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题目及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题目及参考答案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2、暴秦之欲无厌

  3、王回深父 4、南声函胡

  5、莫夜月明 6、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二、找出下列活用的词,说明用法并解释。

  李牧连却之 以弱天下之民

  火尚足以明 常在于险远

  函梁君臣之首 舟行适临汝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礼天下之奇才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日削月割

  始舍于其址 其见愈奇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一夫夜呼 忧劳可以兴国

  伶人困之 有泉侧出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非兵不利战不善 盖失强援 不赂者以赂者丧

  率赂秦耶 小则获邑 其实百倍

  不能独完 然后得一夕安寝 后秦击赵者再

  诸侯之所亡 思厥先祖父 暴霜露

  以有尺寸之地 举以予人 奉之弥繁

  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始速祸焉 此言得之

  洎牧以谗诛 可谓智力孤危 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或未易量 为国者

  苟以天下之大 而卒葬之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有碑仆道 其文漫灭 庐冢

  盖音谬也 而记游者甚众 有穴窈然

  何可胜道也哉 则其至又加少矣 于人为可讥

  有怠出者 尚不能十一 既其出

  非常之观 空中而多窍 则或咎其欲出者

  夫夷以近 无物以相之 险以远

  何其衰也 与尔三矢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而皆背晋以归梁 君臣相顾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岂得之难 故方其盛也

  举天下之豪杰 微风鼓浪 扣而聆之

  是说也 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

  余尤疑之 适临汝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硿硿焉 噌吰 微波入焉

  石穴罅 如乐作焉 港 口

  汝识之乎 殆与余同 虽知而不能言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 而言之不详 终不肯以小舟……

  自以为得其实 如钟鼓不绝 独其为文犹可识

  四、翻译下列句子,如是特殊句式请在括号里说明。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 )

  6、又以悲夫古书之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

  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

  8、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

  9、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 )

  10、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

  1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12、古之人不余欺也! ( )

  13、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 )

  14、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8、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19、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0、请其矢,盛以锦囊

  五、写出下列虚词的不同义项。

  1。何

  (1)不然,籍何以至此( )(2)徐公何能及君也( )

  (3)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5)豫州今欲何至( )(6)如太行、王屋何?( )

  2。而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 (2)余固笑而不信也( )

  (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4)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

  (5)吾恂恂而起( ) (6)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

  3。虽

  (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3)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4)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

  (5)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6)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4.于

  (1)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2)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

  (3)智勇多困于所溺( ) (4)祸患常积于忽微( )

  (5)师不必贤于弟子( )

  5。 之

  (1)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

  (3)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4)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

  (5)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6)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 )

  (7)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8)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

  (9)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

  (10)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

  6.以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

  (3)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5)皆以美于徐公( ) (6)而皆背晋以归梁( )

  (7)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 (8)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9)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 (10)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

  (1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12)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

  (13)不随以止也( ) (1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15)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

  7.其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

  (2)秦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

  (3)暴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

  (4)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5)皆成以其小,劣之。( )

  (6)而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

  (7)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8)以其孰能讥之乎?( )

  (9)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

  (10)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

  (1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12)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

  (13)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

  (14)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1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16)则齐国其庶几乎?( )

  (17)其若是,孰能御之?( )

  参考答案: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当”通“倘” 2、“厌”通“餍” 3、“父”通“甫”

  4、“函胡”通“含糊” 5、“莫”通“暮” 6、“考”通“拷”

  二、找出下列活用的词,说明用法并解释。

  却:动词,击退 弱:使动词 明:照明 险远:险远的地方

  函:动词,装在木匣子里 舟:乘船 鸣:使动 礼:以礼相待

  日: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 舍:建房子 见:见到的景象

  幽暗昏惑:幽暗昏惑的地方 谬:弄错;传流传的文字 夜:在夜里

  兴:使动 困:使动 侧:从旁边 目:亲眼;耳:亲耳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兵:武器 盖:承接上文,表原因 以:因为 率:全都,一概

