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人物形象
《老人与海》人物形象
导语:《老人与海》作者用大马哈鱼象征人生的理想和人类作为生命本身所不可避免的所具有的欲望,用鲨鱼象征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用大海象征变化无常的人类社会,而狮子则为勇武健壮,仇视邪恶,能创造奇迹的象征,桑地亚哥则是人类中的勇于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子”代表,他那捕鱼的不幸遭遇象征人类总是与厄运不断抗争却无论如何都无法试图去改变命运。
象征意义
《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厄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的最重要作品之一。海明威通过赋予小说中各种形象以丰富的象征意义,使这部小说表现了更为广大的思想空间。,通过分析《老人与海》中部分形象的象征意义,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小说。
海明威《老人与海》象征意义《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厄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的最重要作品之一。这部中篇小说于1952年9月登上《生活》周刊后,便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并帮助海明威一举斩获了1953年的普利策奖和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老人与海》讲述了古巴老渔夫桑迪亚哥在连续84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太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3天,大马林鱼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却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海明威说:“我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海、一条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鲨鱼。”但他也曾经说过:“如果我能将他们塑造得十分出色和真实,他们将意味着很多东西。”笔者以为,海明威此处提到的“意味”实际上就是指“象征”。
一、桑迪亚哥——人类精神的象征
小说中的主人公桑迪亚哥是一位“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过去了84天还没捉到一条鱼”,他的船帆“用面粉袋补了又补”“正好似一面象征永远失败的旗子”,他的神态“消瘦而憔悴”。他的双手布满了很深的伤疤,这些伤疤“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样古老”,这些描写都使作者看到了一个失败者的形象。然而,海明威却紧接着刻画了主人公的眼睛:“他身上的每部分都显得老迈,除了那一双眼睛。那双眼睛啊,跟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正是由于海明威对于这双眼睛的描写,使读者看到了桑迪亚哥这位老渔夫的坚毅乐观的精神世界。当桑迪亚哥面临84天都没有捕获一条鱼的残酷现实时,他仍然没有放弃,想要证明自己的勇气和实力,想要捕获一条大鱼。当这条大鱼真正来到时,桑迪亚哥不惜耗尽全身力气,与大鱼奋战两昼夜,最终凭借自己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将大鱼征服。虽然在返程中大鱼的尸体遭到鲨鱼一波又一波地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下鱼骨。桑迪亚哥也用他的行动告诉了世人: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桑迪亚哥的顽强、坚毅、不屈、乐观都是人类精神的象征。
二、大马林鱼——宏伟目标和光荣的象征
小说中,海明威对于大马林鱼的着墨是非常多的。因为,主人公桑迪亚哥是位渔夫,对于渔夫而言,他的一生都在与鱼打交道,捕获大量的鱼和捕获别人都捕不到的大鱼是一个渔夫毕生追求的目标,而这项目标的最终完成又会带给渔夫无上的光荣。桑迪亚哥曾经是个非常优秀的渔夫,但是随着他年纪的增大,又长长不交好运,他的名誉遭到了众人的.质疑,他却仍然不气馁的不惜耗费全部精力,奋战两昼夜,最终依靠自己的顽强的毅力捕获了这条大马林鱼。
