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作品:《采桑子》赏析

辛弃疾作品:《采桑子》赏析

  辛弃疾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其中著名的诗篇《采桑子》更是广泛的被人们传诵着。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辛弃疾作品《采桑子》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辛弃疾作品篇一:《采桑子》赏析

  原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年少时不知道什么是愁,喜欢在新作的词里强说忧愁的感觉。而到了今天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还是没有说出来,只是说秋天真是凉爽啊。

  赏析: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们知道,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辛弃疾作品篇二:《采桑子》赏析

  原文: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

  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注释:

  ①与上篇《丑奴儿》同韵,当为一时之作。  此词风格亦与上篇《丑奴儿》相仿佛,通篇语浅意深,言近旨远,紧扣一“愁”字落笔。此愁,亦壮志未酬、人闲田园之愁。此愁不堪言人,惟“说与西风”,则其愁苦之意,又自透进一层。

  ②“此生”句:杜甫《曲江》三章:“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

  ③“君来”两句;我正醉酒入梦,君且暂归。《宋书·陶潜传》谓渊明旷达狂放:“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庄子·逍遥游》:“归休乎君,余无所用天下为。”休:语助词,用于句尾,若“吧”、“了”之类。

相关文章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翻译及赏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春秋战国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名著阅读2012-02-09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翻译及赏析

《杂曲》的原文和注释

《杂曲》原文 作者:唐·李益 妾本蚕家女,不识贵门仪。 藁砧持玉斧,交结五陵儿。 十日或一见,九日在路岐。 人生此夫婿,富贵欲何为。 杨柳徒可折,南山不可移。 妇人贵结发,宁有再嫁资。 嫁女莫望高,女...
名著阅读2012-07-05
《杂曲》的原文和注释

鲁山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鲁山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鲁山山行 宋朝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鲁山山行》译文绵延的鲁山重峦叠嶂,千峰竞秀,高低错落有致,...
名著阅读2015-06-06
鲁山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文言文吧,借助文言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
名著阅读2015-03-02
《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

《野望》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 ①王绩(584-664):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尝居东皋,号东皋...
名著阅读2014-01-04
《野望》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中考文言文中的五种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普遍存在于句子中的一种语法现象,一般都包括: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等。大多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出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考...
名著阅读2013-08-03
中考文言文中的五种宾语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