  邑:城填 其实:那实际上 完:保全 然后:这以后 再:两次

  所亡:丧失的土地 厥:相当于“其”,他们的 祖父:泛指祖辈父辈

  暴:暴露 以有尺寸之地: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 举:全 奉:送 弥:愈,更加

  判:确定、断定 至于:以致,以至于 固:本来 与:亲附、亲近 速:招致

  得:适宜,得当 洎:及、等到 智力:智谋和力量 诚:实在、确实

  向使:假使 易量:轻易判断(出高低来) 为:治理 苟:假如 以:凭借

  卒:死后 从:跟随 故事:旧事、前例 仆:倒 漫灭:模糊、磨灭 庐:屋舍

  冢:坟墓 盖:大概 谬:错误 记游者: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的人

  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胜:尽 其至:到达的人 加:更 于:在 怠:懈怠

  十一:十分之一 既:已经 其:助词,无实在意义 非常:非同寻常

  空中:中间是空的 窍:窟窿 咎:责怪 夷:平坦 以:而 相:帮助 险:危险

  何其:多么 与:交给 原:用作动词,推原,意指推究事物的根本原因。 所以:……的原因 以:而 归:归附 顾:回头看 其:相当于“应当”“一定”乃:你的

  方:当 以:用 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 岂:难道 故:因此 举:全

  鼓:振动 扣:敲 聆:听 是:这 桴:鼓槌 腾:传播 韵:这里指声音 徐歇:慢慢消失 尤:更加 适:往 因:因此 得:能够 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噌吰: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焉:之 罅:裂缝 作:演奏 焉:的样子 识:知道

  殆:大概 言:用文字表述、记载 陋:浅陋 乃:竟 言:(同上) 终:终究

  其实:它的真相 鼓:击鼓 绝:不停 文:碑上残存的文字

  四、翻译下列句子,如是特殊句式请在括号里说明。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被动 )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 )

  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 反问 )

  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

  6、又以悲夫古书之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

  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8、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被动 )

  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

  9、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 反问 )

  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10、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

  1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12、古之人不余欺也! ( 宾语前置 )

  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13、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

  14、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

  1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所以没有谁能了解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口说出用笔写出来。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18、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

  19、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

  20、请其矢,盛以锦囊

  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

  五、写出下列虚词的不同义项。

  1。何

  (1)籍何以至此(什么)(2)何能及君(怎么)(3)何无礼(多么)(4)何哉(为什么)

  (5)欲何至(哪里)(6)如……何(把……怎么样)

  2。而

  (1)扣而聆之(承接连词)(2)笑而不信(却)(3)而大声发于水上(连词)

  (4)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因而)(5)吾恂恂而起(地)(6)而赵不许(如果)

  3。虽

  (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即使) (2)虽有槁暴(即使)(3)虽知而不能言(虽然)

  (4)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虽然)(5)盛衰之理,虽曰天命(虽然)(6)虽欲言无可进者(即使)

  4.于

  (1)受而藏之于庙(在)(2)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到)(3)智勇多困于所溺(被)

  (4)祸患常积于忽微(在……方面)(5)师不必贤于弟子(比)

  5。 之

  (1)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它)(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代指天下)(3)数十伶人困之(他)

  (4)及凯旋而纳之(它)(5)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他)(6)莫能与之争(他)

  (7)世言晋王之将终也(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8)函梁君臣之首(的)

  (9)后一“之”( 天下)(10)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1、的;2 、他)

  6.以

  (1)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2)秦以攻取之外(在)(3)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才)

  (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以至于)(5)皆以美于徐公(以为,认为)(6)而皆背晋以归梁(而)

  (7)以地事秦(拿,用)(8)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9)洎牧以谗诛(因)

  (10)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拿,用)(11)夷以近(而且)(12)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而)

  (13)不随以止也(而)(1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把,拿,用)

  (15)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凭,靠)

  7.其

  (1)其贤不及孔子。(他们的)(2)秦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其中,其中的)

  (3)暴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其中,其中的)

  (4)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

  (5)皆成以其小,劣之。(它)(6)而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它们)

  (7)其如土石何?(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怎么",又能拿这些泥士石头怎么样)

  (8)以其孰能讥之乎?( 同上,相当于“难道”)

  (9)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1、我们2、那个)

  (10)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其往:其后,将来)

  (1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12)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这种)

  (13)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还是” )

  (14)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可,一定。这里有命令的意味。)

  (1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16)则齐国其庶几乎?(同上)(17)其若是,孰能御之?(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2、暴秦之欲无厌

  3、王回深父 4、南声函胡

  5、莫夜月明 6、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二、找出下列活用的词,说明用法并解释。

  李牧连却之 以弱天下之民

  火尚足以明 常在于险远

  函梁君臣之首 舟行适临汝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礼天下之奇才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日削月割

  始舍于其址 其见愈奇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一夫夜呼 忧劳可以兴国

  伶人困之 有泉侧出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非兵不利战不善 盖失强援 不赂者以赂者丧

  率赂秦耶 小则获邑 其实百倍

  不能独完 然后得一夕安寝 后秦击赵者再

  诸侯之所亡 思厥先祖父 暴霜露

  以有尺寸之地 举以予人 奉之弥繁

  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始速祸焉 此言得之

  洎牧以谗诛 可谓智力孤危 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或未易量 为国者

  苟以天下之大 而卒葬之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有碑仆道 其文漫灭 庐冢

  盖音谬也 而记游者甚众 有穴窈然

  何可胜道也哉 则其至又加少矣 于人为可讥

  有怠出者 尚不能十一 既其出

  非常之观 空中而多窍 则或咎其欲出者

  夫夷以近 无物以相之 险以远

  何其衰也 与尔三矢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而皆背晋以归梁 君臣相顾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岂得之难 故方其盛也