首先,大马林鱼象征了一个人的宏伟目标。没有目标,人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就没有继续的希望。而宏伟目标,是需要人们艰苦的努力和坚定的毅力才能最终实现的。在小说中,如果不是由于桑迪亚哥固执的坚持要捕获一条大鱼,他就不会在整整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的情况下,仍然在第85天扬帆起航。而且对于捕到大鱼“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没有消失过,现在又象微风初起的时候那样清新了”。桑迪亚哥对于自己的目标是很清晰的,而且,他也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最终实现了这个目标。
其次,大马林鱼也象征着光荣。从现实讲,一名年老的渔夫能捕获一条仅鱼骨就长18英尺的大马林鱼,是非常值得骄傲和光荣的事情。而从桑迪亚哥对待鱼的态度上来讲,他对鱼的感叹是:“从来没见过一件东西比你更大、更好看、更沉着、更祟高了。”从词面上就可以看出,桑迪亚哥对于这名强劲的对手并没有怀有敌意,反而亲切地称它为“我的兄弟”“我的朋友”。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在与大马林鱼搏斗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对它怀着敬佩和喜爱的心情。当大马林鱼最终败在桑迪亚哥手下时,桑迪亚哥也为之悲叹。所以,大马林鱼象征着一种无上的光荣。
三、大海——人生的角斗场
小说故事发生在海上,海明威在小说中对于海洋的描述多由海洋动物渲染出来:水母有毒,却被海龟吃掉,而海龟又变成了残暴鲨鱼的美餐;金枪鱼捕食小鸟,小鸟又被老鹰追捕而发出凄惨的叫声……所有的这些,都描绘出海洋这个广袤无垠的地方,充满了弱肉强食,充满了杀机。因此说,大海,就是人类社会的象征。
四、鲨鱼——磨难和摧毁
小说中,桑迪亚哥奋战两昼夜,耗尽全身气力才捕获的大马林鱼最终被一群鲨鱼蚕食的只剩下一具骨架。对于桑迪亚哥来说,将这条巨大的马林鱼带回去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和光荣的事情,他的人生也将因此而再度明亮起来。然而,鲨鱼的到来却摧毁了老人美好的愿望,鲨鱼蚕食了马林鱼,并因此而使老人再度陷入了斗争当中。鲨鱼的存在象征着人生的磨难,更象征着摧毁和破坏的力量。
人物形象
桑地亚哥是一位孤独、失败,而又英勇无畏、热爱生活、渴望胜利的老人.小说一开始,就奠定了其失败与孤独的命运基调———“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平底小帆船上钓鱼的老人,这一回已去了八十四天,没逮上一条鱼”,“倒霉到了极点”.他的打了补丁的船帆,“像是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子”.他曾有过妻子,但已去世的妻子只成了画像,映照着他的孤独.他也有过年轻时的辉煌,并曾在角力中荣获过人人称羡的“冠军”.但是现在,他却成了一面古老破败、伤痕累累的旗.“他不再梦见风暴,不再梦见女人,不再梦见伟迹,不再梦见大鱼,不再梦见搏斗,不再梦见角力,不再梦见他的老婆”.仿佛他已一无所有.
但这部小说并不是一部情绪灰暗的失败主义或虚无主义的作品.尽管他已年迈力衰、饱经沧桑,岁月和命运几乎夺去了一切,但他还有胜利的冲动与渴望.他对棒球比赛的热衷与关切、他对自己“冠军”过去的回忆,特别是作为百兽之王的狮子在其梦境中的屡屡出现,与他充满失败的现实命运恰成对照.可以说,在他的精神深处,又有着另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充满着成为雄狮、成为王者,成为屡败屡战、百折不挠的胜者的冲动与梦想.因此他“不自量力”地远航出海了.
桑地亚哥,这个孤独的、失败的,但又有着胜利者冲动和坚强意志的老人进入了大海.毫无疑问,这将是两个世界的相遇与搏斗.一个孤独、破败,而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与精神世界的苍老的生命,在与地球上最为狂暴的自然展开着惊心动魄的较量.日月星辰和浩瀚无边的大海,构成了这场较量壮阔辉煌的空间背景.桑地亚哥热爱着大海.因此,他总将大海视为女人.在他的心目中,“海洋是仁慈并十分美丽的”,但在另一方面,他又深知大海的“残暴”.所以我以为,他将大海视为女人,还有着另外的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他对大海男性一般的征服欲望.他与大海、与大马林鱼以及鲨鱼的殊死搏斗,正是这种征服的具体体现.
海上的桑地亚哥又一次突显出他的孤独、失败但又决不服输的性格与命运.仿佛他的一生,都在这次捕猎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体现.他在大海中自言自语,体验着深切的无助与孤独.他在与大鱼的搏斗中鲜血崩流、伤痕累累,还要与自己的饥饿、困乏,以及受伤与抽筋的肢体进行着自我搏斗.但正如他所说的:“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毁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做一个渔夫,正是他“生来该干的行当”.他将一切都理解为自己必然承担的宿命.因此他靠自己的意志,最终杀死了大鱼,取得了胜利.
但他还是失败了.他在最后,只剩下了大鱼的残骸.而在精神的层面上,他却仍是胜利者.他和那条大马林鱼一样,即使遭到彻底的“毁灭”,只剩下尸骨,可仍然没有被“打败”.就是这样,海明威把现实人生的失败与苦厄转换与升华成精神的凯旋,并且给予了圣徒般的赞美.
