己不论接受严父的教诲,还是参加滕王阁盛会,都是十分值得高兴的事。其实只是一个客客气气的结尾。

  原文: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翻译:如果碰不到(举贤的)杨得意,就只能抚摸着凌云之赋来为自己惋惜;既然遇见了(知己的)钟子期,奏起那流水之曲又有什么可惭愧的?

  讲解:“杨意不逢”“钟期既遇”都是宾语前置的句子。“而”“以”都是连词,前者为顺承关系,后者为并列关系。

  鉴赏:两组四六句再次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知己难逢。又一次为下文的感叹张本,使其更显水到渠成。

  原文:呜呼!胜地不常,盛筵(yán)难再;兰亭已矣,梓(zǐ)泽丘墟。

  翻译:唉!美好的景致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也难再遇,兰亭(修禊的雅兴)(久已)消逝,金谷园(富丽的楼阁)(早成)废墟。

  讲解:“已”为“消逝”之意。

  鉴赏:以“呜呼”一叹开始最后一轮的感叹,比上一段更见伤感。寥寥数语,写尽古今盛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其历史的沧桑感饱蕴其间。

  原文: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翻译:临别之时写下赠言,在这盛大的饯别宴会上侥幸蒙受都督的恩遇。登临滕王高阁撰写诗赋,这是我对诸位先生所期望的。

  讲解:“于伟饯”“于群公”都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了;“于伟饯”和“幸”都是“承恩”的状语,“于群公”则是望的状语。“是”为代词“这”,“所”为特殊的助词,与“望”这一动词形成了一个名词性短语。

  鉴赏:在文章的最后,王勃又一次客气地回到登高作赋的事情上来,并客气地表达出自己还期待着其他与会者的大作。

  原文: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翻译:我竭尽自己粗陋的情怀,恭谨地写成这篇短序。我所有的语都铺陈出来,四韵八句都写成了。请各位再施展像潘岳、陆机如江河大海一样的才气(各赋所怀)吧!

  讲解:“洒潘江”“倾陆海”两个典故形成了互文修辞,在翻译时要注意合并。

  鉴赏:谦虚地表达自己写诗的情感,并期望在坐的嘉宾各展文才各赋所怀。全文在这种礼让中结束,不失分寸,非常得体。全文一气呵成、首尾连贯,又不乏抑扬跌宕、起伏顿挫之妙,典故随文纷沓

相关文章

文言文李穆传阅读理解及答案

李穆字显庆,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陵没匈奴,子孙代居北狄,其后随魏南迁,复归沂、陇。祖斌,以都督镇高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及穆贵,赠司空。穆风神警俊,倜傥有奇节。周太祖首建义旗,穆便委...
名著阅读2016-08-06
文言文李穆传阅读理解及答案

排比句摘抄

排比句不是单纯的语言形式问题,而是要与考生的思想观点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思想活跃、开阔,那么语言自然活跃、大气。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排比句摘抄精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排比句摘抄1...
名著阅读2012-06-06
排比句摘抄

任末负笈从师文言文翻译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任末负笈从师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任末负笈从师】原...
名著阅读2012-01-09
任末负笈从师文言文翻译

茅盾《白杨礼赞》原文

茅盾原名沈德鸿,是我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子夜》、《白杨礼赞》等。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茅盾《白杨礼赞》原文,一起来看看吧!  《白杨礼赞》原文: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
名著阅读2012-01-09
茅盾《白杨礼赞》原文

《心经》全文及译文解释

心经是一本文字简要,内容丰富的佛教经书,也是理事圆融,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妙文,历来注释很多,各出手眼,发挥妙义,有以唯识理论解释的;有以华严教旨略疏的;有以天台三观融会的;也有以般若妙旨立论...
名著阅读2016-09-08
《心经》全文及译文解释

战国策·燕一·苏代谓燕昭王原文和翻译

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战国策·燕一·苏代谓燕昭王原文和翻译文言文,欢迎大家分享。  战国...
名著阅读2016-07-06
战国策·燕一·苏代谓燕昭王原文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