  举天下之豪杰 微风鼓浪 扣而聆之

  是说也 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

  余尤疑之 适临汝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硿硿焉 噌吰 微波入焉

  石穴罅 如乐作焉 港 口

  汝识之乎 殆与余同 虽知而不能言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 而言之不详 终不肯以小舟……

  自以为得其实 如钟鼓不绝 独其为文犹可识

  四、翻译下列句子,如是特殊句式请在括号里说明。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 )

  6、又以悲夫古书之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

  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

  8、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

  9、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 )

  10、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

  1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12、古之人不余欺也! ( )

  13、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 )

  14、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8、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19、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0、请其矢,盛以锦囊

  五、写出下列虚词的不同义项。

  1。何

  (1)不然,籍何以至此( )(2)徐公何能及君也( )

  (3)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5)豫州今欲何至( )(6)如太行、王屋何?( )

  2。而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 (2)余固笑而不信也( )

  (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4)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

  (5)吾恂恂而起( ) (6)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

  3。虽

  (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3)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4)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

  (5)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6)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4.于

  (1)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2)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

  (3)智勇多困于所溺( ) (4)祸患常积于忽微( )

  (5)师不必贤于弟子( )

  5。 之

  (1)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

  (3)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4)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

  (5)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6)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 )

  (7)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8)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

  (9)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

  (10)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

  6.以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

  (3)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5)皆以美于徐公( ) (6)而皆背晋以归梁( )

  (7)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 (8)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9)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 (10)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

  (1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12)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

  (13)不随以止也( ) (1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15)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

  7.其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

  (2)秦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

  (3)暴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

  (4)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5)皆成以其小,劣之。( )

  (6)而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

  (7)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8)以其孰能讥之乎?( )

  (9)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

  (10)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

  (1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12)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

  (13)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

  (14)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1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16)则齐国其庶几乎?( )

  (17)其若是,孰能御之?( )

  参考答案: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当”通“倘” 2、“厌”通“餍” 3、“父”通“甫”

  4、“函胡”通“含糊” 5、“莫”通“暮” 6、“考”通“拷”

  二、找出下列活用的词,说明用法并解释。

  却:动词,击退 弱:使动词 明:照明 险远:险远的地方

  函:动词,装在木匣子里 舟:乘船 鸣:使动 礼:以礼相待

  日: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 舍:建房子 见:见到的景象

  幽暗昏惑:幽暗昏惑的地方 谬:弄错;传流传的文字 夜:在夜里

  兴:使动 困:使动 侧:从旁边 目:亲眼;耳:亲耳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兵:武器 盖:承接上文,表原因 以:因为 率:全都,一概

  邑:城填 其实:那实际上 完:保全 然后:这以后 再:两次

  所亡:丧失的土地 厥:相当于“其”,他们的 祖父:泛指祖辈父辈

  暴:暴露 以有尺寸之地: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 举:全 奉:送 弥:愈,更加

  判:确定、断定 至于:以致,以至于 固:本来 与:亲附、亲近 速:招致

  得:适宜,得当 洎:及、等到 智力:智谋和力量 诚:实在、确实

  向使:假使 易量:轻易判断(出高低来) 为:治理 苟:假如 以:凭借

  卒:死后 从:跟随 故事:旧事、前例 仆:倒 漫灭:模糊、磨灭 庐:屋舍

  冢:坟墓 盖:大概 谬:错误 记游者: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的人

  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胜:尽 其至:到达的人 加:更 于:在 怠:懈怠

  十一:十分之一 既:已经 其:助词,无实在意义 非常:非同寻常

  空中:中间是空的 窍:窟窿 咎:责怪 夷:平坦 以:而 相:帮助 险:危险

  何其:多么 与:交给 原:用作动词,推原,意指推究事物的根本原因。 所以:……的原因 以:而 归:归附 顾:回头看 其:相当于“应当”“一定”乃:你的

  方:当 以:用 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 岂:难道 故:因此 举:全

  鼓:振动 扣:敲 聆:听 是:这 桴:鼓槌 腾:传播 韵:这里指声音 徐歇:慢慢消失 尤:更加 适:往 因:因此 得:能够 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噌吰: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焉:之 罅:裂缝 作:演奏 焉:的样子 识:知道

  殆:大概 言:用文字表述、记载 陋:浅陋 乃:竟 言:(同上) 终:终究

  其实:它的真相 鼓:击鼓 绝:不停 文:碑上残存的文字

  四、翻译下列句子,如是特殊句式请在括号里说明。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被动 )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 )