桑地亚哥确实像圣徒.他在窝棚中悬挂的耶稣圣心图和科夫莱圣母图.他在搏斗中的祈祷.他和耶稣的门徒圣彼得所共有的渔夫身份.特别是他自始至终忍受痛楚的坚韧,他在上岸以后扛着桅杆的屡仆屡起,以及他在作品的最后“拉起毯子,盖住两肩,然后裹住了背部和双腿,两臂伸得笔直,手掌向上”这样的耶稣受难般的庄严形象,都显示出作家所刻意塑造的圣者气质.所以有学者指出“圣人般的桑地亚哥”的“头上几乎围绕着圣洁的光圈”,作品也因此具有了“宗教的或神秘的涵义”,“是一首宗教诗”.可是毕竟,桑地亚哥并不是圣徒.他甚至“并不笃信宗教”.他的鲜明强烈的圣徒气质也许只是暗合,只是作家所刻意赋予的.在他的世界中,有着那么多凡俗而又美好的事物.或者说,桑地亚哥的世界虽然孤独,但却并不自闭.他与人们,与他周围小小的渔村世界,甚至与广阔辽远的现代世界,均都息息相关.他与渔民、与那个名叫马诺林的孩子和睦相处并且深受他的爱戴.他在海上念念不忘的就是孩子.而他对报纸和收音机这样的现代事物,同样充满了喜爱与好奇.这是因为通过它们,他能够关注棒球比赛的信息.对桑地亚哥而言,关注孩子意味着关注未来,而关注棒球比赛,不仅寄托和呼应着他打败对手、渴望胜利的内在冲动,而且还喻示着他与更加广阔和更加现代的外部世界的精神联系.
就是这样,海明威不仅刻画了桑地亚哥的精神与性格世界,还很充分地展现了这样的世界与大自然的世界(海洋、海鸟、大马林鱼、鲨鱼,以及日月星辰)、作为小型社会的渔村世界(渔民、孩子)、更加广阔的现代世界(棒球比赛)和充满希望的未来世界(孩子),以及超越凡俗的神圣世界(他的祈祷和他的受难般的圣者形象)的精神联系,而这样的联系,无疑又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他的精神与性格世界.桑地亚哥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广阔、辉煌、博大与深邃!我想,这正是《老人与海》这部篇幅不长、情节简单的小说具有永远的艺术魅力的基本原因.
当然,《老人与海》的叙事艺术无疑是相当杰出的.一方面,它是海明威“冰山理论”的又一次极为成功的体现.他在谈到《老人与海》的创作时曾经说过:“《老人与海》本来可以写成一千多页那么长”,但他“总是根据冰山的原理去写它.关于显现出来的每一部分,八分之七是在水面的.你可以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这只会使你的冰山深厚起来.这是并不显现出来的部分”.〔6〕在它简单的故事情节背后,深藏着我们前面所阐述的那样丰富而又博大的世界;另一方面,它像诗篇,像是一曲交织着沉郁、苦难、昂扬与庄严,甚至也不无明丽与柔情的气魄宏伟的交响曲.它从桑地亚哥的孤独与失败开始写起,依次书写他在出海之前与小男孩的交往、他的扬帆出海、他与大马林鱼及鲨鱼的搏斗、他的失败的返航,最后复归于他庄严的梦境.叙事从容不迫,有着“瀑布般倾泻的豪华、庄严的抒情段落,而节奏正表现在它的抑扬顿挫里”.它的语言丰富多彩,不仅雅致冷峻、简洁有力,而且色彩鲜明,具有庄严伟岸的艺术风格.
老人与海》是现代美国小说作家海明威创作于1952年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作者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它一经问世,便在国际上应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当时的文学界掀起了一阵“海明威热”.它再次向人们证实了海明威作为20世纪美国杰出小说家的不可动摇的地位和卓越的功绩.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描写了一位老渔夫在海上捕鱼,经过了84天,他还没有捕到一条鱼,大家都说他运气不好,不吉利,等到第85天,他决定去渔夫们从未去过的深海去打鱼,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勇气.在海上,老人发现了一条很大的马林鱼,它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艰难的搏斗,终于在第三天早晨,把鱼叉刺进了马林鱼的心脏.在返回的途中,老人与到了鲨鱼的五次袭击,他用鱼叉、船桨和刀子勇敢反击.当他驾驶小船回到港口时,马林鱼只剩下一幅巨大的白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