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治未病观
《内经》治未病观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刺热》曰:“肝热肾热,颐先赤。
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为喻,形象地说明治未病的医学思想,这里所说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则,并不是说中医不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而是强调不应只注意已发生的病,更重要的是把“注意力”放在有可能即将发生的疾病上,体现了治未病的观点。
《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观点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中防逆转、瘥后防复发四个方面。下面我从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复发四个方面分述之。
一、未病先防-防止疾病的发生
未病先防是指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在中医学中,医者的最高境界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如何才能做到未病先防?《素问•刺法论》中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明“治未病”的主要内容是内存正气。
1.增强正气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增强自身体质,提高人体正气,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进而能达到形与神俱、终其天年。“人体正气”是决定疾病是否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灵枢·百病始生》更具体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生气通天论》“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均突出“正气”对疾病与健康的主导性思想。
2.顾护肾脏
肾为先天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精化肾气,肾气分阴阳,肾阴与肾阳能资助、促进全身脏腑阴阳,肾又称五脏阴阳之本。肾精、肾气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及机体阴阳平衡的调节。护肾保精而使人体精气充足、形健神旺,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黄帝内经》明确提出“竭其精”、“散其真”是促人衰老的主要因素。精藏于肾,《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入房过度则伤肾”,“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因此,欲得长生需保精,保精则必节欲,同时注重生活起居规律,才能延年益寿。
3.调神养性
《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精神情志活动,与人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情志活动异常影响脏腑气机,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从而继发多种疾病。《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思想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神守持于内而不使外耗,则疾病无以生。《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精神活动是由五脏所产生的,又能反作用于五脏,影响五脏的生理功能。调神养性是人类调节自己的情志,以适应环境变化,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法。故精神调养是防病的重要环节,同时精神情志的不畅也能使人生病,所以无论是防病还是治病都要注意到精神对机体的重要作用。
4.顺应自然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人要了解和掌握自然变化规律,主动地采取养生措施以适应其变化,这样才能使各种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节律相协调,保持健康,增强正气,避免邪气的侵害,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这里指的就是要遵循四时变化规律,顺应自然的衣食调配,起居有常,动静合宜。《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养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若违逆四时而作,将损伤五脏精气。生活起居,精神情志的调摄要顺应四时阴阳变化,防止六淫外邪侵袭。
5.调摄饮食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饮食有节,谨和五味调和,有利于身体健康。《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阐明“养生之道,莫先于食”的道理,饮食是人身营养的直接来源,维持着人体的正常活动。克服饮食偏嗜,五味要搭配适合,不可偏嗜某味,以防某脏之精气偏盛。食物与药物一样,也有寒温之分,故食性最好是寒温适宜,或据体质而调配,体质偏热之人,宜食寒凉而忌温热之品,体质偏寒之人则反之;又各种食物含不同的养分,故要调配适宜,不可偏食。正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因此饮食偏嗜则导致脏气偏盛、偏衰。饮食起居对人体的正气强弱有很大关系,养生就是要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全面充足,以增强人体自身免疫能力和防病抗邪的能力,因此饮食关乎人之康寿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二、既病防变-防止疾病的发展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的告诫。指出疾病日久传变的必然趋势和造成“良医弗治”的严重后果。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早期诊治就要求病者勿讳疾忌医,医者要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才能防微杜渐有效地治疗,而临床的要点就是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素问•离合真邪论》曰:“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泻之,其病立已。”强调早期治疗,病初积极采取措施,有利于促使疾病早期治愈,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若疾病进一步发展,得不到有效控制,则预后堪忧,外邪侵入人体后,如果不早期治疗,就有可能由表入里,由轻变重,步步深入,以致侵犯内脏,造成难治及不治的后果。所以在诊治疾病时,仅对已发生病变的部位进行治疗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疾病发展转变的规律,准确预测病邪转变趋向。对可能被影响的部位,采取预防措施,以阻止疾病转至该处,终止其发展、转变。
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在疾病的过程中,由于邪正斗争的消长,疾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单纯到复杂的发展变化。早期诊治,其原因就在于疾病的初期,病位浅,病情多较轻且简单,正气未衰,邪气不盛,治疗较益,传变较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曰:“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者。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说明疾病越早诊治,疾病越轻,疗效越好,如治疗不及时,病邪就会有表及里,病情愈趋深重、复杂,治疗难度也就增加了。《灵枢·逆顺》强调“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在疾病尚未生、未发或病之初期就针灸治疗,早遏其路。
三、病中防逆转-防止疾病的传变
病中防逆转主要表现在防止传变,是指在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传变途径的基础上,早期诊断与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而当死。”把握病机,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律,采取针对有效的措施阻止逆转正是“治未病”的重要内容,正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曰:“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在治疗过程中,把握时机,防止疾病向严重复杂的方面发展,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见微得过,用之不殆”之意,其目的在于防止疾病传变及加重。病中防逆转,首先医者要善于根据疾病的不同运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针灸、药物、导引、按摩等,这样才能效如桴鼓,即《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治所以异而病皆愈”之意。其次,要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对可能被波及的脏器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向严重复杂的方向发展转化。疾病一般都有其一定的传变规律和途径,如《素问·热论》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三阳受之…。”汉代张仲景正是在《素问·热论》的启发下创立了六经辨证,并懂得在未传之时及早干预,防止传变。
四、瘥后防复发-防止复发
瘥后防复是指在疾病初愈的康复阶段,要采取各种调摄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由于疾病初愈之时,往往正气未复,邪气未尽,如果调摄不当,很容易导致其复发或产生后遗症。如《素问·热论》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即强调在热病将愈之时应忌食肥甘厚味以免助长热邪,导致热病迁延不愈。《素问·腹中论》:“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必待调理方能渐趋康复。所以在病后初愈,仍需适当用药,巩固疗效;同时配合饮食调养,注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从而避免疾病的复发。否则,若适逢新感病邪,饮食不慎,过于劳累,均可助邪伤正,使正气更虚,余邪复盛,引起疾病复发。如伤寒新愈,若起居作劳,或饮食不节,就会发生劳复、食复之变,从而提示人疾病初愈,应慎起居、节饮食、勿作劳,做好疾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作,以收全功。
《黄帝内经》治未病是以人体健康为对象,以事先预防为主轴的健康医学体系。《内经》治未病主要体现在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复发,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中防逆转、瘥后防复发四个方面。日常养生着眼于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遵循养生之道,强身保健,抗衰延寿,是治未病的最高境界和最重要内容。治欲病立足于察微知著,防微杜渐,遵循生成规律,调气于疾病之先。治已病着力于早期治疗,知常达变,遵循传变规律,阻断传变,避免危害。《黄帝内经》治未病为建立中医特色的健康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