  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 反问 )

  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

  6、又以悲夫古书之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

  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8、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被动 )

  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

  9、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 反问 )

  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10、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

  1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12、古之人不余欺也! ( 宾语前置 )

  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13、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

  14、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

  1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所以没有谁能了解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口说出用笔写出来。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18、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

  19、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

  20、请其矢,盛以锦囊

  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

  五、写出下列虚词的不同义项。

  1。何

  (1)籍何以至此(什么)(2)何能及君(怎么)(3)何无礼(多么)(4)何哉(为什么)

  (5)欲何至(哪里)(6)如……何(把……怎么样)

  2。而

  (1)扣而聆之(承接连词)(2)笑而不信(却)(3)而大声发于水上(连词)

  (4)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因而)(5)吾恂恂而起(地)(6)而赵不许(如果)

  3。虽

  (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即使) (2)虽有槁暴(即使)(3)虽知而不能言(虽然)

  (4)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虽然)(5)盛衰之理,虽曰天命(虽然)(6)虽欲言无可进者(即使)

  4.于

  (1)受而藏之于庙(在)(2)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到)(3)智勇多困于所溺(被)

  (4)祸患常积于忽微(在……方面)(5)师不必贤于弟子(比)

  5。 之

  (1)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它)(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代指天下)(3)数十伶人困之(他)

  (4)及凯旋而纳之(它)(5)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他)(6)莫能与之争(他)

  (7)世言晋王之将终也(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8)函梁君臣之首(的)

  (9)后一“之”( 天下)(10)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1、的;2 、他)

  6.以

  (1)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2)秦以攻取之外(在)(3)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才)

  (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以至于)(5)皆以美于徐公(以为,认为)(6)而皆背晋以归梁(而)

  (7)以地事秦(拿,用)(8)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9)洎牧以谗诛(因)

  (10)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拿,用)(11)夷以近(而且)(12)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而)

  (13)不随以止也(而)(1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把,拿,用)

  (15)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凭,靠)

  7.其

  (1)其贤不及孔子。(他们的)(2)秦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其中,其中的)

  (3)暴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其中,其中的)

  (4)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

  (5)皆成以其小,劣之。(它)(6)而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它们)

  (7)其如土石何?(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怎么",又能拿这些泥士石头怎么样)

  (8)以其孰能讥之乎?( 同上,相当于“难道”)

  (9)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1、我们2、那个)

  (10)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其往:其后,将来)

  (1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12)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这种)

  (13)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还是” )

  (14)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可,一定。这里有命令的意味。)

  (1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16)则齐国其庶几乎?(同上)(17)其若是,孰能御之?(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相关文章

新小石潭记的杂文

原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写的,新的是柳宗玄画的。 清冽的水声在山谷里回荡,如鸣佩环。阳光下的小石潭,清澈见底,波光粼粼。青袍少年坐在树下,手持画笔在纸上泼墨。 柳宗玄已经在谷中小石潭待了七日,此地他第一次来...
名著阅读2012-02-02
新小石潭记的杂文

李白《蜀道难》原文译文、赏析

妒竦滥选肥侵泄拼按笫死畎椎拇碜髌贰H倬攀淖郑陨酱ㄖ昭允竦乐眩艘曰爻Φ雌校浞窒允玖耸说睦寺屎腿劝婀由降母星椤R韵率切”嗑恼淼睦畎住妒竦滥选吩囊胛摹⑸臀觯...
名著阅读2017-09-07
李白《蜀道难》原文译文、赏析

宿清溪主人翻译及赏析

《宿清溪主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到清溪宿,主家碧岩里。 檐楹挂星斗,枕席响风水。 月落西山时,啾啾夜猿起。 【前言】 李白在池州写了许多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但以《宿清溪主人》为...
名著阅读2013-07-05
宿清溪主人翻译及赏析

欧阳修的蝶恋花原文及译文

导语:《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是北宋词人欧阳修的作品,此词描写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上片写少妇深闺寂寞,阻隔重重,想见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写美人迟暮,盼意中人回归而不得,幽恨怨愤之情自现。  作品原文 ...
名著阅读2014-09-05
欧阳修的蝶恋花原文及译文

海子经典语录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语录吧,语录具有观点鲜明,思想内容深刻的特点。你所见过的语录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海子经典语录,欢迎阅读与收藏。  1、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
名著阅读2019-08-06
海子经典语录

三字经儿歌朗诵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下面一起来学习一下! 三字经儿歌《青赤黄》 青赤黄 乃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青赤黄 乃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酸苦甘 乃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膻...
名著阅读2015-08-05
三字经儿歌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