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之鱼文言文
湖之鱼文言文
《湖之鱼》是清代文学家林纾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以在湖边观察小鱼争食的情景引发对现实人生的感触。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湖之鱼文言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林子啜茗于湖滨之肆,丛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鱼百数来会其下。
戏嚼豆脯唾之,群鱼争喋;然随喋随逝,继而存者,三四鱼焉。再唾之,坠缀葑草之上,不食矣。始谓鱼之逝者皆饱也。寻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
余方悟:钓者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鱼图食而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独无钩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选自木刻本《畏庐文集》
译文
林生坐在西湖边上的茶馆里喝茶,四垂的柳条遮蔽着窗口,一汪湖水,深苍碧绿,犹如染过一般,百余条小鱼正汇聚在窗下的水面。
他就试着将肉干嚼碎朝水面唾去,借以取乐。鱼儿纷纷争着抢食。然而一边争食一边又游开了,一直觅食而不走的,只不过三四条而已。林生便再嚼食唾下,碎肉沉入水底,粘结在茭白根上,鱼也不再去食它了。林生起先以为鱼的离去是因为都吃饱了的缘故,可离窗口一丈左右的.地方,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不住地晃动着,那些小鱼如先前一样,又在争食其它东西。
林生顿时想到:钓鱼的人在垂下鱼钩之际,必定先以鱼饵为引诱,鱼儿要想吃食,便同时吞下钓钩。时间久了,鱼儿便知道,凡是有饵食的地方多半有钓钩。然而,那名利汇聚之所,难道没有别一种“钓钩”么?如果不趁着他人频频下食的时机而及时逃走,能够脱钩而远逸他方的又能有几个人呢?!
作品点评
提起林纾,知道的人不少,那是因为他翻译了一百多种欧美小说。他不懂英语等西方语言,却凭别人的口述用汉语记录下来。这在封闭自守的大清朝,实属难得,他也开了中国翻译的先河。林纾字琴南,号畏庐,光绪年间考中举人,曾为京师大学堂的讲师。本文选自林纾的《畏庐文集·西湖诗序》。光绪壬辰年间(1892年),林纾从京师返回,途经上海,乘船而下至杭州,在西湖边停留了六天。坐在西湖边的茶馆品着清茶,四周的柳条遮蔽着窗口,一汪湖水,深苍碧绿,犹如染过一般,百余尾小鱼正汇聚在窗下的水面。林纾面对湖光山色,思绪万千,人生、官场几度春秋几度风雨,扪心自问,也算是深谙宦海波涛险恶,人生自古难得名利淡薄,于是,他挥笔写下了这篇《湖之鱼》,寄情湖水寄情游鱼。
“戏嚼豆脯唾之”,写的是林纾难得一时的闲暇以喂鱼为快乐的动作。豆脯,一种干肉。《周礼·腊人》中有:“祭祀,共豆脯、荐脯、月无腊物脯诸物。”林纾将肉干嚼碎唾向水面,鱼儿争抢食物。鱼儿多半是边食边游走了,一直呆在那儿觅食的鱼儿也不过三四条而已。林纾再唾食物,食物沉在水底,沾在茭白的根上,鱼儿也不再去吃它了。这让一时兴起的林纾纳闷起来:刚才还争食湖上,图食吞钩,缘何又拒绝食物的诱惑呢?也许是吃饱了。谁承想,离开窗口一丈之外,水波涟漪,那些小鱼又如刚才一样争食其它起来。这令林杼深思:钓鱼的人在下钩时,一定以鱼食为诱饵,鱼儿想要吃食,势必也得吞鱼钩。时间一久,鱼儿便知道了凡是有鱼食的地方也会有鱼钩。于是他悟出了一个道理:然则名利之薮,独无钩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那名利汇集之处,难道不会有别的一种“鱼钩”吗?如果不趁着他人频频下食的时候而及时地逃脱,能够脱钩远离诱惑的又能有几个人呢?写西湖美景,抓住了鱼儿,这个迷人的小动物,它的游动使西湖那种静止的美充满了灵动,美跃出字面,在读者面前幻化灿烂绚丽,然而林纾并没有停留在这个美丽图画上,他从西湖的鱼水嬉戏看到了官场中追逐名利的景象图,以小见大,由鱼及人,以自然显人世,朴素而真切,其中寓含的人生哲理却深刻隽永。王文濡在《续古文观止》中感慨:“图食吞钩,寄慨世情不少。世之萦情名利者,方争喋之水已,遑问有钩?见几舍去,能有几人?可以人而不如鱼乎?”观古论今,今日人们又当如何呢?
作者简介
林纾(1852—1924年)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光绪八年(一八八二)举人,官教论。工诗古文辞,以意译外国名家小说见称於时。复肆力於画。山水初灵秀似文徵明,继而浓厚近戴熙。
偶涉石涛,故其浑厚之中颇有淋漓之趣。其题画诗云:“平生不入三王派,家法微微出苦瓜,我意独饶山水味,何须攻苦学名家?”花鸟得其师陈文台之传,淡墨薄色,神致生动。晚年居北京,求者多以山水,而花鸟则不复作矣。著畏庐文集、诗集、春觉斋题画跋及小说笔记等。